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畢設周記]no.4 回到建築原點

第一次聽到John Ruskin(西元1819-1900)這位評論家的時候,還不覺得他有什麼,但是讀了他的書之後發現Ruskin根本甩開現在的脫口秀好幾條街,並且會讓人想一直看下去。
在建築路上迷茫的時候,不論老少,可以回來翻翻他的書,保持初心的新鮮。
在《建築的七盞明燈》中,討論建築「修復」的事情:
最不可行的就是自作聰明地「復原」他。與其遺址上編造「復原」之神話以圖還原歷史的謊言,倒不如接受它(其崩毀的命運)、拉倒它、將它的碎片
是多麼不帶髒字的批評呢!實習時,看過官方對修復態度不一的事情,並且審圖者對建築修復提出十分無厘頭的要求,要求傳統建築的型態必須統一,其統一形式全憑其個人經驗,明顯這種要求已經造成景觀的問題,每一棟都像ctrl+c複製、ctrl+v貼上,人們生活在企圖營造的謊言之中,失去了傳統建築人文的精神。《建築的七盞明燈》這本書在各圖書館都有,非常方便閱讀,七盞明燈七分鐘保證找回起初投入建築領域的熱情。
另外是探討藝術家的類型,如何稱得上藝術家,在Ruskin定義中,畫家分為兩類型,第一類是「表現」(expression)重心象,創作核心為主觀表現;第二類是「再現」(representation)物質世界擬真,客觀描摹,明顯第一類較第二類更具有原創性更具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不過現代社會的藝術中,也不乏第二類混和第一類的作品。
接續藝術類型的討論,周靈芝所編著《一個生態藝術行動的標誌》(2017)紀述舉辦在嘉義東石布袋一帶的<蚵貝地景藝術論壇>始末,其中提到當代生態藝術家哈里森夫婦進一步深究藝術的層次。
創作對他們而言已經是彼此與對方、環境、社區之間溝通管道。包括對話的畫面紀錄、表演、攝影、素描、地圖繪製、裝置,以及作品中風景的改造。
藝術創作在二十世紀早已悄然改變,透過觀念藝術和行為藝術,打破藝術必須以實體物為依歸的想法,提出開放性的解答。建築為藝術實踐的最終手段,設計是多元的。
一開始以蚵貝地景為號召,集結科學家與藝術家之後,發覺蚵的背後有著更深遠影響東石布袋地區的議題,剝蚵場環境衛生、地層下陷、海平面上升、土壤鹽鹼化等,比蚵殼的再利用還更重要。
建築設計中基地調查的道理也是如此嗎?金門的海與陸地之間,人與自然的對話,只要有足夠的空間劇本,建築設計形式可以有許多表現。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