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5/04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雜談part13 軍武概念、跟一堆雜七雜八的亂想

恩,因為這周每天都跑來跑去,所以只有亂想而沒有很具體的想法,所以還是用雜談好了。

先談談軍武好了
上一篇講中國閱兵的玩意,私底下跟一些不知道筆者網路猙獰面目的朋友閒聊,就發現到就算是當過兵的,也是一堆人搞不清楚狀況。清楚筆者到底有多猙獰的朋友,也問了一堆好問題。
簡單的說,甚麼叫做戰術單位?甚麼叫做戰術行為改變了戰略行為?
拿歷史的例子比較適合,讀者在看一些歷史戰爭電影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只要是文明發展或是國家發展夠高的一方,軍隊的裝備幾乎都是標準化的,例如羅馬步兵就是一手短劍一手盾牌,那些蠻族才會人手一把不同的武器,左邊那個臉刺青的綸雙手大劍,右邊那個披獸皮的雙手持狼牙棒,中間那個大個子持斧頭在繞圈圈。這問題出在哪?單單就武器威力來說,標準的木製強化盾牌,被斧頭劈兩下說不定就快要破了,那這是不是說威力低的就一定倒楣?
並不是,打仗不是兩個人街頭鬥毆,需要的並不是血氣之勇,而是「穩定」的力量。讀者可以稍微想一下,可以在馬上輕鬆揮舞八十二斤砍刀的,歷史上只有關老爺一個,我們上哪裡去找幾百個人組成這種關刀騎兵?重點在於,一個人再怎樣訓練有素,也不可能拿幾十公斤的武器從開打後揮舞到結束,通常的狀況是這位勇者砍死三五個人後,因為筋疲力竭被其他人圍毆致死。人不是機器,該休息就是要休息,人的肌肉力量再怎樣也有限度,任何的武器發展,不可能脫離人體的限制。
所以,要考量到每一個受過一定時間訓練的步兵,例如標準訓練三個月的新兵,他們在這三個月的訓練中,哪一種武器可以最簡單上手,也最可以在體力負荷下發揮最大的威力,又可以不那麼耗費體力?這些就是一個組織對於他的軍隊要求的評估,像羅馬帝國壯大後,有穩定的礦藏跟普遍的鐵匠,那就代表大量生產標準化武器的可行,人口眾多的羅馬公民可以提供源源不絕的羅馬步兵,在這種狀況下,最經濟且有效的方法,莫過於軍隊的密集戰鬥訓練,以及大量標準化的制式裝備。標準化的裝備跟武器,相對代表訓練的模式好建立,也很容易找到有經驗的教官。
所以,當你擁有一種穩定的模式,這個模式可以提供你兼顧經濟與效率的軍隊,你只需要考慮怎樣編成部隊,可以最有效的發揮部隊戰力即可。所以羅馬步兵會有一個個步兵方陣,可不是亂編排的,這是羅馬從台伯河小村落逐漸成長,經歷薩姆尼特戰爭、皮爾斯進入義大利、布涅戰爭得出的經驗。但這種模式會不會有僵化的缺點?當然有。當漢尼拔這不世出的將才出現,這種重步兵軍團作戰的缺陷就被放大,數萬羅馬士兵慘死在漢尼拔手下。而且這種僵化還會影響到思想,羅馬十幾年的時間對漢尼拔橫掃義大利半島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消極的抵抗。直到另一個打破規則的西庇阿直搗迦太基才結束。
這種標準化與僵化的一體兩面,至今還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唯一可以解決的辦法,就是你有遠遠超過對手的實力,例如賓拉登就算知道美軍的弱點,也知道如果可以打下衛星,美國的很多武器都會瞬間失去其威力,但賓拉登可沒有那個能力去把衛星敲下來,所已開打組織到現在還是只能在山洞裡面叫囂。
