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婚禮冤家》:再厭世也要與你一起厭世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年幼時看浪漫愛情電影,是事不關己但心嚮往之;年輕時看,身處追尋愛情的起點,對電影中的浪漫情節入戲得很,不管現實中聽了多少父母親友的不堪經歷,仍能保有對愛情的美好想像,而「找到伴侶/結婚」像個終極目標,完成之後,人生就少了一件待辦事項。
不過,出社會十幾年走到現在,我朋友所在的年齡層,已包辦各種感情狀態。未婚、已婚這兩格早就太過簡化,夾在中間還有各種複雜、棘手的情況,這才了解原來「感情狀態」帶來的煩惱,是永無止盡的。不管單身、有伴、或「一言難盡」,人在每一個時點都可能質疑:現在做的選擇、所處的感情狀態,到底對不對?該不該調整?而《婚禮冤家》最適合這種「已有覺悟」的影迷觀賞。
主角法蘭克(基努.李維)與琳賽(薇諾娜.瑞德)原本互不相識,打從在機場相遇就討厭對方,卻發現他們要去參加同一場度假婚禮(也就是本片英文原名 Destination Wedding)。他們都不再年輕,各自背負著傷口與包袱,對愛情卻步,以抱怨與厭世作為面具,社交能力差勁。兩位都不是令人愉快的旅伴,因此當他們被迫一同搭機、搭車、在旅館住相連的房間時,簡直是一場惡夢。
沒想到這麼不對盤的兩人,卻因為對新郎官的厭惡而聊開。新郎是法蘭克同母異父的弟弟,也是與琳賽訂過婚但在婚禮五周前悔婚的前男友,這讓倆人對新郎官都沒什麼好話;從這個基礎,法蘭克與琳賽漸漸發現彼此的相似處,例如討厭參加度假婚禮、討厭假掰的漂亮酒莊與精品旅館——或者應該說,他們幾乎討厭所有人事物。甚至,他們的工作本質也有類似之處:男方工作的雜誌社,會評選出年度汽車並頒獎,女方工作則是起訴其他機構的不當與歧視言行,兩種工作都需要「評價他人」。這幾乎是兩人的共同興趣:他們聊的話題,除了聊自己以外,就是評價一切。
而且法蘭克及琳賽與其他賓客關係並不好,成了婚禮局外人。鏡頭選擇緊跟這兩人,經常使用雙人鏡頭(two-shots),搭配一點反拍鏡頭,鮮少拍到婚禮上其他人物,觀眾甚至聽不到他們跟他人交談的內容,加深了倆人自成一個小宇宙的氛圍。這是兩個自我中心者的世界,在他們的星球上,能關心到彼此的存在已是奇蹟,其他人包括新郎新娘都如隱形人。在這形同與外隔絕的小宇宙,倆人旁若無人地暢所欲言,把惡毒、殘酷的真心話,全都吐了出來,尖酸刻薄又幽默非常。
這個「同溫層」,正是許多人不管在感情上受傷多少次,總是忍不住找伴的原因之一:伴侶的意義在於讓撐不下去的生活,變得沒那麼難撐。原本法蘭克與琳賽都不想參加這場婚禮,但後來兩人聊上癮之後,各種無趣行程都一起混、一起酸言酸語,連逃避都一起逃避,頓時婚禮變得沒那麼難撐,甚至挺好玩的,還遇上一些永生難忘的新鮮事。人們總是忍不住想找這樣的伴侶,讓遭遇人生關卡時沒那麼難捱、讓無聊的事情變得好玩。
法蘭克與琳賽停不了的長串對話,除了幽默有趣,像是厭世版的李察.林克萊特《愛在》三部曲以外,還有一點非常吸引我:它像極了每個人站在婚姻與愛情前面的腦內小劇場。法蘭克傾向徹底放棄,琳賽則還抱著希望,兩人代表著澎派內心戲的正反兩派,不斷分析行為與選擇。
其實講到戀愛結婚,很多人都是騎牆派,早年信誓旦旦說自己絕不如何如何,後來全部翻盤。幾年後萬一證明自己的抉擇是錯誤,在朋友酸幾句「早跟你說過」之後,下回搞不好還是犯一樣的錯。隨著年齡漸長,經歷越多挫折,許多人對「未來可以幸福快樂」的樂觀程度早就大幅下降,理智上明白勝率很低,但又不能否認,我們的情感常常拉著自己往另一方走去,總是想再試一下,忍不住想抱著希望。就如同法蘭克與琳賽,在各種嘲諷、苦笑與爭論之下,是對「希望」的恐懼與抗拒。
