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拿著硬幣排隊玩遊戲的年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約在1990年代,SS及PS上市以後,主機功能大幅增強,大型電玩與家用主機的差距也逐漸縮小,許多大型電玩遊戲可以更輕易移植到家用主機上,間接或直接使大型電玩市場逐漸萎縮;再來,到了21世紀iPhone及android手機上市以來,「手遊」隨之興起,隨手可以拿起手機玩遊戲的便利及網路對戰,又讓大型電玩市場再次萎縮。
暫且把時間撥回1980年代。當時,電玩遊戲剛剛興起,ATARI及任天堂等廠商都發售自己的家用主機,想搶佔這個新發現的大陸(市場)。而當時最受歡迎的,就是電玩店中的大型電玩——那時的家用電玩主機與大型機台的影音效果差距甚大,想要玩到聲光效果俱佳的電玩遊戲,就非得到電玩店不可。
如果讀者還有記憶的話,迪士尼在1982年上映的《電子世界爭霸戰》(2010年上映續作《創:光速戰記》),片中有不少大型電玩的畫面;總之,那時要玩到聲光效果良好的電玩遊戲,大型電玩機台幾乎就是唯一的選擇。
 

小鬼齊聚的「不良場所」

從小到大,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大人說不可以玩的東西,不可以去的地方,一定就是最有趣的。」秉持這個原則,大型電玩店就是當時身為小鬼頭的我,最愛去的地方。
還記得玩過的遊戲,像是《午夜逆襲》、《龍魂》、《世界末日》等等,每「隻」小鬼頭下課後,總會想盡辦法避過老師、爸媽等相關人等的監視耳目,潛入電玩店享受大型電玩的刺激快感。
每次在電玩店中最讓人羨慕的,就是有人可以坐在機台前玩不停,一種是很厲害,一道就可以破關的狠角色;另一種則是土豪型的,會在機台上擺上一疊像高樓般的硬幣,然後不斷接關玩不停。
 

電玩場中的「秩序」

電玩店中,受歡迎的機台當然總是很多人排隊想玩,要是有哪位土豪放了一疊硬幣不停接關玩下去,那可是會讓人怨恨又羨慕的,因此想玩的人,就會站在機台後面排起隊伍。但是這樣排隊如果人多的話,可是很占空間的,例如《快打旋風》機台當時相當受歡迎,如果大家都排隊的話,隊伍太長還會影響店家生意,所以發展出了在機台邊擺上硬幣以示自己在第幾順位的「內規」。
這種排隊法,因為硬幣擺放的方式沒有統一,在引起多次爭議後,多數人達成一致共識——要在擺放硬幣的同時,約定好擺放的方式。例如:由上而下,或由左而右擺放;而且,為了避免同一個人占用機台時間過久,更要規定每個人可以擺放的硬幣數量,如果機台玩一次是投一枚硬幣的話,則限制只能擺一枚或最多兩枚。這樣每個人都有機會可以玩到,也就解決了不少紛爭。
有趣的是,這規定不一定是由店家老闆制定的——更多時候是玩家間的默契。大家都能理解想玩到某個機台的心情,因此也很能互相體諒;也因為如此,要是有人打破這不成文的規定,就會被多數人「圍剿」。慢慢地,這種排隊方式變成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如果見到機台上擺著硬幣,都會問一下是不是有人排隊,或是排隊要怎麼擺。
另一個有趣的部份,就是遇到前一位玩家遊戲結束時,而遊戲還沒有破關,畫面還在接關倒數秒數中,接著玩的玩家若想繼續接關玩下去,還會問一下前一手「是不是可以接關玩下去?」有些時候,部份玩家並不喜歡有人接著自己中斷的地方開始玩——感覺這不是憑自己的實力過關,想要偷雞接著別人的進度接關玩下去,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這種想法蠻有意思的,但小時候還很認真這樣認為,有時不小心投幣後按到接關別人的進度,還要向人道歉呢!(笑)