筆者扯這麼多,只是要說,戰術單位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概念,這跟武器與戰略思想有很大的影響。瑞士長矛隊的編制為什麼要好幾排?因為長矛的長度長到第五排的人,可以把矛擱在第一排的肩膀上,形成一個長矛「牆」,人夠多的話,箭掉落下來還會被密集的長矛給擋掉,連盾牌都省了。那麼長矛兵可不可以搞散兵衝鋒?那麼長的長矛可是很重的,真的這樣幹,還沒衝到敵人前自己就先累死,沒累死的就被弓箭射死。換言之,重點是在你的思想上,你採用哪一種作戰思想,這個思想會影響到你的戰術規畫,連帶影響到你的戰術單位編組。
所以法國在二次大戰被德軍長驅直入,理由不是德軍的裝甲部隊神勇無比,事實上法國的坦克質量還比德國好,但法國把坦克當步兵支援武器,散開來的使用,德軍把坦克集結成一個裝甲部隊,數量形成質量,質量加上裝甲部隊的速度,就成為突穿法國心臟的利刃。所以為什麼拿破崙時代的密集步兵陣型會走入歷史?因為機槍掃射一輪,就一排倒下去,你不散開根本就是找死。這故是筆者上一篇提到過了,但一般沒接觸軍武的讀者可能不知道,真的讓密集陣型走入歷史的開端,是膛線的發明,因為沒有膛線前的火槍,命中率實在很差,依照當時的記錄,一把火槍一百碼外要打死人,真的是要上帝保佑,也因此才需要密集陣型,一百個人一起開槍,總會有幾發打中吧!
所以當時的標準戰術,是逼近敵軍後,依照軍官的判斷,看是要在五十碼發射、三十碼發射,還是一百碼就發射了,發射完後利用火槍發射後的煙霧做掩護,進行刺刀衝鋒。當這根本就還是冷兵器對決的時候,人多當然是很重要的,密集陣型的重要性也在此。那麼,一定有讀者問,弓箭隊呢?照這樣說弓箭應該還是很好用啊?答對了,弓箭隊還是存在,而且也真的還蠻好用的,但關鍵不是在弓箭好不好用,是在於弓箭手不好訓練,別以為拿起一把弓,搭著箭就可以變成一個弓箭手,弓箭手要訓練到可以百步穿楊,可要花很久的時間跟金錢訓練,所以數量是一個問題。但火槍是隨便抓一個農民來,他抓著開槍就可以打死人。
這就是所謂的效率考量,假如訓練一個農民變成火槍手,需要兩周的時間,就可以培養到五十碼內可以打中目標,弓箭手可能需要一個月以上,更不提是要訓練一整個師的軍隊,當你訓練好五百名合格弓箭手出門,人家可能有五千個拿火槍的在等你。而這一切在拿破崙時代,廣泛的徵兵制實施後,變成了一個標準化流程。所以為何說膛線是讓密集陣型走入歷史?讀者看完上兩段,應該對密集陣型的優缺點跟其時代背景有了一點認知的,膛線可以讓步槍的命中率有飛躍的提高,這頓時讓槍枝變成非常可怕的武器,這邊稍微用很簡單的計算讓讀者了解一下。
如果一樣都是一百人的步槍隊,兩隊拿的都是射程相同的步槍,差別在一個沒有膛線,一百碼的命中率約5%,另一個有膛線,命中率就勉強算30%好了,兩邊在一百碼的距離互射,讀者猜猜看幾輪後期中一隊會死光?第四輪就死光了,而且有膛線的部隊,死亡人數才10個。所以讀者到現在應該可以了解,為什麼在來福槍的戰爭中,壕溝跟掩體的散兵戰鬥是主流了,因為命中率提高,沒有掩護下集中只是找死。
那麼,為何現代的軍隊,大體上戰術單位都是用連在計算?這是因為考慮到操作機槍的、迫擊砲的人數,還要有通訊兵保持連絡,以及可能要保有的預備部隊,算算就差不多一百多人了。這也是為什麼一般認為,一個連單位受到10%以上的損失就會戰力受損,30%以上就幾乎要崩潰的理由,這並不是說少了幾十個人很慘,而是這沒有辦法維持一個完整的戰力。你不能要求機槍兵在沒有步槍兵掩護他側翼的狀況下要他前進,也不行要沒有輕兵器保護的迫砲衝到前面,這不是勇敢,這是有勇無謀。至於為什麼需要掩護…如果有女性讀者不了解,請想像一下,機槍兵就是拿八十二斤砍刀的,步槍兵拿十斤大刀,今天機槍很猛是沒錯,但機動性跟敏捷度絕對不如輕裝簡便的步槍,讓步槍兵繞到機槍的旁邊或是背後,那這對機槍兵死定了。
