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的《新活水》雜誌,從台灣連鎖書店的轉型開始,帶出許多,台灣大、小型的極具特色的書店介紹。
根據出版業工作的同學表示,去年台灣整體出版業的年營收、不敵一家巷口的便利商店一天的營收,出版業步入寒冬,一直都不是什麼祕密的產業狀況。
有人覺得是網際網路的興起,讓民眾沒有了閱讀的習慣;有人覺得,電子書的興起也是一大影響之一;
不少人指出,先前鬧得沸沸揚揚「圖書定價銷售」相關的政策,對於中小型書店、出版業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但也有人分析,在這個「什麼都漲、就是薪水沒有漲」的時代,對於現在的人來說,一本書的費用網網等於一~兩餐、甚至一天的生活費,書本早就成了奢侈品,就算知道看書有多好、但比起填飽肚子,還真的不是那麼的必要。
許多原因眾說紛紜,今天也不是真的要探究上述的說法,到底哪個是因、那個是果,只是想試問:在這個做書、賣書都喊苦的時代,「書店」在未來還會不會存在?如果會,那又會是什麼樣子?
「沒有書店的未來會是怎麼樣?」
對於一個每周都一定要往實體書店跑的我來說,我還真的不能想像沒有書店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跟書店的淵源,要從小時候開始說起。生長在一個十分崇尚「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概念的家庭,父母唯一允許的休閒娛樂,當然和「書籍」脫離不了關係,每周假日,父母都會帶我們往永和的誠品跑,而且每次都會允許我們帶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回家。
那時的永和誠品是在現在頂溪站一出來、郵局對面的二樓,我們總會在用過早餐後,花一整個早上的時間,在那間小小的誠品開始全家人各自的尋寶。
就像開始穩定運動後,有一周沒有運動身體會不舒服一樣;逛書店對我而言也是這樣的存在;再加上父母給我的教育觀念就是「買書的錢,是唯一可以不手軟的休閒花費」,每次去書店都會有不少的貢獻。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網路商店的興起,博客來、讀冊當然也漸漸成了我構書的對象之二,尤其搬離永和、離實體的二手書店有交通上的距離後,讀冊的二手書對窮學生、小資女來說更是一大福音;但是,即便如此,每周往書店跑的習慣還是沒有改變。書店早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還真的不能想像,哪天這世界的書店全關光了,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
除了賣書,還能幹嘛?
除了對我的生活會有影響外,沒有書店的世界,不只是「翻閱不到實體書」這麼簡單,書本以外的資訊、知識的交流與傳播,也有可能因此斷了線。
正如《新活水》提到的,許多獨立書店的店面不只賣書,還兼具著「辦講座、辦展覽」的責任。
以嘉義為例,我在念書時,都曾經參加、甚至採訪過舉辦在「洪雅書店」以及「 島呼冊店」的講座活動。無論是平日還是假日,你都有機會在這兩間書店,參予到來自全台各地的名人、團體的分享與演講。對於那時在嘉義念書的我來說,沒什麼經費全台亂跑,能有這兩間書店讓我只要花點男友的汽油錢、就可以跟外界有對話聯結的感覺。
我也相信不只我,那兩間書店對於當地其他學子、居民,在資訊傳播與思想交流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嘉義是這樣、其他間的書店(不管是大型或是小型)一定也是。在這個書店不只賣書的年代,展覽、講座或許只是附加的活動,但也對於這個社會,有了不一樣的影響。
未來的書店,會長什麼樣?
除了做為展覽、講座舉辦的場所,不少書店也透過「實驗」的方式,挑戰越讀者其他的感官知覺,透過帶給消費者不同於以往的感官刺激、生活型態與習慣的方式,對書店來說是經營,對社會來說,則是注入不一樣的創意、風格與文化的泉源。
如高雄的「 無關實驗書店」,有限的燈光、多元類型與題材的書籍,打破你對書店的想像;在英國,無畏懼線上購物平台 Amazon的興起,許多書店也發展出專屬特色的樣貌,如:推出個人專屬「書療師」的Mr. B’s Emporium of Reading Delights等(詳情參考:
你和一本書的相遇,是一種奇緣:英國書店轉型大作戰)
這陣子的信義誠品,為迎接30週年,也舉辦了「 未來書店展」,透過展覽以及名人的邀約,介紹書店發展的歷史以及對於未來書店的想像。
在活動中,我寫下的是覺得大型書店在活動、展覽的舉辦上,會更不遺餘力的預測化與規劃;而小型的書店,並不會因此消失,反而有機會因為在現代年輕人,對於社會議題的關注、獨特風格的體驗的重視,而受到年輕人的喜愛。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我的推測。我也只是就我自己的消費與生活經驗,把這想法給隨筆記錄下來,或許雜亂或許不切實際,但無論如何我都希望書店可以一直存在在這個世界上,不要有消失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