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C.C.問我:「你什麼時候才開始感覺自己像個大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說:「30歲以後吧!」30歲前後真是個彆扭的年紀啊!
「大人」這兩個字,太多人都誤會是「有經歷」、「有年紀」的人才稱得上是「大人」,但往往我們發現常有人會用年紀和經歷對別人頤指氣使,尤其是那些把自己經歷過的辛苦拿來打壓別人,動不動就問人:「你知道我當年多辛苦嗎?(聽哥/姊一聲勸!)」每一次我性格裡那個「白目基因」都會想要直接回答:「廢話,我又不是你,我怎麼知道你多辛苦!」
或者,這些「有經歷」、「有年紀」的人還常常會因為自己的挫折、失敗、不順心,而一再的警告、威脅、情緒勒索你,看著你求助無門、看著你一樣受挫,像是面對當年的自己,卻從來不肯給一點正面的鼓勵,或一點點加油打氣,好像「大人(長大)」就非得把自己變得面目猙獰!
真正覺得自己是個「大人」是沒有年紀限定的。當你回答一個年紀比自己小的人這種問題時,也許在某一個瞬間,就會發現自己是大人了。尤其你會在自己認真回想那個轉折處,看見自己不同於眼前那個人的困惑的時候,你能夠誠懇地回答,並且能讓對方露出一點安心的感覺,那時就會感覺就是大人了。
那些喜歡用自己的年紀和經歷掩飾自己的慌張的大人,大部分心裡都有一份害怕,害怕回答不了這樣的問題,顯露出自己「不足以成為一個大人」的恐懼!也許「害怕」和「恐懼」才是「大人的專利」呢!
「成為大人(長大成人)」真的這麼重要嗎?
我認為真正的「大人」可能會擁有更多對世界/對自己更多的耐性,能夠等待、願意包容;因為在變成大人的過程裡有過失去、痛苦、悲傷、害怕,所以更容易同理別人的失去、痛苦、悲傷、害怕;或者因為受過別人幫助、軟弱時有過他人的陪伴,所以在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會願意助人,並且可以花更多時間去陪伴也正軟弱的大人……
是啊!「大人」都是很軟弱的,他們通常很難能夠開口求助、求救,因為這個世界總是告訴我們「長大了要堅強」、「長大了要勇敢」以致於他們們常常忘記自己內在的軟弱,而築起一道又一道看起來勇敢堅強卻能輕易被擊破的牆;他們甚至相信自己身上遇到的辛苦,這些小毛頭都要再吃苦一次才會「長大」。
千萬不要讓那些「吃過的OO比你吃過的XX還多」的大人把你給唬得一點點「自信」都沒有!不要因為別人說的話覺得自己很糟,不要因為犯錯就覺得自己該死。跌倒就爬起來就好啊!一直很努力的事為什麼要覺得自己很差勁呢?
一個「真正的大人」是會願意因為自己曾經經歷過的「不好」而努力地讓自己的世界變得美好、讓身邊的人一起過得更好。把每一個今天、每一個自己,好好照顧好,有能力去幫助別人、包容別人、溫暖/溫柔的待人,就是一個很好的大人了!

那些動不動啊!動不動抬出自己年輕多辛苦來教訓你的大人,就不用管他們了!

親愛的C.C:
我絕對不會像那些討人厭的大人跟你說:「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你就知道了。」但希望十七年後我們如果還有聯絡,希望你還是如我當年見到你那樣,擁有著好奇的雙眼、求知的欲望、熱情探索所有你喜歡事物的心!到那時候,希望你回答我這個你問我的問題:「你什麼時候才開始感覺自己像個大人?」說不定不用等到十七年後,也許再過五到十年間,你就會有答案了!
附一首歌,鹿先森〈下一站,茶山劉〉(我認真比較喜歡這個版本。)
圖片:20101117大立兒童樂園Canon-AE1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0K會員
868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換日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Matters談論多時的「文章排序」和「演算」這事,每次都會讓我想著要寫「主動挑選」這件事!當然,這件事不單單只發生在Matters,其實大部分人的人生、生活,多半都是「被餵養」的。被Facebook的廣告餵養、被新聞媒體餵養、被流行文化餵養、被傳播媒界中的所有訊息餵養,甚至是因為要融入同溫層所以
你會用盡力氣去溝通你不想碰的人際關係、你會想辦法解決完成工作時的阻礙、你會縮短工作中不必要浪費的時間盡可能快速的完成它、你不會在乎旁的那些誰囉哩巴嗦只出一張嘴的意見很多,你也會完成它、你更不會去思考「我多做了什麼,而便宜了別人!」,你會無論如何將自己交給這樣喜歡的工作,哪怕是單打獨鬥也要竭盡所能的將
你要把自己照顧好,才有空間選擇自己的樣貌。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事,但你一定要非常清楚自己「喜歡的是那件事情的本身,還是因為在群體裡不能拒絕,又或是你只是想要挑戰別人限制你的事。」
Matters談論多時的「文章排序」和「演算」這事,每次都會讓我想著要寫「主動挑選」這件事!當然,這件事不單單只發生在Matters,其實大部分人的人生、生活,多半都是「被餵養」的。被Facebook的廣告餵養、被新聞媒體餵養、被流行文化餵養、被傳播媒界中的所有訊息餵養,甚至是因為要融入同溫層所以
你會用盡力氣去溝通你不想碰的人際關係、你會想辦法解決完成工作時的阻礙、你會縮短工作中不必要浪費的時間盡可能快速的完成它、你不會在乎旁的那些誰囉哩巴嗦只出一張嘴的意見很多,你也會完成它、你更不會去思考「我多做了什麼,而便宜了別人!」,你會無論如何將自己交給這樣喜歡的工作,哪怕是單打獨鬥也要竭盡所能的將
你要把自己照顧好,才有空間選擇自己的樣貌。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事,但你一定要非常清楚自己「喜歡的是那件事情的本身,還是因為在群體裡不能拒絕,又或是你只是想要挑戰別人限制你的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社會允許現代大人對它的怠慢,但電腦的引進等等,又使對人的系統化管理無所不在,因此我們一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又被逼入幾乎沒有自由的狀況。就這些點來看,我想,我們有必要重新考慮成為大人在社會層面的意義。
Thumbnail
你想成為怎樣的大人呢? 小時候,你覺得大人是很遙遠的存在、是不可挑戰的權威、是有力量的代表,長大後才發現,原來只要年紀增長了就能夠被稱之為大人,大人其實並非無所不能,會有各種各樣的限制,也為生活中的大小事所困擾。
Thumbnail
根據民法以及刑法,年滿18歲的公民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跟行為能力。甚至18歲公民權也被拿出來討論過好多次。但,18歲到底代表什麼。今天我從17歲354天開始睡,隔天一叫醒來我就變成成熟理性,饒富智慧、情緒穩定的大人了嗎?成熟應該具備什麼條件,抑或是是否有放諸四海的條件可以定義?
