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太麻里的媽媽女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太麻里衛生所,我帶孩子去打預防針。
一個五官很漂亮深邃、看起來卻非常疲累的年輕女孩,抱著一個一個月大的寶寶,也來打預防針。她在我後面接著量寶寶體重,量完後她走過來我身旁的桌子,把背巾攤開在桌上,寶寶放在上面,然後一把抱起寶寶、貼在自己身上。然後,她用很小的聲音叫了我兩次。
她問我:「請問,妳可以幫我扣背巾後面的扣子嗎?我扣不到。」
我聽清楚了以後,不假思索:「好啊!」
當我伸出手才發現,其實她的背巾只是跟寶寶一起貼在她身上,腰帶的部分還沒繫上。因此,她必須一手緊緊的把寶寶屁股下緣跟腰帶貼在自己身上,一手指著後面告訴我哪裡要扣。 她原本是打算請我先扣後面,再扣寶寶屁股的下緣腰帶。
我說:「我以前也是用這條背巾,我教妳一個人時的使用方法好嗎?這樣妳一個人的時候也可以用,而且比較安全。」
她說:「好啊。」
我從腰帶的位子說起,在什麼高度腰比較不會痠,讓她自己扣上。再談到寶寶的高度、新生兒如何放置比較不會傷到脖子。
最後她說:「謝謝你,謝謝你。」
我想起生第一個孩子時的自己。
也是剛做完月子,照顧者都離開家裡了,我必須自己帶孩子去醫院回診。
前一晚,我緊張的一直複習背巾怎麼使用,小孩已經睡了,所以我只能用一個娃娃練習。老公說:「你應該會了,一定沒問題的。」結果那天晚上,我還是緊張到失眠。
到了早上,我把小孩按照我的練習,放進背巾裡,卻發現,娃娃不會動,但寶寶會!她怎麼樣都不要進去背巾!四肢伸得僵直。
我也很緊張,深怕折斷她的四肢,深怕摔了她的脖子。我發現我呼吸很急促,小孩完全無法按照我的方法背起背巾,我緊張到我四肢也僵硬起來。
家裡只有我一個人,我不知道怎麼辦,於是,我就跟寶寶一起放聲大哭了。她哭什麼我不知道,但我邊哭邊喊:「我真的不會~~~對不起把你弄得很不舒服~~~媽媽真的不會~~~~嗚嗚~~~~對不起啦~~~~
於是最後,我用棉被把她包一包,小心地抱在懷裡,就去了醫院。一路上手好痠,但寶寶睡得好熟好熟。
我在計程車上看著她睡覺,我碎嘴的說:「我這輩子再也不要用背巾了。」
結果現在,在衛生所教別人用背巾。
還記得,後來有個朋友教我怎麼使用揹巾,我心中真的讚嘆。不是讚嘆這個東西的發明,而是讚嘆「學習」這件事,與「媽媽圈」這個社群。這是個用愛跟經驗堆積起來的圈子。
後來我跟朋友們討論起「生第一個孩子時,我們的天真」這個主題,也聽到很多類似的事。例如:被長輩告誡做完月子不要出遠門,於是她整整八個月,最多只帶著孩子到家巷子口的7-11。或者是看著孩子被抽血,就在抽血櫃台哭了起來。
現在看似很容易的事,那時候,卻足以讓我一個人在家大哭崩潰、覺得自己根本沒有能力照顧一個這麼小的小孩。
有時候寶寶哭得莫名,我站在床邊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看著她哭,心裡真的有一種解離感,好像這不是我的寶寶,只是一個生物。她為什麼在這裡?給我照顧?…有那麼一瞬間,會進入這樣的錯覺。
回過神來,就又大哭了,繼續著:「媽媽真的不知道你要什麼,怎麼辦~~~媽媽好害怕~~~」 的哭泣。
所以說起來,妞妞真的是最常看到我哭的孩子啊。
現在,三個孩子了,獨自帶著他們出門,已經是家常便飯。只是,經驗雖然帶來了熟練與堅強,但總還是有陌生的事、足以令人崩潰的事不斷的冒出來。我不停的被小孩推著、然後跟著長大。
還好媽媽的心,韌性特別強,學會一件新的事的時候,又忘記了剛剛前面的哀嚎與痛苦,又開始覺得自己好像已經又往前一步。餵母奶乳腺炎超痛的時候,就忘記了生產的痛;小孩超愛吃糖的時候,就忘記了他小時候什麼都不吃的焦慮。
「健忘」,肯定是上帝內建在媽媽身體裡的特效藥,足以讓生命能繼續傳承下去。
(但並沒有內建在「妻子」身份裡。看來這真的是很需要後天修煉的部分)
這時看著這個太麻里的年輕女孩,好像才想起以前的自己。
但這不是說現在的我已經過得比她好、或比她厲害,因為我們在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家庭裡,各自學習怎麼當媽媽,各自面對自己脆弱又不知所措的時候。那箇中滋味,無論是苦澀還是甜蜜,還真的只有自己走過才知道。
當了媽媽,一輩子都得面對那個最無知但又最甜蜜的矛盾。我們在追尋的,其實是永恆吧(無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0好幾了,過著自己未曾預期的生活,體驗著未曾預期的辛苦。不確定再一個十年,我會變成什麼樣子? 先把這些記錄下來,無論會長成什麼樣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睡前,與伴侶一陣爭吵。孩子都睡了之後,我找他再繼續深聊。  那晚有這麼一段對話:  我說:「我覺得我們越來越不一樣了。」 老公:「我們本來就不一樣啊。」  真是一語道破我們彼此最大的認知差異。  也難怪,我經常對想法的不同調感到「失落」,而當看見伴侶面對這個落差的「泰然自若」,我又更加失落。  這
