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半個美國都被北極南下的
超級寒流吞噬。最冷的那天下午,我們和東岸同事開視訊會議。電視分割畫面上,一半是夜晚窗外垂掛的冰柱,另一半是加州的陽光藍天。當時,我們加州的氣溫是攝氏 19度,另一邊東岸則是攝氏零下 26度。畫面上一左一右竟然相差了 45 度,而且一邊是黑夜,另一邊是藍天。
那種在家工作的強烈時空對比,完全浮現在畫面上。
因為很久沒聯絡,視訊會議前我幾乎忘了,原來團隊裡還有一個從不進辦公室的人。他已經完全從我們的社交圈中消失。這位同事在公司工作了18年,從一開始就是在家上班,偶爾出差來加州一次,共事了16年我跟他倒也沒見過幾次面。團隊裡新來的人甚至從來沒有見過他。
橫跨三個時區的溝通差距
美國東西兩岸時差三小時。我們團隊包括頂頭上司在內,一共有三個人長期在家上班。可是因為時區不同,常常在立刻需要答案的時候,對方可能正要到學校接孩子,或是正帶著全家人在外面吃晚餐。這時候哪怕是高階主管急待回覆,加州這邊都得耐心等候。
雖然在家工作的定義是配合總部工作時間,但是每當我們需要聯絡的時候,都會考慮到盡量不要干擾不同時區的私人作息,所以除非是緊急事件,很少有人真的直接用手機聯絡。當一封 email 在下午四點之後送出去,大家都心知肚明,這也許是隔天才能繼續進行的對話。
基本上東岸在加州下午三點以後,就很容易處於失聯狀態,反過來說,加州在他們中午以前也都是處於休眠狀態。大家共同交集的工作時間其實很有限,視訊會議安排也很困難。不管科技再進步,距離所造成的問題仍然一直無法解決。
在家上班工時長,但是……
我老闆住中西部,在三千公里之外遙控管理二十多個人,由於短訊或Email 的即時回應性非常差,要掌握二十多人的工作進度,一輪下來可能要好幾天。
可是反過來說,如果他也在公司跟我們坐在一起,這些情資每天都會自動當面更新。他的工作時間拉得很長,而且工作也都很認真──也許不這麼做,就沒有辦法讓長期在家工作變得名正言順。
統計數值顯示,在家上班的人工作時數普遍都拉得很長,工作也認真──但工時長、工作認真,並不代表工作品質也高。他們容易傾向於閉門造車而不跟外界溝通,這才是問題的癥結。企業界需要的是整體績效,而不是單一照行事曆認真執行的個體。
科技產品最終多是來自整合,而不是開發;公司越大,整合的複雜性就越高,溝通的困難度也呈等比級數成長。所以十年前流行在家工作的策略,今天不見得行得通。
風水輪流轉
在公司最近一次全民網路會議上,有人問 CEO是否支持在家上班。他只簡短有力地回答了一個字:“No!”。
他這麼堅決俐落,背後一定有強而有力的數據支撐著。可是回想十年前,我們公司的策略竟是鼓勵員工跨州在家上班。當時的思考邏輯是人力與資料都應該分散──也就是如果矽谷發生毀滅性的地震,公司還可以繼續營運。
那時候大家都把在家上班當作員工福利在鼓吹(但說到這裡你也許已經了解,有些福利說穿了完全是為了配合公司的利益考量)。現在所有仍在家上班的人,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短短10年,這項矽谷福利竟然變成了禁忌。
現在矽谷大部分一線科技公司,包括 Apple,Google 和臉書在內,採用的都是「不支持」或「不鼓勵」的策略。也有一些公司採取「 全禁」──也就是過去曾經核准的現在一律收回。這些公司包括 IBM、Yahoo!、Bank of America 和 Reddit。
從福利變成禁忌
2013 年 Yahoo! 做了重大決定,發給所有在家上班的員工一封通知書,規定必須回到公司上班,否則請離職。隔年 Reddit 也跟進。2017 年 IBM 推出類似的 Move or Leave(不搬回來就請離職)公告,召回上萬名在家工作的員工。但諷刺的是,早在 1980 年率先推出在家工作這個瘋狂概念的,也是 IBM。