當我們小的時候,常常會因為自己的年紀而感到無力,覺得長大了就能夠做到更多。但我們卻未深思過長大究竟意味著什麼。 對成年的向往 我們對於長大的概念抱有一種神秘和向往,認為長大後就會有更多的自由和能力。小時候,我們對於成年的世界充滿著好奇和想像,覺得長大後就能夠像大人一樣做很多事情。但我們並沒有真正
Thumbnail
每一年,我們的年齡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增長,但這個數字並不能完全代表我們已經成為了一位真正的大人。那麼,究竟大人的模樣又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而我的經歷令我成長,你的父母、你的寵物、每一個遇到的人、每一份工作、每一個上司等等等等,都可以是你的成長對象。但到底什麼是成長? 我們已經一天一天地長大,那不就是成長中? 事實並不如此的,有很多人在年齡上,已經是中年甚至老年,但他們的行為、思想仍停留在小朋友階段,不是說他們的
成為大人,仿如一場在迷霧中穿行的冒險。既看不清,又難以捉摸 。此時此刻的我漸漸體會到,或許我正在朝著真正的成熟邁進,但究竟是何種風景構成了「真正的大人」呢?從未成年到成年的轉變中,我們應該如何微調內心和思緒呢? 儘管法定成年年齡被訂為十八歲,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在十七歲到十八歲的一夜之間,說句「
身為一個大人,你會是一個好大人嗎? 很多關係中,大人很多都不大人了。而漸漸變成大人的人,曾經抱怨大人總總,當自己也成為大人時,也逐漸變成那樣的大人。 還不是大人的時候,會企盼自己是怎樣的大人,而成為大人後,似乎忘記曾經的企盼,轉眼已消失在時間中。 大人很討厭,總是要我們他說什麼,我們就要做什麼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社會允許現代大人對它的怠慢,但電腦的引進等等,又使對人的系統化管理無所不在,因此我們一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又被逼入幾乎沒有自由的狀況。就這些點來看,我想,我們有必要重新考慮成為大人在社會層面的意義。
Thumbnail
你想成為怎樣的大人呢? 小時候,你覺得大人是很遙遠的存在、是不可挑戰的權威、是有力量的代表,長大後才發現,原來只要年紀增長了就能夠被稱之為大人,大人其實並非無所不能,會有各種各樣的限制,也為生活中的大小事所困擾。
Thumbnail
根據民法以及刑法,年滿18歲的公民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跟行為能力。甚至18歲公民權也被拿出來討論過好多次。但,18歲到底代表什麼。今天我從17歲354天開始睡,隔天一叫醒來我就變成成熟理性,饒富智慧、情緒穩定的大人了嗎?成熟應該具備什麼條件,抑或是是否有放諸四海的條件可以定義?
當我們小的時候,常常會因為自己的年紀而感到無力,覺得長大了就能夠做到更多。但我們卻未深思過長大究竟意味著什麼。 對成年的向往 我們對於長大的概念抱有一種神秘和向往,認為長大後就會有更多的自由和能力。小時候,我們對於成年的世界充滿著好奇和想像,覺得長大後就能夠像大人一樣做很多事情。但我們並沒有真正
Thumbnail
每一年,我們的年齡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增長,但這個數字並不能完全代表我們已經成為了一位真正的大人。那麼,究竟大人的模樣又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而我的經歷令我成長,你的父母、你的寵物、每一個遇到的人、每一份工作、每一個上司等等等等,都可以是你的成長對象。但到底什麼是成長? 我們已經一天一天地長大,那不就是成長中? 事實並不如此的,有很多人在年齡上,已經是中年甚至老年,但他們的行為、思想仍停留在小朋友階段,不是說他們的
成為大人,仿如一場在迷霧中穿行的冒險。既看不清,又難以捉摸 。此時此刻的我漸漸體會到,或許我正在朝著真正的成熟邁進,但究竟是何種風景構成了「真正的大人」呢?從未成年到成年的轉變中,我們應該如何微調內心和思緒呢? 儘管法定成年年齡被訂為十八歲,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在十七歲到十八歲的一夜之間,說句「
身為一個大人,你會是一個好大人嗎? 很多關係中,大人很多都不大人了。而漸漸變成大人的人,曾經抱怨大人總總,當自己也成為大人時,也逐漸變成那樣的大人。 還不是大人的時候,會企盼自己是怎樣的大人,而成為大人後,似乎忘記曾經的企盼,轉眼已消失在時間中。 大人很討厭,總是要我們他說什麼,我們就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