前陣子我跟朋友一起去找了一個北藝大的教授做MBTI的討論,很有趣的是,我們的主要任務是找身邊的人以自己為對象做的測驗,而不是只是自己做完就算了。因為自身面對自我一定有些盲點,我們選擇的答案有可能有幾種狀況:
1 選「理想我」的答案:我們會因為嚮往或想要成為某種人而選擇自己想要選的答案
2 避免「非理想我」的答案:我們會因為不想要成為某種人而下意識抗拒承認自己是那種人而不選我們不想要的答案
MBTI的理論利基在於找到每個人出生帶著的天命與頃向,與我們一般所討論的「性格」、「個性」是不太一樣的東西。若有上過「破解自我方程式」的講座的朋友們應該會有所理解,我們一般在談論的個性是指我們依環境發展出來的「最適生存的模式」,也就是我們上課所講的「後天非我」、「面具」並不是最接近真實的自己,是我們後天經歷了一些事件跟體驗之後所發展或壓抑之下的結果。
所以當結果(自己測自己)做出來時,我們應當更去看每一個項目的趴數,如果單項不超過30%,那麼就非常有可能是我們上述所說的那兩種狀況。再去對照他人側我們的結果,當有反轉記號(也就是例如你認為自己是內向,但別人認為你是外向)的時候就要注意一下,是自己在跟那個人相處的狀態特別不一樣?還是從旁觀者中看到了真實?當然在別人測自己的狀況中也要去考慮趴數的問題,當小於30%意思是別人可能也對你是這個項目的哪種特質不確定。
這位教授是北藝大的教授,也有在台大當兼任教授。他提到台灣的教育使很多學生讀錯系,甚至不知道自己讀錯系。我們根據錄取分數的高低來作為填志願的先後順序而不是自己是否喜歡或擅長,或是我們會以「未來是否有高收入的出入」來填志願,甚至根據爸媽的意思來選擇自己要讀什麼。華人社會過度強調單一價值,把人當成了工具教育,讓我想起我這陣子看的一本【影響我們生命的12原型】這本書裡面的一段話:
「現代社會不尊重人類,將人看成是商業中的『資產』廣告則極盡蠱惑之能事,誘使人購買商品;宗教又只教人行善,卻不教人認識自己;心理學家只幫人適應生活,而不教人內心覺醒;學校只訓練人成為『經濟機器』中的小齒輪,而不教育我們成為『人』。
基本上,我們被視為商品,準備出售給售價最高者,或再被加以改造,以增添附加價值。這兩種態度都只將人視為裡的工具,而不尊重人的精神意志。結果,人就越來越不尊重自己,轉而以縱情酒食、聲色犬馬來填補空虛,而這一切並非不可改變。
我們在有意無意間,根據預設的標準來衡量自己、打擊自己。當然,以評估和打擊的方式,是不可能發覺我們的內在真我的。因為我們盡在擔心自己好看嗎?聰明嗎?有吸引力嗎?有道德感嗎?健康嗎?勤奮嗎?成功嗎?」
台灣的教育推崇內向的人,打擊外向的人,外向的人通常是那種無法好好地坐在課堂上、擾亂秩序而被叫去外面罰站的人們。我們很明顯地就是在被教育成「工具」,我們不去思索為何我們會以某些標準來橫量批評自己。為什麼一定要這樣,一定要那樣?我們從沒有想過我們所繼承的這些意識型態,是從哪裡來的?這些意識形態是否真的屬於我們?
以教授的說法來說,台灣人缺少了「歷史意識」,不只是對自己國家的歷史意識,更基本的來說是缺乏了對自我的歷史意識。
我覺得培養「歷史意識」這個詞非常好,正好貼切地說明了我們在自我提升的課程裡面的主旨,也就是想要透過這些理論基礎跟方法來加強每個人對於個人的歷史意識。也就是說,MBTI所要找到的是我們過去的記憶跟傾向,由I/E(內向/外向)、N/S(直覺/感覺)、T/P(思考/情感)、J/P(判斷/感知)這四個面向的角度切入,而且是越早的記憶越好。請注意不要只是透過中文翻譯就認為這四個維度是什麼,因為基本上跟我們一般所認知的是不太一樣的,尤其外向內向,可以深入瞭解看看。
所以教授會問一些關於小時候或是一些假設性問題,例如:國小的時候覺得時間過得最快的課?或是最喜歡的課?覺得社會科比較容易學還是自然科?小時候有沒有什麼讓你印象很深刻的事情可以分享?當事情不如預期的時候你的感受是什麼?如果政府每個月給你10萬元不用擔心生活,你會選擇做什麼?享樂還是讓你有成就感的事做?
