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回人生的主導權-在關係中更自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獻給每個在關係中關心他人卻忘了自己的你/妳---
文/劉阿青 心理工作者
自在的關係,心花朵朵開
我:「爸媽,大一的暑假我想計劃來一趟一個人的國外旅行~」
父母家人:「一個人到國外?你知道那有多危險嗎?你這樣我們會有多擔心,不準去。」
我:「北鼻,這週末我還是得加班喔,你也知道公司最近忙,而且,我想多花點心思在工作上。」
情人伴侶:「你又要加班?你知道我們已經多久沒有好好一起吃一飩飯了嗎?你跟工作交往就好啦!」
主管:「阿青,這週末的活動就麻煩你再加班了!酷哥要帶小孩、小美出國還沒回來、我丈母娘又要上來看孫子,所以我們組上又沒人了,活動不能沒人做。」
我:「……好。(os:我他x的已經連續加班一個月了!帶小孩、出國玩、丈母娘要看孫子,WTF!!)」
  在華人社會中,我們受到「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樣的思維影響著,強調做子女的我們要聽父母的話,不去評價父母的對錯、做個「好孩子」。尤其,不要惹爸媽長輩們擔心、生氣。另外,跟家人的相處上重視氣氛的和樂、相親相愛,強調和諧與認同。在這些日子裡,或許我們也有著許許多多不同於父母長輩的想法,但我們仍因為不想讓他們生氣、操煩,就孝順地照著父母的期望走。在家,我們接受了父母長輩「都是為我們好」的心意,卻犧牲了自己內心的渴望。然而,這樣一個在家庭中養成的互動模式,也同樣在人際關係、親密關係和職場中重覆上演。在外,我們則順著他人的期待走,一樣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是我們在心理諮商中,經常提到的一個重要概念。家族治療師鮑文Bowen認為,當我們在面對自己內心需求與他人期望相違背時(他人包含:家人、朋友、情人伴侶、上司同事…等),你可能正承接著他人的擔憂、生氣等情緒,同時,你也還有自己的失落情緒,而在這樣一個要安撫他人又要照顧自己的情境下,是否仍能就事論事,並在情緒上不受到對方情緒的起伏而影響到自身的抉擇。這討論的是一個人自我分化的程度,也就是能有適當的「你、我」情緒與期待的區分。鮑文Bowen認為,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人,不容易受到他人情緒的影響,較不會在關係中失去自主性;而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人,容易因為情感情緒的牽連而影響到生活中各種決擇。
  要做到自我分化不是件容易的事,在這裡,提供一個有助於提升自我分化程度的方向,可以參考以下四點-1覺察2分辨3 認清4微笑,讓我們試著在關係中拿回人生的主導權:
一、覺察自己的情緒
  是否曾碰過類似以下的經驗:因不想面對他人的焦慮感而想逃走;或是,當達不到他人期望時會覺得愧疚,引發彌補的行為;又或者,與他人分開時會覺得孤單,但待在一起時又容易對對方生氣等等。以上,都是反映出自己在關係中的不自在。因此,先覺察出自己的情緒和原因,才能進一步的為自己解套。
二、分辨三種我
  透過分辨三種我,來釐清自己是如何在自己的需求與他人的期待中拉扯:
1.真實需求的我:這是最真實的自己。自己怎麼想、怎麼感受、想要的是什麼,一個最真實、自然的自己。
2.理想中的我:這是自己期待自己的樣子,期待自己能擁有,或想要展現在他人面前的樣子。有時不能做到,但是是你的目標。
3.別人期待的我:這是因應別人的要求或期待而產生的行為,也是令自己最不自在的。
三、認清對方真正的目的
  認清對方說話背後真正的想法和動機,這有助於了解在關係中為何會感到困惑、不自在或被操控的感受,進而使自己產生適合的應對方式,對方可能的三種動機:
動機一 - 對方在避免他自己的焦慮情緒產生:
  他們需要感覺到一切是在他們的掌控中,避免因失控而引發出他們的焦慮情緒。動機二 - 對方在增加他自己的優越感:
  
他們需要有權力感,且從中得到優越感。
動機三 - 對方在維護他自己的需求:
  
這關係著他們的個人需求和利益,因此不惜犧牲他人權益。
四、理解但不接受他人的踩線,微笑的站住自己的界限
  理解他人行為背後的動機後,在與對方的互動上可對他的行為多些同理的描述,例如:我知道你是擔心我、我也很想花時間跟你相處、我知道活動一定要有人執行…等,再溫柔而堅定的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想法立場,又或著討論出對雙方來說較為平衡的處理方式。進而照顧到了對方,也不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最後,長久以來習以為常的習慣要改變本就不容易,這像是一場為自己而戰的革命。然而我們可以相信,一點點的在生活中不斷調整,由小小的改變開始,漸漸為我們帶來大大的改變。讓我們更能為自己而生活,拿回人生的主導權,在關係中更自在。
參考資料
於正君、徐西森(2017)。台灣家庭家人自我分化歷程的個案研究:以Bowen家族治療觀點論之。中國心理學家大會11周年。取自http://www.ifuun.com/a2017793671033/
趙文滔、許皓宜(2012)。關係的評估與修復-培養家庭治療師必備的核心能力。臺北市,張老師。
Patricia Farrell(2003),張美惠譯。做自己的心理管家。臺北市,張老師。
Harriet B. Braikerr(2014),林又千譯。拿回你的人生主導權:看穿無形的心理操縱術。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情人節 vs. 情人劫   ----獻給根本不想過3/14白色情人節的你/妳---- 3月14日,這個情人世界的節日,不分男女,都會準備愛情加溫的小禮物。我今天要跟你說,為什麼這個節日送禮物是個詭異的行為。
         情人節 vs. 情人劫   ----獻給根本不想過3/14白色情人節的你/妳---- 3月14日,這個情人世界的節日,不分男女,都會準備愛情加溫的小禮物。我今天要跟你說,為什麼這個節日送禮物是個詭異的行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雖然我確實相信,在這個混亂和複雜的世界中,你要從生活中刪除哪些人,必須有所辨別和深思熟慮;至少,同樣重要的是,你要了解你在生活中留下了哪些人,以及自己如何在這些關係中做得更好,並且能藉由他們讓人生變得更美好。但如今,不會有人走進書店要找一本教人怎樣成為優質朋友的書。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近期閱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相見恨晚?或說是剛剛好在對的時間遇見的一本書 書中透過對話的方式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也點開了我對於人生任務的逃避 ....阿德勒斷言[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節錄自"被討厭的勇氣"p.75 .....阿德勒將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分為[工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雖然我確實相信,在這個混亂和複雜的世界中,你要從生活中刪除哪些人,必須有所辨別和深思熟慮;至少,同樣重要的是,你要了解你在生活中留下了哪些人,以及自己如何在這些關係中做得更好,並且能藉由他們讓人生變得更美好。但如今,不會有人走進書店要找一本教人怎樣成為優質朋友的書。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近期閱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相見恨晚?或說是剛剛好在對的時間遇見的一本書 書中透過對話的方式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也點開了我對於人生任務的逃避 ....阿德勒斷言[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節錄自"被討厭的勇氣"p.75 .....阿德勒將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分為[工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