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化很容易片面定義一個人,即便明白這個道理,還是常常下意識將遇到的人事物物表面現象,快速歸類好,並因此感到安心。通常要透過反思,才會再檢視這個思考路徑,如何造成自己日益偏狹的價值判斷。人在視覺上,本來就不是平面的標籤紙片人,需要被理解的面向有太多了,如果無法拿掉標籤別人的習慣,那要不要試試貼一萬張?多一點3D立體感?
跟湯匙還是半生熟的朋友,還是我的木工老師兼老闆。會將他選入採訪清單,是因為我很喜歡他教我們木工的方式,還有他的創作理念。他的教學方式會留空白讓新手思考,不會在我們茫然發問後就直接給答案,除非攸關操作的安全問題,才會立刻介入。
他的創作理念是希望能將木頭在被砍下後,能有百分百被使用到,所以選擇木料來源百分之二十是舊木,百分之七十五是餘剩料,百分之五則是漂流木。就連剩餘的檜木屑,他也歡迎我們裝成小袋帶走,可以拿來放鞋櫃或衣櫃,希望木材可以被用到最極致不浪費的狀態,他自己就曾經為了這件事去學製香,可惜,不是每一種木屑都能拿來做。
讀到這裡,已經在腦海中想像他是和善的人了嗎?是不是把標籤拿在額頭前要貼上去了?再等一下吧!
作業分兩種 喜歡和討厭
開始接觸課輔陪伴之後,思考「作業」的意義,常常很好奇其他朋友的想法,藉著訪談也蒐集大家對這件事的應對方式與感受。湯匙的答案出乎意料地有趣,也許可以提供老師們更多出作業的方式。但,會不會苦了家長或學生呢?一樣是很值得討論的事囉!
很喜歡分層拆解問題的湯匙說:「作業有分兩種,一種是我討厭的,一種是我喜歡的,喜歡就會努力去完成。但我想你要問的是討厭的那種。」有次國中家政課要縫枕頭,全班都很努力在縫,但少年湯匙同一時間用紙做起了模型,最後大家交出枕頭的成品,他交了紙模型,老師也讓他過關了。同一時期,他也將生物講義拆開,買了雲彩紙,把原本的書頁打洞後,把雲彩紙當成封面,綁成一本像武功秘笈的線裝書。平常不苟言笑的湯匙老闆,講起這段往事,完全呈現當時調皮搞怪的屁孩樣。想不到,還沒完。高中地理作業要畫七股鹽山週邊地圖,他用手繪大富翁的概念繪製,還放上了環境條件跟動物。
把討厭的作業可以做成這麼有趣,又讓自己樂在其中的學生,只用考試成績來評斷,似乎太片面、太膚淺了!
湯匙問:「三萬、三十萬、三百萬、三千萬。你覺得人的一生有幾天?三秒鐘作答。」
答案是:「三萬左右」驚奇吧?不是三十萬天,更不是三百萬天,居然這麼少,還要拿來睡覺,大學時聽到這個,就決定往後要好好善用時間了!(365天×壽命100年=36,500天)
興趣是生活也是工作
現階段的湯匙,把興趣經營成工作,作品獲得消費者的支持與肯定,除了在國內參展、舉辦個展外,還有來自國外的邀展。
對於羨慕可以把興趣變成工作的人,他認為若是想實踐一般人覺得是「理想夢想」等等「不踏實」的想法.要用格外踏實的方式去經營才有可能長久,不然就只能是暫時的煙火,短暫的吸引大家後,自己就燃燒殆盡了!
因此,他也很直接地說:「還是會在乎興趣能否賺到錢」這是湯匙木質般的溫暖特質,希望大家有清楚認知,少走點冤枉路。
接著他又開始分析興趣。首先,興趣的產生的原動力是單純的好奇心,再來是自我實踐的過程,這段時間通常就是會開始技巧的練習;接下來是跟人有了連結的契機,後續就會有一些正向回饋的互動機制。最後這部份是不斷為「興趣」加油添爐灶的前進動能。
如果你還沒找到興趣,可以試試上述湯匙分享的歷程。
接著我們討論到興趣是生活的一部份。他的木工工作室裡有很多可愛的綠色盆栽,每天把它們移到窗邊曬太陽,在適當的時間澆水,再看著它們跟著時序長大、凋萎變色、換上新葉的過程,就是很單純跟植栽交互回饋的機制。他為此再顯露出滿足的微笑。再談到他另一個興趣是「企劃」。生活中,他常常會冒出很多想法,有些還是雛形,有些想著想著就成了一個企劃案,每個點子散落在筆記本、手機記事本、電腦word檔中。現在的「鯨湯匙」本身曾經也只是某個企劃的雛型而已呢!
關於我們人生中收集五十顆珍珠的故事
很好奇湯匙是怎麼開始在生活中實踐「友善環境」的想法,他分享了從黑潮志工培訓課聽來的「五十顆珍珠」理論。當我們在受到某個情境或事件的誘發的當下,手上就有了第一顆珍珠,在之後又因緣際會遇到類似的事件,或是相關的元素,就又陸續有了第二顆、第三顆珍珠,在過程當中,會漸漸型塑一些觀點或是朝著那個生活想像靠近,直到第四十九顆、第五十顆,可能是某個水到渠成的認知狀態或是實踐中的理念。舉例如:從無意識的現代便利生活,聽了一場海洋講座或是吸管卡住海龜鼻子的照片,開始有了「我可以怎麼做?」的念頭,那就是第一顆珍珠。再依序可能會有其他情境觸發,收集到愈來愈多珍珠,最後也許會成為環境NGO志工、帶環保餐具的人或是鯨湯匙的創作者,或是以上皆是。
這項理論也可以套用在我們從小到大養成的人格特質哦!每個人收集到五十顆珍珠的過程有很多支線,搭配各種機緣,因此,我們也很難以二分法,或是單一現象去做任何對人的價值判斷。就如同湯匙是如何變成一個任性又充滿韌性的木創作職人,也無法在看完這篇訪談就能理解的。
不過,現在的湯匙正在收集關於藝術創作的珍珠人生支線上,他希望在過程中,鯨湯匙能順利度過這波疫情,然後從單純的生活器物創作,往塑像、漆藝等更廣的領域發展
訪談過程中,也發現我們常喜歡以二分法去做各項價值評斷,或是片面了解以為是全貌的現象,用標籤貼自己也貼別人,試圖快速分類,不想花時間深入了解。
認真思考後發現,每個人都是無法被定義的,就連我都無法定義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別人又該怎麼定義準確呢?
想知道湯匙的品牌「鯨湯匙」的創立故事,可以直接到以下網址看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