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雜談part38 近日的亂談亂想

趨勢趨勢,很多人講戰略都會談趨勢,其實筆者很不喜歡這樣談,因為就筆者的認知來說,這是兩種不一樣的事情。勢是能量的累積,趨是人心之所欲,單純看任何一項都會不準確,別說是預測了,連現狀的掌握都會不清楚。
所謂的戰略學,單純從戰史等來看,尤其是從軍武技術面出身者,很容易陷入大勢所趨的矛盾。他們往往沒有發現到,自己是順著歷史的演進去思考,所以得到了大勢所趨的結論。若從文化結構等角度去看,也很容易得到民族宿命論,認為任何狀況都不脫離民族的習性,所以更容易得到歷史之大趨勢無可逆轉。至於更多人是用自身經驗,看了一座大城市,聽了一些大國崛起,就以為世界的趨勢就是如此,何必逆天而行?
談戰略不可能脫離結構,也不可能不談技術水準,不管是誰在談,包括筆者在內都是在談論過去的戰爭,只是拿過往的地圖研究。要說可以突破過去,自己創造新的道路,這實在太難,也太少人辦到了。但戰略偏偏是一門要研究未來的學問,研究過去的目的在於面對未來,研究戰爭是希望有長遠之和平。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自己能否知道矛盾,這才是關鍵。
近來越南跟中國在南海的衝突,突然又看到很多「專家」在談論相關問題。筆者觀察了好一陣子,往往是有實務經驗,知道實際運作狀況如何者,對於局勢的演變有比較深刻的回答。不管是誰,都無法預測之後的狀況,這當然跟情報太少有關,但要說有人會預測準確?筆者也只能說,每一個新聞台上去兩個名嘴,每個都猜一種狀況,總會有一個人中的,這就跟股市名嘴差不多,連講一年總會漲停個幾支。
討論戰略的情勢發展,不可不談供給與需求,一個國家需要什麼,跟其他國家可以供給什麼。而且戰略上的問題在於,不是純粹的買賣,還有結夥搶劫跟威脅利誘等可能,天真的認為別人不會動手,無異於把臉湊給人家,被打是活該。
談論趨與勢,基本上就是利之所趨,好比我們對於越南,可以提供什麼他們要的,提供的是否為不可替代的,而這些能夠提供的利益,對越南來說是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利益?如果台灣提出的都是容易被替代的,那麼也就別怪外交部無能只會貼貼紙了,因為還真的沒法子可想。反過來說,為什麼受到傷害的台商這麼多?這其實把剛剛的問題反過來想就可以明白,今天是我們需要越南,還是越南需要台灣?
勢者,筆者的解釋是英文的「Potential」,台灣今天落到國際間毫無影響力,說穿了就是誤認勢的重要,而且把勢簡化成太過容易理解的東西。這當然與民族性有關,因為可以累積的「勢」,說穿了沒有什麼,不過就是兩種類。第一種是無可取代的地理位置、第二種就是無可取代的專業能力。
地理位置是不能改的,台灣的地理位置在哪就是這樣,隨著時代的改變,其位置的戰略價值會有變化,但不會因此變成消失在地圖上,充分利用地理形勢是第一要務。但是,地理位置的守護與發揮,與本身具有的專業技能脫不了關係,試想一下比較極端的狀況,台灣今天毫無科技能力,除了種稻米跟甘蔗以外什麼都沒有,武裝力量弱的可以。這請問是可以在東亞發揮多大的戰略影響力?
技能不是只有武器技術,武器技術關係的是一種實力的投射,若我們沒有投射武力去遠方,用以保護本國利益的實力,那麼怎樣利用本身的戰略優勢,跟具有實力者談條件交換,就是一門藝術了。至少在目前來說,可以去談論對越南這種距離的影響力,除了美國就是中國,日本還被綁著項圈就先不提。中國對台灣有吞併野心,而與虎謀皮是愚蠢的,所以到頭來這變成了只有一個對象可以談,但是我們的政府有做好跟這國家的外交關係嗎?