扯這麼多,就是要解釋一下,上一篇雜談提到中國的閱兵,為什麼這些武器都達不到一個戰術單位的要求?這是因為一些坦克等重武裝,必須要有相關可以配合的輕裝部隊,從沒有一個戰車營是只有戰車沒有步兵的。空中的戰機也是,這不是演電影,有一個捍衛戰士可以以一敵十,在拿機砲互打的時代,這種空中對決的英雄大體上還是有的,但現在幾乎都是拿飛彈幾十公里互丟的時候,沒有變成狗熊就很好了。
中國的部隊之所以很繁雜,主要因素是中國的技術水準太落後,逆向工程實在不怎樣。這不是瞧不起中國,若單純論例如雷射等特別的技術,中國也可以說緊緊排在美俄之後。今天很多電視的專家名嘴之所以講的亂七八糟,主要因素若非是這些人以前念的是文組,對工程一竅不通,沒辦法理解到一個國家的工藝技術不可能會是飛躍的,要不然就是技術層次研究到發瘋的理組人,根本不知道規格千變萬化對於後勤補給是一場災難。
軍隊組織之所以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國力,主要是因為這是一種被「有意識」操作的組織運作,並不是自由市場貿易的那一種狀況。所以看一個國家怎麼樣把一個萬人部隊送到萬里之外,就可以觀察到這個國家整體的後勤跟運輸能力,更聰明的還可以看出這些後勤能力,隱含的技術科技水準有多高,更深入的專家還可以猜出這些技術的出現,代表這個國家在其他幾個項目上也有不小的發展。那今天中國這些武器展示可以看出來甚麼玩意?唯一可以看出的就是,中國到現在還沒有確定建軍方向。
筆者為何說中國的逆向工程技術很糟?別以為逆向很簡單,逆向複製手機是一回事,逆向複製飛機是完全另一回事。就拿渦輪發動機來說好了,渦輪的葉片密合、強度,對引擎的出力有很大的影響,所以為什麼台灣國產的引擎就是沒辦法用?就是這種精密度的工藝水準不高。對這沒有概念的讀者,筆者舉另外一個例子,一般實驗室在用的真空渦輪幫浦,可以抽到百萬分之一的大氣壓力,但如果其中一個葉片歪了,可能連一萬分之一的壓力都做不到,差這一百倍的程度,就可以決定一個實驗的成敗。
逆向工程要做得好,首要條件還是要從基層紮根,培養良好的工藝水準,日本在二次大戰的飛機,由三菱等知名大廠製作的戰機,常常沒辦法做到操作手冊上的技術水準,例如手冊上說極速可以超過每小時五百公里,飛行員才剛把油門加到四百五十,就空中解體了。這不是飛行員技術差,這是日本的工藝水準當年還沒有美英等工業老牌國家好,工廠工人對精密度的要求也沒有很高,常常覺得差一公釐一點點有甚麼關係,結果十個工人都來個差一點點,這台飛機出廠就是會飛不快。就算工人認真負責,但日本的工作母機不多,生產機器的精密度相對也不高,誤差怎樣都會有,就注定你出廠的武器,永遠達不到手冊上說的理想值。
不需要看報章雜誌講的,讀者只要看一看中國現在生產的各種產品,就可以知道這個國家的工藝水準還「未夠班」,這是態度跟能力的整體問題,不是你認不認真努不努力的問題。因為,你可以在幾個有高水準的工廠製作一些樣品,這些實驗武器的精密度很高是沒錯,但今天若要大規模量產,中國有足夠數量這種等級的工廠、夠資格的工人嗎?一旦你沒辦法大規模量產,就沒辦法對部隊進行徹底的換裝,這問題就產生戰術單位的數量問題,今天一個戰車營要幾台坦克才叫做有穩定的戰力?別忘了,二戰德軍坦克多威啊,盟軍怎麼對付的?還不簡單,用數量去壓死對方啊。十台打一台總會贏吧?
