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人物訪談】剝開層層洋蔥外衣,發現鑽石般堅硬的意志—子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開始,學校的重點應該是啟發和教育學生,而分數只是衡量教導是否成功的工具。但是想當然耳,學校很快就開始一心追求高分。每個孩子、教師和督學都知道,考試高分需要的技能,與真正瞭解文學、生物學或數學所需的技能,並不相同。每個孩子、教師和督學也都知道,如果被迫兩者只能擇一,大多數學校要的會是分數。—《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第四章說書人 現實向文字低頭 P.189
raw-image


訪談前一週提供訪綱,讓受訪對象可以預作準備。通常一坐下來,會先閒聊調整好心情,再按下錄音鍵,進入正式訪談。這次的受訪者是在景觀工程顧問公司工作的子博,他身上有某個按鍵好像跟我的手機鍵同步似的,本來都還很輕鬆閒聊的狀態,錄音鍵一按,突然變得很嚴肅,甚至講話都字正腔圓起來,可以感覺他正嚴陣以待,迎接我所有的提問。

只好先脫離原本的題目,先層層剝開這顆生長得異常紮實的大洋蔥。




剛出社會的時候,有前輩跟我說過,如果可以,要找一份人生志業(Career),而不只是職業(Job)。

子博的上班時間,大概有一半是在辦公桌前準備標案、寫報告,一半是在外面風吹日曬為百歲左右的歷史建物做測繪、現場勘察。如果以家中長輩的期望,這樣的工作模式,只達成一半;但是,這對他來說是一份結合興趣的志業。印象所及,跟子博曾經去過的地方,明明是自己經過無數次,卻從未留意的老建物,在跟著他一起路過時,他就會突然停下來,開始講起關於那裡的故事;又或是本來也不太會主動跟人攀談,但那次看到正在修復的工人們,他走進去問其中一位大哥關於屋頂的磚瓦。

彷彿隨時在上班模式的工作狂,也像是從醒來到入睡都要抱著心愛玩具把玩的小男孩。

raw-image

乖順的斜槓兒童 堅持走自己的路

國小時期的子博,根本就是斜槓兒童。打網球、參加田徑隊、學國樂、彈鋼琴、寫生比賽,功課還唸到前五名,又喜歡泡在圖書館,最後仍能擠出時間跟同儕連線打電玩。聽到這裡想著:「有沒有可能在他的身體裡裝了三個微型機器人呢?」

高中時期就是延續國中的分數迴圈,咀嚼吞下課本的知識,再吐回試卷上,獲得紅勾或紅叉以及一串數字,不斷機械式地重覆,像是每天固定要吃飯睡覺的生理自動導航。直到高三那年的學測結果出來,考上的學校都是很有前景的科系。但是,他沒有雀躍終於跳出迴圈,就順著社會期待的選擇其中一間就讀;他居然回頭跟爸爸說:「我不知道要念哪一個,我需要再想想,明年再考一次。」就再次跳入準備考試的旋渦中。

想了一年,這次有所準備,他往自己從以前就喜歡的文化、歷史科系開始做功課,評估自己的成績和可以考上的學校系所,他找到雲科大的文化資產系,上網研究入學後的課程。發現有考古、博物館、社造、社會學、修復可能要用到的物理、化學,還有木雕、竹編…在那個當下,他知道可以放心入學了。甚至想好要往博物館或是社區營造這兩個方向,做為未來的職涯選擇。除了不再迷惘困惑外,也發現自己是一個喜歡接觸很多新奇有趣事物的人。

也重新找回國小充滿那個多彩顏色的自己。

這時候一向支持的家人問他:「念文化資產以後要做什麼?」同時也表達希望他能選擇其他如資管、化學材料的科系就讀。結果一向乖順的子博,心意已決,好像在看完文化資產的網頁時,就已經領到學生證那樣的篤定。沒理由把學生證作廢,也沒必要。最後,家人也只能支持。

