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目標總是無法達成?完美主義者必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如果說這本書是完美主義的救星,再同意不過了。
如果說這本書能檢視你是不是完美主義者,也絕對適合。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會幫助你突破許多心理障礙,抓出你無法完成一件事、達成目標的盲點。

文章目錄

一、為什麼接觸到這本書?
二、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閱讀?
三、為什麼是「完成」,而不是「開始」?
四、為什麼無法達成目標,跟「完美主義」有關?
五、你是完美主義者嗎?承認吧!我們都有一點完美主義
六、不被完美主義綁架,你可以執行的三個行動:
七、你做的很棒了!用數據告訴自己

一、為什麼接觸到這本書?

因為參加Sherriel雪瑞的抽書活動,這個抽書活動很特別,會從三個不同類別的人,各抽出一位,選擇適合的書贈送。

那怎麼分辨你是哪個類別的人?抽書之前的問題是這樣的:

哪一種情境最像你?
A. 對現在的專業沒有什麼太大興趣,但也不知道想要學什麼。
B. 學東西不難!我有太多東西想學了!
C. 雖然我已經有了一個厲害的專業,不想放棄專業,可是還想學點新東西...

從三個選項中,挑選最符合你的情境,三種情境分別對應到三本不同的書。而我是屬於B選項,剛好中獎,對應到的就是這本《完成:把不了了之的待辦目標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

二、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閱讀?


1.不管是新年目標還是小目標,總是無法達成的人。
每年寫下要減重到XX公斤、學會XX技能,年底了,體重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沒有學到某個技能,只有跟朋友喝下午茶、打球、唱KTV,好一點的,可能看了幾本書。

2.願望很大、執行力卻很弱、拖延症纏身、計畫趕不上變化的人。
本來習慣9點起床的人,想著下週要開始早起,持續一週,第一天成功在6點起床,第二天因為按掉鬧鐘所以睡過頭了,於是想著:「既然已經失敗,就放棄吧。」這個目標,就再也沒完成過。
另一個例子,某天接到一個大專案,因為太過困難,覺得自己沒辦法做好,於是逃避、恐懼,遲遲不行動,等到事情急了,才發現計畫趕不上變化。

3.什麼事情都想嘗鮮,習慣一直開始,卻很少完成的人。
因為想經營個人品牌,打算從經營IG開始,於是發幾篇貼文和限時動態,收到幾個愛心跟留言就產生了滿足感,後來,滿足感越來越低,想說,來寫Medium好了,或是拍影片試試。最後,IG沒發文了、Medium也不更新了。
我們對一件事總是感到新奇,不是說「嘗試」不好,而是當你有想完成的目標,東做西做只會離目標更遠。


三、為什麼是「完成」,而不是「開始」?


1.市面上講「開始」的書不少

關於促使人們做出行動的書,包括《五秒法則行動筆記的力量:倒數54321,GO!超效計畫每一天》5秒讓你動起來,和《黑馬思維:哈佛最推崇的人生計畫,教你成就更好的自己》提到的微動力,都已經討論過「開始」這件事,所以提出了「完成」。

2.數位時代,更容易「開始」,卻更難「完成」
而資訊發達的時代,要找到自己喜歡的、有興趣的東西不難。
你很容易對一個標題就產生興趣,於是點開影片或文章觀看,會看完嗎?不一定,還有很多影片跟文章可以看呢!
你很容易購買一堂線上課程,你會開始上,但你會上完嗎?
你很容易買到書,電子書更方便,但是,想想你家有幾本還沒看完的書?
「開始」的興奮感、新鮮感,是一種即時回饋,即時回饋比如說打開google就有答案、發文就有人按讚。這種能立即得到回饋的機制,讓我們很快停止堅持,於是,「完成」成了多麼艱難的一件事。

3.持續的完成,才能擺脫每年半途而廢的自己
我只讀完個人藏書的百分之二十,我花了一年才把三小時的線上課程上完。我衣櫃裡有整理到一半,還沒拿去回收的衣服,還有廚房櫃子深處的調酒器具沒用過,更別說鞋櫃裡,決定要養成運動習慣而買的運動鞋。

我相信這些情景也在你生活中,不過,在未完成的這條路上,我們都不孤單。

研究顯示,92%的新年新希望沒有達成,每年一月,我們都相信嶄新的一年真的能改頭換面,好幾年過去了,完成率仍只有8%。因為去年放棄、前年放棄、大前年也放棄,當放棄的次數過多,便不再是訂定新目標時的可能情況,而是注定的結果。而那些8%的人,則是不斷相信、不斷達成目標。你知道複利效應的,如果他每年完成3個目標,10年就完成30個。而你的複利效應,是每年完成0.5個,還是...?


四、為什麼無法達成目標,跟「完美主義」有關?


