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看美國前第一夫人如何用智慧帶領自己走進白宮《成為這樣的我》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本書厚達五百多頁,分了好多天才終於閱讀完畢。
雖然完全不熟悉美國政治,但我卻深深被蜜雪兒‧歐巴馬打動,不是從美國第一夫人的角色看見她,而是從一個黑人、一個女人、一個妻子、一個媽媽或者就只是她自己的角度去窺見不同的風景。
我先自己招了,大概從書的一半開始直到最後,我幾乎都是紅著眼眶的,衛生紙用了不下十張﹝這還只是保守估計﹞。
她的文字並不煽情,卻讓我徬佛經歷了她每個時刻的為難、掙扎、妥協和勇敢。
正如書中提到好多遍,許多關鍵時刻,她都必須重復與自己對話:我夠好嗎?當然,我很棒!
濃縮在這樣簡短的問答中背後的心路歷程,絕非三言兩語就能理解的。
但她想傳遞出來的,便是無論何時,請相信自己已經足夠好了!
翻著一頁頁的照片,想像著種族隔閡文化下成長的艱辛。
讀著她的前言,描述一步步踏進世界焦點的白宮,再到卸下一切繁華回歸平淡的那一天。
我不由得鼻頭一酸,跟著進入那一幕畫面中,書才開頭已為之動容。
原來,能自由地為自己烤個麵包便是得之不易的幸福。
迎回真正屬於自己的一天,是經歷無數個奮戰的日子。
讓我不禁憶起,自己生命中也有這樣相似的一天。
是個心中清楚,過去美好已不復在,嶄新的未來也靜悄悄地等著的一天。
那一天,當從戶政事務所出來,帶上自己再次恢復單身的新身分證時,有種難以言喻的情緒壓在心頭。
充滿著對過往的萬般不捨,卻又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期待。
直到擁抱分別時,淚水終於還是堆滿雙眼。
這一分開,代表真的徹底從過去努力奔跑著的賽道中離場了,即將獨自面對充滿未知的全新旅程。
那時候,像是坐著高速列車往前推進,辦手續、搬家、顧小孩已焦頭爛額,甚至連去懷疑自己究竟做不做得到的時間都沒有,就又得要全副武裝準備起跑了。
我像是失去了一切,但又徬佛迎回了全部的自我。
當時沒預料到,一場看似不完美的婚姻,會是我開始學習放下完美的起點。
很喜歡前言中這麼一段話:「即使有時候故事既不美好也不完美;即使故事有時比你期待的更加真實。你的故事即是你的一切,永遠代表你,為你所有。」
僅是前言這麼一小篇章,就已帶我坐上時光列車,回到了屬於我自己生命中故事轉折的那一天了。
整本書中,從她眼中看見的自己及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分別就像時常縈繞在我們腦中的兩股聲音,一個總是小心翼翼確保凡事按部就班,一個總是望向願景相信凡事如他所願,如此極端卻擦出微妙的火花。
是的,歐巴馬總是帶領她看見如何化不可能為可能。
這也帶我看見,相信總是最有力量的,堅定的走在自己的路上,奇跡便會悄然而至偷偷來敲門的。
書中有段描述,至南非拜訪前總統曼德拉,而後學到人生教會她:「進步和改變只會慢慢發生,可能花上兩年、四年或甚至一輩子都看不到。我們正在埋下改變的種子,也許自己沒機會看到結果,但我們得耐心等候。」
不知為何,由她傳遞出的這段話特別令我動容且備受激勵。
有時候走在前方是未知的路上時,我也會感到無助,但相信自己做的都可能有機會為別人帶來那一絲絲的力量,就成為底層支撐的動力。
「當總統改變不了你的本質,只會揭露你的本質」
她這樣表達了看見丈夫成為美國總統的體悟。
如果套用到我們這些平民百姓身上,我也相信生命中不斷發生的故事,或是不管多用力扮演生命中的各種角色,都不會輕易改變我們是誰的本質,也唯有展現真正的自己才能發揮影響力。
書中提到她非常關注國軍的福利,於是常常親自走訪後才瞭解,那曾經離她生活很遙遠的一群人因為戰爭所真正面對的難處,一次探訪受傷的士兵過程中她看見病房門口貼著:「如果你進來這間病房前,覺得心情沈重或可憐我受的傷,那就離開吧。我之所以有這些傷口,是因為從事我熱愛的工作,是為了我愛的家人朋友,是在保衛我深愛國家的自由。我這個人生命強得很,絕對會完完全全康復。」
