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精神失序者的日常_安妮的日記

53公開內容

我是一位憂鬱症患者,二十歲左右發病,現在已經過了十多年。有鑑於社會對精神失序者的不了解,我願與你分享生活點滴、所思所想。你將會發現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今天是2023年最後一天,剛剛在臉書看著大家的年末動態,發現一個小學同學似乎在今年有了類似憂鬱症的心理疾病。雖然自己本身就是病友,但是知道身邊的人得到的時候,我還是有「原來距離這麼近」的感受。
Thumbnail
文西與莉莎-avatar-img
2024/01/02
1
辛苦了,要好好讓自己休息。
1
安妮-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03
1
Vincci et Lisa 謝謝妳,妳也要好好照顧自己喔!
1
近一兩年因沒有了工作壓力,情緒算是非常穩定,因此想要試試看減藥,當然也諮詢了醫生。 因憂鬱症開始服用藥物也將近十年了,從不想吃藥到服藥也走了一段路
Thumbnail
憂鬱症患者在工作職場上可能遇到以下一些常見的問題: 1. 工作效能下降:憂鬱症患者可能會感到疲倦、缺乏動力和注意力不集中,這可能導致工作效能下降。
Thumbnail
高三升大學之際,出現了一點反常的行為,早上不再主動起床上學、認真的我在上課發呆、情緒越來越低落對很多事失去動力。但這些被升上大學後的新鮮感所掩蓋,好多新鮮的事物、朋友、活動等著我去探索,我又恢復平常開朗陽光的樣子。 可惜過了一學期,我逐漸被憂鬱風暴籠罩
Thumbnail
我終於可以回來寫字了! 在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又或者是一直以來的工作模式,大的工作事件我只能一次專注一個。所以從年初到上個禮拜,我一直只專注在職涯諮詢師的培訓上。需要這麼大的專注,除了最終想取得認證以外,其實最主要是因為以前真的經歷太多次的「臨門一腳失敗」。
Thumbnail
Clare Chen-avatar-img
2023/07/20
1
老師你很棒~~~🎉
1
安妮-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20
Clare Chen 謝謝妳的鼓勵,妳也超棒的!
我自己是憂鬱症患者,但其實我一直很想成為一名心理師。 要成為心理師得度過層層關卡,耗費許多時間和金錢,這是我之前努力工作存錢的目標。
Thumbnail
Clare Chen-avatar-img
2023/07/20
1
恭喜老師~👏👑🎊
1
安妮-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20
Clare Chen 謝謝妳~(暖心)
得到憂鬱症算是生病的人,可是從外表看不出來,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去了解你發病的狀況,所以他們很容易遺忘你生病了,甚至把你當作健康的人一般對待。
Thumbnail
王子維-avatar-img
2023/08/23
你好
安妮-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27
王子維 你好♥️
我的憂鬱症在大學時期發作,致使我生活打理得一團亂,也讓學業一團糟。當時休學復學好幾次,總共休學了兩年,最後還又再延了一年才畢業。受身心狀態影響這麼嚴重,讓我很擔憂畢業後怎麼養活自己。
Thumbnail
在我大學憂鬱狀況嚴重惡化之前,我是一個沒有特別信仰的人,家裡習俗就是依循一般傳統道教,但我喜歡接觸各種不同宗教。當時嚴重憂鬱時,我看到有許多基督教徒倚著上帝的愛憂鬱症痊癒的例子。但也許是年少輕狂,我希望自己不是依靠任何人而好起來的,拒絕依靠基督教信仰。
Thumbnail
每個人憂鬱的成因不同,所以,適合自己的最重要。宗教信仰如果只是向外求,應該不會改善,如果是內修,也就是配合對真理的理解,自我的認識等等,不只是禪坐而已,或許會解開心結。在禪宗的思想裡,行住坐臥皆是禪,這幾年,我透過園藝栽種,效果比禪坐有效。因為坐著就容易妄念,但園藝跟植物相處,跟大自然接觸,植物的能量會幫助我。所以,我覺得彼此分享很好。可是,每個人真的情況都不一樣。只要對自己有幫助最重要,我還是相信自己是最好的自我療癒者,誰都不能取代自己,包括醫生。
每當我憂鬱症發作時,總會躲起來不敢見人,因為那時負面沉重,垂頭喪氣,表情就是一副快哭的樣子,無力與人溝通。我不願別人看見這樣的自己,希望自己在別人印象中都是好的形象,所以每次發作時,就不敢出房門,這在出社會後變成一個很大的問題。