更不提不同規格的武器,後勤維修的規格也會多到嚇死人,當兵當過參四的,可以想像一下這種填表格噩夢,一種武器的備料種類可能就三四個了,今天連上武器光步槍就給你來個十種規格,平常還好,萬一要裝檢這可能會讓你想去自殺。萬一你又是旅部參四,你管的戰車營有三種坦克,砲兵營有七種大砲,步兵營的各式武器有幾十個…
別鬧了,真的那種補保天才大概不會到軍隊裡上班,我們要做可以讓一般人能夠勝任的,別搞那種會讓整個後勤翻天的事情。所以中國這種建軍法,不過說明他們還在摸索適合的武器,這種摸索法更證明中國現在的戰術概念,應該還是有幾派在鬥爭,更可能連帶影響到上層的戰略構想。談下去就太複雜,到此為止。
雖然這可能越講越難懂,但大體上戰術單位跟戰略單位的編組,主要還是源自思想上,以及技術上的具體限制。又不是中國造出宇宙戰艦,台灣這些人在那邊害怕是怎樣?去害怕外星人打地球可能實際點

來談談教育跟工作等等問題好了
筆者不喜歡在公開的部落格或是論壇討論這種問題,主要的原因是這涉及到很多的「人身攻擊」,以及每個人的家庭背景與價值觀。這種東西向來很主觀,說不準的。
在台灣,最常聽到的說法是,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種說法當然沒有錯,真的有錯的是環境條件的背景沒講清楚。也就是數字化的意思,機會到底有多少?準備的人到底有多少?為什麼那麼多的人寧可去考公務員,也不願意到一般產業去上班?單單解釋成只是因為這些人不會思考,或是好逸惡勞等等,那實在是太高估一般小老百姓。小老百姓只知道軍公教只要考進去,幾乎是一輩子生活沒煩惱。
筆者聽到太多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但真的會好好解釋給你聽,到底機會在哪,又需要準備到哪裡的這種人幾乎沒有,這只表示多半的人根本就不知道,甚麼叫作機會、甚麼又叫做準備。太多人都輕易的把沒有搶到機會的人看作失敗者,反正這套公式就代表,你沒有機會就代表你準備不夠。機車哩,這簡直是廢話,就以我們個人來說,這當然是一種砥礪與勉勵自己的說法。但就整體社會來說,這叫做環境條件太差,白話文翻譯過來叫做「不景氣」跟「社會組織弱化」與「階級流動變慢」。
筆者在補習班工作過,教過那種第一志願的小朋友,也教過連高職都考不上的,坦白說啦,就以智商表現來說,管你是建中還是哪個鄉下學校,絕大多數的程度都不會相差太多,他們相差的是考試成績好不好而已。但考試成績不好就是笨蛋?見鬼了。年紀比較大的讀者,應該都會在社會各角落碰過那種各行業的天才,他可能沒念甚麼書,但就是有辦法搞出一些東西,這種人為什麼會「淪落」到社會的底層當黑手,而不是去當大教授、大律師?
