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你的專業不是你的專業──讀《專業之死》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其實在現今社會氛圍中出版這本書,有點令人不安,因為就像作者說的,「尊重專業」這個論調實在太容易被扣上所謂「菁英主義」的帽子了。但當然這本書並非要將專家送上神壇,而是希望透過爬梳「專業之死」的成因,讓我們重新審視專家與公民之間的關係,進而找到線索,得以解決當今兩者分道揚鑣可能造成的危機。
所謂的「專業之死」,指的是素人不只不相信專業,甚至反唇相譏,而且不願意學習的社會現象。「反智像一道綿延不絕的線,蜿蜒貫穿著我們生活中的政治與文化面,至於滋養著這條線的謬誤觀念則是:民主就等於『我再無知,也可以跟博學的你平起平坐』。」全書開篇所引用艾西莫夫(Issac Asimov)的這段話,點出了目前社會上專家與公民間齟齬病癥的根本起因。但所謂的專業之死,其成分不只是無知當道,背後更重要的元素是「拒絕學習」。作者接著從人性、教育、網路、媒體四個角度切入,試圖描繪當今美國社會的這種知識亂象是如何產生,這個亂象最終又會如何影響民主社會的安定與未來。
書中不少段落可以看出作者的苦口婆心,甚至有些恨鐵不成鋼的心意,以至於有些激動,但作者的許多觀察,可說是相當冷冽精闢。例如,談到電視媒體,他說:「太多人在打開電視新聞的同時,內心就已經懷抱著定見了,他們開電視並不是要擷取新知,而是想在同溫層裡獲得確認,而一旦接觸到自己不認同的資訊,他們就會跑回習慣的頻道取暖,因為他們會覺得舉凡自己聽來刺耳的發言,不是愚見就是謊言。……觀眾的這種心態,加上為了這種心態服務的媒體市場,聯手在素人心中創造出了一種綜合了莫名自信與深沉世故的奇妙態度。一旦養成這種態度,專家如何想要教育自己的公民同胞,也只能束手無策。」
在談到美國的「學院」轉型為「大學」的風潮(各位是否覺得似曾相似?),他說:「這些小學校會搖身一變成為大學,一個理由就是想吸引那些希望錢能花在刀口上的學子。畢竟付了錢,學生會希望自己買到的是拿得出手的學歷,畢竟校名說出來是區域級或全國性的『大學』,總是比只是間地區性的學院好聽。……上述種種作法,其實都已經瀕臨學術倫理的底線了。在大學裡亂開一些連學士程度都可能達不到的碩博士班,就是同時在欺騙研究生跟大學生。小型大學根本就沒有這樣的資源去做這樣的事情,這叫小孩開大車。」
書中不乏這類直言不諱、刀刀見骨的段落,讀者不必完全同意他的說法,但你確實可從這本書中找到許多當代社會的關鍵問題,但這些問題就像在房間裡的大象,大家都看見了,但卻沒人提起。
作者在書末對於專業之死的未來並不能說是太樂觀。他寫道:「只要人還願意學習,那大部分的無知病因都有藥醫。但遇到傲慢、自戀與憤世嫉俗的合體,這種無知就會變得無敵。可怕的是這件『三位一體』的厚甲,如今正在眾多美國人的身上,他們要防的就是專家所說的任何一句話。」他所直言批判的是美國,但我們將這段話中的「美國」替換為「台灣」,似乎也並不違和。
但他也不完全悲觀,他發現,專家似乎已經開始反擊,冒著被扣上「菁英主義」帽子的風險,起身對抗無知的大眾。而在台灣,我想近年在網路上有許多針對專業的討論,也有人挺身而出為沉默的專家發聲,也可從中看出專家有一線生機的可能。「專家與公民關係的瓦解,就等同於民主制度的失能。」素人需要專家,專家也需要素人,當雙方可以相互溝通理解,我們才可能擁有一個真正健康的民主社會,而這都需要我們每個人從自己做起,認清自己的侷限,有些事,就讓專業的來吧。
 

▍美國亞馬遜書店2017年度非虛構類好書、長踞知識論/哲學類暢銷榜 ▍
為什麼網際網路開放、高等教育普及、新聞媒體蓬勃發展,
卻讓當代社會鄙視專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反智思潮?