由基努.李維與薇諾娜.瑞德出演這樣的角色,對於稍微有些年紀的影迷,更是別具意義。他倆在 90 年代都是當紅新星,不論是基努.李維在《驚爆點》、《捍衛戰警》的青春無敵樣,還是薇諾娜.瑞德在《剪刀手愛德華》、《四個畢業生》、《純真年代》展現的靈氣與美麗,或是兩人合作的《吸血鬼:真愛不死》裡頭清純生澀的樣子,X 世代對他們的年輕模樣一定不陌生。
讓這兩位高人氣(前)青春偶像,道出他們當年的觀眾群走至中年時的心境,特別有意思。這個世代已經不敢期待未來會更好,也很難壓抑某種憤慨或失望。法蘭克與琳賽在討論生子話題時,法蘭克直言他覺得世界太糟糕,不忍心將小孩帶來世間受苦。他不是唯一這樣想的人,目前許多先進國家都有類似情形,不管是因為經濟、就業、環境、家庭結構或其他因素,不願生孩子的人確實變多了。目前步入中年、傳統上已該成家立業的 X 世代,看到同輩越來越難維持婚姻與家庭,未來退休時的處境亦不看好,再看看年輕人日子更是過得苦哈哈,更覺得孕育下一代不僅是負擔,恐怕也是罪過。這一代甚至也是第一個要認真面對「地球可能不堪負荷」的世代,現下許多環境問題已經嚴重到令某些人相信「人類必須走向末日」或「外星殖民」才能讓地球生態回到平衡,而家庭與社會結構的變化,科技及人工智慧發展,都令人擔心未來大多數人的生存將受到威脅⋯⋯
在各種外在條件的衝擊下,某種被稱為厭世或孤獨的情緒,時常纏繞心頭,年輕時對於婚姻與育兒生活的甜美想像與憧憬,早就被拋得老遠。已經有家庭與孩子的人,則可能為了經濟壓力與前景而更厭世,與家人的關係也因情緒低落而劍拔弩張。如果買不起離開地球的方舟席位,是否自我絕育、孤獨老死是最負責任的選擇?
在這種心情下,「婚禮」如此充滿希望與美好期待的玩意,尤其是費盡心思安排規劃、勞師動眾讓賓客長途跋涉的度假婚禮,更容易讓已經在人生中失意失望、放棄愛情的中年人,一會兒想嘲笑這些無意義的瞎忙、另一會兒又隱隱感到酸楚。「為什麼我們還活著?」琳賽忍不住問。這種問題,過得太苦的人沒有時間想,過得太開心的也不會想問,只有法蘭克與琳賽這種生活還算無虞、卻又對未來感到茫然的人,才會想到。而他們也知道,這問題並非生死交關,根本沒有其他人想聽,也不重要,不如別問了,保持極簡生活,不期不待沒有傷害。
但人總是這樣。可以花好幾個小時用理智分析,試圖說服自己,已經看過太多感情失敗的例子,而且人類這個物種快要搞砸了,因此努力找到愛情、組成家庭,是沒有意義的,不僅可能得承受痛苦情傷,看見對方最醜陋的一面,還可能製造出幾個處境堪憂的孩子。可是在無數辯證之後,終究忍不住,好想好想再試一次,再嘗一口愛情的滋味,重溫有人一起在家看電影看到睡著的感覺。《婚禮冤家》這部「浪漫愛情」片,強調的不是浪漫,也不是愛情,而是掉進愛情裡的危險,以及我們如何在腦內小劇場盛大開演三天三夜之後,依舊選擇傻傻地掉進去。到了這把年紀與經驗,最浪漫的事,不再是「找到真命天子/天女共度一生」,而是受過這麼多傷之後,還是忍不住跟對方跳進這個大坑,甚至期待或許有 0.0000001% 的機會這人是真愛。真是太愚蠢了/太浪漫了(辯證尚未結束......)。
我想起小說《愛的追尋》(The Pursuit of Love)尾聲,小說的敘事者為了一對情侶的死亡感到惋惜,認為他倆原本可以幸福美滿的,因為那位男士是女孩這輩子的真愛。然而敘事者的母親悲傷地對她說:「噢親愛的,每回戀愛,我們都這麼想。」
誰教愛讓人盲目、愛讓人飄飄然、愛讓人撐過假掰昂貴又無意義的婚禮甚至還覺得挺有趣。未來有一天大概會很討厭眼前這個人,但猜猜怎麼著?我仍想跟他度過今天。

(全文劇照提供:甲上娛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胸懷世界的日子偏安方寸,當曾經的雲都被還原成了水,當高揚的期許都淋落下來成渾身遺憾,他們是否只能置身天井或床沿,緊抓著他們如今僅有的,形似浮木,名為信仰的東西?他們是否非得採取天問或自問的姿態,暗示自己遭現狀滅頂,坐困愁城的處境?
