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最脆弱的角落,有個無助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在台大分院的精神科就診,他們可以協助轉介心理師進行晤談,我一直以為那需要很高的諮商費。

前年工作一直不順遂,雖然精神科醫師每次看診時也都會討論我的困擾和教我解決問題的技巧,但還是希望和心理師有個完整的晤談,好協助我穩定的就業。因此,即便需要額外花費(當時認為),仍請醫師幫我轉介心理師,因為需求者眾,要排隊等上一段時間。等到我自己都忘了,有天突然接到心理師電話,才開始安排晤談時間。其實早已過了工作危機緊急時期,但我仍然希望加入心理治療以幫助我的憂鬱症治療。而且,心理師告訴我,這項服務由健保給付,所以是不需要花任何費用的!

目前晤談維持一個月一次,我會將這個月遇到想談的主題或想法記錄下來,方便晤談時分享。上週我分享了內心深處最不想挖出來的早期經驗,是童年時期和求學階段經歷的事,是關於家庭,關於家人。

小學二年級,課本談到家長職業,老師要大家分享父母目前的職業,我告訴老師爸媽都沒有工作,老師說那生活費用從哪裡來,怎麼可能沒工作,要我回去問爸媽,不相信我的答案。我的父親不喜歡工作。他會無預警將工作辭掉,從沒跟母親商量過,也曾長達好幾年(我真的很不願意去細算)沒有工作。後來母親接下祖父母修改衣服的店舖,家裡才有了經濟來源,不過家裡經濟當然仍然相當困窘。自此,母親扛下家中經濟重擔,十分辛苦,所以從小家中姊妹就承擔著長大後必須賺錢養家的壓力。

父母親由於溝通不良,父親早期脾氣拗,導致父母感情不好,母親常常希望孩子能當他們夫妻之間的觸媒,協助他們溝通,或是希望我們獨自與父親溝通關於請父親出去工作這件事。更甚者,父親有陣子對母親非常苛刻,常使用語言暴力對待母親,母親像是手無寸鐵的弱者,常希望我們能站出來保護她。母親的無助,使我將這些期望背負在身,即便做不到,卻也有重量。這些重量讓我上大學時就急於成功,但也因為這些期望,累積的情緒爆發,開始了我動盪不安的生活。

從小母親的操勞和壓力我都看在眼裡,敏感又懂事的我為了不想再增加母親負擔,選擇了自己承擔自己的情緒,因此情緒常常是壓抑著。還記得大學時,有次參與社區大學藝術治療團體,在自我介紹時,帶領的老師問及家人,我分享了國中時期父親長年不工作的情形,老師問:「妳當時的心情是什麼?」我很認真回想。當「壓抑」兩字脫離嘴唇開始,我就崩潰地哭了。永遠記得老師那時候對其他學員說:她還那麼小。

父母親所帶來的影響,持續地在成長過程中發酵。當時母親無暇顧及孩子們的情緒,使我缺乏愛的感受,曾使我有段時間很不滿我的母親,這心結一直到禪修後才放下。也是在禪修時得到圓滿的愛的祝福,療癒了心靈上很大的痛苦。而後當憂鬱症找上我,也才認清背負在身上過重的期望,壓得我喘不過氣。成年後一直到二十多歲,我才學會將母親的責任歸還給她自己,把母親和我重疊的部分還給她。過去對母親的遭遇我總是感同身受,現在把自己抽離,交由母親自己承受。當我分享這段故事時,心理師半疑問半肯定的說:「如果沒有生病,是不是就很難與母親分離?」我不敢回答,但答案迴盪在心底。

走出會談室,我哭了。

這些事我以為處理過了,便把它深鎖在內心的盒子裡,不想再提起,這是我最脆弱的地方。談這些事,仍然感到難過、悲傷。那個感到驚恐、無助的孩子也許一直在心中的某個角落,我不敢觸碰。像潘朵拉的盒子,裡頭藏了很多我不想回想的情緒。希望有天,我足夠堅強,也有勇氣打開它。去看見隱藏在這些情緒底下脆弱的我,也看見「希望」來療癒那顆殘破的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妮的沙龍
78會員
120內容數
我是一位憂鬱症患者,二十歲左右發病,現在已經過了十多年。有鑑於社會對精神失序者的不了解,我願與你分享生活點滴、所思所想。你將會發現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
安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29
憂鬱症患者在工作職場上可能遇到以下一些常見的問題: 1. 工作效能下降:憂鬱症患者可能會感到疲倦、缺乏動力和注意力不集中,這可能導致工作效能下降。
Thumbnail
2023/10/29
憂鬱症患者在工作職場上可能遇到以下一些常見的問題: 1. 工作效能下降:憂鬱症患者可能會感到疲倦、缺乏動力和注意力不集中,這可能導致工作效能下降。
Thumbnail
2023/04/11
我自己是憂鬱症患者,但其實我一直很想成為一名心理師。 要成為心理師得度過層層關卡,耗費許多時間和金錢,這是我之前努力工作存錢的目標。
Thumbnail
2023/04/11
我自己是憂鬱症患者,但其實我一直很想成為一名心理師。 要成為心理師得度過層層關卡,耗費許多時間和金錢,這是我之前努力工作存錢的目標。
Thumbnail
2022/11/16
出社會到現在差不多已有八年左右的時間,期間換過很多很多工作,上班這件事一直是我的痛。 大學時期是我憂鬱的開始,很艱難地完成大學學業,通過這關讓我鬆了口氣,但下一個關卡緊接而來。
Thumbnail
2022/11/16
出社會到現在差不多已有八年左右的時間,期間換過很多很多工作,上班這件事一直是我的痛。 大學時期是我憂鬱的開始,很艱難地完成大學學業,通過這關讓我鬆了口氣,但下一個關卡緊接而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快30的年頭,過去三年來就像是從平坡急遽下墜的經歷,也是一段失去自己的日子。 巨大的挫折,由家庭乃至於家族間裂開的縫隙,而後也讓自己不斷地破碎拆解,從身體、心理的超重負荷,一步步抽絲剝繭,將不屬於「我」的部分,釋放。 這是關於我初次體驗心理諮商、以及「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的實際使用。
Thumbnail
快30的年頭,過去三年來就像是從平坡急遽下墜的經歷,也是一段失去自己的日子。 巨大的挫折,由家庭乃至於家族間裂開的縫隙,而後也讓自己不斷地破碎拆解,從身體、心理的超重負荷,一步步抽絲剝繭,將不屬於「我」的部分,釋放。 這是關於我初次體驗心理諮商、以及「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的實際使用。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如果子女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孩子的喜怒哀樂都會在他們身上加倍感受,而人生的起伏又是不可避免的,那通往幸福的道路或許便是重拾快樂的能力吧!
Thumbnail
如果子女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孩子的喜怒哀樂都會在他們身上加倍感受,而人生的起伏又是不可避免的,那通往幸福的道路或許便是重拾快樂的能力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