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03/2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拿回人生的主導權-在關係中更自在

    ---獻給每個在關係中關心他人卻忘了自己的你/妳---
    文/劉阿青 心理工作者
    自在的關係,心花朵朵開
    自在的關係,心花朵朵開
    我:「爸媽,大一的暑假我想計劃來一趟一個人的國外旅行~」 父母家人:「一個人到國外?你知道那有多危險嗎?你這樣我們會有多擔心,不準去。」
    我:「北鼻,這週末我還是得加班喔,你也知道公司最近忙,而且,我想多花點心思在工作上。」 情人伴侶:「你又要加班?你知道我們已經多久沒有好好一起吃一飩飯了嗎?你跟工作交往就好啦!」
    主管:「阿青,這週末的活動就麻煩你再加班了!酷哥要帶小孩、小美出國還沒回來、我丈母娘又要上來看孫子,所以我們組上又沒人了,活動不能沒人做。」 我:「……好。(os:我他x的已經連續加班一個月了!帶小孩、出國玩、丈母娘要看孫子,WTF!!)」
      在華人社會中,我們受到「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樣的思維影響著,強調做子女的我們要聽父母的話,不去評價父母的對錯、做個「好孩子」。尤其,不要惹爸媽長輩們擔心、生氣。另外,跟家人的相處上重視氣氛的和樂、相親相愛,強調和諧與認同。在這些日子裡,或許我們也有著許許多多不同於父母長輩的想法,但我們仍因為不想讓他們生氣、操煩,就孝順地照著父母的期望走。在家,我們接受了父母長輩「都是為我們好」的心意,卻犧牲了自己內心的渴望。然而,這樣一個在家庭中養成的互動模式,也同樣在人際關係、親密關係和職場中重覆上演。在外,我們則順著他人的期待走,一樣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是我們在心理諮商中,經常提到的一個重要概念。家族治療師鮑文Bowen認為,當我們在面對自己內心需求與他人期望相違背時(他人包含:家人、朋友、情人伴侶、上司同事…等),你可能正承接著他人的擔憂、生氣等情緒,同時,你也還有自己的失落情緒,而在這樣一個要安撫他人又要照顧自己的情境下,是否仍能就事論事,並在情緒上不受到對方情緒的起伏而影響到自身的抉擇。這討論的是一個人自我分化的程度,也就是能有適當的「你、我」情緒與期待的區分。鮑文Bowen認為,自我分化程度高的人,不容易受到他人情緒的影響,較不會在關係中失去自主性;而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人,容易因為情感情緒的牽連而影響到生活中各種決擇。
      要做到自我分化不是件容易的事,在這裡,提供一個有助於提升自我分化程度的方向,可以參考以下四點-1覺察2分辨3 認清4微笑,讓我們試著在關係中拿回人生的主導權:
    一、覺察自己的情緒   是否曾碰過類似以下的經驗:因不想面對他人的焦慮感而想逃走;或是,當達不到他人期望時會覺得愧疚,引發彌補的行為;又或者,與他人分開時會覺得孤單,但待在一起時又容易對對方生氣等等。以上,都是反映出自己在關係中的不自在。因此,先覺察出自己的情緒和原因,才能進一步的為自己解套。
    二、分辨三種我   透過分辨三種我,來釐清自己是如何在自己的需求與他人的期待中拉扯: 1.真實需求的我:這是最真實的自己。自己怎麼想、怎麼感受、想要的是什麼,一個最真實、自然的自己。 2.理想中的我:這是自己期待自己的樣子,期待自己能擁有,或想要展現在他人面前的樣子。有時不能做到,但是是你的目標。 3.別人期待的我:這是因應別人的要求或期待而產生的行為,也是令自己最不自在的。
    三、認清對方真正的目的   認清對方說話背後真正的想法和動機,這有助於了解在關係中為何會感到困惑、不自在或被操控的感受,進而使自己產生適合的應對方式,對方可能的三種動機: 動機一 - 對方在避免他自己的焦慮情緒產生:   他們需要感覺到一切是在他們的掌控中,避免因失控而引發出他們的焦慮情緒。動機二 - 對方在增加他自己的優越感:    他們需要有權力感,且從中得到優越感。 動機三 - 對方在維護他自己的需求:    這關係著他們的個人需求和利益,因此不惜犧牲他人權益。
    四、理解但不接受他人的踩線,微笑的站住自己的界限   理解他人行為背後的動機後,在與對方的互動上可對他的行為多些同理的描述,例如:我知道你是擔心我、我也很想花時間跟你相處、我知道活動一定要有人執行…等,再溫柔而堅定的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想法立場,又或著討論出對雙方來說較為平衡的處理方式。進而照顧到了對方,也不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最後,長久以來習以為常的習慣要改變本就不容易,這像是一場為自己而戰的革命。然而我們可以相信,一點點的在生活中不斷調整,由小小的改變開始,漸漸為我們帶來大大的改變。讓我們更能為自己而生活,拿回人生的主導權,在關係中更自在。
    參考資料 於正君、徐西森(2017)。台灣家庭家人自我分化歷程的個案研究:以Bowen家族治療觀點論之。中國心理學家大會11周年。取自http://www.ifuun.com/a2017793671033/ 趙文滔、許皓宜(2012)。關係的評估與修復-培養家庭治療師必備的核心能力。臺北市,張老師。 Patricia Farrell(2003),張美惠譯。做自己的心理管家。臺北市,張老師。 Harriet B. Braikerr(2014),林又千譯。拿回你的人生主導權:看穿無形的心理操縱術。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