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1|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Alec Holowka的死訊讓我重新思考了某些事

    我原定要寫鬼故事二的,但生命就是這麼地突然。
    起初我在巴哈姆特新聞上看到Alec Holowka的死訊,以及他的姐妹貼了兩張都是字的圖片,大略地說就是提到他過去做過的事有對有錯、因為他被虐待所以一直需要看心理醫生、最近這幾年他變的很開朗但他還是離開了人世。
    呃,好吧,至少……啥?在Alec Holowka死前,《林中之夜》官方推特說要跟他脫離關係、新計劃取消?[1]
    然後我很快地就找到我之前避而不見的人名,Zoë Quinn,像是飛了好幾年的迴力鏢,終於飛回我的視野之內。我從來都不覺得他人的問題會是我的問題,直到我認知到只要我還是人類,這問題就會像丟出去的迴力鏢。
    但那不代表說這是件好事或壞事,即便Alec的死訊還是讓我難過,但這次事件還有其他讓我難過的地方。

    Zoë Quinn的控訴……怪怪的

    這整件事的起頭是Nathalie Lawhead在網路上貼了一篇部落格文章,是向強暴她的人喊話[2]。這件事或許和Zoë Quinn只有些微的間接關係,所以這部份我就不多講。
    或許是受到了什麼精神上的刺激或鼓勵,Zoë Quinn也在推特上貼了一連串的圖片,圖片其實是容不下字數限制的文章,指責「他」性侵害她,還限制她的行動[3]。幾天後這樣的控訴也導致了《林中之夜》的其他開發者們決定跟Alec Holowka切斷關係,相關的遊戲計劃也取消不做了。
    幾天之後,Alec Holowka死亡的新聞終於映入了我的眼簾[4],難過之際,我還花了很多時間在找相關新聞和資料。
    這裡有幾點讓我想不透:

    一,是正義的發聲還是妨害名譽?
    在Alec Holowka死掉的那天,我不覺得我能得到什麼資訊,事實上,我看不到他妹妹的帳號發了什麼(因為是不公開的推特帳號),我也看不到Zoë Quinn的。
    但我在《林中之夜》的推特發文上看見了兩個不同的世界。一種在8月27日,謝謝你們這麼做(指《林中之夜》的團隊和Alec Holowka斷捨離);另一種在9月1日,說你們的決定讓一個人死掉了。
    只是,還有一種聲音是8月29日留言回覆說「這看起來不對勁」。很悲哀的是,這樣的想法似乎才是正確答案,但卻沒有被企業文化所採用。
    我在9月2日問了自己「如果我從現在開始討厭或攻擊Zoë Quinn的話,我會多像是被她煽動的人?」但,我不是要把自己或其他人歸類在「錯誤」的那一方,所以我進一步地問更精確的問題:
    • 我對這整件事情的理解程度有多少?(這包括了Alec Holowka他一側的故事)
    • 我能驗證Zoë Quinn講的話是真的嗎?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少到讓我無法忍受」,第二個問題答案又是否定的,那麼我去找資料看#MeToo的行動思想是什麼……
    很不有趣的是,Me Too Movement英文維基頁面(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_Too_movement)在批評的項目當中就提到了其行動「目的不明確」,同時批評的第一條內容竟然是「虛假指控」(false accusations),甚至還引用的是錯誤的資訊,還有過度強調特定案例、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等許多問題等等。公開的網站可不是每次都會像是互助會那樣,有時候是可以變成獵巫行動的……
    而這也是為什麼我取消掉我原本在寫的鬼故事的原因:你真的能信任網路上面的指控或發言嗎?

    二,Zoë Quinn把勇氣用在錯誤的地方
    一般來說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交給警察,以及進入司法程序,即便那很有可能是漫長的掙扎,但你至少不是在獵巫,或讓網路公審一件不應該經由他們來判斷的事情。
    但Zoë Quinn卻從來都不是那樣。GamerGate、Drepression Quest和相關事件,Zoë Quinn的說詞都相對地禁不起檢驗……那這次呢?我晚點再提到這件事。