作者在網路上開始了一個三十天挑戰的影音課程「三十天目標速成」(30 Days of Hustle),幫助數千人達成目標。一位博士生想研究這堂課程的參與者,作為他的論文題材,他調查了850多位的參與者,結果發現完成課程的人,比以往嘗試設定目標的成功率高了27%。而讓大家大幅提升進步成效的,是那些讓人沒有壓力的課程活動;是那些丟掉綁手綁腳完美主義的活動,因為完美主義會讓人放棄追求目標。不論參與者是想穿下小一號的褲子,還是獲得加薪,結果都相同。
越不以完美為目標,成效反而越大。
習慣一直開始新志向、沒有恆毅力的人,也可以變成有恆心做完事情的人。

五、你是完美主義者嗎?承認吧!我們都有一點完美主義


當我們無法把事情做好時,我們會嚴格的批評自己,於是就有乾脆不要做的傾向。我們也過度樂觀認為,目標應該越大越好、什麼都做得到。一旦無法達成驚天動地的結果,就覺得失望沮喪,進一步放棄。
你也曾經這樣想嗎?原來這也算是完美主義

□ 事情不再完美,我也就不再繼續了
你弄丟了某一天的發票,於是放棄那個月的記帳。
你想要早起1小時來寫作,只有早起30分鐘,所以不寫了。

□ 我全部都做得來
你設定每天的習慣養成目標是早上起來晨跑、中午寫作30分鐘、晚上自己做飯,其實下班回家,就累的想廢在床上。

□ 目標怎麼可能有趣,一定要經過很多磨難
你想要健康,所以應該去健身房運動,最好找個教練叮嚀。
你想要健康,卻沒想到可以跟朋友約定視訊做瑜珈,還能順便抱怨老闆。

六、不被完美主義綁架,你可以執行的三個行動:

作者將完美主義者會產生的想法、心理障礙分為8個章節,我將分享其中三項,提出我執行過後的有效方法。

1.目標砍半、時間加倍,或是學會取捨
2.想完成一件事,請讓它變得有趣
3.找出那些為了逃避所編的理由,摧毀它、替換它

1.目標砍半、時間加倍,或是學會取捨
大部分的人都高估了自己做某件事所需的時間,或是認為自己絕對可以達成這項足夠艱難的目標,事實上,多數人無法達成都是因為目標太遠大。
試著把目標砍半吧!
瘦5公斤改成2.5公斤就好,比平常早起半小時,改成早15分鐘就好。當然,服藥或是攸關性命的事情,可不能砍半。
時間加倍是為什麼?
你以為看一本書只要5個小時,其實需要10小時,那你還規定自己要在5小時看完,只因為覺得沒有在5小時看完,就不完美了?
新年新希望讓你在一月的時候衝好衝滿,因為完美主義告訴你,「現在不做,就沒機會了。」到了二月沒有衝勁的時候,目標就停滯不前。
準確的衡量時間、均衡的配速,讓達成目標更容易。
用紅綠燈法學會取捨
《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中提到「策略性的不稱職」,便是提醒你沒有時間做所有事,某些事會刻意被擱置。
準備一週的午餐可能很花時間,但會幫助你達成健康的目標。
和朋友聚餐聊八卦可能很有趣,但會誘惑你吃下高熱量食物的糟糕決定。
這類會拖累你的減重計畫,就屬於紅燈。
如果你不知道該捨棄什麼,讓我為你起個頭:社交媒體
2.想完成一件事,請讓它變得有趣
選擇你認為有趣的目標,會增加31%的滿足感(你對於進步的感受),且表現成功率(實際完成的事)會增加46%。
為不在乎的事情努力,叫做壓力;為所愛的事情努力,叫做熱情。
樂趣有兩種,一是獎勵動機,二是恐懼動機。
獎勵動機:嚮往買東西不用緊張兮兮查詢戶頭餘額的自由
恐懼動機:不能去度假,還得工作到死
用了錯誤的動機類型,是無法實現目標的重要因素之一。

多給自己一點獎勵,還是多使用一些規則鞭策自己?

3.找出那些為了逃避所編的理由,摧毀它、替換它
「等到...就...」
等到我上班比較不忙,就去健身房運動
等到我單字背夠多了,就開口說英文
「如果...就...」
如果我有空,就會安排時間旅遊
如果我有錢,就會買書來學習
「如果我不悲慘,那我做的事情就不算有價值」
如果我很輕易的就得到工作機會,那我之前所做的努力就不算太努力
太多了,這些畫地自限的潛在意識,大多數時候我們很難自己辨別出來。
用三個問題把你的潛規則逼出來:
(1)我真的喜歡_____嗎?
(2)我真正的目標是什麼?
(3)我使用的方法符合我的本性嗎?
用兩個問題替換它:
(1)我真正喜歡的是_____?
(2)如果要達成這個目標,可以更容易、更簡單嗎?

