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廚房實驗室:簡單做!本格日式涼麵

今天去菜市場買到日式手工烏龍麵,在進去冷凍之前,先拿一球來煮。今天是七月一日,夏日正當頭,吃涼麵剛好。雖然做涼麵不需要高超的技巧,但是還有一些小撇步呢!
涼麵的主角是烏龍麵與海帶芽,日本的海帶芽是已經乾燥成乾的,拿一個碗,用過濾水或已經煮沸過的冷水泡著。我覺得這裡很重要,雖然我們會覺得吃日本涼麵似乎要準備冰塊,但是冰塊可以用過濾水或煮沸過的冷水代替,而且比較容易入手。雖然麵沒有辦法到在日本吃到的那樣冰到牙齒的效果,但是整體的冷度已經可以媲美超商的涼麵。(如果麵要很冰,就努力準備冰塊了!)。自己做涼麵最好的好處就是料可以隨自己喜歡調整。我今天用的料是這樣:
  • 海帶:少許
  • 秋葵:2支
  • 玉米筍:1支
  • 香菇:1朵
  • 紅蘿蔔:少許
  • 小黃瓜:少許
  • 手工烏龍麵:1團
  • 日式醬油(醬料):半碗左右
秋葵、玉米筍、香菇要過火,在切之前,就可以準備鍋子把水煮沸。這也是我今天選擇做涼麵的理由,一個鍋子,可以煮全部的料;篩子非常方便,每一個料,煮完先撈起,放在碗裡;麵最後煮完,冷卻完,就可以慢慢盛上來了。整個過程輕鬆又優雅。
麵煮完要冷卻,家裡有過濾水會方便。麵是放在篩子裡,這是平常接觸熟的食物的篩子,下面的白色的篩子是平常洗菜用的,下面有再放一個不鏽鋼鍋。這樣擺有一個好處是,放麵的最上面的篩子有鉤鉤,可以不用一直拿著篩子,而另外兩個這樣疊,就不會流的到處都是。
同樣的方式,濾掉海帶的水,以及配料的水。這一張可以看到三個鍋子疊在一起的樣子及鉤鉤。
紅蘿蔔跟小黃瓜可以生吃,所以可以用這種板子去刨刀,但是很多都會留在上面,不太理想。刨的時候,不是直接刨在麵上,而是另外找碗,這樣刨刀可以固定,會好用很多。
成品。跟第一張不一樣是這一張有灑白芝麻,真的風味會有差喔!我們吃超商的涼麵的時候,日式柴魚醬油是淋在麵上的,正確來說,日式柴魚醬油要用另外一個小碗裝起,因為我用的是4:1的,有拿過濾水稀釋。
我們把料一個一個用碗分裝,在最後就可以享受「盛り付け(擺盤)」的遊戲,拿個漂亮的盤子、以及醬料碗,假裝在日本料理店吃這一道涼麵。
吃的時候,把麵與料隨意放到醬的碟子裡,吃起來會有點像吃拉麵的感覺。尤其秋葵會慢慢出黏液,整個混合以後,味道口感會改變,我個人是覺得還不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一個人吃飯,總是好懶惰啊!要吃什麼呢? 偏偏,女作家從小被好手藝的媽媽養大,對外面的東西挑食。 怎麼辦呢?只好自立自強了啊! 這個專欄裡面寫的是一個煮給自己的女作家,在她多次的實驗之下,終於好像有點心得的食譜 還有自己不覺得卻很叼嘴的選食過程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