研究所成為旅行家 遇見貴人導師

raw-image

研究所期間跟老朋友碰面,其中一個人提到一起去申請世界公民文化協會的「有任務的旅行」青年公益計劃,入選可以獲得免費機票,到預設的目的地國家完成提案內容。當時要寫碩論準備口考,一邊還要忙實習的工作任務,對於這個提議,沒有展現熱情,也不置可否。但是大家決定要以他碩論的題目,做為計劃主軸,去歐洲看工業遺產轉型再活化的成功案例,以做為台灣案例解決方案的參考方向。很幸運地,他們的計劃被選中了!結果,原本要同行的人,突然都因為各種不可抗力因素,變成只有子博一個人能去。

身上的三個微型機器人好像又被啟動,碩論口試結束,各項接踵而來的任務都一一完成後,匆忙整理好行李飛奔到機場。等待check-in的時間裡,他心裡想著接下來一個半月的行程,只約好了前一個月的訪談,交通和住宿也還沒全部敲定...

「我真的要去了嗎?」、「我可以嗎?」

很想再拉著行李回家,不想上飛機,自己一個人去面對接下來未知的旅程。最後,還是搭上了飛機,然後在過程中獨自面對約訪取消、交通、住宿等各項難題。最終順利完成一個半月的歐洲工業遺產參訪行程,也成為後來在工作上豐沃的養份。

「對環境好是什麼意思?」
「順應自然,人做一半,天作一半。」
「找回原來的本質。」

研究所的指導教授根據他的碩論題目,介紹他到景觀師郭中端的景觀工程顧問公司。原本只抱著戒慎惶恐的心去訪談,請教相關的經驗及建議。想不到文化資產領域的大前輩,直接邀請他就加入團隊吧!先是成為實習生,而後在等替代兵役時,就直接轉成正職;退伍後,再重新回到公司。在工作過程中,景觀師郭中端的中心思想「順應自然,人做一半天做一半。」影響他甚深。對於年輕後輩來說,她也是一位心靈導師,在年屆三十時,不確定是否要留在職場繼續累積經驗,還是出國唸書。郭老師跟他說:「眼界、格局要開闊,接下來的人生不要只是工作。」不只是給予建議,還幫忙找了國外幾所具知名度且名師聚集的學校。這些都讓他備受激勵,也正努力準備著。

關於子博的故事,仍在持續翻篇中。

那天要出門赴約時,腦中突然想著,從小我們身上都被貼上了數字,依據分數高低,決定我們的價值;長大後,我們擺脫數字了嗎?好像也沒有。只是這次是我們主動追逐著數字,希望拿到最多的存款數字、最高的業績數字、最漂亮的公關曝光數字,還有最多的按讚數。這些是否也定義著我們的價值呢?

你覺得是嗎?


子博給年輕學子的建議:
1. 找到人生興趣:在現有的課業壓力下,還是努力去嘗試尋找自己喜歡的事物。因為看到很多人因為功課壓力而迷失自我,忘了曾經讓自己眼睛發亮,想全力投入的那些事。