排隊中的互相觀摩

偶而碰到高手的話,那就讓人等得有些無奈了,可是等待的時間也沒有浪費,就用來觀摩、精進自己的技術;記得以前在電玩店想要玩《R-Type》機台,因為同時想玩的人還不少,所以就放了硬幣排隊後,站在後方看人怎麼玩,從第一關一路看起。
 
當高手玩到遊戲關卡中後期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放棄排隊了,接著就有人研究、學習起這位玩家過關的技巧及模式,然後大家開始互相討論。看著看著,我也把硬幣拿回來,開始專心記憶過關的方式,也與隔壁的玩家討論過關細節。
後來這位玩家一路玩到第八關破關後,起身時不但受到所有在場玩家的掌聲鼓勵,還有人上前詢問哪些關卡要怎麼通過、怎麼閃躲子彈,以及一擊殺死各關BOSS的方法。詢問之詳細及認真的態度,彷彿是一場學術研討會般;那時我也記下了不少技巧及資訊,也是我最後可以「一道破關」的重要學習歷程啊!(大笑)

結語

那時,各地電玩店都有著不一樣的排隊習慣,現在看起來都相當有趣。相較於現代人已經很少有需要排隊玩遊戲了——人手一機,隨時就可以上線對戰,但那樂趣是大不相同的。雖然今日透過各種平台與管道,可以輕易玩到過去的大型電玩遊戲,但是坐在電玩場,玩著實際的筐體,身後站著等待遊戲的玩家⋯⋯這樣的感覺,卻是怎麼都虛擬不來的。
 
