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夢與創作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最近發了一個夢,在夢中被一名神祕的日本女子引領逃離到另一個國度,那名女子穿著傳統的日本和服,神態自若,而在夢中的我,是異常焦慮的。我沒刻意嘗試解讀這個夢境,卻把它寫進故事之中,成為故事人物的夢的經驗。原因很簡單,我相信夢境本身負載了一個或多個信息,而按佛洛伊德的說法,夢是通往潛意識的道路,而人在年幼時最重要的經驗和反應,都屬於潛意識,是不用也不應該貿然和強行理解它。布魯諾.貝特罕認為,孩子喜歡一個故事,往往都不能太清楚自己為甚麼會喜歡它。這不代表孩子說喜歡某個故事是胡謅,而是故事本身的吸引力,使孩子願意花時間和氣力,向故事的世界出發,從而學習理解未知的事,以及解決難題。正正是因為有問題存在,故事對孩子才具有意義1故事是我寫的,但我本身也是這故事的讀者,當作者把一個有趣而耐人尋味的夢境寫進故事之中,那個故事同時成為作者和故事人物的經驗,繼而與讀者一起探索在夢境之中的神祕世界,就是一件十分奇妙的事情。
我有一部分創作是從夢境之中獲得靈感的。夢分為睡夢與白日夢。就我的經驗而言,比起睡夢,從白日夢所獲得的靈感還要多,基本上,我上任何的課,都可以發起白日夢來。我發白日夢的時候,既意識到客觀世界的存在,又浸淫在主觀意願的宇宙之中,虛實的界線漸見模糊。在別人眼中,我可能有點心不在焉,或者神不守舍,但更貼切的說法是,我正在神遊太虛。
林良認為,夢主要由欲望與恐懼這種元素造成的2,而這兩種元素,對文學創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只要一個故事包含著欲望或恐懼,自然會吸引讀者,想知道「後事如何」。欲望與恐懼本身都是抽象的東西,而夢境與文學創作都能把抽象的東西化成具象的媒介。
文學裡的「具象」,叫作「心象」,叫作「意象」。「夢」的「具象」呢?不正好是地道的「心象」,地道的「意象」嗎?3
舉兩首詩闡釋文學的「具象」:
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作者用四個畫面(具象)就充分表現了江雪下的靜與寒的意境了。
蘇軾《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正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風雨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悼亡妻至出現如夢如真的景象,呈現一幅如泣如訴的畫面,讀者如何不動容呢?
我認為文學創作者除了需要具備文學素養與技巧外,還需要有發夢的「能力」。這樣說是為了凸顯一個現象:人往往抹殺了夢(不論是睡夢還是白日夢)對人類心智成長的重要性,尤其在啟蒙時期後,幾乎喪失了人從夢裡發現意義的態度,認為夢只是非現實和無意義的表現。 4
現代都市人的忙碌生活,已經去到剝奪發夢的自由的地步了,特別是年幼的孩子,冗長的學習時間,逐漸扼殺專屬他們的私人心靈空間,莫說是發夢,就連喘息的空間都欠奉,更遑論希望他們享受閱讀和寫作了。
我相信如果青年作者能享受發夢並且把發夢的「能力」融入在文學創作之中,能使他們的作品更富魅力。

  1. 貝魯諾.貝特罕:《童話的魅力》(台北:漫遊者,2017),頁39。
  2. 林良:《陌生的吸引力》(二版)(台北:國語日報社,2015),頁196。
  3. 同上,頁198。
  4. 河合隼雄:《活在故事裡:現在即過去,過去即現在》,(台北:心靈工坊,2019),頁233。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9會員
    183內容數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鄭子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故事創作的過程中,作者要盡量避免陳腔濫調,就要有詩人所說的自我克制,不要為寫宏大的故事而忽略最微細的東西,角色的精神世界、角色與角色之間微妙的關係變化等等,因為世界愈大,作者的理解就愈淺薄,他創作的選擇就愈少,故事就容易變得俗不可耐。
    就我個人經驗而言,寫作是一件孤獨的事情。無論你這一刻跟誰瞎扯,或者參與一場禮宴,當你想把其中值得記下的事情或感受寫下來的時候,你也必須找一個安靜的角落,在沒有其他人騷擾的情況下,默默地爬格子。不論當下是愉悅或是悲傷,亢奮還是氣憤,都只有你一個獨自承受。
