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不談時事,我們一起觀察對岸最傑出的說書人羅振宇,藏在 20 場跨年演將中的小趨勢。
這年,羅振宇訂下了跨年演講的基本形式: 問題導向、分段解答。這年,他提出了六個問題,對應六個腦洞作為解答,以下我幫你依序整理也設好章節,如果你沒時間,可以依照標題跳到有興趣的腦洞閱讀。
1. 動車組腦洞: 我不是強者,那我還有登上舞台的機會嗎?
2. 熱帶雨林腦洞: 我還能找到新的賺錢方法嗎?
3. 比特幣腦洞: 變化的速度這麼快,如果我跟不上,會被淘汰嗎?
4. 拔河腦洞: 中國的經濟增長,會不會遇到天花板?
5. 終點站腦洞: 中國的經濟增長有沒有可持續性,會一直持續下去嗎?
6. 樞紐腦洞: 中國能不能贏得一個良性的全球發展環境
7. 算法腦洞: 不找規律,我們找「人生算法」
如果你只有時間看一個腦洞,那推薦你看第 7 點「算法腦洞」! 絕對值得你讀完好好思考現在的自己。
不論你現在身處何方,你絕對需要你自己的「人生算法」
1. 動車組腦洞: 我不是強者,那我還有登上舞台的機會嗎?
有,因為舞台正在變大。
如果單看舞台聚光燈下,那裏大者恆大、強者恆強,沒有機會。但是舞台本身在變大,登上舞台的門檻不再如過往般高。看看大陸的汽車品牌,過去引進台灣的奇瑞、吉利、比亞迪,近年也出現了很多新面孔:小鵬、蔚來汽車...,聚光燈外,你仍然有機會。
另一個則是: 市場的變化讓「日常生意中積累起來的經驗和知識變的價值連城」,說的簡單一些「自己做一遍才懂得經驗和知識,正在變的價值連城」。創新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高大上,非得要寫個程式、找到新商業模式賺大錢。一點點的改變、一點點的進步,這就是創新。記得曾國藩說的話嗎? 「結硬寨,打呆仗」,創新就是這麼個硬道理。一點改變、一點進步就是創新,你當然有機會。
2. 熱帶雨林腦洞: 能找到新的商業模式嗎?
可以。因為每一天仍然有更多人在加入互聯網,他們加入會產生新連結和新需求。只要仍然有人持續加入,你就永遠有機會。但是,你得用新方法,不能停在舊思維中。
上一代的互聯網思維,是流量思維。流量思維下的每個用戶價值一樣,不管他在你的產品上花了 10 萬或 1 萬。因此,流量思維下掙錢的方法是不斷吸引新用戶,新用戶越多,你掙錢的機會也就越多。
可是流量的取得成本在增加。聚光燈下的大公司早已成為流量黑洞,他們吸走了大部分的流量。你的機會,不是在流量上。
機會,在「超級用戶」。
超級用戶思維,是那些願意付出小錢支持你的用戶。他們,是你的超級用戶。「繳費」,是超級用戶的識別之一。現在常看到的「付費訂閱」式的會員經濟,就是超級用戶思維下的產物。「付費」這個行為,在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了一種可持續的、可信任的正式關係。
德魯克說的對,而在超級用戶思維下就成了「創造並且留住顧客,特別是超級用戶,比獲取流量更重要」。這就是你的新機會。流量思維渴望新用戶,但現在是超級用戶思維的時代,現在更重要的是服務好已經有的用戶。你的生意自然會增長,這些超級用戶會為你打造好的口碑。
互聯網就像熱帶雨林一樣,即便你慢上車,你仍然有機會。理由如下:
1. 只要提供新的連結方式、佔據一個生態鏈,你就可以找到一席之地
2. 龐大複雜的環境中,你可以形成自己的小生態,擁有自己的超級系統和超級思維。
3. 比特幣腦洞: 我跟不上變化的速度,會不會被淘汰?