avatar-img
227會員
174內容數
後見之萌,是由一群熱愛各種懷舊與經典復古趣味的作者,所精心打造的小巧共筆寫作專題。也許你因為生活與忙碌,已經淡忘了那份「深入探索某個嗜好」的樂趣,但我們會努力讓你回想起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聽到命令就得去做、不管是誰說的命令都會下意識去完成,這種其他家長或許會視作讚美的形容詞,對我來說就只是揮之不去的詛咒。拒絕可說是自我保護跟制定與他人之間界線的方式之一,訓練出無法拒絕的孩子,無異於剝奪了與生俱來的保護罩,赤裸著暴露在各種需索無度的惡意中。
在遊戲主機從2D圖像轉換進入3D圖像的九〇年代中期,任天堂及SEGA間競相在主機平台上設計客製晶片,加強家用主機在圖像處理上的性能,使得SFC及MD兩台主機上,出現了不少令人驚豔的遊戲。
上星期,看到有一班朋友在Facebook討論起《虎與龍》這部舊動畫,反應好不熱烈。其中一位朋友是這樣評價《虎與龍》的:「它是近十年來最好看的校園動畫,沒有之一。」
過去有一段時間,懷舊遊戲領域中比較熟的幾個同好私下會開玩笑說我是「寶物獵人」,因為我常常在奇怪的地方發現奇怪的珍貴逸品,講到最後我都有點這麼相信了;當然近年來老遊戲資源枯竭,我也沒像以前那樣花這麼多心思到處搜刮古物,收穫少了,自然也不怎麼有人提寶物獵人這個玩笑話了。
克里斯多福李(Christopher Lee)繼承了文生普萊斯(Vincent Price)的魔王地位,更進一步,他塑造了這個世界熟悉的吸血鬼形象——風度翩翩、冷酷肅殺。當你們談起吸血鬼,不管是《尖叫旅社》、《凡赫辛》甚至是《暮光之城》中,那蒼白高帥的愛德華都有幾分他的影子。
1979年,一個高中剛畢業的小夥子到一家電腦店打工,為了消遣,寫了一款遊戲叫《Akalabeth》——名稱源自J.R.R. Tolkien的作品《The Silmarillion》(精靈寶鑽)第四部。
一聽到命令就得去做、不管是誰說的命令都會下意識去完成,這種其他家長或許會視作讚美的形容詞,對我來說就只是揮之不去的詛咒。拒絕可說是自我保護跟制定與他人之間界線的方式之一,訓練出無法拒絕的孩子,無異於剝奪了與生俱來的保護罩,赤裸著暴露在各種需索無度的惡意中。
在遊戲主機從2D圖像轉換進入3D圖像的九〇年代中期,任天堂及SEGA間競相在主機平台上設計客製晶片,加強家用主機在圖像處理上的性能,使得SFC及MD兩台主機上,出現了不少令人驚豔的遊戲。
上星期,看到有一班朋友在Facebook討論起《虎與龍》這部舊動畫,反應好不熱烈。其中一位朋友是這樣評價《虎與龍》的:「它是近十年來最好看的校園動畫,沒有之一。」
過去有一段時間,懷舊遊戲領域中比較熟的幾個同好私下會開玩笑說我是「寶物獵人」,因為我常常在奇怪的地方發現奇怪的珍貴逸品,講到最後我都有點這麼相信了;當然近年來老遊戲資源枯竭,我也沒像以前那樣花這麼多心思到處搜刮古物,收穫少了,自然也不怎麼有人提寶物獵人這個玩笑話了。
克里斯多福李(Christopher Lee)繼承了文生普萊斯(Vincent Price)的魔王地位,更進一步,他塑造了這個世界熟悉的吸血鬼形象——風度翩翩、冷酷肅殺。當你們談起吸血鬼,不管是《尖叫旅社》、《凡赫辛》甚至是《暮光之城》中,那蒼白高帥的愛德華都有幾分他的影子。
1979年,一個高中剛畢業的小夥子到一家電腦店打工,為了消遣,寫了一款遊戲叫《Akalabeth》——名稱源自J.R.R. Tolkien的作品《The Silmarillion》(精靈寶鑽)第四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開始困惑為什麼十幾歲的時候會有一段覺得這些玩具沒有那麼好玩的時期。我從不覺得它們幼稚、也捨不得丟掉,但它們就這樣一直擺在盒子裡,在姪子出生並大到可以讓他玩這些玩具之前,我們居然都沒有想要把它們再拿出來把玩,怎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桌遊作為一種集娛樂與智力挑戰於一體的活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無論是家庭聚會、朋友派對,還是商業活動,桌遊都能帶來無限的樂趣和深刻的交流體驗。本文將探討桌遊的魅力,推薦一些優秀的桌遊店,以及熱門的桌遊推薦,幫助你更好地享受這一精彩的娛樂方式。 1. 桌遊的魅力與發展 從傳統到現代的
Thumbnail
在台北國際電玩展外排隊等候入場時,與前方玩Switch的外國人展開Small Talk: Wilson: "That's a great way to pass the time in this long queue. What game are you playing?"「在這麼長的隊伍裡,這真
Thumbnail
2024_B5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首次看到書封與簡介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直接告訴你遊戲對人的「掌控」。書中介紹了許多案例,並舉出相關研究結果佐證,愈讀愈讓我對「遊戲」一詞不寒而慄,特別是在教育現場。 |你真的在玩遊戲嗎? 因應玩家的喜好,遊戲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元。從小時候就喜歡格