戰爭帶來的傷痕,可能使得這個士兵未來的人生都不比你我順遂,但我相信他詮釋事件的能力,會帶他穿越每一個難關。
沒錯,這樣的故事正符合我近幾年的體悟,我們要學習的並非減少生命中的困難,而是轉換看待每個發生的眼光,當角度越多種,可能性也隨之越多,我們也就越容易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情節了。
「當有人敢開口訴說不一樣的故事,就會出現轉變的契機。」
書中的這句話,我深感認同。
不需害怕跟別人的不一樣,唯有綻放自己獨特的光採,才有機會為後面來的人創造新的路,於是就會知道自己其實並不孤單。
因此,相信自己的故事絕對意義非凡便是我們的首要任務。
若說本書對我最大的啓發是什麼,我想會是翻轉了我對「教育」的認知。
在填鴨式教育長大的背景下,花了近十年讀了我一點興趣都沒有的科目,以至於總認為把書讀好並非必要的存在,重要的是學習自己喜歡的,讓它成為一技之長。
說實話,我對傳統教育以學歷當道的觀點是有點嗤之以鼻的。
我時常跟女兒說,以後學校作業沒有一定要交。
在我底層信念是,比其當一個每天都好好寫作業的乖學生,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分辨哪些作業是自己真正想完成的,而那些不想完成的,學會有勇氣去向老師表達並告知原因,對我而言才是校園生活真正該培養的能力。
看完這本書,我仍然堅信自己的觀點,但不同的是,令我以珍惜的角度去看待教育。
生長在普遍貧窮且被差別對待的黑人社會中,蜜雪兒‧奧巴馬一再的提倡教育的重要,她認為教育才能翻轉貧窮,才有機會令改變發生 。
我何其幸運能在沒有種族和性別歧視,不用承擔就學貸款的狀況下一路念完大學,對於有一群人每一步都得戰戰兢兢做選擇的那份不容易未曾體驗過,因此忽略了對教育渴望的那份心情。
教育為他們帶來的,也許不是傳統上的成就,而是代表一份希望和對自我的肯定。
那麼,教育就真的創造無限意義了。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全球有超過九千八百萬名女孩沒有任何機會接受教育,許多原因來自性別壓迫或經濟因素。
看見書中這個數據時,我想起曾經看過的一篇報導,在非洲的某些國家,被強姦是女人的錯,他們認為女性兩腿之間的東西是導致男性墮落犯罪的原因,所以幼兒時期便會被強迫接受割禮﹝在沒有麻醉和消毒情況下,切除女性外生殖器,並將其縫合只剩一個小口供小便和經期﹞,許多女性都會在割禮的過程中過世。而接受割禮的女性一生都無法享受性生活,每經歷一次,縫合的傷口都會再度裂開。
當我看見這樣的內容時,震驚無比,因為我從不曾想過在現今文明的世界仍有女性被如此慘無人道的對待。
而我對此的無知,恰好反映出自己生在台灣這個社會的充分幸福。
我意識到可以繼續漠視自己的幸運,憤憤不平的挑剔仍然存在的性別不公。
但也可以選擇善用幸運帶來的力量,讓更多的女人明白自身的珍貴,進而發揮屬於女性獨特的影響力。
我們並非要追求凌駕於男性之上,而是清楚愛與包容是女性特有的利器,也是最堅固的矛與盾。
當有天愛足夠壯大時,非洲如此不可思議的發生便會從世上消失了。
書末這一段,似乎就能深刻看見蜜雪兒‧歐巴馬所蘊藏的智慧,在此分享給大家:「我只是一個平凡人,參與了一趟不凡的旅程。借由分享自己的故事,引領其他故事與聲音出現,同時拓展找到歸屬感的管道。我一路上有幸能走進石頭城堡、市區教室和愛荷華的小農廚房,單純做我自己、單純跟民眾互動。別人每幫我打開一扇門,我便也努力打開自己那扇門。最後,我必須要說的是:我們不妨邀請彼此走進來吧。也許,屆時我們就會開始少些恐懼、少點錯誤的成見,放下區隔我們的偏見與刻板印象。也許,我們會更懂得擁抱彼此的相似之處。重點不在於追求完美,而是最後你把自己帶向哪裡。讓別人認識自己、聽到自己,創造屬於自己的獨特故事,發出自己真正的聲音,力量就會出現;願意認識、傾聽他人,善意就會出現。這對我來說,便是我們成為自己的過程。」
這本書名叫做「成為這樣的我」,我也正走在成為這樣的我旅途中,無數次感謝生命過往的發生,讓自己成為了現在好喜歡的那個我。
而你又會想用什麼版本的故事闡述自己是如何成為這樣的我呢?

