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在強調著,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是人,不可能愛怎樣就怎樣,很多時候我們總有許多身不由己。不論是面對他人的期待,或是面對屬於我們的責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並不代表要叛逆或是與社會脫節。而是真實的,勇敢的,坦誠的面對自己內心的感受。
在坦誠前,先放下對自己內心感受的批判與規定
因為無論如何,那就是你!
有的人喜歡當貴婦。有的人喜歡賺很多的錢。有的人喜歡住十坪大的房子就好。有些人喜歡搭公車不想買車,每個人都有自己嚮往的生活!不用為了向別人證明你有能力買一台車,然後每天為了找停車位而不開心吧?^^
重點是,我們如何讓自己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以唸書為例,從前聽人說:學生的責任就是念書。於是,台灣好多學生其實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念書,只覺得再盡一份責任。沒辦法,我就是得念書。但是對我來說,唸書讓我有機會過自己喜歡的生活。我喜歡逛博物館,喜歡和別人聊天。唸書,讓我能夠跟更多的人聊天,看懂更多的東西,有更多的話題。那並不只是單純求個文憑而已。也因為清楚知道我想要的,所以我才能樂於努力,沒有怨言,樂於付出。
希臘三哲人時代,求學是為了求知。古代科舉制度,求學是為了能求一官半職,他們可能想為民服務、也可能只是喜歡功名利祿、或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讓家人過好日子。而現代人讀書,不管是為了賺更多錢,或是實現什麼理想目標,都好。
重點是,你知道自己為何而做嗎?
你喜歡現在的生活嗎?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嗎?
倘若你不喜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但為了某些原因不得不做。
那麼,你喜歡那個[原因]嗎?
假如,有人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不喜歡每天這麼辛苦,但是為了改善家中的經濟而不得不做。那麼,他喜歡自己為家中解決問題的這份心意嗎? 他喜歡這個家嗎?
喜歡,就會甘願。 不喜歡,就會不甘願。
我常聽到有人說:"要不是為了我爸媽,我才不要怎樣怎樣。"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是緊緊相連的,需要學習彼此成全、包容與付出。如果不喜歡爸媽,我們哪會在乎他們的感受呀?
一個不喜歡自己家的人,不愛家人的人,又怎麼會那麼認真的把家裡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一部分呢?即便是害怕做個人人喊打的不孝子,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聲而努力。這些背後的核心,你看見了嗎?
每件事都有一個初衷,你喜歡自己的初衷嗎?
人們常說:要選你所愛!愛你所選!
但我想說,倘若別無選擇,就學習喜歡它吧!練習,是一切的途徑。不論是總統、首富、老人、乞丐、小孩、上班族,都有練習不完的事。練習,是一種嘗試。
不用勉強自己去愛自己不喜歡的事,但我們可以調整心境,用柔軟的方式看事情。
給自己和事情一點機會,嘗試著慢一點,和它培養感情。我們可以練習。
人生就是不斷的練習,沒有捷徑,沒有盡頭。
即便到了生命終了,我們都可能必須到另一個環境練習如何當一個天使。
既然這樣,除了”死不練習”之外,還有沒什麼好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