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5|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孩子就是自己的老師,翻轉教育新思維

原報導於:2018-02-05 編採:吳美欣 責任編輯:蘇怡兢
走進清水小校的展場,彷彿走進一座舞台。「全世界我最喜歡你,可是你都不知道,」學生們彈著吉他、哼著歌,怡然自得地完成一場又一場的串場演出,除了靜態作品展,清水小校也用歌唱證明自己的自信與活力。
這是清水小校第二年參加雜學校展覽,今年的總籌、同時也是高二生的陳冠元表示,希望藉由這次的活動替學校打出知名度,另一方面希望能跟其他實驗教育學校交流,聚集老師、學生、家長的力量,讓清水更團結。
在清水小校,顛覆你想像的東西很多,比如:把雜學校這類型的大型活動交由學生統籌規劃、學生不稱老師為「老師」,而用綽號作為彼此交流的默契、會花一星期的時間,征服一座傲人的南湖大山。他們不是外界眼中的正式學校,而是一群共學團體。
沿著宜蘭三星鄉往長埤湖風景區走去,山上的靜僻小路座落著清水小校。這裡原本是宜蘭縣廢棄的國小,後來轉為清水小校的用地,由一群致力於實驗教育的老師及家長們攜手創建。目前全校師生人數總共三十多位,大約是常規學校一個班級的人數,共同組成這個另類教育的實驗場所。
清水小校的學生們於展期間展現課外學習成果。(圖/雜學校攝影團隊)
「中學,是人生最精彩的時段,而我們的中學時期卻往往是最黑暗的。」
創校老師之一的包黛瑩表示,這是她一開始很排斥當老師,到後來自發性投身教育界、專注實驗教育的原因之一。「當時考大學的時候,家人叫我填師大英語系,我很不想當老師,就堅持不填 ,畢業後去了報社、當了十年記者。」在中國時報當記者的期間,包黛瑩寫了很多教育社論,但依然感覺無法影響到政策跟第一線教師。
1990年代410教育改革時,包黛瑩去苗栗採訪,聽到有15個家庭自籌經費,籌備三百多萬、打破一切法律要創建學校,但還差兩個人力與經費,在進一步深入了解後,包黛瑩毅然決然投入他們。在實驗教育初期,一切方興未艾,各方理念角力競逐。回想那時,包黛瑩說道:「大家個個都滿懷熱情,但共通點是都不知道中學孩子要怎麼教。在實驗教育剛萌芽的早期,每個人其實對實驗教育的想像南轅北轍,在生活技能跟知識水平上不斷拉扯,還甚至喊出「去知識化」,但這跟她原初的期許有很大落差,始終秉持著要讓學生體認到「學習是有趣的」,如何在教育現場做出有趣的自治教育,才是她的目標。
學期間進行山野課程,從大自然中學習尊重自然、超越自我。 (圖/清水小校臉書)
到了實驗教育的概念逐漸成熟後,包黛瑩開始兼課,又面臨教育現場的挑戰。最初她教的是小六升國一的班,在上課時卻看不到人,內心感到崩潰;而第二個班則是接近可以閱讀的班,她把有趣的詩作為上課素材,但她也發現雖然每堂課學生都聽得很開心,但都向在聽演講,乍看很享受,但實際上沒學到東西。在意識到演說形式的課堂,其實非常表象,如果學習者本身動機不強的話,用演說形式只是走馬看花,真正留下的東西非常有限。「把所有教英文的方法都試過了,最後發現,真正教得好的方法只有『誠實』」,包黛瑩表示,她會很誠實地告訴學生,為什麼這樣教、目標是什麼,現在處在什麼學習階段,用理性的方式跟學生溝通,才能讓他們靜下心來學習,大多數的人也能接受。
對於未來,她期許台灣能真正落實小班小校制,將教育經費真正花在學生身上,還原教學現場,讓學校成為學生展現自己的舞台。
「改變大人很困難,教育才是關鍵、人形成的過程才是關鍵。」
以「小劇場、登山、自治會」為三大特色的清水小校,要將學習舞台歸還給學生,企盼孩子為生命揮灑獨特色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