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困在大腦裡的人》一書作者安卓恩.歐文(Adrian Owen),這位認知神經科學家在書中提到—真正的「聰明」是我們可以學以致用,讓腦袋中乘載的資訊,轉化成實際的行動,有效率地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狀況。而「聰明」的程度跟大腦記憶、組織和分類資訊的方式,以及在需要的時候檢索出需要資訊的速度息息相關。
在讀書會認識桃樂蘇,還不熟的時候,會覺得她沒有太多表情起伏,但很奇怪,只要她一開口就能讓大家開懷大笑,讓每次有點嚴肅的氣氛,一下子就活絡起來。這根本就是我從小到大最想成為的那類人,決定要好好跟她當朋友。後來知道她在社福團體工作,我就在工作間的空檔,去那裡當陪伴志工,想知道她在工作上,可以怎麼運用這樣的幽默感,讓大家都很快樂。我也不願意當一個這麼跟蹤狂似的朋友,只是她真的不太說自己做的事,彷彿就是一份平凡的工作,直到去當志工後,才知道她有多麼卓越不凡。訪談之後才知道,原來她國小三年級就當過總編輯、CEO、漫畫家、劇場導演…
國小三年級在頂樓開了一家公司
大約是在比爾蓋茲創立微軟的十五年後,在遙遠的台灣,有兩個國小三年級女生決定要開一家公司,地址就在其中一個人的家中頂樓。營業項目是出租漫畫書,也販售發行自己創作的漫畫週刊,暑假期間會針對訂閱戶,提供宅配到府服務;頂樓也是辦書展的絕佳空間,考量到讀者舒適度,兩人更從桃樂蘇家中,用阿公的推車,將看似沒人用的沙發推到公司樓下,再商請同學哥哥合力搬上樓。當時在菜園裡忙著農事,眼看孫女跟同學推走沙發,對著他們奮力扯著喉嚨探問,無奈日理萬機的企業家,時間寶貴,知道阿公彷彿有疑問,但也無法停下腳步解答,只能使盡力氣為書展的沙發努力往前。
桃樂蘇回想這段的時候,補充說:「雖然不管是宅配或是書展,同學們就是以這樣的名義,在暑假期間到同學家或是頂樓玩一整天。但我們當時還真的有一點小收入。」
偶爾也是有非營利的時候,像是班級自修課,老師去改考卷,桃樂蘇就跟一起創業的CEO同學,從商場進到劇場,變成導演跟演員,還現場召募台下同學一起即興,合演一齣白蛇傳,據說同學們都很喜歡。
認真玩樂的童年是長大的心靈養份
從小在台南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在外縣市為生計忙碌,桃樂蘇強調她仍舊是學業操行兼顧的班長,合夥人是副班長,兩人總是包辦班上前三名,因此幸運地沒有遭受任何阻攔,可以瘋狂看漫畫,而當時日本漫畫題材有很多職人、運動員類型。因此,他們常隨著題材更動當時的興趣。比如:有陣子是高爾夫,他們就地取材,拿著工具和球到菜園裡挖出十八洞,依著規則和漫畫場景,成為菜園高爾夫職業選手,就連下雨天都要戴著斗笠穿雨衣去打,想必是很重要的一場經典球賽。等到連載結束,漫畫主題換成劍道,高爾夫選手就會轉換職業了!
談到在鄉下的童年生活,我們都笑得很開懷。接著想到十年、二十年後,離開小學後的日子,因為課業而波折而沮喪,因為工作感到無力。是什麼讓我們在心理上最艱困的時候,都還能有一些餘裕,可以在幾近枯萎挺不起腰的時候,可以撐著等到下一波的甘霖灑落?桃樂蘇覺得是小時候那段完全不受壓抑,可以盡情在田園間玩樂的美好記憶。那不僅只是遊戲本身,而是身心完全與土地連結,身處在自然裡,像是追蹤螞蟻的巢穴,或是幫阿公引水灌入一畦畦菜園的時候,在田埂間蓋起讓船靠泊的港口。這些可以盡情探索的兒童本性,完全被滿足。像是在心裡積蓄著正向且安全的養份,在成長過程中,必定會經歷的那些傷痛,就能在這時被提領出來療傷復原。
大概是很久沒有想起過往的那段回憶,桃樂蘇突然有感而發提到小時候對喜歡的事物,可以全心投注熱情,長大後在課業的競逐下,重心移轉後,好像也漸漸失去這樣的能力。相信很多人,是在類似的情境,就連原本自己喜歡的事情到底是什麼都忘失了。因為桃樂蘇的外號,我想起綠野仙蹤的故事裡,跟著桃樂絲結伴前往奧茲的機器人,想要有一顆「心」,而稻草人想要有「腦」,獅子則是在尋找「勇氣」。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究竟遺落了什麼?被拿走了什麼?而我們最想要獲得什麼,才能真正擁有兒時那樣純粹的快樂呢?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