《大世界》裡一環扣一環的爭奪,反映的是一整個世界從頂端到底端都在追逐錢以及錢帶來的夢想,卻也因為追逐而讓自己面目可憎,或者說面目全非。在這個世界裡隨處能撿到可笑的嘉言錦句,然而,畫面中過於清楚而無法不去面對的現實,就是他們——或說我們——仍活在這場追逐的底端。
「要救你心愛的人,或是拯救全世界?」這是一個好萊塢電影的經典問題,用來折磨每個英雄角色,伊森.韓特受到的考驗也大體相同,角色們的判斷與回答則不外如是:我必須先愛我身邊的人,才能證明我有資格抱持濟世大愛。背後的潛台詞則是:英雄不應該把人命看成數字,他必須先愛他身邊的人,我們才會放心讓他保護我們。
如果創作是要忠於自己,並且相信上帝從不犯錯、我就是最美,如此,即使擔憂歌迷的流失,也得真誠地呈現毫無裝飾的自己。因為不苟且於大眾的期待,而勇敢地走在忠誠自己的道路上,這就是為何 Gaga 一直是我心中的音樂藝術家。
以電影敘事而言,《宿怨》固然是一個精彩的悲劇重演,且這樣的重演也有其價值,但《聖鹿之死》使得重演有了不同意義。當我們能用不同於重複或「遺傳」的方式去看待在社會中、家庭裡、個人的心理確實存在的情感與痛苦,一種新的屬於自身的悲劇性才能被發現,於是也創造非悲劇性的可能。
有時候,在激烈情緒上頭做出的決定、說出口的話,只在一念之間就將後頭的道路定了型。看完《愛,留在海灘那一天》,我的人生目標多了一項:不要再生成任何將令我不斷抱著困擾與追悔回顧的記憶,不要再製造出窮其一生都沒機會再打開的結。我希望能持續大步往前走,而不是被冰封在某個永凍的時空。
當胸懷世界的日子偏安方寸,當曾經的雲都被還原成了水,當高揚的期許都淋落下來成渾身遺憾,他們是否只能置身天井或床沿,緊抓著他們如今僅有的,形似浮木,名為信仰的東西?他們是否非得採取天問或自問的姿態,暗示自己遭現狀滅頂,坐困愁城的處境?