    香港的粵語被聯合國正式定義為一種語言,澳大利亞的第四大語言,美國和加拿大的第三大語言。粵語亦是唯一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之中國語言的大語種,當所有香港人閱讀這篇序言的時候,相信也是用粵語去讀的。道道地地的粵語,就是屬於平民的,有活力、人情味和靈魂的語言。
    孩子是世界未來的主人,還他們一個自由的閱讀空間,讓他們能學習自決,從而培育獨立思考,成為一個情理兼備的人,締造更好的將來,是我們成人的責任。
    我在小學四年級開始閱讀《水滸傳》,那時學習寫閱讀報告,需要那一本書來閱讀,父親就把一套三冊的《水滸傳》遞給我。我率先把目光停留在最後一百零八位好漢排座的列表上,那些好漢的外號特別吸引我,情形就像今天的大小朋友沉迷《復仇者聯盟》的英雄一樣。
    安徒生將揭穿新衣「祕密」的人由原本的非洲人改成一名小孩子,這改動令整個故事的視點由成人轉為兒童,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童言無忌常使人捧腹,同時感受到一種當頭棒喝的不快,能營造諷刺(Satire)的效果。
    在故事創作的過程中,作者要盡量避免陳腔濫調,就要有詩人所說的自我克制,不要為寫宏大的故事而忽略最微細的東西,角色的精神世界、角色與角色之間微妙的關係變化等等,因為世界愈大,作者的理解就愈淺薄,他創作的選擇就愈少,故事就容易變得俗不可耐。
    就我個人經驗而言,寫作是一件孤獨的事情。無論你這一刻跟誰瞎扯,或者參與一場禮宴,當你想把其中值得記下的事情或感受寫下來的時候,你也必須找一個安靜的角落,在沒有其他人騷擾的情況下,默默地爬格子。不論當下是愉悅或是悲傷,亢奮還是氣憤,都只有你一個獨自承受。
    香港的粵語被聯合國正式定義為一種語言,澳大利亞的第四大語言,美國和加拿大的第三大語言。粵語亦是唯一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之中國語言的大語種,當所有香港人閱讀這篇序言的時候,相信也是用粵語去讀的。道道地地的粵語,就是屬於平民的,有活力、人情味和靈魂的語言。
    孩子是世界未來的主人,還他們一個自由的閱讀空間,讓他們能學習自決,從而培育獨立思考,成為一個情理兼備的人,締造更好的將來,是我們成人的責任。
    我在小學四年級開始閱讀《水滸傳》,那時學習寫閱讀報告,需要那一本書來閱讀,父親就把一套三冊的《水滸傳》遞給我。我率先把目光停留在最後一百零八位好漢排座的列表上,那些好漢的外號特別吸引我,情形就像今天的大小朋友沉迷《復仇者聯盟》的英雄一樣。
    安徒生將揭穿新衣「祕密」的人由原本的非洲人改成一名小孩子,這改動令整個故事的視點由成人轉為兒童,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童言無忌常使人捧腹,同時感受到一種當頭棒喝的不快,能營造諷刺(Satire)的效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做夢。我是一個容易做夢的人,尤其是在大學以後,當我意識到自己容易做夢的時候,已經有許多夢了。 夢在夢裡是真實的,情緒也是。
    Thumbnail
    夢境通常發生在REM(快速動眼)睡眠階段,而REM睡眠階段在整個睡眠週期中佔比例較小。夢境是由大腦中記憶、情感、感官刺激、想像力等元素交互作用而形成。有多種理論解釋夢的產生,包括信息整理、神經活動和情緒狀態反映。夢的解讀與意義也有可能與個人宗教信仰、心理狀態有關。
    做夢的多寡跟內容是怎樣被影響的我不是很清楚,但從小我就覺得自己有「做夢體質」,連我人生中第一個記憶都是做夢夢到芝麻街美語的大鳥殺掉我鄰居然後我哭著起床跟媽媽說我不要再睡覺了做惡夢好恐怖。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名字裡有一個「夢」字,我兒時的夢都非常的精彩,而我起床後都會努力記下內容且很興奮地跟我的朋友述
    Thumbnail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很多人都說夢是假的!亂夢才叫夢,夢是虛幻不真實的,如果真實就不叫夢。世間法講這些也都對,我都不反對,但是「夢」也是我們自心投射出來的。為什麼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呢?「日有所思」是用你的心來思,所以「夜有所夢」由心投射出來的東西。我們去探究調整自己的修行,或身、語、意上...