我看見過去我在「愛」的軌跡裡,大量著重在「愛的對象」的適切性,而少了我「愛的能力是否夠成熟」的那一半。少了「辯證什麼是真正的愛」的能力、「要如何與不同的人一起長期共同生活」以及「我要如何去愛」的練習與思考。 那些對「愛的對象」的選擇,其實不單是同儕之間的狀態所得到的啟發,還有更多無形的提示來自:
這讓我發現,原來在別人眼中時,看到的正在追求一個人的時刻的我,是長這樣啊:也許就是一個很像去探險的登山客,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山裡,用頭燈探索著自己需要的一切吧。 其實,這跟當媽媽的生活,相去不遠吧。
我在馬桶上思考了非常久:為什麼我從沒想過把門簾移開呢? 我發現我的心態類似是:「這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忍一忍就過去了。」以及「這好像不是我個人的東西,我可能無權決定。要就得跟大家討論一下。」然後一走出廁所,就忘記了。除了代表他沒有嚴重到讓我感受到強烈受干擾,也意味著我繞回「忍一忍就過去了」的思路。
生完老三,一年了。 每個寶寶過一歲生日的那天,媽媽買的蛋糕,都不只是買給孩子的,是給自己的。因為這一年的風景,真是苦樂參半,而最苦跟最樂的是:好多事只有自己才懂,有些事,連伴侶都不能完全理解,即便他們可能也很想同步。
睡前,與伴侶一陣爭吵。孩子都睡了之後,我找他再繼續深聊。  那晚有這麼一段對話:  我說:「我覺得我們越來越不一樣了。」 老公:「我們本來就不一樣啊。」  真是一語道破我們彼此最大的認知差異。  也難怪,我經常對想法的不同調感到「失落」,而當看見伴侶面對這個落差的「泰然自若」,我又更加失落。  這
我看見過去我在「愛」的軌跡裡,大量著重在「愛的對象」的適切性,而少了我「愛的能力是否夠成熟」的那一半。少了「辯證什麼是真正的愛」的能力、「要如何與不同的人一起長期共同生活」以及「我要如何去愛」的練習與思考。 那些對「愛的對象」的選擇,其實不單是同儕之間的狀態所得到的啟發,還有更多無形的提示來自:
這讓我發現,原來在別人眼中時,看到的正在追求一個人的時刻的我,是長這樣啊:也許就是一個很像去探險的登山客,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山裡,用頭燈探索著自己需要的一切吧。 其實,這跟當媽媽的生活,相去不遠吧。
我在馬桶上思考了非常久:為什麼我從沒想過把門簾移開呢? 我發現我的心態類似是:「這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忍一忍就過去了。」以及「這好像不是我個人的東西,我可能無權決定。要就得跟大家討論一下。」然後一走出廁所,就忘記了。除了代表他沒有嚴重到讓我感受到強烈受干擾,也意味著我繞回「忍一忍就過去了」的思路。
生完老三,一年了。 每個寶寶過一歲生日的那天,媽媽買的蛋糕,都不只是買給孩子的,是給自己的。因為這一年的風景,真是苦樂參半,而最苦跟最樂的是:好多事只有自己才懂,有些事,連伴侶都不能完全理解,即便他們可能也很想同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隨身攜帶的三個護身符,包括孫子的紙娃娃、第一張全家福及寄自紐約的生日卡。每個護身符背後都藏著深厚的情感和珍貴的回憶,讓人反思家人之間的情感聯繫。在父親節來臨之際,文章更表達了對父親的祝福與理解,揭示了亙古難解的親情。文章情感真摯,觸動人心。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看完這篇,或是正在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母愛是很可怕的,無處不滲透,上天下地,天羅地網,每個細縫都逃不掉,填滿了所謂的母愛,雖然不至於窒息而死,也是讓人喘不過來。到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人,是自己掙脫出來的,還是母親張開雙手,開了一條縫,讓孩子的自我得以喘一口氣,長大一點呢?   當孩子的生活技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Thumbnail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緊緊牽引著父母的心。養一個孩子所投注的愛和心力,若不是自己也當了父母,是完全沒有辦法感同身受的,而生命的可貴也在於此。 前幾日看到一則故事,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女孩在電話中跟媽媽謊稱自己懷孕了,媽媽先是愣了三秒,接著責備女孩不小心,第三句話就是要女孩趕
