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選劇|《鏡子森林》:記者就是旁觀他人的痛苦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查真相,你憑甚麼調查?你是檢察官?還是警察?」
連續劇最難的,就是讓人願意一直持續追下去。在這個各種影視型態百家爭鳴的時代,所有作品都在與全世界競爭觀眾眼球。一部影視作品往往只有三首歌的時間,就被決定是否能帶給觀眾續追動力。也因此,第一集的前半小時極為重要。
《鏡子森林》第一集的開場,是幾名青少年在海邊起了口角爭執,一名少年的姑姑是記者,寫同學爸爸收紅包的新聞。不服氣的同學指責少年:「為什麼你姑姑要亂寫?當記者了不起喔?」盛怒之下騎著腳踏車揚長而去。此時鏡頭拉回同一個海邊,一名成年男子望著大海,後方女子叫了他一聲大記者,原來他就是當年那名不服氣的同學,當年那個喊著「當記者了不起喔」的他,長大後成為了記者。
這位記者叫侯方平,他離我們認定的理想記者可能有些差距,外型蓄著小鬍子,言行舉止似地痞,一副吊兒啷噹模樣。很快地我們知道了他是某報社的社會線記者,正在暗中追查一樁市場能量水喝出人命的新聞。追查過程中被黑道脅迫收取紅包,卻寧願喝下汙水也不願服從。回到報社後他再度切換回輕浮狀態,在會議上滿口盡是小鮮肉情殺之類的腥羶色詞彙──這是《鏡子森林》開場前十分鐘的劇情,很快建立起這位名叫侯方平的記者給人的好奇。他有很多面,每一面也都是他。開場透過一名角色,讓觀眾快速理解到劇名中「鏡子」的含義為何。
以新聞媒體生態為題材的《鏡子森林》,是民視製作的年度旗艦劇,從製作期開始即以三季規劃,採取如美劇的製作規格。第一季由資深導演鄭文堂執導,後兩季則交棒給另兩名導演執行。同個故事與角色交到了不同導演手上,會呈現出怎樣的火花?這是鄭文堂想知道的,也是吸引觀眾的話題。
三季的成敗關鍵自然在第一季,打頭陣的鄭文堂當然得全力以赴。《鏡子森林》的演員陣容堅強,包含了楊謹華、姚淳耀、侯怡君、柯叔元、鄭人碩、林柏宏、游安順、梁正群、李之勤等,就連滅火器樂團主唱楊大正都在劇中擔任吃重角色。這些來自電影、戲劇、音樂圈等不同領域的成員們齊聚這件事,本身就足夠令人期待。而在選角安排上,更是展現鄭文堂的眼光精準之處。
鄭文堂為劇中角色打造的形象都極為鮮明,在口條與說話方式上更作足功課。黑道與地方員警道地的台語口氣本來就是鄭文堂作品的基本配備,已多次與鄭文堂合作的姚淳耀,儼然與鄭文堂有了默契,輕浮得恰到好處;而演出刑事警察的楊大正,與姚淳耀多場對手戲都相當出色。警察與記者間是互相依存、又彼此利用的共生關係,兩人的職場處境上又都周旋於上層壓力與個人堅持之間。在無奈與逐漸對工作失去熱誠的面向上,兩人的演出都能輕易勾起觀眾共鳴。
除了主要演員外,《鏡子森林》各集裡友情客串的角色也令人驚艷,首集中走投無路的銀行經理由電影導演鄭有傑飾演,不滿警察來工地測酒駕的工人,則是紀錄片導演莊益增──當然大家可能更熟悉他是《大佛普拉斯》的菜脯。而在警局喝得醉醺醺斥責警察的老記者,則是以《陽光普照》拿下金馬獎的新科影帝陳以文。鄭文堂的好人緣顯然在《鏡子森林》一覽無遺,而這些友情站台也讓這齣戲每一集都充滿驚喜。
當然,提到新聞相關的影視作品,自然容易聯想到今年上半年大放異彩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不過《鏡子森林》的劇情步調很快會讓觀眾從比較的框架中跳脫。導演鄭文堂長期在台灣獨立電影深耕,擅長題材挖掘的編導風格,都在《鏡子森林》中展現功力。《鏡子森林》以一家名為「火線新聞」的傳統紙媒報社為背景,看似與《我們與惡的距離》以新聞台為背景的設定相距不遠。不過,《鏡子森林》將更多重心放在還原傳統紙媒的現況上,先讓觀眾理解記者這行的職場環境,再帶觀眾走入這項職業的心境甘苦。《鏡子森林》的前幾集,除了以個別案件帶出不同新聞的跑線差異外,同時也將報社例行的報稿會議、發稿過程、甚至印刷廠的印製程序等等,這些「成為新聞」的過程,盡可能呈現出最接近真實的狀態。
