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博物館玩不出新把戲? 沒關係,第一步先把導覽員換掉!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群名為”博物館駭客”的年輕人,靠著帶團導覽賺進一大桶金。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經歷過新博物館的籌建,也看過一些舊博物館的改建,常顯得令人唏噓,所謂設計真的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妳十年前的得意手法現在可能平淡無奇,你五年前的新穎科技如今顯得庸俗老套。
這不免會產生一個質疑:當博物館老了時候怎麼辦?
難道真只有打掉重練、改建換新一途嗎?他們難道就無法吸引年輕人或新群眾了嗎?

首先,你要夠經典!

實際上,以本身參與博物館規劃顧問的角色來說,的確有很多風格過於陳舊、建築不夠優質、設計略顯粗糙的博物館,大約不到十年就會從神壇上落下來。
當然,這常是倉促建館的歷史共業,無論外觀室內或展品規劃都不足以支撐長久。
也就是不夠「經典」。
有的博物館建築本身就是藝術品,可能是百年古蹟或知名設計師作品;有的精心蒐藏了名貴稀有展品,許多人不辭千里也要來看它一眼。
「經典」的往往不是展示手法,而是「價值 — 無論空間或展品」,這是博物館能歷久不衰的第一步。

或者,試試新的導覽員!

嗯,你沒看錯,就是博物館導覽員。
印象中那位字正腔圓飽讀詩書的資深義工或公務人員。
但我要說的是,另一個關於美國人Gray的故事。
Nick Gray在2013年和一名女孩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約會,女孩介紹了許多他從沒注意、她卻很喜歡的作品,還如數家珍地分享作品背後的趣事與八卦。
這讓 Gray 非常驚艷,他發現原來可以用截然不同的角度去認識博物館。
經過了幾次嘗試與分享後,他決定創辦”Museum Hack”,一間專門幫人”導覽博物館”的創意公司。
a
”Museum Hack”的導覽員們多是演員、劇團或業務出身,口條幽默,個性既活潑又歡樂,他們不照本宣科、介紹冷門但有趣的展品軼事,還會加入遊戲互動等出奇不意的說故事方式,讓整個參觀過程充滿感染力。
這種非典型導覽,竟然大大吸引到不同年齡層、從來不曾進博物館的人搶破頭報團;連嬌生、Google 等大公司也請他們為員工上課。
”Museum Hack”的2017年營收更近300萬美金,三年成長率達450%以上。
Photo by Museum Hack
Photo by Museum Hack
Photo by Museum Hack

創新,有時候是觀念的更新。

”Museum Hack”的成功態度,著實讓我們受到啟發,我們總是沉浸在”硬體”的創新,卻往往忽略了”軟體”的更新。
博物館最重要的,終究還是”觀展體驗”。
能不能讓人「開心地看展」、「下次想再來看展」,可能遠比吸引來看建築、看手法或經典展品的目的性更值得我們深思。
而博物館的價值,似乎也更因為「人」的加入,以及「人與人」的互動,顯得更為完整而豐富。不是嗎?
或許過沒多久,台灣的博物館也會出現這樣有趣的導覽員喔!
導覽從來都不被視為一門學問。也常淪為博物館不太重視的底層業務。