《大世界》裡一環扣一環的爭奪,反映的是一整個世界從頂端到底端都在追逐錢以及錢帶來的夢想,卻也因為追逐而讓自己面目可憎,或者說面目全非。在這個世界裡隨處能撿到可笑的嘉言錦句,然而,畫面中過於清楚而無法不去面對的現實,就是他們——或說我們——仍活在這場追逐的底端。
「要救你心愛的人,或是拯救全世界?」這是一個好萊塢電影的經典問題,用來折磨每個英雄角色,伊森.韓特受到的考驗也大體相同,角色們的判斷與回答則不外如是:我必須先愛我身邊的人,才能證明我有資格抱持濟世大愛。背後的潛台詞則是:英雄不應該把人命看成數字,他必須先愛他身邊的人,我們才會放心讓他保護我們。
如果創作是要忠於自己,並且相信上帝從不犯錯、我就是最美,如此,即使擔憂歌迷的流失,也得真誠地呈現毫無裝飾的自己。因為不苟且於大眾的期待,而勇敢地走在忠誠自己的道路上,這就是為何 Gaga 一直是我心中的音樂藝術家。
以電影敘事而言,《宿怨》固然是一個精彩的悲劇重演,且這樣的重演也有其價值,但《聖鹿之死》使得重演有了不同意義。當我們能用不同於重複或「遺傳」的方式去看待在社會中、家庭裡、個人的心理確實存在的情感與痛苦,一種新的屬於自身的悲劇性才能被發現,於是也創造非悲劇性的可能。
有時候,在激烈情緒上頭做出的決定、說出口的話,只在一念之間就將後頭的道路定了型。看完《愛,留在海灘那一天》,我的人生目標多了一項:不要再生成任何將令我不斷抱著困擾與追悔回顧的記憶,不要再製造出窮其一生都沒機會再打開的結。我希望能持續大步往前走,而不是被冰封在某個永凍的時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麗麗絲又開始發揮能得到奧斯卡獎的演技四處散布派克要和她殉情,原因是因為派克家人不喜歡自己,要棒打鴛鴦。麗麗絲想像著女人責問派克有老婆為什麼不說,還有派克家人責問為什麼結婚不告知親友的事情。 反正一定是瞧不起我是哥布林,才移情別戀,不把我的事告知家人。麗麗絲心想。 麗麗絲期盼派克能得到報應。
Thumbnail
愛上一個人不就是這樣? 真正的在一起的情侶,在熱戀期的時候,不也是一堆濾鏡加身?他的任何缺點都能被美化,他的錯誤都能為他找到相對應的藉口。他的任何事情在妳眼裡,都有相對應的說法。就算旁人一直勸妳,妳也聽不進去,因為妳也套了濾鏡在對方身上。
Thumbnail
我當年不理會內心的聲音選擇了結婚或多或小也是因為對婚姻不了解,在自己結婚前也只是婚禮中的一個觀眾,然後幻想婚後的生活。
Thumbnail
當鎔宇在新加坡感受到初雅對他的『愛』時,以及感受到對於『關係確認』的渴望時,他馬上就退縮了,因為他沒有辦法去接受。 lithromantic 這個詞,就是形容這種『我就喜歡你不喜歡我』的感覺,「性單戀」與其說是新的性取向,或許也可以說是迴避型依戀的一種。
Thumbnail
《婚內失戀》,顧名思義就是在結婚後與對方失去戀愛的感覺。 這是鄧惠文的一本書的書名,也是近期的舞台劇作品。曾在2022年上演過,於最近又重新演出。
Thumbnail
「愛是世上唯一的普世價值。」《愛情性本論》以哲學思想為愛慾的主題進行辯證,女主角蘇菲亞就此成了她口中愛情理論的實驗品。作為一名40歲的中年女性,面對現階段「感情」的掙扎,兩名男性角色分別掏出了她理解「愛」的兩面。其一是她的老公札維耶,她精神上依靠的靈魂伴侶,兩人總能平等地交談如此愜意,幾乎成為朋友般
Thumbnail
夢見我要結婚了,對象是一位不熟的朋友 Wayne。距離婚禮的時間越近,就越是感到不安與擔心。他母親有來看我,但只是簡單打招呼,沒有講什麼。 我的工作是歌劇演員,有參與西貢小姐與另一齣戲劇的演出。因為混雜著許多不安的情緒,當進行排演時,我在後台傷心地大哭,大家覺得我是不是太人戲或太戲劇化了。
Thumbnail
  《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2004年於台灣上映,18年後(2022)再度重返大螢幕,說來慚愧,我是直到最近才有機會欣賞這部被BBC選為21世紀百大電影第6名的電影。   本片描述一對分手的情侶,某天男方(金凱瑞 飾)為