他們當時也許沒有想到 40 年後,科技並沒有解決異地溝通的問題,更沒有解決人的問題──因為有些人的確在無監督情況下濫用這種信任。Yahoo! 在 2013 年做了一項網路監控,發現很多長期在家工作的人,平均每天工作時間不到三小時。
當然另一個原因是,現今科技產品極度多元化的前提下,真正適合閉門造車獨立完成的工作案並不多。這不是網路科技問題,而是產品整合複雜度的問題。大家都知道,案子拖延很少是因為重大致命的障礙,而大多是因為一些整合小步驟沒有得到及時回應的結果。
在矽谷工作 20 多年,我也看到了工作場所隨著溝通需要而起的微妙轉變。
矽谷工作環境20多年的變遷
學校畢業剛到第一家科技公司報到的時候,我真的是受寵若驚。公司所有的工程師,不管老鳥菜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辦公室。這是只有工程師才特有的待遇。
當時我的房間大約是三坪,後面有窗子可以俯視中庭花園。那個時代跟同組的人討論事情,還得先走到對方辦公室敲門,就好像拜訪鄰居一樣。現在回想起來,那樣的工作環境簡直像是在監獄般孤立。而今天的矽谷連高階主管在內都一視同仁,已經沒有人有辦公室,大家都是共用一長條的工作枱。
後來轉進到另一家公司,發現個人辦公室改成了通艙式隔間──每個工作空間是兩坪大,隔間大約六英尺(近184 公分)高。站在辦公室裡,放眼看去都是隔間。雖然雞犬相聞,幾個月下來還是不知道隔間另一端到底是什麼人。有時候隔著隔間問同事問題,才發現人根本不在。這是一種只有聽覺,而完全沒有視覺聯絡的工作環境。
之後我轉進到新創公司,發現工作空間又縮了一半,只剩下一坪大,隔間也變矮了。只要站起來整個辦公室的狀態就一覽無遺。這是新創公司以互動主宰日常所有決策的方式。這樣的半隔間在視聽溝通效率上的確很有幫助。
接著進入現在這家公司,看到的又是不同的景象。他們採用的是半開敞式的工作空間──也就是每八個人一組、用隔間圍成獨立的工作區域,然後每人擁有自己獨立的半隔間,象徵性地把人隔開一半。可是只要往後跨一步,你就可以看到同組八個人所有的動態。這樣的設計是能夠保持溝通的順暢,但又保有適度的個人隱私。
但由於矽谷房價高漲,公司很快就宣布鼓勵員工外移,改成在家上班。爾後的幾年公司一直沒有擴張辦公室。那個時候矽谷科技公司標榜的福利之一就是在家上班。我們團隊幾乎有四分之一的人都是跨州工作。漸漸地,溝通效率的問題開始浮上檯面。試想前述的種種遠端溝通問題,如果擴張到 1/4 的團隊上,這對公司營運狀況會有多大的衝擊 ?
以溝通掛帥
IBM 一直是對在家上班執行最徹底的龍頭。在2009年最高峰時期,IBM 全球40%的員工都是在家上班。公司也為此每年節省20億美元的營運成本。可是溝通問題的鐘擺效應,最後終於打垮了營運成本考量,這家始作俑者,終於走上全面禁止在家工作的路。
所以Google 和臉書這些後繼而起的指標性公司,從一開始就不鼓勵長期在家工作。很多一線科技公司這幾年也發展出全開敞式的公共工作空間,那就是一整排人在一長條工作桌上比肩齊步一起工作,乍看起來就像工廠的作業員。如果去Google 或臉書的辦公室走一圈,你會發現這是最新的潮流。
這樣的工作空間裡,所有的人不分職位高低,大家一視同仁全部排排坐一起工作,這樣的安排就是要把妨礙溝通的藩籬完全拆除──不管是實質的隔間或職等的差異。矽谷已經不再流行封閉式隔間或辦公室。
大約五年前開始,我們也停止支持在家上班,並且陸續開始把辦公室隔局改成工廠裝配線般的全開放工作環境。
取代在家上班的新潮流工作環境
天下頻寬最大、傳輸最快、最可靠又最廉價的網路──就是辦公室。
首先最令人不習慣的是,這樣的工作環境裡完全沒有個人隱私。電腦螢幕上呈現的畫面每一個人都看得到,哪些人在上班時間上臉書都一覽無遺。第二個你必須放棄的是上班時間打私人電話,因為你說的每一句話左鄰右舍都聽得清清楚楚。這是你個人隱私的不便,卻是公司效能的提升。
在溝通層面,當團隊裡某一個人有特殊的問題,他不必發 email,也不必上 Slack (工作上使用的群組),只要把問題提出來,馬上就可以得到四周同事的回應。天下沒有比這個更有效率的溝通。