本書將帶我們反思「專業」的意義,
爬梳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在當代何以崩解,並找回民主社會中兩者應有的相處之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2會員
410內容數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詹偉雄×臉譜出版 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臉譜出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什麼網際網路開放、高等教育普及、新聞媒體蓬勃發展,卻讓當代社會鄙視專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反智思潮?本書將帶我們反思「專業」的意義,爬梳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在當代何以崩解,並找回民主社會中兩者應有的相處之道。
為什麼網際網路開放、高等教育普及、新聞媒體蓬勃發展,卻讓當代社會鄙視專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反智思潮?本書將帶我們反思「專業」的意義,爬梳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在當代何以崩解,並找回民主社會中兩者應有的相處之道。
《探險家們的寫生簿》收錄十六世紀迄今七十位探險家的手札、日誌、繪畫,帶著讀者跟他們上山下海、開拓新世界。他們的足跡、精神,隨著當初的紀錄,一一留下來。
《探險家們的寫生簿》收錄十六世紀迄今七十位探險家的手札、日誌、繪畫,帶著讀者跟他們上山下海、開拓新世界。他們的足跡、精神,隨著當初的紀錄,一一留下來。
國內第一本犯罪學的入門讀物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賴擁連——專文導讀】直探地下紐約、倫敦暴動、美墨邊境、各國監獄、大都會幫派及貧民窟治安等社會議題,以統計數字破解法律和道德間的迷思,並重新思考「人」為何犯罪?
為什麼網際網路開放、高等教育普及、新聞媒體蓬勃發展,卻讓當代社會鄙視專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反智思潮?本書將帶我們反思「專業」的意義,爬梳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在當代何以崩解,並找回民主社會中兩者應有的相處之道。
為什麼網際網路開放、高等教育普及、新聞媒體蓬勃發展,卻讓當代社會鄙視專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反智思潮?本書將帶我們反思「專業」的意義,爬梳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在當代何以崩解,並找回民主社會中兩者應有的相處之道。
《探險家們的寫生簿》收錄十六世紀迄今七十位探險家的手札、日誌、繪畫,帶著讀者跟他們上山下海、開拓新世界。他們的足跡、精神,隨著當初的紀錄,一一留下來。
《探險家們的寫生簿》收錄十六世紀迄今七十位探險家的手札、日誌、繪畫,帶著讀者跟他們上山下海、開拓新世界。他們的足跡、精神,隨著當初的紀錄,一一留下來。
國內第一本犯罪學的入門讀物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賴擁連——專文導讀】直探地下紐約、倫敦暴動、美墨邊境、各國監獄、大都會幫派及貧民窟治安等社會議題,以統計數字破解法律和道德間的迷思,並重新思考「人」為何犯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每年,學術界這座宏大的殿堂都需要新鮮的血液,吸納年輕的專業人才來共同建設這個龐大的知識體系。這些年輕的學者們常抱有一個願景:通過幾年的努力,能夠達到學術成就的巔峰,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現實往往與他們的幻想相去甚遠。 ▋專業工人的角色 年輕的學術工人們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投入大量精力進
這本《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是我近來讀到最精鍊的、目標明確、廣泛的蒐集並列舉具代表性的資料的研究著作之一。本書開頭就說得很清晰:作者柏克的目標不是要蒐集盡歷史上每一個或大多數的「博學者」的故事;而是要把目光聚焦在「時代」:什麼樣的時代氛圍,什麼樣的環境,有利於孕育出「博學者」的存在?
