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La Olive 義式蔬食咖啡館

La Olive義式蔬食咖啡館八月四日開幕,九月與十月各去了一次,兩次都讓我印象深刻。
兩次都是家人聚餐,裝潢新穎別緻,以綠藍為主調,整個氛圍就是自然新鮮,跟蔬食的主題極為契合。
第一次是中午去,恰好碰到欒樹開花,坐在窗邊欣賞,窗外就是一幅美麗的畫,心情極為愜意。第二次是晚上,進門就覺得一片溫馨詩意,我們一大家子坐在綠意盎然燈光微暈的窗邊,心裏覺得很滿足,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很喜歡這間咖啡館。
人多的好處就是可以點很多食物一起品嚐,再各自評比,女孩最喜歡的是四種起司披薩,真的好吃,連兩次都點這一樣,對我們來說,這可是La Olive的招牌喔。
辣椒披薩是看人吃的,不像起司披薩般大眾化討人喜歡,小孩嚐了之後一致打XX,至於松露野菇烤餅,在起司披薩的強大威力下,自然也不獲青睞,不過對於怕熱量太高的大人來說,倒是不錯的選擇。
義大利麵通常有四種口味:紅醬、白醬、青醬與清炒。面對義大利麵,我通常點焗烤,但是La Olive沒有焗烤,有些失望的情況下,我點了白醬松露野菇義大利麵,麵上鋪陳黃黃炸過的是什麼呢?原先我以為是蒜片,吃了之後才知道是蛋酥,略微攪拌一下,捲起一口麵放入口中,松露的獨特味道配上口感彈牙的麵體,好好吃喔,難怪沒有焗烤,這樣才能品嚐原汁原味的Barilla義大利麵體,若加了焗烤就搶味了,原來夠好,才敢原味。
我比較不喜青醬的味道,也不愛燉飯,這次為了嚐鮮吃了一口,青醬味道和諧沒有青草味,燉飯軟硬適中,不像外面的燉飯硬硬的有沒熟的口感,這一道清醬干貝蘆筍燉飯,讓我豎起大拇指。
第二次到訪換點紅醬普羅旺斯素鮪魚義大利麵,味道比較重,也帶點腥味,純素食者可能會有些怕,我是蛋奶素,蠻喜歡重口味的食物(其實這樣不健康,應該改進),比較不受影響,若以我吃過的兩種義大利麵比較,白醬松露野菇義大利麵勝。
松露牛肝菌水波蛋燉飯是我為母親選擇的餐點,特別請店家煮軟一點,母親牙口不好,一般餐廳的燉飯通常是吃不下去的,La Olive的燉飯沒有這個問題,母親連連說好吃,能讓擅於烹飪的母親稱讚挺不簡單的,尤其是老母親不太愛西方食物,La Olive果真有兩把刷子。
個人覺得吃了松露牛肝箘水波蛋燉飯後,其他的燉飯瞬間弱了一截。
就連名片都如此有設計感,橄欖葉與果實的配置,是我喜歡的文青風。
設計感十足的裝潢與可口的食物,讓我對餐廳好奇起來,為什麼會開蔬食餐廳呢?為什麼選在極有挑戰性的北大特區呢?廚師是外聘還是自家人呢?
詢問了老闆,原來老闆除了宗教因素外,跟我一樣想為地球盡一份心力,要減少畜牧產業對地球帶來的傷害與衝擊,就要讓蔬食自然而然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老闆想把有質感的美味蔬食帶入社區,進入大家的日常生活裡,只要不犧牲味蕾上的享受,就會有更多的人接受蔬食,進而可以減少殺生尊重生命,這就是La Olive的宗旨。
至於為什麼選在北大特區,因為老闆就住在社區裡,希望蔬食讓原本就美麗的社區更美麗。加上廚師是老闆自家人,所有產品都是自家精心研發出來的,醬汁與湯也是親自細心熬煮,雖然累,只要看到顧客滿意的笑容,就覺得離蔬食生活更進一步,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我會這麼喜歡這家咖啡館,原先還以為是裝潢與食物,詢問之後我想我一定是感應到咖啡館的心意與我如此相近,才會讓我沒來由的就覺得喜歡,如同我決定寫蔬食推廣文章一樣,就是希望讓蔬食能走進所有人的生活,讓世界越來越美好。
原來,當妳真心想做一件事並且開始行動,就會往好的地方前進,真好。
感謝U值媒刊於2019/10/16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出門走走,聽故事,也說故事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