自古以來,人類本來就是要在同一個時空內,看著對方、聽到對方的聲音、了解對方的肢體語言,才能做全方位的溝通。有人做過研究。要讓團隊的人都了解同一個商務問題,在面對面的同一個空間內,平均只需要 24 秒。若是用視訊或網路,就要好幾分鐘──而且前提是所有人都得在線上。如果是用 email,那就需要好幾個小時。
所以天下頻寬最大,傳輸最快,最真實,最廉價也最可靠的網路,就是辦公室。
人跟動物一樣具有強烈的地域性。辦公桌之間的距離越遠,人們就越懶得溝通。研究報告顯示,當距離拉長到30 米以上,溝通的頻率幾乎降為零。這還是在同一個空間裡。在網路世界,如果你有一個即興突發的問題,需要問幾千公里之外的另一位同事,除非問題非常重要,很可能你會為了省得麻煩,而選擇跳過不問。
這背後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對方不在你的直接視線範圍之內。我們的大腦傾向於淡化不在同一個空間內的人、事、物。
標準化的隔局
所以共同工作空間的觀念,在矽谷已漸漸取代在家上班的策略,而且每一家的擺設都很類似。Google 最早開始採用這種工廠生產線的工作環境。他們會這樣做,想必是有長期的分析數據作為後盾。
不久前看過一篇報導,最有效率的工作場所安排是:
- 每一個工作區安排八個座位。
- 另外放置一張臨時會議桌。
- 角落放置共享休閑空間──如沙發、茶几或躺椅。
- 一架大螢幕電視隨時用來分享資訊。
- 一架移動式白板。
回頭看看我們兩年前才完成的新版工作空間,幾乎完全吻合上述所有條件,另外旁邊還加了幾個類似飛機商務艙的小隔間,可以讓個人在較有隱私的封閉空間裡工作,甚至可以打個盹,只要不打鼾也不會有啥不好意思。
上班不只是工作
其實即使公司支持,長期在家工作對自己有很多不利的地方。工作團隊的真正價值並不只限於工作本身,它還包括協力效應(synergy)及患難與共的情誼。這部份是AI不可能取代的。去年我們完成一個大案子,上面撥款讓我們出去慶祝──所有外州的人都沒有參加。他們錯過的不是一頓豐盛的晚餐,而是對整個案子的認同及參與感。
長期人不在現場,你所有的豐功偉業在老闆眼裡都只是紙上談兵的文字。看不到你的人、聽不到你的聲音,你的成就對他來講只是數字,跟你連不上關係。見面三分情這句話中外通吃。
曾經聽過一位人資部門主管演說,提到公司為什麼不支持在家工作。她的切入點不是績效與溝通,而是管理階層的恐懼。她說沒有主管願意管理一個虛擬團隊。當一位主管無法用眼睛看著團隊面對面交談的時候,他會有失控的恐懼感。人很難信任自己看不到的東西。
Yahoo! 自從停止在家工作之後,總產能提高了3%。這項數據對其他公司有很大的影響力。
所以公司高層基於效能而不支持在家工作,管理中層為了個人恐懼也不支持在家工作,這個風向球從大公司帶頭慢慢吹向中小型公司。反正矽谷什麼事都是一窩蜂,這件事應該也不會例外。
上班是交流,也是文化
回到人的層次,做人的交流。
公司有一間員工酒吧,每天下午四點到晚上七點開放讓員工下班前進去喝兩杯。這不是福利,而是文化。
矽谷提供免費酒精和咖啡因的公司比比皆是,可是酒精不等於酒吧。酒精是物質,算是福利。酒吧是文化。這個酒吧的目的,則是要打造一種文化,讓員工在下班之後「回到人的層次,做人的交流」,而不是下了班大家頭也不回各奔東西。如果我們在公司的角色就只是純工作而已,那麼我們必然很容易被取代。
到矽谷任何一家大科技公司走一趟,那些高階主管都會告訴你,「團隊協力效應」比個人表現重要。大家都要帶部隊,沒有人要帶一群單兵。這種工作之外珍貴的文化交流,可能也是長期在家上班的人必然失之交臂的。 你可能永遠只是個可替換的零件,而不屬於成品的一部分。
文章cover來源 : WritingCooperativ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