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在市場恐懼時貪婪?

股市起始的風險跡象,並非來自於任何可能的利空事件,而是在股價累積一定漲幅之後,必然存在,潛在的利多鈍化現象,及股價偏高或過度領先基本面而進行的調整;農曆年之前經濟與企業的正面訊息,看遍媒體雜誌,對於年後的股市幾乎完全一致正面樂觀的共識,且是在指數約有兩成漲幅之後出現的樂觀共識,已存在利多鈍化及股價調整的潛在風險,這種風險何時會外顯而被注意,或甚至使風險被強化?一種情況是基本面的不如預期,另一種情況則是受意外利空事件衝擊。
過年前市場氣氛相對偏向於樂觀,主要原因可能在於企業財報不如預期的機率較低,理由是前年第四季的基期較低,去年第四季的企業營收獲利有機會維持一定的水準,台灣去年第四季的經濟成長率也確實較原官方預估還高,基本面情勢尚不足以使風險嚴重升高,但原本處於高檔的股價,對於利空相對敏感,近期的冠狀病毒疫情利空可能使市場情緒轉而相對保守,讓股市波動風險升高。
人對於近期事件的記憶相對比較清晰,特別是近期的負面恐慌情緒,對於股市的心理衝擊,容易造成短期的股價大幅波動,但股市的暴跌並非罕見的情況,有時候股市暴跌反而提供較佳的投資機會,所以股市名言是:要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只不過要想清楚,並非每次市場恐懼時都是趁機撿便宜的好時機,要趁市場恐懼時貪婪?先想想價格是否已經降至合理位置?有沒有合理的安全邊際?還會不會有更便宜?確定這是真正大家都恐懼的時候?會不會有更恐懼的時候?
在股價相對高檔區出現利空,造成的市場恐懼,與股價已經下跌相當幅度之後的市場恐懼,兩種情況的風險程度有極大差異,因為累積相當漲幅的股價,大部分參與的投資人手中股票籌碼比較多,單是獲利了結的賣壓,就足以引發相當幅度的波段跌勢,而相對低檔區的股價,經過一定程度的修正,已經消耗掉不少的賣壓,可以減輕繼續大跌的壓力,所以高檔區的利空,可能觸發股價調整,低檔區的市場恐懼才有可能成為好的投資機會。
以長期角度而言,人類可以克服傳染病的威脅,利空事件對於股市的打擊也會過去,只是不知道要花多久的時間;當疾病擴散使交通運輸受管制,企業人力受限,縮減工廠產能,也影響民生消費,就成為影響經濟的重大事件,而且是整體股市位處歷史高點出現的利空,在疫情尚未見到受控制跡象(交通管制尚未解除,企業延後復工)之前,難以評估影響的層面有多大,暫時別以為這樣的恐懼是可以貪婪的時機。
下面看到台股2000~2008年的月K線圖(來源:PChome股市),2003年的3~4月是台灣遭遇SARS疫情的時間,在當年短期內股市已經跌2~3個月,中期而言,股市已經修正約一年的時間,長期而言是3年多的低檔區,2003年的疫情恐慌成為後來多頭起漲前的最後利空;今年的疫情至今應還在擴展階段,股市未經修正調整,暫時風險仍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