  • 歡迎追蹤臉書粉絲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5會員
35內容數
一個單親媽媽用生命寫下的故事 曾經不斷想要追尋完美,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直到經歷婚姻危機,才發現不完美是最好的禮物,帶我看見愛一直都在 ❤️FB粉絲專頁❤️ Winnie。與不完美的私密對話 https://www.facebook.com/WinnieWithImPerfec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inni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除了從不同的觀點重新認識了我女兒外,還從中獲得了意外的收穫。 據說人類圖是一種從邏輯上產生的療癒。 果真如此,對前夫的許多不理解在翻開他的人類圖後,逐漸從腦中離去。 經過時間的沉澱,我早已不再憤怒於他愛上別人,或許是因為意識到婚姻制度的一對一,並非符合人性,只不過是一種人類制定出來的遊戲規則‧‧‧‧
10號閘門「愛自己」 在我的人類圖中,這個閘門占據了很重要的中心位置,成為我通往喉嚨發聲及連結薦骨去行動的樞紐,提醒著我一切從愛出發。 愛自己就像一個口號,許多人都朗朗上口,也深知它很重要,或許心裡還會想著:「又不是笨蛋,誰會不懂得要愛自己啊!」 但我們似乎也不曾去細細探究,愛究竟是什麼?
從蔡依林近期的作品中,都能看見鼓勵大家擺脫世俗觀點,接納不完美自己的寓意。 而關於完美如何帶領我們走向自卑及自我毀滅,在此書中有大篇幅的探討。 許多人誤以為脆弱就等於軟弱,於是極盡可能的逃避脆弱,緊抓著那些熟悉且可預期的一切,戴上厚重的盔甲,以防別人看見自己的不完美。
除了從不同的觀點重新認識了我女兒外,還從中獲得了意外的收穫。 據說人類圖是一種從邏輯上產生的療癒。 果真如此,對前夫的許多不理解在翻開他的人類圖後,逐漸從腦中離去。 經過時間的沉澱,我早已不再憤怒於他愛上別人,或許是因為意識到婚姻制度的一對一,並非符合人性,只不過是一種人類制定出來的遊戲規則‧‧‧‧
10號閘門「愛自己」 在我的人類圖中,這個閘門占據了很重要的中心位置,成為我通往喉嚨發聲及連結薦骨去行動的樞紐,提醒著我一切從愛出發。 愛自己就像一個口號,許多人都朗朗上口,也深知它很重要,或許心裡還會想著:「又不是笨蛋,誰會不懂得要愛自己啊!」 但我們似乎也不曾去細細探究,愛究竟是什麼?
從蔡依林近期的作品中,都能看見鼓勵大家擺脫世俗觀點,接納不完美自己的寓意。 而關於完美如何帶領我們走向自卑及自我毀滅,在此書中有大篇幅的探討。 許多人誤以為脆弱就等於軟弱,於是極盡可能的逃避脆弱,緊抓著那些熟悉且可預期的一切,戴上厚重的盔甲,以防別人看見自己的不完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沒有人是完美的。婚姻是艱難的。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容易的。但是,問題還是要留給你自己來解答,你想要和誰共度一生?你想不想和這個人共創未來?而且你要知道,未來是艱辛的。」
Thumbnail
《The Light We Carry: Overcoming in Uncertain Times》by Michelle Obama 是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Michelle Obama)撰寫的一本充滿智慧和啟發的作品。在這本書中,奧巴馬分享了她在面對不確定性和挑戰時所學到..