因為他沒有好老爸!純粹論數學成績,一個從小學一年級就在補習的,跟一個上了國中才開始補習的,表現絕對不一樣,一個老爸是數學教授的,跟一個是當焊接工的,筆者也可以保證他們兩個的數學表現完全不同。所以一個是笨蛋,一個不是?拜託,如果讀者真的見過那種諾貝爾等級的教授,或是程度真的很高的人,就會很清楚的明白到,我們在社會中的這些人,聰明才智其實都差不多啦,跟那些真的強的人比,我們彼此的差距實在很小。
這邊用一個PR值的概念來解釋一下,讀者比較容易懂。今天一個上了第一志願的人,他大概是百中取一的高手,但他跟一個萬中取一的高手比,程度是差一百倍嗎?若一個百萬中取一的強者來比較,讀者會認為他們三人的程度都是差百倍嗎?根本就不是,那種全球前百名的天才頭腦,用人口比例算,可能比一個百中取一的人強上六十萬倍,但實際上根本就沒得比。你會拿音速跟光速比速度嗎???
頭腦程度的落差,在個人上確實有絕對性的差異,愛因斯坦跟我們這些笨蛋比,簡直是外星人,但一個建中台大哈佛一直線回國的高手,真的要去跟愛因斯坦比,大概只是「比較不笨」而已。但為何一堆這種人總覺得自己很強很行很厲害?別人都是輸家?因為「資訊不對稱」啦,他們一輩子都在所謂的贏者圈中過日子,最好是會知道那些所謂的輸家為何是輸家的理由。
不相信的人,請去對台灣歷年來學歷跟成績,與後來的成就表現查一查,看看是不是真的都是陳水扁那一種三級貧戶發憤向上成功的例子。絕大多數都是因為他們的身家背景本來就在中產階級之上,大多數都是軍公教出身,也只有這種穩定的工作跟薪水,可以讓她們對未來不需要憂愁太多的投入教育資源到自己小孩上,也只有穩定的學習才會訓練出這一些成績優異的小朋友。
筆者聽過一些來補習班的家長闡述教育的方式跟概念,那些大學畢業的家長跟小學畢業的家長,雖然急切想要提高小孩成績的想法是一樣的,但她們的學歷、程度跟背景,讓他們說出來的話簡直就是兩個星球的人。
筆者絕對贊同,每一個人都有他需要努力的,怪父母怪社會都沒有意義,自己努力才是最重要的。但今天若我們再討論的是一個社會現象,把這種社會現象扯到是個人努力問題,那就真的是他XXOO的混蛋。回到一開始說的機會跟準備,當這個社會的機會從一萬個變成一千個,有準備的人還是一樣多,那麼所謂的贏家跟輸家,也就跟個人的努力沒啥關係。
這講的很弔詭嗎?一點也不,就以平均來說(=這點很重要),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可以供給的教育資源,絕對比做黑手的要多,一個教師的子女,在學校可以因為父母的關係被插入好班,回家父母就會額外再教,說不定還送去給認識的補習班老師強化,一個黑手的子女,他的老爸老媽沒有背景安插,萬一小孩的入學測驗又正好沒那麼好,那就只好到後段班了,小孩回家問問題父母也不會,除了送去補習班外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兩個家庭的子女,一個上了前三志願的高中,另一個進了私立的高職,讀者認為他們在大專這階段,又會差到哪去?