Thumbnail
文西與莉莎-avatar-img
2023/04/20
1
我很謝謝你的文章,讓我更了解憂鬱症者發病時的想法及狀態,最近身邊重要的人也是病發,我因此比較能理解對方不和我聯繫的緣由,謝謝你。
1
安妮-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20
1
Vincci et Lisa 謝謝妳的鼓勵。病發的身心症患者很辛苦,陪伴在一旁的你們也很辛苦,也謝謝妳願意花時間和心力來了解我們,這對妳的朋友和我們都意義重大。
1
我現在三十二歲,如果從高三有一點點憂鬱徵兆開始算起到現在,差不多有十四年;如果從大二憂鬱狀態明顯化開始算起,大概有十二年;如果從去就醫正式被診斷為憂鬱症開始算起,約有九年的時間。我從高中生、大學生、社會新鮮人,到現在成了媽媽,憂憂子(姑且將憂鬱症擬人化一下)「隨侍在側」
Thumbnail
大學是我憂鬱的開始,也從那時開始諮商,出社會後,仍遇到許多困難,我利用過幾種不同的管道取得諮商的資源。
Thumbnail
憂鬱症的成因複雜,但其中有一個因素是─遺傳,所以我因憂鬱去諮商或看診時,曾被問過「妳爸媽也有憂鬱症嗎」,也曾因為這個原因,而不想要有小孩。
Thumbnail
都是些細碎的事,卻影響著每一根神經。 國小的時候,父親選擇長期失業,家裡經濟變得不好,母親一人獨自承擔家中大小事,壓力很大。父母親之間感情不好,父親陰晴不定的脾氣,母親無法照顧到小孩情感層面。
Thumbnail
oneysun-avatar-img
2023/06/06
1
你跟我發病的時間過程有點類似,我現在50+,還在浮浮沉沉,但我還活著就是了
1
安妮-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6/06
oneysun 辛苦您了!謝謝您的回饋
出社會到現在差不多已有八年左右的時間,期間換過很多很多工作,上班這件事一直是我的痛。 大學時期是我憂鬱的開始,很艱難地完成大學學業,通過這關讓我鬆了口氣,但下一個關卡緊接而來。
Thumbnail
George Wen-avatar-img
2023/03/02
1
安妮~謝謝你的分享!我也是憂鬱症困擾了我10幾年,我好了解狀態不好時,真的是完全無法出門,也好欣賞妳面對生命的勇敢!
1
安妮-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3/02
1
謝謝你的回饋!我們都是勇敢之人!
1
儘管抗壓性高低和得到憂鬱症並沒什麼關係,但得到憂鬱症之後,無論是受社會文化影響,還是拜精神疾病污名化所賜,連我自己都會認為自己抗壓性很低。理性大腦告訴我這不是事實,內心卻一直擔憂自己是不是就是個草莓族。 正常的我喜歡各種挑戰,喜歡參與各式各樣的活動,但憂鬱狀態讓我沒有精神心力可以完成事情,就連原本
Thumbnail
零-avatar-img
2022/12/02
我朋友也是對我說「原來你抗壓性這麼低」然後我就開始懷疑自己,是嗎?原來是這樣嗎?
安妮-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02
想想看你憂鬱前是不是這樣,如果不是,就很可能是憂鬱狀態影響的。我們也不一定要抗壓性很強,就正常就好了。
我是個做事積極認真又很用心的人,但大學我讀得亂七八糟,總共多花了三年的時間才畢業。 不知道我第一次逃離期中考和情緒有沒有關係,但從那時開始我再也沒辦法好好上課唸書。
Thumbnail
在正式就醫被診斷為憂鬱症之前,我不敢稱自己有憂鬱症,但情緒持續地陷落,所以一直有在諮商。 當時還是學生,到學校的諮商中心諮商是不需要費用的,每週一次,我從大一持續到畢業。我很喜歡諮商
Thumbnail
高三和大一時,我就變得有點「怪怪的」,大二開始不只情緒「憂憂的」,連帶影響課業,生活也失去控制,整個人就像顆不定時炸彈,不知道哪一刻會崩潰。這樣的時期很長,不只幾個禮拜、幾個月,而是幾年,但我一直到第五年才正式就醫,開啟憂鬱症正式的治療。
Thumbnail
Loviicha-avatar-img
2022/11/06
1
謝謝安妮~~ 感謝妳的分享!
1
印象中,我好像沒有清楚告訴過家人說我有憂鬱症。 父母第一次知道我怪怪的,是大一我突然搞失蹤自己跑去遠方,第一次去了兩天,第二次去了三天。校方不知道我還會不會回來,所以他們請我父母到學校,這時他們才知道我一直有在諮商,然後生活課業出了狀況。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