高壓的職場生態,快速的抉擇取捨,分秒都在考驗記者。《鏡子森林》的寫實感,來自劇中描繪的職場環境我們並不陌生,畢竟台灣多數職場皆如此。網路的快速發展,讓各行各業幾乎都在追求點閱數字與聲量,數字點閱壓力來自報社營運考量;然而回到記者本身,記者究竟是一份怎樣的工作?到底該追求什麼?在《鏡子森林》後續集數中,則帶觀眾走入更多的思考與提問。
「什麼是記者?既不是檢察官,也不是警察,究竟能查什麼?」記者是追新聞,還是找真相?一件不起眼的新聞背後會影響多少人?這些影響是必然的,還是可避免的?新聞來源的可靠度又該如何把關?《鏡子森林》透過報社日常,將這些提問暗藏其中,片中出現眾多人物角色,錯綜複雜的利害關係讓人無法輕易理出絕對的是非黑白。《鏡子森林》令我想起日本正在 ON 檔的日劇《扭曲的波紋》,改編自曾擔任新聞記者的塩田武士同名小說。兩劇不約而同都探討網路及平面的資訊之戰,亦同樣將「新聞對他人生活所造成的影響」帶到觀眾面前。
網路新聞無法徹底收回,每篇公開在網路上的文章都會成為未來的搜尋歷史。過去平面報紙需要送印,或許還有五小時的時間可以反悔或修正。但此刻我們來到字數無上限、版面無極限的網路時代,身在其中的記者又該如何適應?如何確保每則新聞的能見與需被見?近期多部關於新聞媒體的影視作品共同的目標或許都是為了提醒你我:新聞絕不單單只是一篇看過即扔的文字。
《鏡子森林》在片頭開宗明義地告訴觀眾:新聞就是兩面刃,新聞從業人員不該只為追求數字而犧牲公正客觀的報導,同時也提示觀眾應隨時抱持懷疑而非照單全收的態度。處在網路當道的時代,每個人在社群平台上的轉貼分享,都是傳播的一部份。每個人都是媒體,然而我們給自己求證的時間有多少?在質疑記者報導新聞是否有充分查證之前,或許也該問問自己:我們是否也同樣在盲目分享中,成了不實報導的擴散共犯之一?
新聞不是只有字,報紙也不只是紙。所有新聞的背後都是關於人,記者是人,讀者是人,當事人相關者都是。只是我們很容易忽略,在閱聽與擴散中輕忽了這些資訊的影響性。2019 歲末壓軸登場的台劇《鏡子森林》,以報社日常帶出整個社會環環相扣的人際脈絡,以及新聞何以成為牽一髮動全身的風向操作。不單只是一味熱血,在對立與衝突中如何持續保有初衷?相信對在職場上身不由己的人們來說,看《鏡子森林》的同時,或許你也會從那面鏡子中看見自己。
全文劇照:民視提供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除了無線與有線電視台外,影音串流頻道的崛起與激烈競爭、網際網路的普及化、大量人才轉戰小螢幕、電腦動畫技術愈發成熟、影集篇幅讓創作者可以細心鋪陳角色關係與劇情轉折等因素,使得影集的精彩與複雜度更勝電影,加上越來越多影迷習慣在手機、平板、電腦上看劇,更讓「追劇」成為當代人的生活日常。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只是句俏皮、尖酸、卻無法解決問題的風涼話,這行背後太多有口難言的苦衷,拉扯著每一位成員。《鏡子森林》的編劇鄭心媚,有十六年記者經歷,以「職人劇」形式描寫起記者心境,層次特別豐富。
《想見你》的「穿越」是:原本我們的命運騎行在筆直的路上,如果時光之路忽然逆行而上攀,大塊的風景斑斕變幻,繁花旋風而逝,風又旋轉地像花、點綴於崎嶇的時空座軸裡,如果到達連我和你的影子都將隱沒的、初陽未生的盡處,你願意再從這般荒蕪造出同樣的脈絡,回到「這裡」嗎?你願意踏尋無有植被的初因找到我嗎?
