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式經濟 feat. 合作式教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言:會寫這篇是因為我看了《民主式經濟的誕生》一書,我嘗試把它與教育連結。

我最近遇到衝突或挫折時,腦子都會浮現一句話:「人是否準備好要獨立?」
把我們自己(或自己家庭)想成一個【小模組】,即使沒在某個社群或組織,自己還是能運作自主學習這件事。但是加入社群或組織一起合作,我們可以推動比較大的計畫。(例如:組課共學就是這樣的概念。我可以自主學習,但是透過與他人對話交流,我可以拓展我的侷限,這就是群學。)
教育者,沒有非誰不可。當你認定非這名教育者不可,你可能進入了「溫和依賴」的傾向,期待神奇救星(Magic helper)降臨。按照《逃避自由》中推論的可能原因是:
「因為個人無法忍受孤單,無法完全展現潛能。(需要別人的指引與保護而已)。」 ;「(當個人與神奇救星之間的關係,因期待無法達成而破裂),這些人不知道,他所經歷的失敗,並非因為沒有選擇正確的人來作為神奇救星,而肇因於他企圖透過操作某種神奇的力量,以求獲得為有個人自發活動才能達到的目的。」(P.201)
今天如果我們希望有一個教育工作者來陪伴我們的孩子,他要能夠用這筆錢養活自己,才能繼續當教育者。這筆錢,要是多少呢? 我還蠻喜歡拿盧駿逸這篇FB的公開文章來做個基準。(見下圖)
盧駿逸黑龍騎士自學團的導師費討論
再談定價策略:
  • 有一種教育定價方式,是教育者開出浮動的價錢(例如:400~600),讓學員(或孩子的父母)按照自身財務能力繳付金額給教育者。
  • 我最近一次用的則是,學員代表(就是我啦~)計算講師費、場地費、行政費,然後去除以參加的大人數,得到預收的金額。由學員代表支付給教育者。
(這個還有一些盲點,我沒算講師交通費@@)
-----------------------------------------------------------------
註:同樣主題內容的工作坊:民主家庭教育&惜惜工作坊,共兩場,為一組。2019年共有三個價錢。
(盧駿逸自辦,收費全捐基金會)10月,400/人/場,夫妻第二位半價。
11月,500/人/場。
12月,550/人/場。
-------------------------------------------------------------------
前一陣子,我有跟禹安聊過這件事,他有提醒我一件事,可以做到這樣的變化收費,可能因為講者是盧駿逸,所以參與者願意買單。(嗯,我還沒試過別的講者!的確有可能。)
  • 禹安最近則用一個計算方法,大人 350/人;小孩200/人。若總收入不足4000,每人再交100。(見下圖)
陳禹安主辦講座的貼文
以上提的幾種定價策略,沒有一種方法是可以一體適用的。它都需要經過滾動式修正。
-------------------------------------------------------------------

按照《民主式經濟的誕生》書中的觀點,我們先放下資本主義下會計學的觀點。舉例來說:將勞工工資視為成本。這是榨取式經濟的思維。

我再問,教育是好工作嗎?----好工作原則(好工作:工作是發展人類才能。)==>所以,這筆聘請教育者來陪伴的錢,或許可以資本投資的觀點看待,或稱教育者的收入或津貼。