Thumbnail
這個故事描述了不同家庭成員之間的愛與角色扮演,展現了家庭關係中的真實情感。故事中描述了不同人面對困難時的反應和情緒,通過這些故事來探討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連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媽媽在公園受傷時,自己的孩子表現出的體貼和關心,並強調了給孩子學習關懷的機會,不應拒絕孩子,而應該鼓勵並幫助孩子好好把握這些機會。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每個媽媽曾經也是備受呵護的小女孩,雙手舉高高要抱抱。都還來不及練習,這位女孩就要變成女人,開始面對人生。這位小女孩,初入社會,發現偽裝才是走入社會的武器,武裝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鼓勵。
Thumbnail
嬰兒不適合戴口罩, 如果進出公共場所或醫院, 我會建議讓嬰兒戴防護罩或是推車的雨遮(注意空氣流通), 防止其他人的口沫接觸, 而如果去托嬰中心,就是想辦法讓孩子抵抗力增強, 千萬別讓完全無法口語表達的嬰兒戴上口罩, 如此一來只會增加風險而已喔!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隨身攜帶的三個護身符,包括孫子的紙娃娃、第一張全家福及寄自紐約的生日卡。每個護身符背後都藏著深厚的情感和珍貴的回憶,讓人反思家人之間的情感聯繫。在父親節來臨之際,文章更表達了對父親的祝福與理解,揭示了亙古難解的親情。文章情感真摯,觸動人心。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看完這篇,或是正在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母愛是很可怕的,無處不滲透,上天下地,天羅地網,每個細縫都逃不掉,填滿了所謂的母愛,雖然不至於窒息而死,也是讓人喘不過來。到現在都還活得「好好」的人,是自己掙脫出來的,還是母親張開雙手,開了一條縫,讓孩子的自我得以喘一口氣,長大一點呢?   當孩子的生活技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Thumbnail
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緊緊牽引著父母的心。養一個孩子所投注的愛和心力,若不是自己也當了父母,是完全沒有辦法感同身受的,而生命的可貴也在於此。 前幾日看到一則故事,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女孩在電話中跟媽媽謊稱自己懷孕了,媽媽先是愣了三秒,接著責備女孩不小心,第三句話就是要女孩趕
Thumbnail
這個故事描述了不同家庭成員之間的愛與角色扮演,展現了家庭關係中的真實情感。故事中描述了不同人面對困難時的反應和情緒,通過這些故事來探討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連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媽媽在公園受傷時,自己的孩子表現出的體貼和關心,並強調了給孩子學習關懷的機會,不應拒絕孩子,而應該鼓勵並幫助孩子好好把握這些機會。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每個媽媽曾經也是備受呵護的小女孩,雙手舉高高要抱抱。都還來不及練習,這位女孩就要變成女人,開始面對人生。這位小女孩,初入社會,發現偽裝才是走入社會的武器,武裝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鼓勵。
Thumbnail
嬰兒不適合戴口罩, 如果進出公共場所或醫院, 我會建議讓嬰兒戴防護罩或是推車的雨遮(注意空氣流通), 防止其他人的口沫接觸, 而如果去托嬰中心,就是想辦法讓孩子抵抗力增強, 千萬別讓完全無法口語表達的嬰兒戴上口罩, 如此一來只會增加風險而已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