    Thumbnail
    青少年對於夢境的熱衷,在大多數情況下,夢境中的情感和遭遇是不會主動分享的,但對於夢境中的內容卻會樂意描述。這篇文章探討了夢境和現實之間的連結,以及作者個人的夢境經驗和成長過程。
    背景介紹,我自從有記憶以來就會做夢,各式各樣的都夢到過,什麼預知夢、惡夢、夢中夢,當然也有少女懷春的夢啦XD。不過這次的呢是關於戰爭的夢,雖然結局可能對於常人來說有點超現實,但也帶給我一些啟發。接下來,我將用第一人稱回顧夢境。 昨天晚上的時候,我夢到有別的別人打過來了我分不太清楚是不是對岸,但又有
    Thumbnail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Thumbnail
    夢境分享,夢境除了反映潛意識,在夢裡你能做出與現實生活不同的選擇,能彌補過去的遺憾、為有意識的自我賦權、重新清理內在情緒、整合不同意識層面的自我,關心自己、覺察自己,Loveyourself。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個擅長做白日夢的人,我可以完全無視外界又全然不可控的在白日夢中任由故事發展,說他們是想像,更像是妄想,他們就像我全然投入現實世界時一樣的確實,卻比起真實世界更容易全然的投入,只有1或是0,而真實世界卻可以半缺不殘
    也許存在於夢境中的所有事物就讓它存在於夢境中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做夢。我是一個容易做夢的人,尤其是在大學以後,當我意識到自己容易做夢的時候,已經有許多夢了。 夢在夢裡是真實的,情緒也是。
    Thumbnail
    夢境通常發生在REM(快速動眼)睡眠階段,而REM睡眠階段在整個睡眠週期中佔比例較小。夢境是由大腦中記憶、情感、感官刺激、想像力等元素交互作用而形成。有多種理論解釋夢的產生,包括信息整理、神經活動和情緒狀態反映。夢的解讀與意義也有可能與個人宗教信仰、心理狀態有關。
    做夢的多寡跟內容是怎樣被影響的我不是很清楚,但從小我就覺得自己有「做夢體質」,連我人生中第一個記憶都是做夢夢到芝麻街美語的大鳥殺掉我鄰居然後我哭著起床跟媽媽說我不要再睡覺了做惡夢好恐怖。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名字裡有一個「夢」字,我兒時的夢都非常的精彩,而我起床後都會努力記下內容且很興奮地跟我的朋友述
    Thumbnail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很多人都說夢是假的!亂夢才叫夢,夢是虛幻不真實的,如果真實就不叫夢。世間法講這些也都對,我都不反對,但是「夢」也是我們自心投射出來的。為什麼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呢?「日有所思」是用你的心來思,所以「夜有所夢」由心投射出來的東西。我們去探究調整自己的修行,或身、語、意上...
    Thumbnail
    青少年對於夢境的熱衷,在大多數情況下,夢境中的情感和遭遇是不會主動分享的,但對於夢境中的內容卻會樂意描述。這篇文章探討了夢境和現實之間的連結,以及作者個人的夢境經驗和成長過程。
    背景介紹,我自從有記憶以來就會做夢,各式各樣的都夢到過,什麼預知夢、惡夢、夢中夢,當然也有少女懷春的夢啦XD。不過這次的呢是關於戰爭的夢,雖然結局可能對於常人來說有點超現實,但也帶給我一些啟發。接下來,我將用第一人稱回顧夢境。 昨天晚上的時候,我夢到有別的別人打過來了我分不太清楚是不是對岸,但又有
    Thumbnail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Thumbnail
    夢境分享,夢境除了反映潛意識,在夢裡你能做出與現實生活不同的選擇,能彌補過去的遺憾、為有意識的自我賦權、重新清理內在情緒、整合不同意識層面的自我,關心自己、覺察自己,Loveyourself。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個擅長做白日夢的人,我可以完全無視外界又全然不可控的在白日夢中任由故事發展,說他們是想像,更像是妄想,他們就像我全然投入現實世界時一樣的確實,卻比起真實世界更容易全然的投入,只有1或是0,而真實世界卻可以半缺不殘
    也許存在於夢境中的所有事物就讓它存在於夢境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