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07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雜談│文化與土地之我們是誰

2020武漢肺炎疫情肆虐,藝文演出頻頻受到影響,於是文化部祭出了紓困方案,來幫助相關產業與從業人員。在這之中也有批評聲浪,質問「文化部有甚麼了不起的」的聲音產生。那我們口中的「文化」到底是什麼?一個國家為什麼需要「文化」?如果沒了「文化」人民又該何去何從?這一連串的問題,就讓我們先從「什麼是文化」開始回答起吧。
圖片擷取「沃草 WatchoutTW」Youtube頻道。
圖片擷取「沃草 WatchoutTW」Youtube頻道。

文化等於氣候?

「文化」有各種各樣的定義,包含了「物質、制度、精神」三個方面,還可劃分為「文字、語言、建築、飲食、工具、技能、技術、知識、習俗、藝術」等領域,簡單的來說,文化就是社會的總和。 可是今天沒有要從以上的觀點去討論什麼是文化,在這麼複雜的話題之下,直指源頭的話,我會說「文化等於氣候」
「文化等於氣候」這個觀點一定是特別的,但卻不是無憑無據的。我們設想一個問題,假如你生活在沙漠地區,你每天起床後要取水、吃飯、勞動,你的生活型態一定必須符合你所生存的環境,你不可能像居住在農田的居民一樣去農耕,或者採集。勢必會選擇游牧的生活方式;相反的,居住在海港城市的居民也不會選擇游牧的生活型態,勢必會出海捕魚。彼此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
我們再把舉例貼近台灣一些。基隆是個海港城市,並且經常下雨。基隆人的包包裡有極大機率會有一把雨傘,因為下雨是基隆的常態,出門帶傘的生活習慣也成了基隆人的常識。我有個朋友是基隆人,她在高中時考上了台北的學校,因此,每天都要搭火車到台北讀書。而早上的基隆很常下雨,她就會帶上雨傘出門,到了台北進了班上後她發現,全班只有她一個人帶傘,而且她的傘還是濕的。然後她發現原來台北人不常每天帶傘出門,這讓她感到驚訝。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氣候」決定了某個地區的生活型態。沙漠地區、森林、港口、城市、郊區,每個地區都有著只屬於自己的氣候環境,在那些環境生活的人們,會因「氣候」的關係產生不同的生活模式,這些生活模式會慢慢發展成某種「群體性」的標誌與象徵,也就是某種約定俗成的習慣,最後這些習慣會成為一種樣板,被記錄下來,最後就形成了所謂的「文化」。
所以我們可以說「氣候決定生活」,「生活產生文化」,因此「氣候等於文化」!

小至「美食文化與職場文化」

這個論點也可以套用在其他文化之上。不同氣候環境會產出不同的作物,北方人生產小麥,小麥做成麵粉,所以北方人吃麵食。南方盛產稻米,因此南方人主食為稻米。原住民種植小米,多餘的小米會拿來釀酒,就有了小米酒。四川人四面環山溼氣重,平日無法出汗會導致生病,因此四川人靠「吃辣」來排汗,產生了特有的「四川料理」。
不同國家的環境與風情不同,盛產的作物也不一樣。這些作物自然就會入菜,發展出當地特有的美食文化,那是只屬於那個地區的文化,一種群體記憶。相信許多人也有過類似的經驗,在電影《料理鼠王》中,評論家柯柏吃了雜菜褒後,思緒瞬間被拉回小時候地場景。因為那個味道與烹調方法是只屬於那個時期的,那個地區的人們記憶。
如果我們把「氣候」解釋為一種生活模式,在職場上的互動也可以看做是「氣候」的表現。每個職場的「生態」不同,文化也就有所差異,就會產生不同職業的「職場文化」。

你有土地認同嗎?

