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短篇導讀系列,要講William C. Kirby所著作的《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雖然是老書,但這本講德國與中華民國關係的書,筆者在目前網路上,卻很少有提到,就算提到也多是斷章取義。
筆者個人的感想是,讀戰略一定要讀史,目的不是要你成為一個歷史學家,而是讀史才會知道,當時的人怎麼在想事情,其心理狀態是什麼,環境結構又是怎樣。不知道這些狀況,妄下評語想要論斷人物,都有些太過了。
所以,這篇導讀,會將書中各章節的重點,概念性的寫給讀者看,讓讀者了解在那個時代,德國與中國的狀況。同時,筆者也要用個人的觀點,從權力與結構下手,大致上讓讀者可以知道,「真實世界」的運作,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絕對不是善與惡的故事,從來就沒有。
第一章:1914(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在中國
為了方便討論,將1911辛亥革命,清帝退位前後的清國與中華民國,均稱中國。
第一部分:德國對中國的友好態度
- 德國在中國,一開始並不是帝國主義式的:
這是因為近代德國的統一,是1871年的事情,兩次英法聯軍都跟德國無關,統一後的德國在遙遠的東方,並無直接的利益存在。
- 德國正式介入遠東,肇因甲午戰爭:德國介入「三國干涉」,迫使日本在馬關條約中放棄遼東半島。中國為了回報,同意德國在中國設立永久租界,而在之後因為山東的教堂受到攻擊,中國後來在1989年,將山東膠州灣租借給德國99年。德國在此時開始,才有其帝國主義的樣貌,涉入山東的各項經濟利益。
- 中國在此時對德國的態度是正面且友好的:中國是在英法聯軍後,才被迫開國面對世界,而德國統一的大事件當然不會被放過。德國的統一過程,與其軍事現代化的快速,讓中國非常欽佩,視作一個強國的榜樣。李鴻章很早就派遣官員到德國受訓,並聘請為數不少的德國督導與教練,而在甲午戰爭後,新建陸軍(袁世凱指揮)的組織與系統,就是仿效德國。
- 中國對德國友好的心理因素:其一,德國在遠東沒有直接的利益,多為商業考量,對中國較少顯露出帝國主義的面貌。其二,新興德國的軍工業發達,亟需現代化武器的中國,成為德國外銷的大買家,中國也樂於借助德國抗衡其他列強。
第二部分 :德國在中國的商業利益
- 對華出口的上升:一開始德國對中國的商業是被英國壟斷的,但隨著德國國力的上升,部分產業對中國的出口量不停的增加,中國對德國工業產品的需求也日增,此現象直到一戰前仍然持續。
- 對中國經濟潛力的預估:德國認為,中國除市場的潛力外,還有世界最巨大的原料生產潛力,這些礦產都可以提供德國所需,而德國可以提供工業產品給中國。
- 重視文化的傳播:德國認為,商業的背後不是國旗這麼簡單,是語言與文化。換句話說,想要擁有巨大的商業利益,培養對德國友好,親近德國文化的中國人是重要的。德國在青島與上海都創建了大學,提供中國學生留學德國的途徑。後來中華民國的要人,如俞大維、朱家驊都在民國時期發揮了極重大的作用。
第三部分 :一次大戰的改變
- 德國在華利益幾乎消失殆盡:主要原因,是日本進佔德國的租界,在上海等租界又被英法接管,而之後的中國政府則對德宣戰,取回所有德國在華的特權。但這裡有一些伏筆,相較於其他國家,德國是相對願意「回饋」中國的,包括在八國聯軍後提公善後貸款,以及放棄部分鐵路的權利。雖然是有目的性的,但總體來說是可以商量的對象。
- 再興的德國對中國完全沒有帝國主義野心:如果說,一戰前的德國,因為德皇的問題,多少還是有帝國主義的心態,那戰敗後的德國,對中國就是絲毫沒有任何的野心存在。除了國力不允許外,德國非常需要海外原料來源,以及需要國外市場的經濟壓力,這些因素都迫使德國再次回到中國。
簡析
大體上,這表示了國際關係的基本概念,當德國跟中國沒有直接衝突,且還可以利用中國牽制英國的時候,德國當然是友好且可以商量的。八國聯軍那算是中國自己蠢笨的問題,不能怪到德國蓄意侵略,在其他面上,幾乎找不到德國對中國的帝國主義傾向,有也只是心態與文化上。
這當然是客觀的環境不允許,在加上主觀上德國對中國的評估相當樂觀,提供中國軍火也不會對德國造成威脅,德國沒有理由對中國不友善。只不過,評估並不是國家整體的,個別的產業想法都有落差,中國想要追求現代化的產品,如電氣用品、軍事武器等,德國的出口量都非常大。這說明了商業利益,用國家來說是很含糊,但個別產業是很清楚的。(註:北洋水師的定遠跟鎮遠鐵甲主力艦,就是跟德國買的。)
我們可以思考當時的問題,中國當時的外購傾向,多半是以人為主。也就是說如果你留德,你就會牽上德國的人脈,挑選德國的產品。從此角度出發,則我們也不能說,德國人只想要賣中國軍火,因為這是中國需要而產生的。這種模式持續到後來二次大戰前,中國設立用不到的冶礦設備,去換取德國的產品,各取所需是商業互信的源頭。
只要這些互信有建立起來,德國戰敗後也不會就此喪失中國的人脈,硬體的設備會被奪取與破壞,但軟體的信用與習性則會留存。德國對中國沒有具體野心的表現,成為一戰後中華民國持續對德友善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