新型態互動式導覽,不僅呈現創意才是創新的源頭;更代表著,老博物館還是有機會玩出新把戲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7會員
101內容數
從策展企劃到知識跨界的職人筆記,偶而聊聊古生物博物館的冷門經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子Liangz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7年,我們策劃了一個大型主題展覽,作為品牌定位的開端。
原以為可以多探幾個點和洞穴垂降,無奈體力透支,戶外考察真的需要體力啊!
其實不管你唸什麼,仍然得先確定自己適合做什麼才是。
有時候, 想傳達生硬艱澀的知識之前,得先來點軟的。
一般展覽公司其實也不少,但能主辦科普主題的卻寥寥可數。
2017年,我們策劃了一個大型主題展覽,作為品牌定位的開端。
原以為可以多探幾個點和洞穴垂降,無奈體力透支,戶外考察真的需要體力啊!
其實不管你唸什麼,仍然得先確定自己適合做什麼才是。
有時候, 想傳達生硬艱澀的知識之前,得先來點軟的。
一般展覽公司其實也不少,但能主辦科普主題的卻寥寥可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來推薦一本用活潑可愛插圖帶你認識博物館方方面面的新書——《#發現驚奇博物館:#從博物館的由來、#策展,#解開博物館與它的產物祕密》✨
Thumbnail
古蹟為什麼不能通通都變成博物館?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這個疑問!就讓我們跟著臺灣自來水之父巴爾頓的足跡,回到那個需要乾淨水源的時代,從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開始,去發現博物館與水的淵源;再跨越大半個地球前往倫敦....
Thumbnail
但故宮的未來,畢竟大部份還是操在一年都不去自己當平民百姓參觀一次的立委,以及寧可帶外賓釣蝦也不陪同參訪博物館美術館的「極峰」身上。故宮不能盡如人意,有一大半實是被這些有力人士有意指點或刻意漠視造成的。與其問道:故宮在乎未來嗎?看看這些我們選出來的人,我們是否更該捫心自問:我們在乎未來嗎?
Thumbnail
大約半年前,我與某旅行社配合,成為他們「故宮小小導遊」活動的導覽員。簡單來說,就是帶領小朋友認識故宮的文物與故事。我也因此去做了故宮文物的功課,雖然為數不多,也稱不上是資深研究者,但至少在常設展以及裡頭知名的文物我都有所探究。 就我的觀察,我發現許多陶瓷器上有吸睛的動物元......
Thumbnail
  想到博物館,你會想到什麼? 有可能是那顆有名的白菜(翠玉白菜)、一塊肉(肉形石)、一幅畫? 這都是典藏和展示的部分。 你是否曾注意到博物館裡的「人」? 
Thumbnail
每一間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風格~丹麥的進化博物館有特別的燈光和展場設計....
Thumbnail
你逛美術館嗎?上一次走進美術館,是什麼時候?看了哪一個展?是為了什麼而走進那座美術館呢?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在美術館或特定作品前拍照、打卡、上傳社群帳號的群眾,變成美術館的另一種風景。藝術的公關操作很成功,全民美術館的目標是否也成功了呢?
Thumbnail
今天,期待著參觀經過六年改建後,煥然一新的國家歷史博物館。到了那份期待與興奮,我知道,這將會是一趟意義非凡的旅程。走進博物館大廳,我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整個格局都改變了,展廳中央開了好大樓梯,讓我不禁感慨萬千。也不知這樣的設計是好是壞。 1929年12月,震驚學術界的北京人頭骨化 石在周口店附近發
Thumbnail
「一開始抱持著美好的想像進來,想像每個人就像醫務人員一樣,環境是那種特別乾淨整潔的,然後設備很齊全,進來以後會認為,在這樣一個環境修文物,文物能修好嗎?」─木器修復師 屈峰 北京故宮現藏180多萬件文物,每年在70多個展廳展出1萬多件的文物。修復以展覽的急迫性為先後考量,琳瑯滿目的文物
Thumbnail
SS大不列顛海事博物館正在進行一個長達32週的維護專案,將船上33年歷史的老舊木甲板變成了精美的限量鋼珠筆、項鍊以及耳環,並附有博物館給的證明書,購買這份商品的錢不只可以用來資助博物館的保存修復計畫,還能用來支持當地的匠師。這個方法不僅增加了商品的意義與價值,還能讓遊客一同參與保存修復計畫。
Thumbnail
來推薦一本用活潑可愛插圖帶你認識博物館方方面面的新書——《#發現驚奇博物館:#從博物館的由來、#策展,#解開博物館與它的產物祕密》✨
Thumbnail
古蹟為什麼不能通通都變成博物館?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這個疑問!就讓我們跟著臺灣自來水之父巴爾頓的足跡,回到那個需要乾淨水源的時代,從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開始,去發現博物館與水的淵源;再跨越大半個地球前往倫敦....
Thumbnail
但故宮的未來,畢竟大部份還是操在一年都不去自己當平民百姓參觀一次的立委,以及寧可帶外賓釣蝦也不陪同參訪博物館美術館的「極峰」身上。故宮不能盡如人意,有一大半實是被這些有力人士有意指點或刻意漠視造成的。與其問道:故宮在乎未來嗎?看看這些我們選出來的人,我們是否更該捫心自問:我們在乎未來嗎?
Thumbnail
大約半年前,我與某旅行社配合,成為他們「故宮小小導遊」活動的導覽員。簡單來說,就是帶領小朋友認識故宮的文物與故事。我也因此去做了故宮文物的功課,雖然為數不多,也稱不上是資深研究者,但至少在常設展以及裡頭知名的文物我都有所探究。 就我的觀察,我發現許多陶瓷器上有吸睛的動物元......
Thumbnail
  想到博物館,你會想到什麼? 有可能是那顆有名的白菜(翠玉白菜)、一塊肉(肉形石)、一幅畫? 這都是典藏和展示的部分。 你是否曾注意到博物館裡的「人」? 
Thumbnail
每一間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風格~丹麥的進化博物館有特別的燈光和展場設計....
Thumbnail
你逛美術館嗎?上一次走進美術館,是什麼時候?看了哪一個展?是為了什麼而走進那座美術館呢?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在美術館或特定作品前拍照、打卡、上傳社群帳號的群眾,變成美術館的另一種風景。藝術的公關操作很成功,全民美術館的目標是否也成功了呢?
Thumbnail
今天,期待著參觀經過六年改建後,煥然一新的國家歷史博物館。到了那份期待與興奮,我知道,這將會是一趟意義非凡的旅程。走進博物館大廳,我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整個格局都改變了,展廳中央開了好大樓梯,讓我不禁感慨萬千。也不知這樣的設計是好是壞。 1929年12月,震驚學術界的北京人頭骨化 石在周口店附近發
Thumbnail
「一開始抱持著美好的想像進來,想像每個人就像醫務人員一樣,環境是那種特別乾淨整潔的,然後設備很齊全,進來以後會認為,在這樣一個環境修文物,文物能修好嗎?」─木器修復師 屈峰 北京故宮現藏180多萬件文物,每年在70多個展廳展出1萬多件的文物。修復以展覽的急迫性為先後考量,琳瑯滿目的文物
Thumbnail
SS大不列顛海事博物館正在進行一個長達32週的維護專案,將船上33年歷史的老舊木甲板變成了精美的限量鋼珠筆、項鍊以及耳環,並附有博物館給的證明書,購買這份商品的錢不只可以用來資助博物館的保存修復計畫,還能用來支持當地的匠師。這個方法不僅增加了商品的意義與價值,還能讓遊客一同參與保存修復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