2. 眼光要放大、放遠,不要自我侷限:這是郭中端老師告訴我的話,我也想分享給大家。這句話不管在人生哪個階段都很受用,例如,不要因為年齡而限制自己實踐夢想的可能。堅持下去,也許會遇見新的機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奇天線的沙龍
22會員
25內容數
生命職人—專注,走在自己的路上 如果把生命過得精彩,是一項不斷修煉的專業技能。那麼努力過生活的平凡人,就是自己一生懸命的生命職人。 這是紀錄一群在主流媒體關注之外,人生歷程各精彩的職人故事。
好奇天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9/29
追溯現代所有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習慣找到單一(面向)的正確解答,而不是試著自己思考解答。而每個世代總有權威提供解答全集,讓人們漸漸遺忘好奇的提問本能。雖然有越來越多組織或個人,開始向大眾提問,但是,我們仍舊下意識的想要直接獲取答案或解決方案,而不是嘗試主動思考如何回應。—賴小Q
Thumbnail
2020/09/29
追溯現代所有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習慣找到單一(面向)的正確解答,而不是試著自己思考解答。而每個世代總有權威提供解答全集,讓人們漸漸遺忘好奇的提問本能。雖然有越來越多組織或個人,開始向大眾提問,但是,我們仍舊下意識的想要直接獲取答案或解決方案,而不是嘗試主動思考如何回應。—賴小Q
Thumbnail
2020/09/22
我們把所有的答案加上為什麼,其實事情就會變很好玩。所有的答案都很好玩,但一旦被畫上句點,就是句點了。只要再把所有的句點都變成問號,把所有的答案都變成問號,就會再有下一個,我覺得這樣才好玩。—賴小捲
Thumbnail
2020/09/22
我們把所有的答案加上為什麼,其實事情就會變很好玩。所有的答案都很好玩,但一旦被畫上句點,就是句點了。只要再把所有的句點都變成問號,把所有的答案都變成問號,就會再有下一個,我覺得這樣才好玩。—賴小捲
Thumbnail
2020/08/03
什麼事都多看多聽多學!雖然長輩講的話,不一定都適用於你,但還是能從中找到對自己有幫助的東西。—Fly Chang
Thumbnail
2020/08/03
什麼事都多看多聽多學!雖然長輩講的話,不一定都適用於你,但還是能從中找到對自己有幫助的東西。—Fly Chang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18/03/17 載大寶安和他學弟﹑學校老師來大溪高中,他們參加桃園區的國中電腦程式設計比賽,等他們比賽的時間,我跟小寶寧跑來奢侈的星巴克,大溪一大早就塞車惹,真的很恐怖。 這個政府學校們辦的電腦比賽已經是第四屆,兒子從第一屆的小學組就開始參加,去年有拿到桃園區優勝,進入全國賽拿到佳作,今年他說
Thumbnail
2018/03/17 載大寶安和他學弟﹑學校老師來大溪高中,他們參加桃園區的國中電腦程式設計比賽,等他們比賽的時間,我跟小寶寧跑來奢侈的星巴克,大溪一大早就塞車惹,真的很恐怖。 這個政府學校們辦的電腦比賽已經是第四屆,兒子從第一屆的小學組就開始參加,去年有拿到桃園區優勝,進入全國賽拿到佳作,今年他說
Thumbnail
孩子去共學團已經一個多月了,這一個多月,我卻看見他許多的變化,有一些很明顯可以說得出來,有一些卻是一種內在狀態,一種成熟感,漸漸地獨立,卻也還有小男孩依偎撒嬌的身影,對自己有一定的信心,同時也去看到自己還有哪些需要補強。
Thumbnail
孩子去共學團已經一個多月了,這一個多月,我卻看見他許多的變化,有一些很明顯可以說得出來,有一些卻是一種內在狀態,一種成熟感,漸漸地獨立,卻也還有小男孩依偎撒嬌的身影,對自己有一定的信心,同時也去看到自己還有哪些需要補強。
Thumbnail
今天跟一群高中生們開同學會。我和這群少年從他們三四年級時開始每週定期聚會上課,直到六年級。後來他們各奔東西,長出各自的身高和智慧。其中有一個少年問我:「現在上課的小孩裡,有跟我們當初一樣的人嗎?」