    三,為了避嫌而衍生出來的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
    你在國小或國中的時候,會不會因為別人跟你講說某某某做過什麼什麼事,然後你當下就決定不要跟他好……或換個說法,跟他絕交?
    取消文化是「不跟他好」的企業版。
    很多企業會主觀地認定自己沒有辦法去驗證真偽,會很容易會認為「很多聲音都這樣講,那麼我的合作夥伴一定有做過那件事」。
    但這樣做很糟糕,其後果遠比小學生版還要來的強烈,因為它意味著相關聯的生意會一筆勾消,取而代之的是該企業承認自己「跟著造謠者一起,對原本的夥伴丟石頭」。
    小學生沒辦法確認這些謠言或資訊的真假,所以他們會用這件事「看起來」或「感覺起來」如何作為判斷的基準,但那未必是真的或對的判斷,又尤其它不是基於「事實」和「科學根據」作為考量。
    企業在公關方面因為不想要沾上負面形象,與其被動地不發表任何聲明(因為會被視為「用沉默來包庇不對的人或事」),主動地提出拒絕往來或終止合作關係、取消掉未來所有計劃,以達到「形象不沾鍋」為主要目的。闢謠總是讓人會覺得很辛苦。
    企業誤以為自己「未必能有人力、金錢或時間去驗證一件事情的真偽」,導致取消的決定發表之後,幾乎是覆水難收,一點都不令人意外地是,被切割的合作夥伴通常會在那一瞬間得到「社會性的死刑」,直到有相關證據能證明他們的清白為止。
    不覺得「你有罪,除非你能證明你是清白的」這件事很可怕嗎?我只覺得人只停留在小學生的程度才可怕,取消文化的環境能被保持下去才可怕。

    四,新資訊似乎證實了……她發言上的矛盾
    雖然我沒有辦法確定推特截圖有沒有被變造,但如果那是真的,Zoë Quinn指控Alec Holowka限制她的行動還強暴她、藉由室友協助逃脫的言論,對比於她當時發的推內容……
    是相互矛盾的。
    被囚禁的人能花幾個小時去一趟多倫多,再回到溫尼伯(Winnipeg)做遊戲,而不是求救?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越想越不對勁?

    像是不喜歡榴槤的人,喉嚨卡著榴槤的味道那樣難過

    如果一個人的生命結束,無論是自然發生還是意外,無論是不認識的,或是我只知道名字或跟某些事情有關聯的事情,或多或少都會讓我悲傷。
    Alec Holowka的例子就嚴重的多,因為我從他姐妹的推特圖片上看到一些蛛絲馬跡,說他曾經被虐待,需要心理醫生的協助走出陰影等等。
    可是再回到這整件事情,我也不過是理解的稍微多了一點的人而已,而我會這樣說:
    警方需要調查Zoë Quinn在網路上發言提及的內容,無論是她有或沒有說謊,我希望接下來的幾年之後的某一天,能夠讓大家得到一個正式、公開的答案。但除此之外,他停用自己的推特帳號後重新上線後講了什麼,我都不感興趣(I don’t fucking care)。
    Alec Holowka,如果指控不是真的,沒有人值得被誤解,也沒有人值得受這種苦。我也希望這是最後一位,但如果社會環境繼續保持取消文化,Alec可能永遠都不會是最後一位。
    最後是觀眾。因為我希望以下的解釋能夠簡單明瞭,所以我得用二分法來問起,請問:
    你希望未來是長什麼樣子? ‧更好←→更差 ‧和善←→惡意 ‧熱情←→冷漠
    網路很常看到一種狀況,但人們未必會察覺到:「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我甚至不需要舉證」,這種語氣和做法,無助於任何人。而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不想寫打臉文,它不只是要花很多力氣去辯駁,更重要的是如果抱持著吵架的心態去寫,通常會很難讓人願意去看,即便你身處的環境或所屬的種族非常好戰也是如此。
    很多時候人們以為自己懂的最多,其實有可能是種錯誤認知、虛幻的優越感導致認為自己能夠輕鬆勝某個議題或某件事,同時這個世界當中絕對不會缺少支持你荒謬言論的證詞或資料。
    看到這整件事的我來說,這感覺糟透了,看到《林中之夜》推特發文底下的回覆來看,似乎還是有很多人相信自己「選對邊」,而不是選擇刪除或增加留言說「看來是我錯了」。
    所以我想問,你的媒體識讀(media literacy)足以做出判斷和決定嗎?
    至少我不想變成像是Zoë Quinn一樣,煽動觀眾去攻擊她或其他人。
    人值得更好的對待,而不是讓所有的人們都生活在爛泥巴裡面,這一點也不好。
    如果你未來想看我寫其他關於電玩的文章,你可以透過以下LikeCoin連結拍手,我想提醒的是某些擋Java的瀏覽器插件可能會影響讀取網頁,如果有這類問題的話請使用Google Chrome來打開以下網址: https://button.like.co/in/embed/immbasa/button?referrer="https://wokholibasa.blogspot.com/2019/09/alec-holowka.html"
    追蹤我的Vocus方格子帳號: https://vocus.cc/user/@immbasagmail-com?page=1
    或追蹤我的Medium帳號: https://medium.com/@immbasa
    本人的部落格網址: https://wokholibasa.blogspot.com/
    「有閒者之居」的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whohasfreetime
    本人的噗浪: https://www.plurk.com/OzaSiK
    我們下次見。
    註解 [1]《林中之夜》的官方推特推了這些內容: https://twitter.com/NightInTheWoods/status/1166778779756314625
    ※本人就不貼上Nathalie Lawhead的個人部落格文章是因為本人無法驗證其內容的真實性,請見諒。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