Thumbnail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Thumbnail
小別勝新婚 看似捉迷藏的情趣 其實是不愛了的牌底 在一起久了沒有激情 漸漸感到對對方覺得膩了 慢慢的疏離自然的斷連分手 是霓㺿前幾段感情的常態結局 擔心這段情感發展也中如此魔咒 霓㺿將這份擔心跟男友傾訴 男友笑著說:《不愛了才會膩!》 這是懸外之音還是安慰之語 霓㺿
麗麗絲又開始發揮能得到奧斯卡獎的演技四處散布派克要和她殉情,原因是因為派克家人不喜歡自己,要棒打鴛鴦。麗麗絲想像著女人責問派克有老婆為什麼不說,還有派克家人責問為什麼結婚不告知親友的事情。 反正一定是瞧不起我是哥布林,才移情別戀,不把我的事告知家人。麗麗絲心想。 麗麗絲期盼派克能得到報應。
Thumbnail
愛上一個人不就是這樣? 真正的在一起的情侶,在熱戀期的時候,不也是一堆濾鏡加身?他的任何缺點都能被美化,他的錯誤都能為他找到相對應的藉口。他的任何事情在妳眼裡,都有相對應的說法。就算旁人一直勸妳,妳也聽不進去,因為妳也套了濾鏡在對方身上。
Thumbnail
我當年不理會內心的聲音選擇了結婚或多或小也是因為對婚姻不了解,在自己結婚前也只是婚禮中的一個觀眾,然後幻想婚後的生活。
Thumbnail
當鎔宇在新加坡感受到初雅對他的『愛』時,以及感受到對於『關係確認』的渴望時,他馬上就退縮了,因為他沒有辦法去接受。 lithromantic 這個詞,就是形容這種『我就喜歡你不喜歡我』的感覺,「性單戀」與其說是新的性取向,或許也可以說是迴避型依戀的一種。
Thumbnail
《婚內失戀》,顧名思義就是在結婚後與對方失去戀愛的感覺。 這是鄧惠文的一本書的書名,也是近期的舞台劇作品。曾在2022年上演過,於最近又重新演出。
Thumbnail
「愛是世上唯一的普世價值。」《愛情性本論》以哲學思想為愛慾的主題進行辯證,女主角蘇菲亞就此成了她口中愛情理論的實驗品。作為一名40歲的中年女性,面對現階段「感情」的掙扎,兩名男性角色分別掏出了她理解「愛」的兩面。其一是她的老公札維耶,她精神上依靠的靈魂伴侶,兩人總能平等地交談如此愜意,幾乎成為朋友般
Thumbnail
夢見我要結婚了,對象是一位不熟的朋友 Wayne。距離婚禮的時間越近,就越是感到不安與擔心。他母親有來看我,但只是簡單打招呼,沒有講什麼。 我的工作是歌劇演員,有參與西貢小姐與另一齣戲劇的演出。因為混雜著許多不安的情緒,當進行排演時,我在後台傷心地大哭,大家覺得我是不是太人戲或太戲劇化了。
Thumbnail
  《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2004年於台灣上映,18年後(2022)再度重返大螢幕,說來慚愧,我是直到最近才有機會欣賞這部被BBC選為21世紀百大電影第6名的電影。   本片描述一對分手的情侶,某天男方(金凱瑞 飾)為
Thumbnail
即便以現代的觀點來看,知名指揮家伯恩斯坦的情感生活,也不容易為主流價值所接受,但他無論是對妻子費莉西亞,還是對同志愛侶柯斯藍,都是有情有義。感情的事,不適宜用道德,去做絕對的黑白論斷,親密關係裡,各人有各人的功課,能夠無愧於己,無愧於每段關係,應該就是力所能及的最好結局了。 婚內出軌是很多女性
Thumbnail
小別勝新婚 看似捉迷藏的情趣 其實是不愛了的牌底 在一起久了沒有激情 漸漸感到對對方覺得膩了 慢慢的疏離自然的斷連分手 是霓㺿前幾段感情的常態結局 擔心這段情感發展也中如此魔咒 霓㺿將這份擔心跟男友傾訴 男友笑著說:《不愛了才會膩!》 這是懸外之音還是安慰之語 霓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