而MBTI所強調的正是「先天真我」的部分。先天真我可以說是我們一出生還未經過社會化之前所帶有的傾向,有幫助於我們找到我們的天命所在。而找到自己的天賦其實比我們想像中單純,例如其實可以問問自己認為做什麼對你來說很容易,或是你覺得大家應該都會的、應該都可以輕易做到的?通常這種你認為「根本不算是什麼專長,大家應該都會啊!」的東西就會是你的天賦所在。
而正因為我們的教育多採取挑惕而不採取鼓勵的方式,所以我們大部分的人不會去加強我們的「強項」,而是去強化我們的「弱項」。當然多學習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當我們想要找到「天賦」這種東西的時候,就更不能往我們所不擅長的地方去了。我們花太多時間在補拙,但其實我們所認為的「拙」真的是「拙」嗎?還是這個概念是在我們僵化的思想體系下所貼的標籤?若你天生對數字不敏感,在同樣有努力的狀況之下,在怎麼樣也不可能超越天生對數字敏感的人,但是你卻有自己的天賦,是對數字敏感的人一輩子也無法超越的。而我們總是只看到自己的「拙」,而不去花更多時間在做我們自然而然就能做到的事。
相關文章:尋找自己的天賦:超能力是需要被「發現」的http://attractmenyouwant.com/?p=10223
當天與我一起前往的某個朋友A,做出來是ISFP探險家,就認為自己不聰明,總是覺得自己不夠成熟、不夠會講話、不夠俐落、不夠有邏輯,她時常看那些如何說話、勵志的書,她也許想成為如女強人一樣的人。在討論的過程中,身為朋友的人也會發表自己的想法,我與另外一個朋友B都一致認為她身上所帶有令人喜愛、容易親近的特質是我跟B所不能及的。她有個神奇的能力,就是她能夠讓身邊的男性朋友跟她講非常私密的心事。她的天賦即是能夠容易讓人敞開心胸,幾乎不用做什麼就能讓人覺得被接納,並且她在藝術性的表達上是有天份跟sense的,但卻對增進自己成為一個理性並且能夠在充滿競爭的環境下生存的人有特別的執著。認為一定要這樣才算是一個「完整的人」。
而朋友B的故事則是從小就很努力、花很多心思要成為一個「受他人注意」的人(而在討論的過程中有找出受注意只是一種手法,真正想要的其實是『掌權』,成為領導者),但事實上她的天賦在於協助那些有領導才能的人,因為她擅長注意細節並且能做好管理上的事情,對於趨勢、大方向的判斷上並不是她的天賦所在。
而我自己,做出來以為自己是專家型INTJ,但事實上在旁人眼中我其實是將軍型ENTJ,況且我還以為自己已經很客觀、夠了解自己了。而教授除了要我參考ENTJ之外,還要我參考ESTP挑戰型。要我參考的類型之中竟然有兩項有差異,我看了ENTJ跟ESTP的差異,覺得現在的我全然是ENTJ將軍型,由於一直以來對於「取得注意」這件事我都不需要太過於努力就能自然而然成為焦點,但對於「被親近」這件事情似乎還是有些困難度在。
但看過教授要我參考的另外一個ESTP挑戰型,我發現我很小的時候其實是ETSP挑戰型,是後來才發展出來的東西,但似乎很根深蒂固。
我後來回去想想,得到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如果我成長的過程之中,家裏沒有金錢、欠債而有過那些恐怖的爭執,是不用為錢煩惱的家庭的話,我可能到現在都還是ESTP,而因為成長的過程中很小的時候可能被植入了:「如果以後經濟不好生活會過很慘」的信念,加上父親時常會利用掌有經濟的權力,在我還未有能力自己謀生的時候,時常拿錢要脅我聽他的話,又更讓我覺得不能倚靠他人,「受人幫助」這件事被我解讀成「活在他人的掌控下」。所以至今我都還是在行為上很抗拒「被協助」這件事,而且會給自己一定要還人情的壓力在。被這些壓力慢慢地被訓練從感受型S變成N直覺型,從P感知變成J判斷。最誇張的是,我一直以為我自己是內向型,但教授斬釘截鐵地說了我絕對不是內向型。在討論過程中,我非常確定自己是T思考不是P這項,但若是I內向有加上T思考的話,絕對是離群索居超級不擅跟人打交道不喜歡跟人接觸的類型,但我不是,所以絕對是外向型。只是T思考+E外向型的人可能在行為表現上不會像P感知+E外向型的人那樣外放活潑。所以反過來說,I內向+P感知的人也會很容易被誤認為外向型。
總之,我認為每一種工具,都是用不同的理論與切入角度在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並且教導我們當我們不再對抗真理,學會接受真我,並且放下渴望成為別人的幻象以及那些不知從哪裡來的批評標準的時候,我們才會真正的自由。那本【影響我們生命的12原型】大家也可以看看,但本書比較進階,建議看過比較基礎的心靈、自我提升相關書籍的人來看會比較有感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