繼《前男友》(2011)、《花是愛》(2012,同樣由黃天仁導演)、與《必娶女人》(2015)之後,簡奇峯與林欣慧再度共同編劇的《想見你》,還是走浪漫愛情喜劇的路線,有著深深濃濃的愛情依戀縈繞在男女主角間,也有著幽默發噱的風趣對話穿梭於甘草人物間。
除了無線與有線電視台外,影音串流頻道的崛起與激烈競爭、網際網路的普及化、大量人才轉戰小螢幕、電腦動畫技術愈發成熟、影集篇幅讓創作者可以細心鋪陳角色關係與劇情轉折等因素,使得影集的精彩與複雜度更勝電影,加上越來越多影迷習慣在手機、平板、電腦上看劇,更讓「追劇」成為當代人的生活日常。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只是句俏皮、尖酸、卻無法解決問題的風涼話,這行背後太多有口難言的苦衷,拉扯著每一位成員。《鏡子森林》的編劇鄭心媚,有十六年記者經歷,以「職人劇」形式描寫起記者心境,層次特別豐富。
《想見你》的「穿越」是:原本我們的命運騎行在筆直的路上,如果時光之路忽然逆行而上攀,大塊的風景斑斕變幻,繁花旋風而逝,風又旋轉地像花、點綴於崎嶇的時空座軸裡,如果到達連我和你的影子都將隱沒的、初陽未生的盡處,你願意再從這般荒蕪造出同樣的脈絡,回到「這裡」嗎?你願意踏尋無有植被的初因找到我嗎?
繼《前男友》(2011)、《花是愛》(2012,同樣由黃天仁導演)、與《必娶女人》(2015)之後,簡奇峯與林欣慧再度共同編劇的《想見你》,還是走浪漫愛情喜劇的路線,有著深深濃濃的愛情依戀縈繞在男女主角間,也有著幽默發噱的風趣對話穿梭於甘草人物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哈雷路亞,嗆司!」這句山下智久眨眼喊出的回到未來咒語,至今仍是眾多日劇迷心目中的經典台詞。不過時隔多年之後再次重看,從少女變成上班族、觀看方式從第四台變成串流平台,客觀與主觀的條件都已截然不同,《求婚大作戰》帶來的感動,會有所變化嗎?
Thumbnail
很廢的同事,大概每個人都曾經遇過。但廢到令人懷疑她是不是在藏招的,肯定只有《無能之鷹》裡的鷹野爪子了。2024 年秋季檔的日劇,絕大部分的表現都中規中矩,因此讓荒謬到有點電波系的漫改日劇《無能之鷹》更顯得獨樹一格。
Thumbnail
小報文化小記者生存紀事EP01 小報文化是台港資某報紙的特色,即使它的記者數和資源是數倍於傳統平媒的。這讓台水傳統平媒很不適應。我個人把臥韱採訪配合同事在外頭公共場地拍攝的沒爭議的鐵則,主要是要以踢爆台灣不公不益不文化的亂象,滿足觀眾自以為偉光正的三歡來批評見報的新聞,這對公部門影響力很大,他們還
Thumbnail
我是公孫石,在大學時攻讀新聞與傳播學;讀書時的志願是當戰地記者,現職是網絡傳媒的特約記者。 有一日,我如常在某間茶舍內一邊喝茶一邊趕稿時,發現了一個被遺在地上的公文袋。 我撿起了公文袋,看完裡邊的文件後,我毅然決定——   「即使冒著生命危險也要把真相報道出
Thumbnail
瞄到鄭麗媛要和魏河俊組CP的新聞,我很期待,鄭麗媛演了好幾回律師檢察官,魏河俊我最有印象的還是《魷魚遊戲》裡的警察,《魷魚遊戲》之前雖然追過《羅曼史是別冊附錄》,卻對他毫無記憶,後來才發現他是劇中那個書封設計家,嗯,他似乎更適合有武打戲的角色。 兩人若合演刑偵劇應該蠻精彩的吧,但這齣戲裡兩人要站在
Thumbnail
一直到全劇結尾,當 Donny 聽著 Martha 的獨白而痛哭時,那並非是騷擾終於結束後的鬆一口氣,而不是受傷後準備痊癒的自我釋放。那是在漫長(且並不一定能痊癒)的修復過程中,即將開始的第一步:發現他人有著和自己相似的創傷經驗,因此感覺到自己並不是那麼孤單,有點幸福,有點悲哀,有點病態的倖存之感。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Thumbnail
《不夠善良的我們》能用「量子糾纏」的故事,將簡慶芬與 Rebecca、Rebecca 與何瑞之、何瑞之與簡慶芬之間的糾纏拍得那麼細膩又感性,各自成立也平衡了彼此的善良指數,這何嘗不是一種台灣人情味的寫實與具現?而且,當用科學來比喻一件事,卻還是依然很浪漫的時候,那這件事果真是很不得了的浪漫吧?