Thumbnail
作者簡介 :梅伊.馬斯克是鼎鼎大名的伊隆.馬斯克媽媽,你也許認為她的人生一定很順遂,但事情和你想像中的不一樣,她經過歲月的歷練,完美展現女人的韌性與智慧。透過這本書你可以了解她獨特的人生經驗和度過人生困境的方法,藉此提高對生活大小事的觀點及看法。
Thumbnail
作者以自身成長故事啟發女性,強調帶來人生正負向因果關係,以及面對負面評價能直接反映在未來的成就,並強調選擇原諒,才能重獲自由等面向。你要堅定為自己發聲,不要限縮你的思維與行動,才能得到更多機會與自由。對緊張關係的敏感覺察,也能化為審慎評估情勢、能說對話、做對事的大能力。
Thumbnail
這本書分成:工作篇、愛情與親情篇、人生篇三部分。我看人生篇,有些感觸,這些感觸主要在"我的追愛啟示錄”、”考試與揭弊”、”不能決定出身,就靠自己翻身”。從這篇,可以看出作者莎莉夫人的毅力、正義感、奮鬥。這些感觸,分別敘述下;   1、”我從三十歲開始相親,在四十九歲結婚。"(頁161)。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男權社會下的種種困境與壓抑,以及如何逐漸覺醒並勇敢做自己的故事。文章內容涉及情感壓抑、家庭暴力、自我覺察與未來規劃等議題。作者勇敢面對困境,並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這是一本告訴你 360行,行行出狀元的一本書,只要你能找到自己的想要做的,你就能夠達成自我實現,這或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概念,為什麼難以實現,原因就是「標準化」,社會對成功的定義有一個框架,絕大多數人都依這條路步行而上,只是把別人定下的規則「複製,貼上」,那麼你將很難找到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聽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他太太蜜雪兒 (Michelle Obama) 分享她怎麼跟歐巴馬維繫婚姻的過程, 她講得超好笑... 我一邊聽她講英文一邊就觀察到 很多中文常用的概念,​ 在英文世界裡是有對應講法的
Thumbnail
這本書是作者述說自己從母親過世的迷茫,到踏上太平洋屋脊步道獨自旅行尋回自我的過程。
Thumbnail
「沒有人是完美的。婚姻是艱難的。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容易的。但是,問題還是要留給你自己來解答,你想要和誰共度一生?你想不想和這個人共創未來?而且你要知道,未來是艱辛的。」
Thumbnail
《The Light We Carry: Overcoming in Uncertain Times》by Michelle Obama 是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Michelle Obama)撰寫的一本充滿智慧和啟發的作品。在這本書中,奧巴馬分享了她在面對不確定性和挑戰時所學到..
Thumbnail
作者簡介 :梅伊.馬斯克是鼎鼎大名的伊隆.馬斯克媽媽,你也許認為她的人生一定很順遂,但事情和你想像中的不一樣,她經過歲月的歷練,完美展現女人的韌性與智慧。透過這本書你可以了解她獨特的人生經驗和度過人生困境的方法,藉此提高對生活大小事的觀點及看法。
Thumbnail
作者以自身成長故事啟發女性,強調帶來人生正負向因果關係,以及面對負面評價能直接反映在未來的成就,並強調選擇原諒,才能重獲自由等面向。你要堅定為自己發聲,不要限縮你的思維與行動,才能得到更多機會與自由。對緊張關係的敏感覺察,也能化為審慎評估情勢、能說對話、做對事的大能力。
Thumbnail
這本書分成:工作篇、愛情與親情篇、人生篇三部分。我看人生篇,有些感觸,這些感觸主要在"我的追愛啟示錄”、”考試與揭弊”、”不能決定出身,就靠自己翻身”。從這篇,可以看出作者莎莉夫人的毅力、正義感、奮鬥。這些感觸,分別敘述下;   1、”我從三十歲開始相親,在四十九歲結婚。"(頁161)。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男權社會下的種種困境與壓抑,以及如何逐漸覺醒並勇敢做自己的故事。文章內容涉及情感壓抑、家庭暴力、自我覺察與未來規劃等議題。作者勇敢面對困境,並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這是一本告訴你 360行,行行出狀元的一本書,只要你能找到自己的想要做的,你就能夠達成自我實現,這或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概念,為什麼難以實現,原因就是「標準化」,社會對成功的定義有一個框架,絕大多數人都依這條路步行而上,只是把別人定下的規則「複製,貼上」,那麼你將很難找到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聽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他太太蜜雪兒 (Michelle Obama) 分享她怎麼跟歐巴馬維繫婚姻的過程, 她講得超好笑... 我一邊聽她講英文一邊就觀察到 很多中文常用的概念,​ 在英文世界裡是有對應講法的
Thumbnail
這本書是作者述說自己從母親過世的迷茫,到踏上太平洋屋脊步道獨自旅行尋回自我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