2017 年另一個奇葩現象是,阿里騰訊瘋狂投資傳統連鎖超市。
過去二十年互聯網是無到有;未來三十年是互聯網是有到無--馬雲
互聯網正在變成一種基礎設施,就像空氣一樣稀鬆平常。這會是一場席捲社會各個產業的革命。
傳統連鎖超市們有積極做出轉型嗎? 沒有,但是互聯網巨頭們透過各種辦法: 補貼、併購、投資,將他們捲進潮流。他們彷彿原地不動,低頭一看,腳下是甲板,自己早已上船。這就是比特世界的意思。過去我們以為必須費盡力氣參與、改變自己。但就像區塊鏈到來一樣,你會被捲入潮流。這時候,你可以做兩件事:
建信人類的演化方向: 人類的演化方向是效率越來越高。新零售的蛻變只是一種展現方式。重點不是轉型,而是推動效率
效率越來越高、分工越來越細: 比特腦洞下,就是希望你用最高的效率,用最好的自己。
4. 拔河腦洞: 中國的經濟增長,會不會遇到天花板?
打開地圖,自然地理和地緣政治會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大略的樣貌。然而,2017 年改變正在發生。
過去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有兩種: 自然地理和地緣政治。這兩個面向把世界分割成我們現在熟悉的長相。不過下一個世代,世界的樣貌悄悄改變,基礎設施思維要進入。
基礎設施思維底下,世界不再是塊與塊之間的拼圖,基礎設施會互相連結,將世界組成一個不同於現在的網絡結構。兩種不同的思維,會塑造兩種不同的大國,兩種不同的國際秩序。
美國,正是在自然地理和地緣政治下崛起的大國。他在乎國境線,一條分割線,仰賴強大軍事力量維繫,負責阻擋住什麼。而中國,是基礎建設網絡思維下的大國,這種思維的特色是彼此的連接將會具有豐富的創造性。
美國創造的國際秩序是一個塊狀的世界,像一場拳擊比賽。拳擊比賽有幾個侷限:
- 只有強者才能登上舞台。
- 終極目的是打倒對手
- 輸家必須離場。
這種秩序正在逐漸過時。為什麼? 因為準確打擊的對象正在變少。今天飛彈擊沉了一艘掛著丹麥旗的貨輪,沉沒的有中國作的毛巾、法國作的香水、日本人產的手機和韓國人產的芯片。誰受害了? 所有人,沒有人是明確的受害者。世界正在彼此連接,變得沒有邊界。當敵我無法一刀兩斷分清時,拳擊比賽也越來越困難。
中國的國際秩序是一個網絡世界,像一場拔河比賽。拔河比賽創新在此:
- 所有人都能上場
- 終極目的是將高價值的部分,往我這拉動
- 所有人都能留在舞台上。
拔河比賽關注的不是打倒對手,而是價值的移動方向。想要在拔河比賽中獲勝,重點不是像拳擊選手一樣變得更強大,關鍵是讓更多人站到自己這一方,成為規模大的一方。
因此中國的經濟增長暫時不會有天花板,世界仍然存在更多的基礎設施需求。
5. 終點站腦洞: 中國的經濟可以持續增長嗎?
日本人有個雁陣模型,用來解釋產業的轉移。雁陣模型的假設是: 產業永遠得有人帶頭。日本承接美國的產業轉移,接著是亞洲四小龍,最後是中國。任何一個國家都是產業轉移的中繼站。在這個假設下,中國會有兩項侷限:
- 中國不會帶頭,因為永遠都在做別人移轉來的低端產業
- 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遲早要轉交,因為各項成本都在提高。
然而,我們想介紹施展老師的新的思維: 世界產業演化的新壁壘--速度。
過往產業創新的壁壘是技術,技術更好就更佔優勢。現在產業創新的壁壘是速度。當變化的速度在增加,下游生產廠商的風險就在增加。因此大公司像蘋果,都在外包生產線。其中,最有能力承受承擔這種生產風險,就是中國。
中國辦到了一項製造業矛盾性奇蹟: 高效率、高彈性。
為何說是矛盾? 效率來自分工,但分工越多彈性卻越差。中國如何辦到的?
