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聯手,做出實在的純米粄糕:彭家粄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A Collaboration of Mother and Son : Rice Cakes from the Peng Family

raw-image

文/鄭婷尹.攝影/董昱

「我們到現在還在磨合。」彭家粄糕第三代接班人彭家麒十年前因父親離世,不捨母親獨自經營家業,決定回家幫忙;即使偶有意見不合,母子倆仍協力撐起了營業近一甲子老店。


母子倆輪班顧店 隱形默契創造好味道

The Best Rice Cakes Made by Team Chemistry

彭家麒剛回到北埔時,主要幫忙脫水、磨米的重活,學到現在晉級為生產主力,七十歲的媽媽羅翔憶則退居協助的角色。清晨天還未亮,羅阿姨便起床將前晚做好的米食脫模、分切裝袋,一個個擺上家門前的小攤子,等著四、五點做早活的客人上門,開始一天的營業;中午後由彭家麒接手製作隔日要賣的粄糕,傍晚五點關店後也不得閒,一直忙到九點左右才休息,遇上假日或大筆訂單還得熬夜做到早上。

和最熟悉的家人當同事可不容易,母子倆的個性和作法不同,難免有意見上的分歧,但總歸是一家人,彭家麒不把這些事放心上,這幾年兩人就這樣輪班顧店,加上彭家麒還要照顧一歲多的孩子,全家只有公休日前一晚能坐下來好好吃飯,他便邀集住外地的姊姊一起上館子,度過難得的家庭時光。

raw-image


做工實在 層層堆疊的純米粄糕

Making Multi-Layered Rice Cakes with an Exquisite Craft

彭家的粄糕不僅是外地遊客必買的伴手,在地人也時常光顧。每日限量供應傳統客家米食:九層糕、水粄、菜包、紅粄、芋頭糕、紅豆花生年糕等等,農曆春節前也會做鹹年糕和原味年糕。說起最受歡迎的九層糕,工序繁雜坊間已經很少人在做,彭家麒描述:「先將在來米泡水二至三小時,清洗後磨成米漿再加水、鹽和糖,在模具中倒入一層米漿,蒸熟後再淋上第二層,一直重複這樣的動作,前前後後要淋十幾層。」過程中不僅要觀察色澤、注意火候,還要等常溫冷卻五小時後才能脫模,用電扇吹涼或冰箱冷藏都會使表皮乾硬,口感就不好了。

「我們都是純米製作,也沒有添加物或防腐劑,好不好吃看個人,但就是實在啦!」九層糕和芋頭糕以在來米製作,年糕是以糯米製作,發糕的原料是蓬萊米,菜包則是蓬萊米混合糯米……,每種米的黏性不同,彭家粄糕以四種米混合調配,做出廣受饕客喜愛的味道。對於即將迎接新生命到來的彭家麒而言,日子過得去就好,未來母子倆也會繼續攜手,將傳統粄糕的滋味分享給更多人。

raw-image

彭家粄糕
03-580-1356
新竹縣北埔鄉南興街 90 號
06:00-17:00(週一公休)