近期加入遊戲同好社團(因為重玩超時空之鑰加入的),說起我的遊戲歷史,可是非常輝煌,我可以說我遊玩遊戲除了沒到住院那地步,其匪類程度真是...
Thumbnail
【套圈圈】是一種古老的遊戲,在夜市或其他場所都可以找到。這款簡單而有趣的遊戲不僅適合孩子,也非常適閤家人一起玩。有許多不同的變化遊玩的方式,並且在幼兒的課程設計中,可以用來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其實不太會玩電玩,卻因劇情吸引而開始入坑玩復古電玩的故事。 保持著知道而未知的距離_我與電玩 從小到大我對電玩一直保持著不近不遠的距離,說來可能讓人難以置信,但從小因為家裡沒電腦,所以我對電玩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同學手上的game boy而已。 當時唯一能碰到遊戲的地方只有學校的電腦課,
Thumbnail
我在長照照顧時常常解壓的方式就是玩手遊。 而且一玩就是七年左右,有那種手遊可以讓我這樣的堅持不懈,而且還是不斷繼續玩下去。 這手遊對我來的定義很特別,這故事背景資料也是真實出現過,也反映無論是任何時代的貧富差距與人心與不同傳說故事。 這遊戲是我女兒拉著我進來這世界,剛開始只覺得場景超級夢幻又有
Thumbnail
民國五十年代,碟仙和筆仙等請神遊戲曾經紅遍街頭巷尾。後來隨著政府禁止,雖有短期沒落,但到了1970年間又再次復甦。這些遊戲究竟有何魅力?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小眉角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開始困惑為什麼十幾歲的時候會有一段覺得這些玩具沒有那麼好玩的時期。我從不覺得它們幼稚、也捨不得丟掉,但它們就這樣一直擺在盒子裡,在姪子出生並大到可以讓他玩這些玩具之前,我們居然都沒有想要把它們再拿出來把玩,怎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桌遊作為一種集娛樂與智力挑戰於一體的活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無論是家庭聚會、朋友派對,還是商業活動,桌遊都能帶來無限的樂趣和深刻的交流體驗。本文將探討桌遊的魅力,推薦一些優秀的桌遊店,以及熱門的桌遊推薦,幫助你更好地享受這一精彩的娛樂方式。 1. 桌遊的魅力與發展 從傳統到現代的
Thumbnail
在台北國際電玩展外排隊等候入場時,與前方玩Switch的外國人展開Small Talk: Wilson: "That's a great way to pass the time in this long queue. What game are you playing?"「在這麼長的隊伍裡,這真
Thumbnail
2024_B5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首次看到書封與簡介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直接告訴你遊戲對人的「掌控」。書中介紹了許多案例,並舉出相關研究結果佐證,愈讀愈讓我對「遊戲」一詞不寒而慄,特別是在教育現場。 |你真的在玩遊戲嗎? 因應玩家的喜好,遊戲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元。從小時候就喜歡格
近期加入遊戲同好社團(因為重玩超時空之鑰加入的),說起我的遊戲歷史,可是非常輝煌,我可以說我遊玩遊戲除了沒到住院那地步,其匪類程度真是...
Thumbnail
【套圈圈】是一種古老的遊戲,在夜市或其他場所都可以找到。這款簡單而有趣的遊戲不僅適合孩子,也非常適閤家人一起玩。有許多不同的變化遊玩的方式,並且在幼兒的課程設計中,可以用來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其實不太會玩電玩,卻因劇情吸引而開始入坑玩復古電玩的故事。 保持著知道而未知的距離_我與電玩 從小到大我對電玩一直保持著不近不遠的距離,說來可能讓人難以置信,但從小因為家裡沒電腦,所以我對電玩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同學手上的game boy而已。 當時唯一能碰到遊戲的地方只有學校的電腦課,
Thumbnail
我在長照照顧時常常解壓的方式就是玩手遊。 而且一玩就是七年左右,有那種手遊可以讓我這樣的堅持不懈,而且還是不斷繼續玩下去。 這手遊對我來的定義很特別,這故事背景資料也是真實出現過,也反映無論是任何時代的貧富差距與人心與不同傳說故事。 這遊戲是我女兒拉著我進來這世界,剛開始只覺得場景超級夢幻又有
Thumbnail
民國五十年代,碟仙和筆仙等請神遊戲曾經紅遍街頭巷尾。後來隨著政府禁止,雖有短期沒落,但到了1970年間又再次復甦。這些遊戲究竟有何魅力?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小眉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