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的友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想就我這個人而言,最不把友情當一回事吧。
我是個極端的人,就是會把事情一分為二的人,一次也只能做一件事情,無法好好的一心二用,這應該是遺傳自我爸吧。我爸常說人生只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成功了,之前也都一直半信半疑,但長大自己能夠獨立思考後,才瞭解要做好一件事實在有夠不容易。
過來講講我的友情,其實從小我就沒什麼朋友,但也並不覺得孤單,非而有點自視甚高,覺得我在思考的事情沒人懂,也不想講給他們知道,就像我熱愛更換電話號碼,每一次變更,就表示又是一次濾網,夠有資格才能不被篩選掉,能夠一起到達新話機號碼,實在恭喜。
人生中遇到的貴人也是挺多的,在我迷惘時給予寶貴意見,但也往往太過於逼人,讓我直接關閉他那扇友誼大門,Z是在我人生有點失去方向時,給我一條道路,經我思考後發現這條路或許可試,可以挑戰一下,這過程Z也盡力給予幫助,十分感激,只不過他使用的是『激將法』,一開始好像蠻有用的,害我都不敢偷懶,連運動都丟棄不顧,上緊發條好好加油,但總是會因太緊繃而斷掉,變成無法修復。
記得學生時期,一考完試,馬上就有一堆同學馬上大聲討論剛剛數學那題答案是1吧,不是吧,是B啦,好吵。我寫的根本不上面這兩個答案,所以在我考完試後只想放空,什麼都不去想,但Z卻是會一直追問考得如何,會不會寫,是什麼題目,那你怎麼作答,等一百萬個5W1H問題,只想安靜,未善罷甘休的他,發揮了他激將大法,讓我理智線在斷裂之際,徹底的按下了『關閉』,斷絕與他再有任何聯繫的連結,因為我只想好好的,什麼話都不說。
我也不會跟Z解釋到底發生什麼事,因為我也懶得解釋,也可能根本不知道如何解釋,想想根本不需要解釋,就是一種情緒,人是情緒性動物,而我正是這類生物,但我還是會努力持著這條道路前進,以茲緬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解憂高材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雖已脫離學生身份許久,但我還是很喜歡唸書的,只不過偏偏在學生時期,我卻不怎麼喜歡唸書,人生就是這麼矛盾。
大概從10歲起,才開始矇懞懂懂的了解愛的存在。 上週末,友人因為情所困,一心想著為什麼會到這種地步?
雖已脫離學生身份許久,但我還是很喜歡唸書的,只不過偏偏在學生時期,我卻不怎麼喜歡唸書,人生就是這麼矛盾。
大概從10歲起,才開始矇懞懂懂的了解愛的存在。 上週末,友人因為情所困,一心想著為什麼會到這種地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長輩給我介紹了對象, 他職業跟你一樣,   我把他,當成了你 吵得對方受不了, 就把我封鎖了… (我很能同理對方……對方工作神忙神忙, 我耽誤對方半小時,他就少半小時休息啦,我確實太吵了)   我醒悟了一件事, 這年頭,原來不只感情, 連友情,都需要雙向奔赴。     就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爸爸的易怒性格讓我從小學會了迎合與避免衝突,以維持家庭和平。這種模式影響了我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行為,讓我常常順從他人,這導致不只是犧牲自己,甚至可能會犧牲到他人。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我想要交朋友,但沒辦法接受常常跟朋友聚會,這樣行得通嗎? 」帶著困惑問身邊較年長的研究所同學。忘記當年同學回答的內容,印象中聽完他的想法,還是難有結論。不想放棄在交友和保有自我間的平衡,這些年我持續探索友誼的各種可能,在失敗中,越來越看清楚內向者交友之路。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Thumbnail
當你選擇相信一個人的時候,只要在自己可以付出的範圍內,一定會奮不顧身的去幫助對吧? 這些人會是你的家人,好朋友、姐妹、兄弟,也有可能是路過的人。 我總是相信人性是從善的,但這個世界並不是有大多人是這樣的,有些人可能會因為利益或是可以得到什麼,而跟你選擇來往或是當朋友,但這些都不是真的,明明你
Thumbnail
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被認同? 成為家長們鬥爭的工具,體會到手足間的"比較心態", 擁有高敏特質的人,那些刺痛的話語"該如何"不往心裡去呢? "獨自承受著"這份被孤立的感覺,"害怕自己成為一個異類"。
不是每個階段都需要朋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長輩給我介紹了對象, 他職業跟你一樣,   我把他,當成了你 吵得對方受不了, 就把我封鎖了… (我很能同理對方……對方工作神忙神忙, 我耽誤對方半小時,他就少半小時休息啦,我確實太吵了)   我醒悟了一件事, 這年頭,原來不只感情, 連友情,都需要雙向奔赴。     就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爸爸的易怒性格讓我從小學會了迎合與避免衝突,以維持家庭和平。這種模式影響了我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行為,讓我常常順從他人,這導致不只是犧牲自己,甚至可能會犧牲到他人。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我想要交朋友,但沒辦法接受常常跟朋友聚會,這樣行得通嗎? 」帶著困惑問身邊較年長的研究所同學。忘記當年同學回答的內容,印象中聽完他的想法,還是難有結論。不想放棄在交友和保有自我間的平衡,這些年我持續探索友誼的各種可能,在失敗中,越來越看清楚內向者交友之路。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Thumbnail
當你選擇相信一個人的時候,只要在自己可以付出的範圍內,一定會奮不顧身的去幫助對吧? 這些人會是你的家人,好朋友、姐妹、兄弟,也有可能是路過的人。 我總是相信人性是從善的,但這個世界並不是有大多人是這樣的,有些人可能會因為利益或是可以得到什麼,而跟你選擇來往或是當朋友,但這些都不是真的,明明你
Thumbnail
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被認同? 成為家長們鬥爭的工具,體會到手足間的"比較心態", 擁有高敏特質的人,那些刺痛的話語"該如何"不往心裡去呢? "獨自承受著"這份被孤立的感覺,"害怕自己成為一個異類"。
不是每個階段都需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