不可否認「專業」必有其存在價值性,但是對於「專業程度」如何判定,是一件相當值得關注的事,再者該如何屏除本位主義也是不容忽視的議題。
Thumbnail
近年網上大量「閱讀心得」文章,甚至有網站、Podcast以書籍要點整理作為賣點,收費訂閱。因為他們看到一個市場: 人們愈來愈不願投放時間閱讀,只想快捷掌握要領。 走捷徑,是近年愈演愈盛的都市趨勢。 然而,到底短短幾篇閱讀筆記,能否真正促進你的成長? 1.專業與業餘的分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讀書人的終極目標!所以讀書人並不看學歷,只看是不是手不釋卷,只看有沒有理想、道德觀! 而知識份子基本上是專業跟職業對接的產物,與人性道德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所以只看文憑、証照。而在拿到文憑、證照後,可能就離書本愈來愈遠了! 因此,我們這個社會到
Thumbnail
有人對專家深信不疑,專家說甚麼都是至理名言,對專家之言全盤接受,不敢提出任何質疑,理由很簡單,「他是專家你不是。」專家花了這麼多時間和精力鑽研一個範疇,提出來的自然是真知灼見,不容質疑。 有人卻從來不信專家那一套,他們認為專家也是人,而人就有局限,就有可能犯錯,與其聽信專家,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斷。他
Thumbnail
這篇要具體的推薦一些導讀型書籍,並提出相關理由,一樣是個人多年經驗,沒有什麼學理根據。以下是不同類型的書刊,筆者從政治類開始。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博士花了數十年光陰鑽研生命,卻有一個命理老師聲稱破解生命。
Thumbnail
每天隨意瀏覽一下社交媒體,不難發現網絡世界遍佈鍵盤戰士,外行人對專業人士指手劃腳。我作為旁觀者也不禁對這些莫名自大的評論大動肝火,到底這些人怎麼了🙄 本來我期待作者會以專業理性角度探討「專業」的定義,及其對社會的重要性,繼而分析現今社會為何對專家充滿敵意,大眾怎樣重建對專業人士的尊重與信任。
每年,學術界這座宏大的殿堂都需要新鮮的血液,吸納年輕的專業人才來共同建設這個龐大的知識體系。這些年輕的學者們常抱有一個願景:通過幾年的努力,能夠達到學術成就的巔峰,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現實往往與他們的幻想相去甚遠。 ▋專業工人的角色 年輕的學術工人們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投入大量精力進
這本《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是我近來讀到最精鍊的、目標明確、廣泛的蒐集並列舉具代表性的資料的研究著作之一。本書開頭就說得很清晰:作者柏克的目標不是要蒐集盡歷史上每一個或大多數的「博學者」的故事;而是要把目光聚焦在「時代」:什麼樣的時代氛圍,什麼樣的環境,有利於孕育出「博學者」的存在?
不可否認「專業」必有其存在價值性,但是對於「專業程度」如何判定,是一件相當值得關注的事,再者該如何屏除本位主義也是不容忽視的議題。
Thumbnail
近年網上大量「閱讀心得」文章,甚至有網站、Podcast以書籍要點整理作為賣點,收費訂閱。因為他們看到一個市場: 人們愈來愈不願投放時間閱讀,只想快捷掌握要領。 走捷徑,是近年愈演愈盛的都市趨勢。 然而,到底短短幾篇閱讀筆記,能否真正促進你的成長? 1.專業與業餘的分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讀書人的終極目標!所以讀書人並不看學歷,只看是不是手不釋卷,只看有沒有理想、道德觀! 而知識份子基本上是專業跟職業對接的產物,與人性道德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所以只看文憑、証照。而在拿到文憑、證照後,可能就離書本愈來愈遠了! 因此,我們這個社會到
Thumbnail
有人對專家深信不疑,專家說甚麼都是至理名言,對專家之言全盤接受,不敢提出任何質疑,理由很簡單,「他是專家你不是。」專家花了這麼多時間和精力鑽研一個範疇,提出來的自然是真知灼見,不容質疑。 有人卻從來不信專家那一套,他們認為專家也是人,而人就有局限,就有可能犯錯,與其聽信專家,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斷。他
Thumbnail
這篇要具體的推薦一些導讀型書籍,並提出相關理由,一樣是個人多年經驗,沒有什麼學理根據。以下是不同類型的書刊,筆者從政治類開始。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博士花了數十年光陰鑽研生命,卻有一個命理老師聲稱破解生命。
Thumbnail
每天隨意瀏覽一下社交媒體,不難發現網絡世界遍佈鍵盤戰士,外行人對專業人士指手劃腳。我作為旁觀者也不禁對這些莫名自大的評論大動肝火,到底這些人怎麼了🙄 本來我期待作者會以專業理性角度探討「專業」的定義,及其對社會的重要性,繼而分析現今社會為何對專家充滿敵意,大眾怎樣重建對專業人士的尊重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