高效率: 極細緻分工
中國的高效率來自極細緻分工。一個打火機 28 個元件,在浙江就是 28 家工廠。
高彈性: 動態整合的供應鏈
這些超細緻分工底下的一堆小工廠,就形成了一個可以動態整合的供應鏈,像是樂高積木自由組合一樣。這是中國高彈性的秘密。
中國更是一個受命運眷顧的國家。中國市場是個超大規模性的市場,這是中國的命。超大規模讓極致分工下的小企業仍然有利可圖,不至於沒有生存空間。
中國的運,是90年代恰好備齊了所有創新經濟的生產條件。稅制、土地改革、基礎設施完備的工業區、農民工進城...,這些恰恰都在 90 年代初步完成。當西方轉型進創新經濟時代,開始外包風險,發現中國早已準備好了土地、工業區、供應鏈、小企業和工人。
未來世界格局會演化出全新樣貌: 美國創新、中國製造、全球市場。
不是只有高端科技才較高科技;幫助高端科技大規模量產,這本身就是高科技。中國創造的高效率、高彈性奇蹟,就是高科技。
6. 樞紐腦洞: 中國的經濟增長,會得到一個良性的全球空間嗎?
會,因為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的樞紐。世界演化的方向,也形成了對中國的需求。全球經濟是一個雙循環結構,就像一個 8 字型一樣。上一個圈,下一個圈。
下圈是比中國落後的國家,主要是一些原料出口型的國家。中國提出基礎設施協助,輸出的原材料來到中國,由中國這個製造業中心,產製出成品,投放世界。
上圈是西方國家的創新能力: 資本、第三產業的服務能力等,一樣投放到中國形成更好的基礎設施能力和製造業中心能力,在輸回世界。
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窮國、富國;最先進的創新國家和落後的原材料國家之間不可或缺的連接器。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的十字路口、路由器,或是樞紐。
7. 人生算法: 利用一種不斷迭代的機制,提高自己達成目標的機率的過程,這叫做算法。
小時候我們一直在尋找規律: 考高分、賺大錢、擁有美滿家庭的規律。可是今天,我們應該重視的是算法。
算法不是規律,算法來自事實,透過不斷的蒐集事實和數據產出結果。這些東西進入算法後,讓算法不斷的自我迭代、內部運算,最後產出結果。然而,輸出結果不是最重要的環節,只是過程。
利用一種不斷迭代的機制,提高自己達成目標機率的過程,這叫做算法。
算法的精華是可以不斷迭代、不斷逼近世界的真相。以算法為中心的人生,是不相信「一成不變的規律」,只相信不斷迭代的過程。
人生本來就少有一步登頂,只有根據反饋不斷迭代。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律,只有可以不斷增加的概率。
白話一點說,人生算法就是你面對世界時,不斷重複的最基本套路。
短評
這年的跨年演講,羅胖訂下了跨年演講的基本模型: 問題導向、分段解答。不過我還是得說,我沒有到 100% 認同他說講的每個環節,特別是後三個有關中國整體國家發展的腦洞的部分。畢竟在高壓環境下,如果他唱衰中國的前途,可能 20 場跨年演講的承諾也將落空,因此不免會受到侷限。
不過 2017 年這場演講我仍然認為含金量很不錯,超級用戶思維近年已經出現越來越多案例,結尾的「人生算法」我更認為是一絕,絕對值得人人一讀。如果你曾經讀過《恆毅力》,人生算法的公式應該很眼熟。
我們誕生在一個算法的年代。連電腦的算法都在不斷迭代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