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你所身在的階級

稍微幫大家複習一下,上次從馬克思的角度認識了資本市場如何被建構,勞動價值的取捨問題,其中包含使用價值、交換價值、剩餘價值等概念。如果忘了這些概念,或者還沒看過此文章,歡迎點選資本世界的遊戲規則再去複習或者去看看吧。
這個社會是人們集體意識建構的
階級的形式建立了整個社會
在馬克思的角度當中,他認為整體社會就如同一個建築物,從上到下可列分為上層建築(superstructure)、階級(class)、下層建築(infrastructure),如下圖。
取自石計生,社會學理論,三民書局,2006
所以我們必須了解到一個前提,就是在馬克思的世界裡,個體並非是個主體,人們的任何行動方式都是階級的形式出現。
以下我們簡單說明一下,各層的意義。
  • 上層結構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意識型態,這之中包括了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等等。
  • 下層結構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經濟模式,這之中包括了生產力及生產關係。
  • 階級指的是,在上層及下層當中,一種共同利益意識。
然而,整體社會出現改變,主要的原因,就是階級推動。
下層(經濟)→階級推動(利益意識)→上層(意識形態)的過程。
所以,往下介紹,階級如何形成,以及階級的體現方式。
階級形成的關鍵,主要是共同體所建立起來的集體利益意識。而這樣的「階級意識」可以再細分為隱性(latent)顯性(manifest)。
  • 隱性指的是自在階級,通常是一種不明顯的存在,但可視為階級初形成的樣態,但非完整。特色為被代表、被操作等被動關係。
  • 顯性指的是自為階級,通常一種階級對抗型態。特色為領導、對抗等主動關係。
而這樣的階級意識形成,可以分為 1.輸入意識(inputed consciousness) 2.自覺意識(spontaneous consciousness)兩種類別討論。
  1. 輸入意識,主張的是先有政黨(party),才能組織其人民階級意識。
  2. 自覺意識,主張的是人民自覺性發起階級意識,進而組織政黨
階級對抗的手段是罷工
罷工,正是一種階級推動的過程
資本世界的遊戲規則曾談到,勞工與所應得的薪資報酬出現不對等的現象,談到關於資本家是如何藉剩餘價值來賺取更大利潤的手段。
然而,在至今的社會下,勞工能使用的最激烈反抗方式為罷工(Strike)。事實上這樣的樣態可視為一種顯性且自覺性的階級推動。讓我們舉台灣的例子讓大家能更具體的了解,何謂階級推動的過程。
根據BBC中文報導,台灣的中華航空公司(以下簡稱華航)因長年忽視機師的過勞環境,讓機師工會向華航提出以下訴求,包括過勞航班增派人力、副駕駛升訓制度透明化、保障國籍機師招募與培訓、禁止對工會會員秋後算賬,談判達成的權益由會員專屬、撤換破壞勞資關係的主管,以及比照民營的台灣長榮航空保證第13個月工資發全薪。因此在幾次的協商破裂下,發起了罷工。
讓我們試著以馬克思的角度來看這次的事件,工會是一種相同職業者聚集起來的組織,通常有著共同為其職業爭取利益作為目標。這樣的組成是勞工者自覺性所組成。而且一旦發生利益不對等的情況下,這樣的「階級意識」會選擇以一種自為階級的方式與資本家抗衡。然而正是從下層建築當中,因為其經濟上之剝削造成以工會作為階級推動的態樣,改變原先上層建築所建立的意識形態,依照上述的例子,即是相關勞動法規規範的調整以及企業的制度。
改變資本世界的遊戲規則,可行的方式就是階級意識。
這就是為何在馬克思會希望提倡共產主義的關鍵起源,一旦資本階級握有絕對的生產工具,對於無產階級的人來說,只能不斷的被壓榨,然後罷工,獲取一點程度的補償,再被壓榨,再罷工的無限惡性循環。
或許,我們都該試著以一種集體的階級意識去認識這個資本剝削的世界。
下一則我們將試著談,為何在這樣的階級意識當中,大部分時候都無意識自己是受剝削的,以及更從勞動關係層面深談異化的存在。

  • 參考書籍:石計生,社會學理論,三民書局,2006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