土地認同是這幾年很常被討論的話題,之前有個評論家說過「台北人很常在定義自己」,這件事情討論起來可能要打好幾篇文章,這裡先簡單粗暴的下個結論,那就是台北人缺乏「土地認同」。
如果說「文化」是源自於氣候,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居民們,自然而然就會認同這塊土地所產生出來的文化,了嗎?
在這個資本主義當道與全球化的時代,城市與城市越來越相向,住在都市的人們越來越喪失土地認同的意識。土地與文化之間似乎產生了一個薄薄隔層,隔開這一切的就是「資本主義造成的城市統一化」。因此台北人為什麼很常在定義自己、很常在找認同。在2019年的台北藝術節,主題設定為「我們(沒)有認同」,就是因為如此。
因此有沒有「土地認同」這件事對於一個國家是重要的。可是「土地認同」又與「文化認同」有著些微的不一樣。文化認同可以直指任何文化,例如:熱愛韓國明星,所以認同韓國文化;熱愛中國,所以認同中國文化。可是「土地認同」是專屬於居住在此居民所共享的,擁有「土地認同」可以讓整個群體產生向心力,變得更團結。
在找認同這件事時就等於是在問自己「我是誰」(關於「我是誰」的討論可以去看上一篇文章:雜談│錢是否定義了存在的意義),這個哲學上的千古難題總是困擾著人類,而大多數人都會從土地認同、文化認同或是民族認同等角度,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所以文化部真的很了不起嗎?

綜合以上的觀點,「文化是國家的根本」這句話絕對不是空穴來風,反而是個事實。在資本主義的年代,若是一切都用金錢去衡量,國家的價值與底蘊將會蕩然無存,一定還有更深層的價值,是只屬於這個地區的人民所共享,那個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又該如何發覺呢?
因此,文化工作者就很重要了。這些文化工作者與藝術工作者就是在做這些事。文化部向來容易被外界質疑是「政治化妝師」,淪為政治妝點的工具,鄭麗君對此重申「文化不為政治服務」。
文化工作者經常去發覺、展現、搬演、倡議、複刻、重現許多議題,這背後往往反映了這塊土地的故事。不論是「拍謝少年」、「三牲獻藝」、「灣生回家」、「俗女養成記」、「雲門舞集」、「霹靂布袋戲」、「花甲男孩轉大人」,等重要的文化作品與團體,還是更更多偉大的文化工作者、藝術工作者們。因為有這些人們的付出,讓觀看這些的我們能夠「看見」這些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群體記憶」,因此「台灣」這塊土地的「土地認同」才能慢慢地被建立,才能知道「我是誰」。

是台灣還是中華民國?

聊到這裡先拋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當你遇到外國人時,你會說自己是來自台灣還是中華民國?
我們可以思考一下,若你回答「台灣」或是「中華民國」,背後反映的是「土地認同」還是「文化認同」?就像上述所言,這兩者之間有著微妙的差距,我認為這兩個的差距關鍵性的決定了這個問題的走向。
如果用一個歷史的角度思考,「鄭成功」這一個歷史人物在「台灣史」與「中華民國史」的歷史定位截然不同。在台灣史中鄭成功是國姓爺,是民族領袖。可是在中華民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鄭成功是個來自日本的倭寇,是個賊。
而造成這個差異性的原因,是因為「台灣」這個島嶼的歷史與地理,都十分複雜且特殊的關係。當然以上的論述非常的簡單粗暴,只是想簡單地拋出議題去鼓勵大家思考。就像「日治時期」與「日據時期」這兩個名詞的爭論一樣,背後反映的就是文化與土地認同的差異性。

文化與土地之我們是誰

這個主題著實龐大,實在難以在這篇文章說盡,不過在此只想重申一件事情,文化對於國家是非常重要的。做為一個藝術工作者,若有任何人對此提出質疑,我都會不辭辛勞的告訴大家,為什麼這很重要。
這篇文章並沒有要定義任何問題,希望留給讀者去思考。人有一輩子的時間可以慢慢去思考「我是誰」這個問題,而「我們是誰」這個問題,就更有賴於整個群體去思考了。
————————
————————

聯絡資訊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