Thumbnail
谷珂不知他們先前聚過,以為這後生影帝得戚了就要跟他家藝人曬命,氣得要死。 周森見他在氣頭上,下意識隱瞞了這事,只道人多景耀也拿他沒法兒,臨時拒絕和人鬧掰對名聲不好,匆匆安撫幾句才掛斷電話。時候晚了,他轉過身時人潮已去,曲終人散。 幾米開外,景耀倚著牆看他,好似當年在牛棚中靜靜觀夜的少年。
Thumbnail
對於喜歡八〇年代,以及那些年曾經影響世界觀眾的 OVA 動畫作品──如今是姐妹的華卓斯基兄弟,當年也是川尻善昭的信徒──吸滿了泡沫時代奶水的《妖獸都市》,始終是最浪漫、最妖艷的作品,它讓我們看見了川尻善昭的美學,當代東京的狂野澎湃,以及那股濃到散不開的,五味雜陳的氣味。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哈雷路亞,嗆司!」這句山下智久眨眼喊出的回到未來咒語,至今仍是眾多日劇迷心目中的經典台詞。不過時隔多年之後再次重看,從少女變成上班族、觀看方式從第四台變成串流平台,客觀與主觀的條件都已截然不同,《求婚大作戰》帶來的感動,會有所變化嗎?
Thumbnail
很廢的同事,大概每個人都曾經遇過。但廢到令人懷疑她是不是在藏招的,肯定只有《無能之鷹》裡的鷹野爪子了。2024 年秋季檔的日劇,絕大部分的表現都中規中矩,因此讓荒謬到有點電波系的漫改日劇《無能之鷹》更顯得獨樹一格。
Thumbnail
小報文化小記者生存紀事EP01 小報文化是台港資某報紙的特色,即使它的記者數和資源是數倍於傳統平媒的。這讓台水傳統平媒很不適應。我個人把臥韱採訪配合同事在外頭公共場地拍攝的沒爭議的鐵則,主要是要以踢爆台灣不公不益不文化的亂象,滿足觀眾自以為偉光正的三歡來批評見報的新聞,這對公部門影響力很大,他們還
Thumbnail
我是公孫石,在大學時攻讀新聞與傳播學;讀書時的志願是當戰地記者,現職是網絡傳媒的特約記者。 有一日,我如常在某間茶舍內一邊喝茶一邊趕稿時,發現了一個被遺在地上的公文袋。 我撿起了公文袋,看完裡邊的文件後,我毅然決定——   「即使冒著生命危險也要把真相報道出
Thumbnail
瞄到鄭麗媛要和魏河俊組CP的新聞,我很期待,鄭麗媛演了好幾回律師檢察官,魏河俊我最有印象的還是《魷魚遊戲》裡的警察,《魷魚遊戲》之前雖然追過《羅曼史是別冊附錄》,卻對他毫無記憶,後來才發現他是劇中那個書封設計家,嗯,他似乎更適合有武打戲的角色。 兩人若合演刑偵劇應該蠻精彩的吧,但這齣戲裡兩人要站在
Thumbnail
一直到全劇結尾,當 Donny 聽著 Martha 的獨白而痛哭時,那並非是騷擾終於結束後的鬆一口氣,而不是受傷後準備痊癒的自我釋放。那是在漫長(且並不一定能痊癒)的修復過程中,即將開始的第一步:發現他人有著和自己相似的創傷經驗,因此感覺到自己並不是那麼孤單,有點幸福,有點悲哀,有點病態的倖存之感。
Thumbnail
在各媒體發展迅速的年代,輿論有著令人畏懼的力量;輿論能夠造神,亦能造惡魔。我們總以為自己公正客觀、保有批判性思考、能明理地分辨是非,但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在媒體的推波下,與大眾一起未審先判呢? 我想起2017年的南港小模案,媒體報導風向將受害者的好友推向了輿論風口,直指她和犯人男友共同涉
Thumbnail
《不夠善良的我們》能用「量子糾纏」的故事,將簡慶芬與 Rebecca、Rebecca 與何瑞之、何瑞之與簡慶芬之間的糾纏拍得那麼細膩又感性,各自成立也平衡了彼此的善良指數,這何嘗不是一種台灣人情味的寫實與具現?而且,當用科學來比喻一件事,卻還是依然很浪漫的時候,那這件事果真是很不得了的浪漫吧?
Thumbnail
谷珂不知他們先前聚過,以為這後生影帝得戚了就要跟他家藝人曬命,氣得要死。 周森見他在氣頭上,下意識隱瞞了這事,只道人多景耀也拿他沒法兒,臨時拒絕和人鬧掰對名聲不好,匆匆安撫幾句才掛斷電話。時候晚了,他轉過身時人潮已去,曲終人散。 幾米開外,景耀倚著牆看他,好似當年在牛棚中靜靜觀夜的少年。
Thumbnail
對於喜歡八〇年代,以及那些年曾經影響世界觀眾的 OVA 動畫作品──如今是姐妹的華卓斯基兄弟,當年也是川尻善昭的信徒──吸滿了泡沫時代奶水的《妖獸都市》,始終是最浪漫、最妖艷的作品,它讓我們看見了川尻善昭的美學,當代東京的狂野澎湃,以及那股濃到散不開的,五味雜陳的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