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如果可以問心理師一個問題,你會想問什麼?
「心理師,所以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
應該有百分之兩百的心理師,都被問過這個問題,但是很可惜的是,
心理師不知道你在想什麼!
心理師不知道你在想什麼!
心理師不知道你在想什麼!
一樣,重要的事情先說三次。
不過,拜託不要對心理師失望。
確實在大多數情況之下,我們不會知道案主在想什麼〈因為不會讀心術〉,但是我們會透過專業的訓練,像是觀察案主的語言、非語言的動作,或是根據以往的經驗,去猜猜看案主這樣說或是這樣做的意圖。
所以諮商心理師的工作究竟是什麼樣子呢?
- 通常諮商師會先了解案主今天來的主要目的,我們稱為主訴;有百百種的主訴,感情、工作、生涯規劃、人際關係,抑或是有憂鬱的症狀、自殺的意念等等,有很多的可能性會讓案主來到我們的面前
- 接著,我們會試著邀請案主去談談困擾他的事情,諮商師會傾聽適時的同理,並給出一點回應,重點在於讓案主有個空間、時間好好的去談一談這些平常在外沒有機會談到的事情,
- 同時,諮商師會好奇的提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通常是可以協助案主整理思緒、或是去想想過去沒有想到的方向,引導他們看不同的角度
- 但是諮商師通常不會給出建議,而是會給案主很大的空間,讓他自己做出決定。
所以說,諮商師需要案主願意說,我們才有機會更加靠近或是理解案主。
講到這裡,很多人會覺得諮商=聊天?
雖然很像在聊天,但是不太像的是,諮商師通常需要主觀、客觀的轉換,意思是要投入在案主的主觀中,我們才能夠好好地理解、陪伴案主,但也同時需要退到客觀的位置上,去引導個案思考並理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而大多數的時間,是案主在說話。
總而言之,在諮商的過程中,諮商師透過收集到的資料,提出假設-驗證-重新假設-重新驗證,會是一個來來回回的狀態,讓諮商師更加的去貼近個案。 所以,心理師真的不會通靈,不能看一眼就知道你在想甚麼,但是,我們都很願意去傾聽跟陪伴你想傳達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