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語言文字歸於平民——《晶文薈萃》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寫這個序的時候,心情特別沉重,香港正處於危急存亡之秋,頓覺生命虛無,文字乏力。但見從小到大所學習的語言文字,被人眨抑、扭曲,甚至逐步毀滅,心裡就有一種背城借一的力量,推動自己繼續寫下一個又一個渺小的文字。閱讀陳雲的《中文解毒》(增訂版),更被他的文字喚醒了有點昏厥的靈魂:
十年過去,妖言不減。當權者以機械無文之官僚套語取代活潑生動之傳統語彙與日用口語,便於政府及商家操縱。傳媒、學校與權貴勾結,至今通街是「優化」與「打造」,能見的街邊裝修工程叫「優化」,不能見的學院研究創新叫「打造」,使平民丟失語詞而無法表達其情志。1
真正有創意和活力的語言文字,必定來自平民。香港能夠成為國際大都會,來自平民的語言文字創作,應記一功:
古文、白話,加埋番文,係香港「三及第中文」嘅營養素,食到我地港式文化大大隻隻,重可以揚威海外。2
香港的粵語被聯合國正式定義為一種語言,澳大利亞的第四大語言,美國和加拿大的第三大語言。粵語亦是唯一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之中國語言的大語種,當所有香港人閱讀這篇序言的時候,相信也是用粵語去讀的。道道地地的粵語,就是屬於平民的,有活力、人情味和靈魂的語言
今天我們談寫作,鼓勵更多少年人寫作,好好運用屬於自己的語言文字,是自然不過的事。從創作的角度看,語言文字的彈性愈高,創作的空間就愈大,作品就愈有特色。網絡文學的興起跟作者多用充滿香港風情的粵語創作不無關係,他們不盡是全用廣東話,也會如陳雲所說,運用香港三及第式中文來創作。只有運用這樣的語言文字,才能把香港獨有的風情表露得淋漓盡致。
語言文字是表達思維的最直接有效的媒介,我盼望《晶文薈萃》的所有少年作者,可以成為香港未來的重要作家,不獨寫出暢銷作品,更重要的,是寫出屬於香港人的作品,讓香港文學在世界各處遍地開花。

  1. 陳雲:《中文解毒》(增訂版)(香港:花千樹,2019)封底語。
  2. 同上,頁11。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9會員
183內容數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鄭子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孩子是世界未來的主人,還他們一個自由的閱讀空間,讓他們能學習自決,從而培育獨立思考,成為一個情理兼備的人,締造更好的將來,是我們成人的責任。
我在小學四年級開始閱讀《水滸傳》,那時學習寫閱讀報告,需要那一本書來閱讀,父親就把一套三冊的《水滸傳》遞給我。我率先把目光停留在最後一百零八位好漢排座的列表上,那些好漢的外號特別吸引我,情形就像今天的大小朋友沉迷《復仇者聯盟》的英雄一樣。
安徒生將揭穿新衣「祕密」的人由原本的非洲人改成一名小孩子,這改動令整個故事的視點由成人轉為兒童,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童言無忌常使人捧腹,同時感受到一種當頭棒喝的不快,能營造諷刺(Satire)的效果。
夏丏尊、葉聖陶合著的《文章講話》的首篇,談的是句讀(讀音為「豆」)和段落。古代沒有標點符號,一篇文章如何去讀,得靠讀者懂得在哪裡停頓。我在大學第一樣學的,就是句讀。
幻想故事的魔力就是來自受眾思考的模式。故事能滿足讀者的心理,使他們感到愉悅之外,還有一種精神層次的滿足感,他們或許從故事中感受到激勵、安慰,也許藉故事的角色得著力量,甚至會想像有一天可像故事中的主角,或成為英雄,或得著能力,或受到別人的肯定與寬容等等。
最近為暑期寫作班的學生製作了一本作品集,裡面收錄的都是他們在班上創作的短故事,算是一種練習的集體成果。再仔細端詳每個故事,發現即使故事的題目相同,出自性格各異的孩子手筆,也會呈現不同的面貌。
孩子是世界未來的主人,還他們一個自由的閱讀空間,讓他們能學習自決,從而培育獨立思考,成為一個情理兼備的人,締造更好的將來,是我們成人的責任。
我在小學四年級開始閱讀《水滸傳》,那時學習寫閱讀報告,需要那一本書來閱讀,父親就把一套三冊的《水滸傳》遞給我。我率先把目光停留在最後一百零八位好漢排座的列表上,那些好漢的外號特別吸引我,情形就像今天的大小朋友沉迷《復仇者聯盟》的英雄一樣。
安徒生將揭穿新衣「祕密」的人由原本的非洲人改成一名小孩子,這改動令整個故事的視點由成人轉為兒童,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童言無忌常使人捧腹,同時感受到一種當頭棒喝的不快,能營造諷刺(Satire)的效果。
夏丏尊、葉聖陶合著的《文章講話》的首篇,談的是句讀(讀音為「豆」)和段落。古代沒有標點符號,一篇文章如何去讀,得靠讀者懂得在哪裡停頓。我在大學第一樣學的,就是句讀。
幻想故事的魔力就是來自受眾思考的模式。故事能滿足讀者的心理,使他們感到愉悅之外,還有一種精神層次的滿足感,他們或許從故事中感受到激勵、安慰,也許藉故事的角色得著力量,甚至會想像有一天可像故事中的主角,或成為英雄,或得著能力,或受到別人的肯定與寬容等等。
最近為暑期寫作班的學生製作了一本作品集,裡面收錄的都是他們在班上創作的短故事,算是一種練習的集體成果。再仔細端詳每個故事,發現即使故事的題目相同,出自性格各異的孩子手筆,也會呈現不同的面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六 其實現代「語義」一詞並不適用於前節對中國語的觀察,因為中國語語法所關心的語義幾乎僅僅是字義而矣。現在讓我們按此進一步的觀察來探究一下中國語的表達能力問題。關於中國語的表達能力,香港的陳耀南先生於1980年寫了一本有趣的小書,名為《中國語文通論》。這本只有一百多頁的小
Thumbnail
我不懂詩。可是為什麽「粵語入詩」能理解成「白話為主,粵語為從」,而不是「詩為主,粵語為從」?