在這,我也來嘗試顛覆使用者付費這個概念,我說個想像的情境:某位社群的媽媽們,現在還用不到教育者,但是以後想要使用這個教育者陪伴的資源,可是教育者已經另謀他就了。@@
有點可惜齁?也可以就這樣算了啦~(回想一下溫和依賴的概念)
但是如果你不想就這樣算了,那麼就一起投入討論吧!
每個人按照自己想來的比例參與,有意識在想做連結就是好事。是否要使用者付費?也請大家放在心上,隨時看看這個概念。它是費用,還是教育合作者的津貼?
總之,這件事慢慢進行也是好事(Slow But Sure),不必馬上定案。衝動購買,就變成教育商品化了。
avatar-img
9會員
28內容數
2022那一年,女兒跟太太及騎自行車環島,我跟兒子開車相隨。 2024年,全家都下去騎車,我們用35天繞台灣一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lueglu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關係的存有當中的第八章、第十章,給我帶來許多對於教育及組織的實踐面向的啟發。 「教育的基本目標在於提升參與關係過程的潛力----從在地開始,直到全球」   「當教育能專注於關係而不只把焦點放在個人身上時,我們就進入了一個新的可能性世界。(中略) 我們還可追問:我們想為未來創造什麼樣的世界---就本
《樹之歌》的文字優美流暢,是一篇篇容易閱讀的散文,例如作者描述苔蘚、孢子、真菌的生態,它們就是關係的組合,無法獨立於自然。 《黑熊來了》電影中,最動人的一句話黃美秀老師大約是這樣說的:南安小熊教我一件事,我20幾年的黑熊研究生涯知識只是皮毛而已。 #我覺得養育小孩也是一樣的道理。
關係的存有當中的第八章、第十章,給我帶來許多對於教育及組織的實踐面向的啟發。 「教育的基本目標在於提升參與關係過程的潛力----從在地開始,直到全球」   「當教育能專注於關係而不只把焦點放在個人身上時,我們就進入了一個新的可能性世界。(中略) 我們還可追問:我們想為未來創造什麼樣的世界---就本
《樹之歌》的文字優美流暢,是一篇篇容易閱讀的散文,例如作者描述苔蘚、孢子、真菌的生態,它們就是關係的組合,無法獨立於自然。 《黑熊來了》電影中,最動人的一句話黃美秀老師大約是這樣說的:南安小熊教我一件事,我20幾年的黑熊研究生涯知識只是皮毛而已。 #我覺得養育小孩也是一樣的道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台灣的民主是充滿生命力的! 首先是國民黨封鎖議會,不讓有異議的議員步入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暢通無阻地通過。再來是民進黨半夜闖入立法院佔領議事臺,這次換國民黨攻門進入,再將所有有異議的議員趕出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又一次暢通無阻地通過。 天下之間沒多少議會,可以像台灣的如此放肆,如此亂來
本文分享參與「青年好政Let's Talk」活動的經歷,探討北漂青年面臨的租屋挑戰及可能的解決方案。透過模擬討論,從旁觀者角度體會到身為桌長的責任與挑戰,並強調了參與式民主和有效溝通的重要性。有參加過審議式民主嗎?不妨跟Ruby分享你的經歷。
Thumbnail
 雖然自古以來謠言的殺傷力就很大,但是到了現代有了即時的網路訊息與社群媒體以病毒式的擴散後,類似謠言的假新聞已經造成民主社會的危機。     或許政府應該阻止錯誤的資訊或捏造的數據在社會上傳播,但是若真的要有效的防堵,是否會變成一言堂的威權國家?若要充分保障言論自由,網路上那些惡意煽動對立或仇恨的
Thumbnail
越來越覺得「自主學習」這個說法很奇怪。 每一種學習都是「自主」的,因為學習者如果不願意,再怎麼強迫都學習不來的。而意願絕對都是「自主」的,自己決定的。 從瑟谷模式教育,到夏山學校,到蒙特梭利,在在都顯示教育(學習)的重點在於學習者跟教導者之間的信任關係。因為有信任關係,才有可能去聆聽對方想說什麼
Thumbnail
「民主,是由『我』來決定『我』跟『群體』之間的關係。」---林秀幸 大概沒有人比小孩更常練習「協商」這件事了,另外一個常聽的說法則是「討價還價」。 小孩除了得經常跟大人「協商」之外,在自由遊戲的過程中也總是需要協商。不過,現代的小孩太少經歷「自由遊戲」,連遊戲都是滿滿的規條,早已不知協商為何物,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青少年如何調整心態,並參與政府提供的教育計畫,以擴展國際視野並獲取槓桿效益。
作者覺得學習知識是需要付費的,理由會在本文中說明清楚論點。
Thumbnail
《人選之人》被《經濟學人》評選為2023最佳電視劇之一,代表此部劇探討的現象是被肯定的。劇情主軸是選舉造勢,圍繞在競選總部的黨工故事上,憑藉著對政治領域的熱情,他們無私付出自己的生活及貢獻時間,只為了讓支持的政治人物贏得選舉,也是一股讓台灣更好的意念支撐著。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台灣的民主是充滿生命力的! 首先是國民黨封鎖議會,不讓有異議的議員步入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暢通無阻地通過。再來是民進黨半夜闖入立法院佔領議事臺,這次換國民黨攻門進入,再將所有有異議的議員趕出議事廳,好讓自己想過的法令又一次暢通無阻地通過。 天下之間沒多少議會,可以像台灣的如此放肆,如此亂來
本文分享參與「青年好政Let's Talk」活動的經歷,探討北漂青年面臨的租屋挑戰及可能的解決方案。透過模擬討論,從旁觀者角度體會到身為桌長的責任與挑戰,並強調了參與式民主和有效溝通的重要性。有參加過審議式民主嗎?不妨跟Ruby分享你的經歷。
Thumbnail
 雖然自古以來謠言的殺傷力就很大,但是到了現代有了即時的網路訊息與社群媒體以病毒式的擴散後,類似謠言的假新聞已經造成民主社會的危機。     或許政府應該阻止錯誤的資訊或捏造的數據在社會上傳播,但是若真的要有效的防堵,是否會變成一言堂的威權國家?若要充分保障言論自由,網路上那些惡意煽動對立或仇恨的
Thumbnail
越來越覺得「自主學習」這個說法很奇怪。 每一種學習都是「自主」的,因為學習者如果不願意,再怎麼強迫都學習不來的。而意願絕對都是「自主」的,自己決定的。 從瑟谷模式教育,到夏山學校,到蒙特梭利,在在都顯示教育(學習)的重點在於學習者跟教導者之間的信任關係。因為有信任關係,才有可能去聆聽對方想說什麼
Thumbnail
「民主,是由『我』來決定『我』跟『群體』之間的關係。」---林秀幸 大概沒有人比小孩更常練習「協商」這件事了,另外一個常聽的說法則是「討價還價」。 小孩除了得經常跟大人「協商」之外,在自由遊戲的過程中也總是需要協商。不過,現代的小孩太少經歷「自由遊戲」,連遊戲都是滿滿的規條,早已不知協商為何物,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青少年如何調整心態,並參與政府提供的教育計畫,以擴展國際視野並獲取槓桿效益。
作者覺得學習知識是需要付費的,理由會在本文中說明清楚論點。
Thumbnail
《人選之人》被《經濟學人》評選為2023最佳電視劇之一,代表此部劇探討的現象是被肯定的。劇情主軸是選舉造勢,圍繞在競選總部的黨工故事上,憑藉著對政治領域的熱情,他們無私付出自己的生活及貢獻時間,只為了讓支持的政治人物贏得選舉,也是一股讓台灣更好的意念支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