外交休兵就是外交休克,別在幻想可以省錢了,台灣今天淪落到這田地,就是只會省小錢花大錢。水管生鏽不肯換,直到生產線水質汙染全部產品作廢才甘願,然後老闆還只會出來哭訴要政府幫忙,大概就是這種鳥樣。外交關係的維護是要投錢的,不管是去行賄當地官員,還是送出農業團或技術團隊長期耕耘,培養與當地國的關係本就是要砸錢的,不肯預先投資,出事當然就沒得求救,更別提台灣也沒那本事開艦隊去逼人就範。
如果台灣今天擁有的是獨步全球的科技技術,跑到了越南當地設廠,要跟越南合作學習開發下一代的新銳產品,請問越南當局會不會把這優勢拱手送人,放暴民去燒殺擄掠?會被燒掉的,就是替代性高的,人家根本就不擔心。理由很簡單,越南本身吸引外資的優勢在哪?如果今天台灣會被吸引過去的理由,正好就是越南引以為傲的優勢,那麼台商會被拿去祭旗就是活該,因為是台灣需要越南,越南沒有非要台灣不可。而台商在當地是否有培養出不可取代的優勢?若通通都沒有,那也麻煩培養隨時可以跑路回國的能力。
========================
台灣今天就是勢沒有培養起來,空有滿手鈔票以為就是大爺,別忘了上個世紀有個國家號稱可以買下美國,現在呢?美國在全世界各地,只要出了任何重大事件,而且跟美國民眾生命有關,第一件事情是什麼?打開地圖,把最近的艦隊開過去。地球上九成以上的國家,只要看到美國艦隊在海外出沒,幾乎沒有不妥協的。台灣民眾如果始終都不肯覺悟,有些玩意就是投入大量心力跟金錢才能建立,如果台灣民眾就是不肯醒過來,堅持有鈔票過日子就好,那麼就別怪被人批評是殖民國家,人人都想要賺到錢移民出國。
當我們用正常國家的工作態度,結果遇到了被殖民國家的文化心態,自然不會有好結果。越南就不論了,正常的國家在思考問題時,一定是優先把自己國家的利益留下,要拿去交換的也絕對不是核心利益。核心利益,就是跟國家存滅有關的利益,絕對不是誰的金融行庫存的錢多。錢可以再賺,命只有一條,要錢不要命就是亡命之徒,死了就別怨。
今天台灣的困境就在於,我們整個民族被某個黨的經濟至上思維搞死了,談論外交不肯做,因為會花錢。談論軍事的發展不肯砸錢,因為太貴又沒效益。反正我們就是不肯做出長期投資,然後把所有錢都放在海外或是買賣房地產,再自以為世事恆久不變,天下變化盡在幾本鳥雜誌中。維持這種小確幸,滿足了布爾喬亞的優越感,再拿這種優越感去嘲笑別人的種族、階級、文化。
========================
如果讀者很難懂這些道理,就來講一些比較現實的。今天一個國家對外的投資,到底是哪一種類?這是很重要也很現實的問題。如果你的投資全部都是錢,然後只在乎換得更多的錢回來,過程毫不在乎。那麼在當地國家造成永久性浩劫的機率就不小,對這國家的人民來說,這種投資不過就是統治階級用來剝削與犧牲老百姓的共犯。
但如果投資的是實業呢,確實的製造工作機會,確實的建立基礎建設,並培養許多當地國家的優秀學生,甚至提供更高的教育機會,讓這些學生來我國進修,回國後帶回去更多的認識,這種長期性的投資,才能夠確保真實的共同利益。
只是很不幸的,這種長期投資,往往跟一個人的文化背景有關。也就是說,這跟一個人的背景養成,他怎麼去思考利益的方式有關。如果一個人只會短視,在乎一年收到多少錢,不在乎五年可以收到多少回報,那麼這個人一旦成為國家菁英,這個國家的命運也就不難想像了。但問題也要回頭問問,是怎樣的民族性才會讓民眾願意讓短視的人上台。
請讀者記得,理論上每個人都有一個價碼,也許對普通人來說,拿個十億去加拿大過下半輩子,就值得把國家利益送掉。但對一些鄉土意識深厚,或是說在乎家鄉的人來講,人家說不定是十億照拿,但還是不會把國家利益賣掉,有些東西怎樣都不能賣的。讀者可以這樣想,假設今天台灣有核子武器可以打到北京,請問中國開價一百億給你,你賣不賣?
你的答案決定了你是什麼樣的人,當你做出了選擇,就承擔自己的選擇,沒什麼好抱怨的。真的選擇把國家賣了,就心安理得地去當賣國賊,理所當然的接受他人的唾罵,世道本就如此。
========================
筆者始終不能理解的,是別人把你賣了,還堅持人家賣的價錢很好,雖然自己一毛都沒拿到。筆者不能諒解的,是不去了解政治,卻要求政客用超現實的角度去辦事。
明知選舉一次少說幾百萬,卻要求人家任內除了薪水不得支領其他項目,又不准人拿政治獻金。這擺明要政客犧牲奉獻才行的標準,往往不是用在所有人上,而是寬以律己、嚴以待人。喜歡的政客就多方辯護,討厭的就從雞蛋裡挑骨頭。
什麼時候,我們不從現實的角度去看事情,而喜歡裝死?筆者前幾天還看到網路傳的一篇馬總統做的政績,真他媽的無知。連海軍艦艇一艘,從成案到發包、建造到成軍要多少年都不清楚,就把所有這六年成軍的艦艇通通歸到馬英九身上,這種人還有臉罵別的政客只會剪綵?
話說多了只會火氣上身,還是去喝點水,看點書好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