Thumbnail
清末民初,被外國人欺負,當時曾經有種想法,認為國家強弱和使用的語言有關。 而中國積弱不振,就是使用的語言造成。   因此,有人主張中文要改成拼音,如果無法立即改拼音,就先簡化,再改拼音。 中共簡化中文,目的就是要改拼音,早期有些簡體字,都附上拼音。   中文同音字太多,無法改拼音。  
Thumbnail
故事對往日的回想和對「彼處」的期盼,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未來可能的展望和探索。在路的盡頭,周未難對「此處」、「那處」與「彼處」的反思和體悟,成為了他尋找自我、理解生命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一、換語言佮文字是誠悲慘的代誌   以早,日本人來矣!台灣人換讀日本書,講日語。50年了後,另外一个政權來,逐家閣愛改學講華語,寫華文。彼當陣仔的台灣人誠可憐,尤其是佇寫文章,寫東寫西的人,愛換另外一種語言,是真慘的代誌。   我自2019年開始,佇部落格寫「逐工寫一段」,開始用漢字寫台文,
Thumbnail
學習語言除了練習,一定要有適當的環境,才能事半功倍。
Thumbnail
一般人可能不太會去關切漢字的使用問題, 因為目前大家在使用手機使用電腦時,都有繁體/簡體界面可以自由轉換,非常方便,不必使用者費心學習。然而漢語中文字的認識與使用, 卻仍是兩岸三地 、新馬地區共同關切的問題。
Thumbnail
很多時候覺得中文的美就在於,它可以直接由詞彙的拼接給出一幀幀的畫面,詞彙相互對調、抽換,畫面的順序和時間感就會完全不同。
Thumbnail
近年來,現代台灣社會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發展,文化的多元性不斷呈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開始思考,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必要學習古老的文言文?這個問題涉及到文化傳承、語文修養以及個人發展等多個層面,值得深入探討。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六 其實現代「語義」一詞並不適用於前節對中國語的觀察,因為中國語語法所關心的語義幾乎僅僅是字義而矣。現在讓我們按此進一步的觀察來探究一下中國語的表達能力問題。關於中國語的表達能力,香港的陳耀南先生於1980年寫了一本有趣的小書,名為《中國語文通論》。這本只有一百多頁的小
Thumbnail
我不懂詩。可是為什麽「粵語入詩」能理解成「白話為主,粵語為從」,而不是「詩為主,粵語為從」?
Thumbnail
清末民初,被外國人欺負,當時曾經有種想法,認為國家強弱和使用的語言有關。 而中國積弱不振,就是使用的語言造成。   因此,有人主張中文要改成拼音,如果無法立即改拼音,就先簡化,再改拼音。 中共簡化中文,目的就是要改拼音,早期有些簡體字,都附上拼音。   中文同音字太多,無法改拼音。  
Thumbnail
故事對往日的回想和對「彼處」的期盼,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未來可能的展望和探索。在路的盡頭,周未難對「此處」、「那處」與「彼處」的反思和體悟,成為了他尋找自我、理解生命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一、換語言佮文字是誠悲慘的代誌   以早,日本人來矣!台灣人換讀日本書,講日語。50年了後,另外一个政權來,逐家閣愛改學講華語,寫華文。彼當陣仔的台灣人誠可憐,尤其是佇寫文章,寫東寫西的人,愛換另外一種語言,是真慘的代誌。   我自2019年開始,佇部落格寫「逐工寫一段」,開始用漢字寫台文,
Thumbnail
學習語言除了練習,一定要有適當的環境,才能事半功倍。
Thumbnail
一般人可能不太會去關切漢字的使用問題, 因為目前大家在使用手機使用電腦時,都有繁體/簡體界面可以自由轉換,非常方便,不必使用者費心學習。然而漢語中文字的認識與使用, 卻仍是兩岸三地 、新馬地區共同關切的問題。
Thumbnail
很多時候覺得中文的美就在於,它可以直接由詞彙的拼接給出一幀幀的畫面,詞彙相互對調、抽換,畫面的順序和時間感就會完全不同。
Thumbnail
近年來,現代台灣社會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發展,文化的多元性不斷呈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開始思考,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必要學習古老的文言文?這個問題涉及到文化傳承、語文修養以及個人發展等多個層面,值得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