本篇文章出自新竹縣北埔鄉公所發行之《豐收北埔》小誌。
指導單位|客家委員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台北分局、交通部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新竹縣政府、新竹縣議會、北埔鄉民代表會
主辦單位| 新竹縣北埔鄉公所、新竹縣北埔鄉兒少文教協會、山城北埔產業觀光發展協會
出版單位|新竹縣北埔鄉公所
執行單位|見域工作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257會員
246內容數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2022/12/08
看到徵才公告上寫著「限女性」、「男性尤佳」,你是否曾覺得有些不對勁?其實,這樣的徵才訊息都是違法的!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7 條規定‧‧‧
Thumbnail
2022/12/08
看到徵才公告上寫著「限女性」、「男性尤佳」,你是否曾覺得有些不對勁?其實,這樣的徵才訊息都是違法的!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7 條規定‧‧‧
Thumbnail
2022/12/07
站在新竹公會堂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建築正立面上精美的紋飾。力行工藝社總監楊榮元匠師在一旁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他的泥塑作品與創作過程,栩栩如生的水果浮雕,是匠師們一筆一筆琢磨出來的精緻工藝。
Thumbnail
2022/12/07
站在新竹公會堂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建築正立面上精美的紋飾。力行工藝社總監楊榮元匠師在一旁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他的泥塑作品與創作過程,栩栩如生的水果浮雕,是匠師們一筆一筆琢磨出來的精緻工藝。
Thumbnail
2022/12/06
新竹公會堂自2019年起,展開歷時三年多的修復工作,於2022年九月竣工。該建築為日治時期集會場所,建築量體龐大,因此修繕時間也比一般古蹟來得長。其中,修復建築日式棟架的木作工程,是本次修復的一大看點!讓我們跟著木作匠師,一同揭開新竹公會堂木作修復工程的神秘面紗吧! 修復知
Thumbnail
2022/12/06
新竹公會堂自2019年起,展開歷時三年多的修復工作,於2022年九月竣工。該建築為日治時期集會場所,建築量體龐大,因此修繕時間也比一般古蹟來得長。其中,修復建築日式棟架的木作工程,是本次修復的一大看點!讓我們跟著木作匠師,一同揭開新竹公會堂木作修復工程的神秘面紗吧! 修復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興農米店」矗立在車水馬龍的竹東與新竹市連結的中興路邊,祖父那年代以碾米賣米為主,到民國50多年後竹東地區種稻人家減少,碾米量下降許多,開始賣白米、糯米、胚米等,直到20多年前大兒子跟媳婦接手後,兼做米食的早餐販售,後續大女兒也回家幫忙。看起來小小的店面,卻深藏許多在地的歷史軌跡……
Thumbnail
「興農米店」矗立在車水馬龍的竹東與新竹市連結的中興路邊,祖父那年代以碾米賣米為主,到民國50多年後竹東地區種稻人家減少,碾米量下降許多,開始賣白米、糯米、胚米等,直到20多年前大兒子跟媳婦接手後,兼做米食的早餐販售,後續大女兒也回家幫忙。看起來小小的店面,卻深藏許多在地的歷史軌跡……
Thumbnail
提到客家美食,一定不能漏掉客家人的日常飲食──粄條,白溜溜的粄條,除了湯粄條、乾粄條、炒粄條,你還會怎麼吃?你知道竹東大排長龍早餐店的粄條蛋餅怎麼來?跟上我們天透光就出門拜訪的腳步,一探粄條的故事。 採訪/許佩玟 撰文/許佩玟 攝影/鍾小宏
Thumbnail
提到客家美食,一定不能漏掉客家人的日常飲食──粄條,白溜溜的粄條,除了湯粄條、乾粄條、炒粄條,你還會怎麼吃?你知道竹東大排長龍早餐店的粄條蛋餅怎麼來?跟上我們天透光就出門拜訪的腳步,一探粄條的故事。 採訪/許佩玟 撰文/許佩玟 攝影/鍾小宏
Thumbnail
台北市民生社區一角,鵝黃色的燈光下,打開門是不尋常的餐館「食憶」。結合了「私廚」、「無菜單料理」、「銀髮經濟」,由57歲到94歲二十多位長輩掌廚,分享家鄉私房菜,於去年集結出版《食憶的家傳菜譜》。本期特別收錄「傳承眷村味的湖北女兒─彭阿姨」的故事,與新北讀者分享。
Thumbnail
台北市民生社區一角,鵝黃色的燈光下,打開門是不尋常的餐館「食憶」。結合了「私廚」、「無菜單料理」、「銀髮經濟」,由57歲到94歲二十多位長輩掌廚,分享家鄉私房菜,於去年集結出版《食憶的家傳菜譜》。本期特別收錄「傳承眷村味的湖北女兒─彭阿姨」的故事,與新北讀者分享。
Thumbnail
北埔的石柿個頭較小,甜度高且口感佳,通常從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下旬開始採收,其中又以大湖村為主要產區。往大湖村的路上沿途可見不少柿子樹,穿過蜿蜒山路,我們來到謝媽媽的家......
Thumbnail
北埔的石柿個頭較小,甜度高且口感佳,通常從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下旬開始採收,其中又以大湖村為主要產區。往大湖村的路上沿途可見不少柿子樹,穿過蜿蜒山路,我們來到謝媽媽的家......
Thumbnail
每週二和週五,埔尾社區會聚集一群志工阿姨、叔叔,在社區協會的集會所準備施展廚藝,讓前來共餐的社區居民大飽口福,開心地共度午餐時光。
Thumbnail
每週二和週五,埔尾社區會聚集一群志工阿姨、叔叔,在社區協會的集會所準備施展廚藝,讓前來共餐的社區居民大飽口福,開心地共度午餐時光。
Thumbnail
距離慈天宮不遠處,也就是北埔老街熱鬧的中心位置,溫碧珠女士和弟弟在這裡經營小攤販售黑糖糕,一做就是二十年。出身峨眉客庄的碧珠阿姨,從母親身上學會了不少客家傳統粄糕的作法。當初決定開店時,選擇黑糖糕這樣較單純的品項作為生意的起始點,對於黑糖糕的口味和品質有自己的堅持。
Thumbnail
距離慈天宮不遠處,也就是北埔老街熱鬧的中心位置,溫碧珠女士和弟弟在這裡經營小攤販售黑糖糕,一做就是二十年。出身峨眉客庄的碧珠阿姨,從母親身上學會了不少客家傳統粄糕的作法。當初決定開店時,選擇黑糖糕這樣較單純的品項作為生意的起始點,對於黑糖糕的口味和品質有自己的堅持。
Thumbnail
恁香(anˊ hiongˋ)是客語形容食物真香、真好吃的意思。時至農曆十二月尾聲,你總能看到客家聚落裡家家戶戶的大灶飄起陣陣白煙,煙霧裡還夾雜著幸福香氣,那是各家拿手的米食料理......
Thumbnail
恁香(anˊ hiongˋ)是客語形容食物真香、真好吃的意思。時至農曆十二月尾聲,你總能看到客家聚落裡家家戶戶的大灶飄起陣陣白煙,煙霧裡還夾雜著幸福香氣,那是各家拿手的米食料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