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六個下午,六杯咖啡(By Reel_木軸咖啡館)
經過這幾次,R發覺自己會像海綿那樣吸收四周的情緒,一種旁人擔憂,心裡跟著擔憂的性情。她開始留意這個吸收太多的「狀態」,先暫停、離開或告知對方「我需要一點時間」,待塵埃落定,再用更理智、建設性的方式對話。每個人都有承受的上限,像是除濕機滿了就得先停下,把裏頭的水拿去陽台倒。
我有一次比較明顯,相當不舒服的經驗。
風和日麗的午後
某一天下午,胸口忽然被一陣模糊的悶熱感佔據,無法專注眼前,或許是影集迷的關係,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是美劇台詞─「I need some air.」隨即起身向後滑開座椅,穿過櫃台,離開辦公室,右轉空曠的校地,刻意放慢腳步,不是平常趕往工作的節奏,但悶燥感使頭不自覺的低下,側看像憂鬱的人盯著地板;一直到接近中心旁的體育館,抬頭看向「多運動,保健康」─一段老氣橫秋的題字,才漸能挺起胸口。
以前聽推拿店老闆講過一段奇異經驗,大意是推人推久了,會感受到客人的「氣」。有次他剛推完一個大嬸,頓時全身感到相當難受,跑去吐,聽他描述的驚恐表情像是卡到什麼,得做一些事把「它」從身體排出來。當時邊敷著小腿毛巾的我不曉得該回什麼,一邊睜大眼凝視著老闆,使得他後續還講了一些,但字句模糊了。不是不相信,只是覺得這應該是個人體質,像陰陽眼那樣。
直到體育館那天,我才領會老闆的話,回憶起剩下的隻字片語,對於他從大嬸身上感覺到的……那是一種晦氣,一種相當負面、陰暗的能量,從她的生活淤積很久的習慣。
我明瞭那不是現在我能處理的,一不小心就越級打怪,得先回城鎮補血。
巴風特。以前打怪遇到都會有種「*! 快閃!」的驚懼感,無論你當時有多強,你都知道這是一個人無法打贏的,得先組成個堅強的隊伍(有法師,補師,肉盾…),才能上前討伐。某些個案的議題如同體味一般散發出這樣的感受
。(By rd.fharr.com)
令我出乎意料的是,R對榮格很有興趣,我才想到她曾寫過小說。我試著重述自己閱讀榮格的體會。
榮格的故事﹝備註一﹞提到人的成長會經歷的變化:好奇、直覺、身體、心靈,犧牲、挑戰等。好比將自我放置為魔戒遠征隊的一個角色:他會離開熟悉的家園,經歷掙扎與恐懼,夥伴的支持,困惑而請教智者,獲得力量、面臨險境或瀕臨死亡,最終歷劫歸來。當明白自我身處更大的架構、不可避免的關口,視焦逐漸脫離頭頂的烏雲、那層憂鬱,彷彿從遠方看自己,如小人國人偶站在巨大的地景之中。
為什麼選擇書本?
我希望傳達─沒有一種方式可以拯救,或決定命運,反而是透過練習,每一天接近理想的自己,留意生活切面的微小行為。生活本就是抽象與茫然的,沒有一個理想劇本或人生指南,像Bojack horseman 這部動畫﹝備註二﹞描述Bojack追逐人生的救贖,但這樣的想法不斷讓他挫折,看不清自己。
It takes a long time to realize how truly miserable you are, and even longer to see that it doesn't have to be that way. Only after you give up everything can you begin to find a way to be happy. —Cuddlywhiskers, BoJack Kills﹝備註二﹞
乍聽有些憂鬱,但請嘗試相信這樣的感受是正常的,如此更能踏實、堅定地往前。一旦緊抓著成見的手鬆綁了,我們才能真正開始為自己的需求負起責任。
這六次的感覺
很感激這週六下午都充滿思考和對話。比起自己一個人閱讀,對話更有生活進行式的意味,讓知識成為彼此共構的真理。六次下來我都是一邊帶領一邊參與,有時得把大家拉回主題,但相信成員都有力量把自己帶回來。
對於人
心理的焦慮像是過度敏感的警示鈴,稍有風吹草動就閃起紅燈,事情不對,得戰或逃。
「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 《莊子,養生主。》﹝備註三﹞
尚未紓解的情感,不經意渲染了眼前的畫面,悲傷的變得更悲傷,憤怒的讓人更憤怒。深吸幾口氣,組織想法,吐出支離破碎的字句描述自己,像早八的課從宿舍床上爬起那樣掙扎,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日常軌道上。即使未能達成,看似渺小也無妨。更重要的是意願,從心底的安全空間踏出一小步。
至少在付諸行動的瞬刻,你就跟平常的自己不同了。那從胸腔下方竄升至喉頭,漫至臉頰的溫熱、興奮感(或胃酸?),正是你成長的證明。
備註:
一、Murray, Stein (2012)。英雄之旅:個體化原則概論。心靈工坊。
二、Bojack horseman。美式動畫。以幽默的方式諷刺影視娛樂產業,Bojack頗受好評的是以寫實的手法呈現憂鬱、創傷、成癮、自毀行為,歧視和性別主義,並描述人類的處境和意義(譯自維基)。
三、莊子,養生主。帝之縣解。
參考資料:
蔡壁名(2015)。正是時候讀莊子 莊子的姿勢、意識與感情。台北市: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