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網路上不少爭議的問題,包括廢死、退休金甚至是某文化界人士唬人這些吵翻天的事情,其實就一些網路老頭的眼光來看,都是「月經文」。探討這些月經文,到底誰對誰錯,這種討論打一開始就陷入了一種迷思,就是以為我們真可以找出對錯。借用學弟的文章「被忽視,不代表不存在」,其實對與錯,背後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問題更多。
「為什麼是對的?」、「為何是錯的?」
這些深入性的討論,我們全都沒有,更或者說成不了主流。原因何在?筆者個人的看法是,出在教育上。
我們的教育,從來就不是為了培養有思考能力的人,學弟的那篇已經很清楚講到,他敏銳的觀察出,其實這不過是一種升官圖,讀書的目的跟提升自我、拓展視野、素養培育等等根本無關,絕大多數的人都只是想要拿個高學歷,找個好工作,然後就這樣快樂過一生。
也就因為如此,我們對於每一件事情,諸如前一陣子的勞保破產與公教人員薪資問題,到最近的廢死議題再現,讀者會發現我們根本沒有深入討論,也不想要深入討論。公教薪資的討論,最常出現信賴保護原則,政府保障公務員是理所當然。一談到勞工就拿經理級水準來對比,這背後的政府組織問題、經濟弱化問題、社會福利問題通通不討論。
廢死議題同樣可笑,反廢死者的理由,幾乎到頭來都是「殺人者死天經地義」,既然如此就別怪人嘲笑是漢摩拉比法典教徒。人類數千年來對於生命的看法竟然毫無長進,還發生在號稱高教育水準的台灣。如果是經過詳細討論與評估,多數人還是覺得維持死刑的「綜效」比較高,也願意集體對冤死者負責任,那倒還沒話說。
話又說回來,為何我們會認為有那麼多的「天經地義」?
因為我們的教育是填鴨式的,深入思考的討論,在考試引導教學下是毫無意義,想要拿取高分,在這升官圖遊戲中快速升等,死記背誦、反覆練習是拿分數最有效的手段。這在純粹是數學或是自然領域,多少還說得過去,反正又不是每個人未來都要當科學家。但在人文領域,尤其是歷史、公民這些亟需討論與辯證的科目上,就是血淋淋的悲劇。
簡單說,我們在中學以下的人文教育,在解釋學上是非常初級的,也就是灌輸特定價值,引導學生往特定方向思考,且透過考試規則,塑造「不容質疑」的標準答案。這種教育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基本上是不會深入思考的,但隨著年紀增長、權威漸增,習慣於表面解釋,對一切要求簡單答案,就形成了不容他人質疑的態度。
這對於我們理解其他文化的觀點來說是很致命的,廢死的人權觀絕對不是「洋人的玩意」,拒絕接受就罷了,還選擇性的接受自己想要聽的部分。這其實就跟清末民初,一班儒生大臣,只願意接受洋槍大砲沒什麼兩樣。這道理說穿了也沒什麼,一個中學公民老師,教了學生二十年政治道德,今天突然轉變要討論貪污的背後因素,他會怎麼上課?(註:見過就知道了,直接要學生背誦答案了事的一堆,根本不想討論貪汙的結構問題。反正貪汙就是個人很壞就對)
回到前段,這種教育上的問題,導致我們如此訓練出的學生,根本就沒有辦法理解現代社會運作的原理。這導致了我們不願意探討過去,拒絕相信跟自己信仰牴觸的解釋。因為我們的教育,教導了學生這麼多的「理所當然」、「天經地義」,長大後突然發現自己相信的東西都是錯的,大多數的人都無法接受。
這造成了我們只願意學習「技術性」專業,迴避人文性的問題,只想要過著與先進國家一樣的生活,卻不願意接受先進國家並非只有技術先進的事實。所以,這些莘莘學子長大後的休閒,除了吃以外,還是吃,出國遊記寫的還是吃,到了世界級景點的地方依然是講吃。好像不講美食就沒旅遊過一樣,但真的要談美食,形容詞除了好吃、美味、有龍從背後飛出來以外,還有什麼?
講穿了,我們的教育根本就沒有人文教育,我們只有最初級的解釋學,還是不容挑戰的解釋學,談到歷史就必須固定史觀,講到公民就是道德優先,這種先射箭再畫靶的教學,培養出來的人,就會是那種認定自己的世界就是世界,且不應該也不能改變。
今天,我們所認知的世界觀,很大一部分是透過學校系統認識的,但我們並不知道的是,這些「理所當然」的世界觀其實很可能都是虛構的,虛構可能是無意的,也可能是為了政治目的刻意的。
這種轉變很有意思,我們今天熟知的很多事物,其實「剛開始時不是這樣」、「本來就不是這樣」,但是在某個時間點上忽然變成「從一開始就是這樣」、「『自古以來』就是這樣」。
說點比較政治性的,九二共識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只要翻過去的報紙,就可以知道九二共識在當年,台灣根本是沒人承認的東西,頂多可以接受「一中各表」,但絕對不接受「一中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結果到了今天,經過了八年遺毒時期,國民黨為了要解釋其經濟靠中國的正當性,又開始怎麼重新解釋、包裝,透過媒體強力的定調「九二共識」,結果還真的有數百萬人相信,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真的存在。事實上,中國根本就不跟你各表,只接受九二共識就是「一中」。這就是典型的「以前不是這樣」,透過十年逐步的媒體宣傳,解釋成「以前就是這樣」。
不過真的要說,這些年來最佳的例子就是釣魚台,政府透過「釣魚台自古屬於中國」這觀點,延伸出的各種解釋與考證,再透過教育與大眾媒體,讓我們多半的人真的相信「自古以來」這檔事。但現實上是,日本確確實實領有釣魚台數十年,台灣在將近四十年前,還在地圖上把釣魚台劃歸日本所有。(註:客觀存在的事實,你很難用主觀的想定,去說服其他國家的人支持你)
擴充一點解釋,以民族性這個詞為例,讀者仔細去看,不管是廢死爭議還是公教退休金,幾乎都會有一種觀點出現:「這是民族性問題」、「國情不同」。但到底哪裡不同呢?我們先別問,看看同一批人,在對待與自身相關有利的議題,例如自由民主、社會福利等等時,馬上又提倡普世價值。
這根本就是選擇性支持,拿不出「為何國情不同」的說法,裝死到底。讀者可以去查看看,到底有幾個人提得出來。最常看到的反擊,其實都弱到爆,例如「其他國家也一樣」、「反觀美國也做不到」。說直白一點,就是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反對,直接說「我爽」還比較直接。
想要探索這些真正的過去,考古學的精神不可缺,也就是本著求真求實的精神,根據實際的數據跟狀況來說話。而且,我們都要記得,既然考古可以常常翻出新證據,自然也可以天天有新的理論出來解釋,世界觀被常常修正也是很合理的。
自己的觀點被挑戰與修正,天底下沒有天經地義這回事。但最忌諱的,是自己不肯深入探討問題的本質,對現象背後的原理拒絕理解,這種人最常出現相對主義的症狀 - 「你看兩黨都有貪汙」、「你看美國也很糟」、「反觀誰誰誰…」
這種討論法之所以被許多學生喜愛,是因為這種相對主義「不可被擊敗」,自然被自尊高傲的人奉之為圭臬,「反正價值觀沒有對錯」。簡稱不想念書又不肯承認自己無知,只想要速成的方法。
所以,台灣到今天還在討論月經文,反正價值觀沒對錯,最後還是比誰人頭多講話大聲就是贏家。難怪多數暴力如此盛行,多數人強加民粹暴力在少數人身上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