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表達的是榮格的英雄之旅,但怕這篇概念放太多,有興趣這是啥的可以看這個(Photo by Naphtali Marshall on Unsplash)
「我只想擺爛,不用想未來要幹嘛…不用裝做好像每天乖乖上課,我只想在家,什麼都不做。好像…只停在現在的生活…」一個外表剛毅,渾身散發帥氣,留著俐落髮型的男子,此時在諮商室像個小孩,講話越來越小聲,頭抵著膝蓋,瑟縮在沙發上。我一邊感到好奇,一邊持續聆聽與觀察。
他又退化﹝備註1﹞了,我知道這種狀態,這季節(即將畢業的學期)總是給人喘不過氣的壓力。人們都會回到這樣的狀態,尤其在脆弱的時候。
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
諮商有個概念;安全避風港─不同的心理學派有不同的說法,我覺得最貼切的就如同本意:一個讓你休憩、安心的窩。可以是一個人,一處空間,一幅內在意象…前面提到的男子,「諮商」變成他的避風港,因為他疏離的家庭,害怕再次受傷的脆弱,隱士般的行為,面臨畢業季節壓力而內心缺乏滋養的角落。他總是如同飄盪的船,沒有棲身之處,風雨打來的時候總是晃得特別劇烈。
一個人若心裡沒有休憩的地方,一旦接觸到壓力時,就很容易胡亂地伸手去抓,渴求給予慰藉的依附體,寄生在藥物、宗教、愛人、職業…
去年年底,我遭遇很大的生活變動,時常被無意義感給侵襲,當時迫切地尋求解答,對宗教產生興趣;如果可以投入一個歸屬感,消弭那些痛苦與孤獨…我感覺一股外在的拉力,可以遠離孤獨、焦慮、空虛這些情緒…
腦中的燈泡逐漸發亮,這些情緒正巧都是我熟悉的語詞。我重新回到腦中的控制台,扮演星艦迷航記的艦長,開始調出熟悉的資訊和訓練─我的諮商哲學。首先,無意義感是正常的,如同存在主義學家所說,我們都是被「拋擲」到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理由;生命的意義是不斷掙扎、追尋的過程(Corey, 2009) ﹝備註2﹞
我需要的是靠近這些感受,不是遠離它。
經驗情緒,客觀看待
《怪醫黑傑克》有一集至今讓我念念不忘。他在萬不得以下必須對自己施行手術,那畫面是他躺著,看著身體斜上方的大面反射鏡,軀體被開腸剖肚(對小學年紀的我造成不小的心理陰影面積)。他額頭冒著汗,在麻醉的情況下似乎仍有感覺,得保持冷靜,小心地切除病灶、細心縫合傷口。
那是一個經歷疼痛又必須理性客觀的過程。
整理情緒與外科手術不同的是一切都在內心中進行;把無意義、混亂、憤恨…像鉛筆盒的文具一件一件地拿出來;讓自己獨處,與信任的朋友分享,寫下,就是不停地寫,承認這些感覺確實存在;一說出口(或寫下),那些情緒好像就沒那麼恐怖了;給時間去接納自己,焦慮的時候允許自己感到無所適從,惱怒時讓自己短暫失去理智,並騰出一個我(或一個意識)能保持距離觀看這些情緒,思考「它們」在我生命中的價值是什麼。
多數的日子裡,我找不到答案,一如走過深度及膝的河流,每一步都感受阻力,只能奮力地把腿拔起,繼續往前。我知道這是自癒的過程,只是不像吃普拿疼好的那麼迅速、有效,能做的只是留空間給這些感受。
不過我仍然可以工作,照顧他人,今天掙扎了一個小時,下個禮拜可以半小時,剩下留著渡過日常。緩慢確實的─我在往前。情緒仍不時侵襲,但越來越習以為常,像反覆聽帶起心底深層失落的歌,起初會靜靜聽完,忘記時間流逝,不曉得哪一次開始會分心做其他事。悲傷失落依然在,但我知道可以開始把心力放在其他地方。
另一位學生告訴我,她很喜歡「房間」的概念,在她的「房間」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她的溫暖物(一隻泰迪熊),最喜歡的一句話(殺不死我的讓我更強);這些美好事物讓她踏實,成為外頭世界風雨交加之際給予指引的燈塔;一旦踏實,才能堅定內在,當堅定了,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是為了逃離什麼做決定,而是保有自我去追尋,並抱持開放的心。
現在仍然會焦慮瞎忙無意義…但我越來越能保持平靜,一次一次地把自己像大賣場走失的小孩領回來─回到對我來說真正重要的事。
然後再次焦慮,重新經歷一遍整個過程。
備註:
1. 退化:精神分析治療中個體會有的自我防衛機轉,可幫助個體因應焦慮。退化的定義是人們在遭遇巨大的壓力或嚴酷的挑戰時,常遁入不成熟的行為且不恰當的行為反應中…這是在努力回到生命早期他感覺安全的時刻(Corey, 2009)。
2. 無意義感:存在主義認為人不同於其他生物的特性就是追求生命的意義,並提供一套概念的架構來協助當事人找尋生命的意義(Corey, 2009);經歷到無意義感可以看作是一種契機,讓當事人可以面對自己需創造生命意義的事實,以及在苦難或掙扎當中,人們仍然可以找尋意義,而意義是間接追求的,如同我們投入愛、工作、人際關係的副產品。
參考資料:
《諮商與心理治療 理論與實務》,Gerald Corey,雙葉書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