當然,一定有人會堅持,不少人插班到大學,從高職努力進入大專院校,筆者當年大學也有這種同學,非常的努力跟認真,現在在工作職場上表現也不錯。但這種人數有多少?麻煩去查查看整個插班考試的錄取率。
筆者為何強調背景?讀者請想一想,那位前三志願的小朋友,不負眾望的考上前三志願的大學,念了管理科系,學到了一大堆的管理理論跟方法,校系的安排也讓他拿到幾張證照,他出校門後的工作會是哪一種?去做小型代工廠會計嗎?那位進了高職的小朋友,選了也是管理方面的科,努力了幾年出去後,找到的工作有可能是上市電子公司主管嗎?當兩個天資都差不多的小朋友,因為他們的家庭背景,產生了完全不同的兩條人生道路,但要說這是個人的努力與否所造成,那也還真的是很敢講。
資訊不對稱是很可怕的事情,一個一路讀書上去,見到的都是同質性的人,很容易會認為,這個世界就是這樣,萬一這些人所看到的新聞,又都是那種媚俗,強調個人努力超過一切的鳥報導,例如某些產業的人,真心的相信全國民眾納稅養他們是正常的,因為他們考試成績比較高。今天,在這個社會各階層中,絕大多數都是在下層,這些人並不是不知道努力,而是他們的生活圈讓他們根本沒辦法打開他們的視野,一個在小工廠工作三十年的員工,他的孩子除非是特別出類拔萃,不然在這種背景跟他父母可以提供的資源下,多數人是只能選擇跟她們父母差不多等級的工作,這不是他們算輸家,這是因為他們在輸家圈,而且一輩子都不知道贏者圈的人怎麼玩的。同樣的,贏者圈的人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甚麼是輸者圈,不了解為什麼這些人高喊努力也沒用。
筆者並不是認為這不公平,公平是我們去另行定義的,人類的社會向來都是這個樣子,今天我們還可以讓社會底層的人爬到總統的位置,這已經比種姓制度的世襲工作制要好得太多。關鍵之處,在於我們能不能讓社會的上下流動更為快速,因為如果真的是要用能力來決定你的位子,沒有道理一個社會底層跟高層所獲得的不同。簡單說,一個社會要可以穩定與和諧,重點在創造出夠多的流動機會。例如,以台灣目前的社經地位來說,一個藍領階級的小孩,只要他的能力跟智慧是一百個人中的第一名,就可以讓他脫離藍領階級,而不是一萬個人中的第一名才可以脫離,當然我們希望只要他是十個人的第一名就可以脫離,但依照實際狀況,這的確很難。
真的會讓人厭惡的,是那些原本就處於社經背景較高的人,在這環境下培養出的下一代,用鄙視的態度面對社經背景低的人,認為他們都是不努力的輸家,卻又口口聲聲說關懷弱勢,希望創造更多的社會流動。
若不是真心的想要改善整個社會現象,那不如乾脆承認你很屌,直接了當說老子就是聰明利害,你咬我。
討論一個社會現象,企圖用個人努力的說詞混過去,是很可笑的。讀者真的認為目前台灣的社會流動很好嗎?很好的話,就不會一堆新聞在報導某某某努力成功的故事啦,就是因為絕大多數人努力了也不會成功,才會讓努力會成功變成需要半版篇幅報導的「新聞」。如果NASA每天都發射太空梭,那太空梭的新聞保證比酒店徵小姐廣告還小。
筆者為何感嘆?也不是感嘆,就拿數學能力來說,筆者真的是對自己的無能有很深的體認,這不光是中學沒有好好培養基礎的個人問題,也是有沒有遇到好老師的問題,結果變成上了大學後碰到微積分就是算的比人慢,雖然是比一般人好很多了,但要跟那些現在拿博士的同學比,還真的是有很大的差距。基礎真的很重要,這不是說筆者跟同學比程度差很多,差很多就不會都考到銅一間學校,而是在數學這項目上,大學之前的基礎實在差不少,等到真的發現想要再彌補,卻面臨到年紀越大,對數學的處理能力也越來越不敏銳的窘境。
換過來說,筆者的社會科從小就很好,這不光是記性好一點而已,先父是公務員,在筆者小時後就天天對新聞上的那些老同事品頭論足,還會順便把課本上鬼扯亂講的地方解釋清楚,若沒有這種「先期優勢」,筆者現在也不見得會開部落格談這些有的沒的,搞不好也不會有這種培養出的觀察社會興趣。
扯太遠了,筆者只是要說,如果讀者你熟讀歷史上的戰史,還可以順便了解到各國發生戰爭的前因後果,由其是那些鬧革命跟打內戰的,相信會對這種階級間的摩擦有更深的體認。筆者並不是說為了公平而要促成社會流動,而是不能因為社會流動太低,讓國家整體動盪不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