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你是樂觀還是傻?肺炎防疫跟工作困境是同一件事

▍武漢肺炎放假潮
即便最近全球疫情大爆發,台灣案例突破三百,四天的清明連假還是吸引許多人外出遊玩,惹得網路上大家痛罵老鼠屎。我的室友就說「這些人就是心存僥倖!想說我絕對不會這麼衰吧。」的確是僥倖,但僥倖的人知道自己在僥倖嗎?我上網搜了一下,這幾天在墾丁大街玩耍的民眾,也有不少人戴口罩呀! 防疫根本是避免群聚,戴口罩不能真正解決問題。2003年SARS在清明過後大爆發,實際上問題關鍵是一樣的。

▍你是樂觀還是傻
有一種人,當遇到問題的時候「啊沒問題的啦」「到時候再說啦」「這樣應該還好吧」,大而化之直接結案,好比這次歐美各國面對武漢肺炎,之所以無法招架,不也是從輕忽開始的嗎?因低估情勢而導致一連串失敗,古今中外例子數也數不完。 我想大家常常搞錯什麼是樂觀,「拍拍胸脯說沒事」絕對不叫樂觀。當你面對困境難題,選擇相信事情會變好,同時用最大的努力克服解決,這叫「樂觀」;當你面對困境難題,只覺得事情會變好,索性以低程度的努力去解決,這叫「傻」。

▍樂觀背後的兩大議題
「腦子是個好東西但很多人沒有」這句梗最近又被拿出來用了。在樂觀與傻之間,其實涵蓋了思辨能力與風險管理的問題,我們必須去思考狀況的嚴重性、去判斷可能帶來的影響、去想採取的策略能否正確回應目標,在總結了所有優勢劣勢後,還能夠以正向積極的態度去處理,我想才是一個樂觀的表現。 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就曾指出現在已經是低智商社會了。隨著經濟與傳媒的發展,導致社會大眾進入集體不思考、集體不學習、集體不負責的三大惡狀。當人們的焦點擺在個人財富與滿足物質慾望之際,不只面對問題的能力會降低,就連發現問題的能力也會倒退,沒有辦法提前發現問題,下一刻就只能收拾善後了。 我從來不覺得樂觀是個簡單的事,要支撐樂觀的條件太多了。每個時代都有些行業火紅,90年代有過葡式蛋塔,近十年有直播主、Youtuber、健身教練,每當熱潮退去,這些跟風的人為何會兵敗如山倒?我們可能要回頭看看自己,在樂觀之餘是不是真的做好準備、真的思考該怎麼進退場、真的思考自己是否想做這件事。先回答了自己,才不會在最後面臨到失敗了,去責怪社會。

▍樂觀是信念,傻是自己選的
有些人責怪這是時代的問題,餵給我們浮濫、華麗而沒營養的資訊,的確這是一個時代階段的問題,人人必須搏目光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我很喜歡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所有事情都會有出乎意料的看法,只要打開Google就幾乎能找到你要的資料。今天開店的前景好嗎?開店需要花多少錢?開店該準備些什麼呢?這些資訊永遠不會少,少的只是我們為了自己,去動動手指尋找而已。我們也似乎不是真的那麼沒時間。 但人生長長,哪有天天過年?因為疫情衝擊到這麼多產業,當寒冬來臨,我們應該為自己準備厚外套,而不是指著天罵說怎麼這麼冷啊。熱潮終將會過去,時局越是艱難,越是要好好問自己準備了什麼,然而在面對時局變化沒有準備的人,是沒能力準備,還是沒想過要準備。 所以樂觀是什麼?樂觀是一種信念,是在你搜集過資訊、盤點過資源、做足了功課、了解到時局情況可能很困難,而能採取的方法有限之時,選擇了勇往直前,搖著旗子拿著槍告訴大家別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魏斯//微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