Thumbnail
今天跟一群高中生們開同學會。我和這群少年從他們三四年級時開始每週定期聚會上課,直到六年級。後來他們各奔東西,長出各自的身高和智慧。其中有一個少年問我:「現在上課的小孩裡,有跟我們當初一樣的人嗎?」
Thumbnail
前兩個禮拜幫國中生準備段考時,有個在班上吊車尾的孩子問我這個問題。他認為少子化的關係,以後的工作隨便找都有,何況現階段國中讀的各科裡的知識,能運用到未來裡的寥寥無幾,既然是這樣,為什麼現在還要讀這些冷冰冰的知識? 我簡單的用選擇和被選擇的比喻告訴他,若想要找到自己心裡滿意,也能滿足生活所需花費
Thumbnail
前兩個禮拜幫國中生準備段考時,有個在班上吊車尾的孩子問我這個問題。他認為少子化的關係,以後的工作隨便找都有,何況現階段國中讀的各科裡的知識,能運用到未來裡的寥寥無幾,既然是這樣,為什麼現在還要讀這些冷冰冰的知識? 我簡單的用選擇和被選擇的比喻告訴他,若想要找到自己心裡滿意,也能滿足生活所需花費
Thumbnail
我不知道我的未來在哪裡!我不知道我未來想幹嘛!我是被命運推著走的人。如同接下來正式進入無法下班的接案人生!在我往後的接案人生中,我總會在快要放棄的時候,又從我每一個階段的生命累積中,開啟自己的另一扇窗。這些累積都讓我一次又一次在黑暗中看見光亮。當我一路往前的同時,回望每一個片刻的選擇,我都從現在的我
Thumbnail
我不知道我的未來在哪裡!我不知道我未來想幹嘛!我是被命運推著走的人。如同接下來正式進入無法下班的接案人生!在我往後的接案人生中,我總會在快要放棄的時候,又從我每一個階段的生命累積中,開啟自己的另一扇窗。這些累積都讓我一次又一次在黑暗中看見光亮。當我一路往前的同時,回望每一個片刻的選擇,我都從現在的我
Thumbnail
「事情的一開始,是因為好奇與有趣,所以熱情積極;熟練後,是因為目的與價值,所以堅持鍛鍊。」喝著咖啡,看著我身邊的小朋友,跟他分享著。
Thumbnail
「事情的一開始,是因為好奇與有趣,所以熱情積極;熟練後,是因為目的與價值,所以堅持鍛鍊。」喝著咖啡,看著我身邊的小朋友,跟他分享著。
Thumbnail
一開始,學校的重點應該是啟發和教育學生,而分數只是衡量教導是否成功的工具。但是想當然耳,學校很快就開始一心追求高分。每個孩子、教師和督學都知道,考試高分需要的技能,與真正瞭解文學、生物學或數學所需的技能,並不相同。每個孩子、教師和督學也都知道,如果被迫兩者只能擇一,大多數學校要的會是分數。—《人類大
Thumbnail
一開始,學校的重點應該是啟發和教育學生,而分數只是衡量教導是否成功的工具。但是想當然耳,學校很快就開始一心追求高分。每個孩子、教師和督學都知道,考試高分需要的技能,與真正瞭解文學、生物學或數學所需的技能,並不相同。每個孩子、教師和督學也都知道,如果被迫兩者只能擇一,大多數學校要的會是分數。—《人類大
Thumbnail
要接受打折扣的結果,要接納不停會失敗的日常,因為教學與教養,某種程度來說,是一場實驗教育,每個孩子都是有機體,包括引導者本身也是,如此不同的個體,產生的化學變化會有幾種排列組合?我們要做的是,再觀察一次,修正後還有什麼可以再試試。 拿掉成見,真的可以看見好多不同面向孩子在學習上的各種驚奇(或驚嚇XD
Thumbnail
要接受打折扣的結果,要接納不停會失敗的日常,因為教學與教養,某種程度來說,是一場實驗教育,每個孩子都是有機體,包括引導者本身也是,如此不同的個體,產生的化學變化會有幾種排列組合?我們要做的是,再觀察一次,修正後還有什麼可以再試試。 拿掉成見,真的可以看見好多不同面向孩子在學習上的各種驚奇(或驚嚇XD
Thumbnail
迷和悟不見得是智商的距離,大人費盡口舌講不明白的事,還不如讓小孩轉個角度,他就可以看清楚自己的盲點,在一瞬間,眼前的景象就會截然不同,小孩看懂就會知道該怎麼做,大人也就不需要再教什麼了。
Thumbnail
迷和悟不見得是智商的距離,大人費盡口舌講不明白的事,還不如讓小孩轉個角度,他就可以看清楚自己的盲點,在一瞬間,眼前的景象就會截然不同,小孩看懂就會知道該怎麼做,大人也就不需要再教什麼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