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旅

英雄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只想擺爛,不用想未來要幹嘛…不用裝做好像每天乖乖上課,我只想在家,什麼都不做。好像…只停在現在的生活…」一個外表剛毅,渾身散發帥氣,留著俐落髮型的男子,此時在諮商室像個小孩,講話越來越小聲,頭抵著膝蓋,瑟縮在沙發上。我一邊感到好奇,一邊持續聆聽與觀察。

  他又退化﹝備註1﹞了,我知道這種狀態,這季節(即將畢業的學期)總是給人喘不過氣的壓力。人們都會回到這樣的狀態,尤其在脆弱的時候。


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


  諮商有個概念;安全避風港─不同的心理學派有不同的說法,我覺得最貼切的就如同本意:一個讓你休憩、安心的窩。可以是一個人,一處空間,一幅內在意象…前面提到的男子,「諮商」變成他的避風港,因為他疏離的家庭,害怕再次受傷的脆弱,隱士般的行為,面臨畢業季節壓力而內心缺乏滋養的角落。他總是如同飄盪的船,沒有棲身之處,風雨打來的時候總是晃得特別劇烈。


一個人若心裡沒有休憩的地方,一旦接觸到壓力時,就很容易胡亂地伸手去抓,渴求給予慰藉的依附體,寄生在藥物、宗教、愛人、職業…


  去年年底,我遭遇很大的生活變動,時常被無意義感給侵襲,當時迫切地尋求解答,對宗教產生興趣;如果可以投入一個歸屬感,消弭那些痛苦與孤獨…我感覺一股外在的拉力,可以遠離孤獨、焦慮、空虛這些情緒…


一種「阿....」的感覺

一種「阿....」的感覺


  腦中的燈泡逐漸發亮,這些情緒正巧都是我熟悉的語詞。我重新回到腦中的控制台,扮演星艦迷航記的艦長,開始調出熟悉的資訊和訓練─我的諮商哲學。首先,無意義感是正常的,如同存在主義學家所說,我們都是被「拋擲」到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理由;生命的意義是不斷掙扎、追尋的過程(Corey, 2009) ﹝備註2﹞


  我需要的是靠近這些感受,不是遠離它。


經驗情緒,客觀看待


  《怪醫黑傑克》有一集至今讓我念念不忘。他在萬不得以下必須對自己施行手術,那畫面是他躺著,看著身體斜上方的大面反射鏡,軀體被開腸剖肚(對小學年紀的我造成不小的心理陰影面積)。他額頭冒著汗,在麻醉的情況下似乎仍有感覺,得保持冷靜,小心地切除病灶、細心縫合傷口。


  那是一個經歷疼痛又必須理性客觀的過程


  整理情緒與外科手術不同的是一切都在內心中進行;把無意義、混亂、憤恨…像鉛筆盒的文具一件一件地拿出來;讓自己獨處,與信任的朋友分享,寫下,就是不停地寫,承認這些感覺確實存在;一說出口(或寫下),那些情緒好像就沒那麼恐怖了;給時間去接納自己,焦慮的時候允許自己感到無所適從,惱怒時讓自己短暫失去理智並騰出一個我(或一個意識)能保持距離觀看這些情緒,思考「它們」在我生命中的價值是什麼。



那段日子就是一直寫

那段日子就是一直寫


  多數的日子裡,我找不到答案,一如走過深度及膝的河流,每一步都感受阻力,只能奮力地把腿拔起,繼續往前。我知道這是自癒的過程,只是不像吃普拿疼好的那麼迅速、有效,能做的只是留空間給這些感受。


  不過我仍然可以工作,照顧他人,今天掙扎了一個小時,下個禮拜可以半小時,剩下留著渡過日常。緩慢確實的─我在往前。情緒仍不時侵襲,但越來越習以為常,像反覆聽帶起心底深層失落的歌,起初會靜靜聽完,忘記時間流逝,不曉得哪一次開始會分心做其他事。悲傷失落依然在,但我知道可以開始把心力放在其他地方。


  另一位學生告訴我,她很喜歡「房間」的概念,在她的「房間」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她的溫暖物(一隻泰迪熊),最喜歡的一句話(殺不死我的讓我更強);這些美好事物讓她踏實,成為外頭世界風雨交加之際給予指引的燈塔;一旦踏實,才能堅定內在,當堅定了,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是為了逃離什麼做決定,而是保有自我去追尋,並抱持開放的心。


  現在仍然會焦慮瞎忙無意義…但我越來越能保持平靜,一次一次地把自己像大賣場走失的小孩領回來─回到對我來說真正重要的事。


  然後再次焦慮,重新經歷一遍整個過程。



備註:

  1. 退化:精神分析治療中個體會有的自我防衛機轉,可幫助個體因應焦慮。退化的定義是人們在遭遇巨大的壓力或嚴酷的挑戰時,常遁入不成熟的行為且不恰當的行為反應中…這是在努力回到生命早期他感覺安全的時刻(Corey, 2009)。

  2. 無意義感:存在主義認為人不同於其他生物的特性就是追求生命的意義,並提供一套概念的架構來協助當事人找尋生命的意義(Corey, 2009);經歷到無意義感可以看作是一種契機,讓當事人可以面對自己需創造生命意義的事實,以及在苦難或掙扎當中,人們仍然可以找尋意義,而意義是間接追求的,如同我們投入愛、工作、人際關係的副產品。


參考資料:

  《諮商與心理治療 理論與實務》,Gerald Corey,雙葉書廊。

avatar-img
陳語禮的沙龍
19會員
28內容數
曾經被某一任女友說過,你很會講都給你講;於是成立了這個專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語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辦公室旁的窗戶,往操場跑道看,兩個黑衣人正在視線上,肩並肩地遠離我。背對著,看不到表情,就在跑道圓弧直線的交界,他們突然無預警、反常理的開始倒退走。我被那畫面深深地迷住
  她問我會不會吃醋?  我一時答不出來。 會在意她眼睛亂瞄嗎?吃醋的定義是什麼?我們又為什麼會吃醋?
  還在研究所的時候常聽到「主觀現實」這個詞,意思是說個案會有自己認定的世界觀、現實感,其實我當時一知半解,現實不就這樣,不然是可以主觀到哪裡去?
    下班時段在路口停紅燈的時候,三名男子分別坐在兩台機車,年紀約20歲上下,但大聲嚷嚷的說話方式和都沒戴安全帽的姿態像極了國中生偷騎老爸的機車。其中一位的飲料杯很「順手」的掉到地上...
  那天早上我真的很失望。   當你的努力不被這個體制看見,甚至被排在規章與制度的後面,你很自然地就會懷疑是否仍要繼續為這個體制服務。當下我注意到胸口沉重,像是有隻手掌輕輕壓著你的胸口
既使是醫生也不過是上帝的園丁,只能治療病人並協助康復,一旦病入膏肓時醫生也無力回天。這讓我開始思考的是,那心理師的角色是什麼?
  辦公室旁的窗戶,往操場跑道看,兩個黑衣人正在視線上,肩並肩地遠離我。背對著,看不到表情,就在跑道圓弧直線的交界,他們突然無預警、反常理的開始倒退走。我被那畫面深深地迷住
  她問我會不會吃醋?  我一時答不出來。 會在意她眼睛亂瞄嗎?吃醋的定義是什麼?我們又為什麼會吃醋?
  還在研究所的時候常聽到「主觀現實」這個詞,意思是說個案會有自己認定的世界觀、現實感,其實我當時一知半解,現實不就這樣,不然是可以主觀到哪裡去?
    下班時段在路口停紅燈的時候,三名男子分別坐在兩台機車,年紀約20歲上下,但大聲嚷嚷的說話方式和都沒戴安全帽的姿態像極了國中生偷騎老爸的機車。其中一位的飲料杯很「順手」的掉到地上...
  那天早上我真的很失望。   當你的努力不被這個體制看見,甚至被排在規章與制度的後面,你很自然地就會懷疑是否仍要繼續為這個體制服務。當下我注意到胸口沉重,像是有隻手掌輕輕壓著你的胸口
既使是醫生也不過是上帝的園丁,只能治療病人並協助康復,一旦病入膏肓時醫生也無力回天。這讓我開始思考的是,那心理師的角色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