七、你做的很棒了!用數據告訴自己


1.蠟燭效應
在漆黑的房間點上1根蠟燭,亮度很明顯增加。
點燃第2根蠟燭時,房間的亮度增加,但感受沒那麼大。
點到第15根蠟燭時,房間的亮度就沒有太多改變了。
這就稱為蠟燭效應,隨著數字累積,進展的幅度會變小,感受會下降。

2.進展總是沉默,所以你需要數據,回頭看看起跑線吧!
事情成功或是搞砸事情時,你一定知道。但是完美主義者會把失敗放大,把「進展」隱藏起來。我們情緒高漲、胡思亂想,但數據不會,它讓你把明天過的更好。
盯著終點前進,常會忘了已經走多遠。回頭看看起跑線吧,看見自己的力量。

3.衡量目標的方法
正向、反向都可以衡量。
(1)投入的時間(睡眠時數、和伴侶約會的次數、陪家人的時間…)
(2)賺取的金額、省下來的錢付清的債務
(3)減下的體重、三圍、自己做飯的次數、謝絕多少垃圾食物
(4)斷捨離的垃圾袋數量、二手書的銷售量
(5)寫作的頁數或字數、閱讀書本數量
(6)跑步的里程、走路的步數
(7)新的人脈、可聯絡的潛在客戶數

書籍實作

從以下四項選出其中一項,讓你的目標更接近「完成」吧
1.目標砍半、時間加倍,或是學會取捨
2.想完成一件事,請讓它變得有趣
3.找出那些為了逃避所編的理由,摧毀它、替換它
4.達成目標要有衡量的方法,用數據看見自己的力量

【關於我】涵渝
內向者|喜歡獨處和聊深度話題
學習狂人|自帶海綿 熱愛吸收各種資訊
遠距工作者| Youtuber 的專案助理
知識萃取實踐者|還在努力消化中
成長型社群經營者|雷蒙三十社群活躍圈圈長
任何文章的討論與交流、想鼓勵我持續產出內容、合作邀約等聯繫
都歡迎來信:its.hanyu.co@gmail.com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嗇的給我鼓勵。
小小的一句話,大至下方的主動贊助,都是讓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非常感謝你閱讀到這裡,我是涵渝,我們下次見。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涵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玩過密室逃脫嗎? 不論有沒有玩過,這篇都適合你閱讀。 關於密室逃脫,我們可以從整個體驗當中,獲得什麼啟發? 玩過密室逃脫的你,會和我產生一樣的感受嗎? 還是你有其他的想法,都歡迎和我分享喔!
你玩過密室逃脫嗎? 不論有沒有玩過,這篇都適合你閱讀。 關於密室逃脫,我們可以從整個體驗當中,獲得什麼啟發? 玩過密室逃脫的你,會和我產生一樣的感受嗎? 還是你有其他的想法,都歡迎和我分享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心想事成」一直是每個人都想要達成的。然而,為何大部分的人是心想事不成,作者李欣頻點出這些吸引力法則的成功因素、以及盲點,是一本會敲醒你的好書!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這裡有一個杯子裝著半杯水,你的第一個想法是:還有半杯?還是只剩半杯?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前都勸導所有人要看相光明面,看看我們手中還剩下的,人生多風光明媚,但這樣反而會坐吃山空,半杯水終究會喝光的,所以今天來分享三步驟邁向成功的另類思考法。
Thumbnail
許多人每年一定都有做年度計畫的習慣,不管是個人職涯、旅遊、學習、健康等方向,好像總要列出目標,今年才會過的更有方向,但是難的是,到了年末,這些計畫能執行的比例是多少呢? 被年度計畫綁架是許多人困擾的課題,因此今天要來推薦大家一本書,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拋棄完美主義,用對的方式改進任務清單的重要性。文章提出了接受不完美、設定合理的目標、優先排序任務和持續反思與調整的方法,並強調了這些方法對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們常想做出某種改變但未必能達成,多半會認為改變非常困難,但行為科學家告訴我們:問題在於是否用對方法。《達標》作者艾雅雷費雪巴赫研究「目標心理學」長達20年以上時間。她認為要成功地引導與駕馭自己,第一步是「選一個目標」,因為正確的目標就如同影響力強大的咒語一般,能讓人不顧代價盡全力朝目標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有相當多人雖然有夢想及目標,卻沒有採取任何實現所需的行動,只是期待成果 「我想要說得一口流利英文」,卻沒有在接觸英文。 「我想鍛鍊身體變得更健康」,過了好多年還在找健身房。 「我想要利用興趣創業」,有這種想法卻連查資料都懶惰。
Thumbnail
本文探討瞭如何找到真正的動機以達成目標和成就,並提供了針對缺乏動機和方法的建議,鼓勵讀者拋開完美主義,為自己設定目標並付諸實踐。
Thumbnail
衝破慣性介紹 歲末年終寫下的「新年新希望」,一不留神就又變成隔年的希望了嗎? 在嶄新行事曆中填滿的新計畫,經常列出的多、完成的少嗎? 為什麼明明許下了目標,失敗率卻總是高得驚人? 你或許落入了「知易行難」、「凡事只有3分鐘熱度」的陷阱之中…… 學習新知,是改變的第一步。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心想事成」一直是每個人都想要達成的。然而,為何大部分的人是心想事不成,作者李欣頻點出這些吸引力法則的成功因素、以及盲點,是一本會敲醒你的好書!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這裡有一個杯子裝著半杯水,你的第一個想法是:還有半杯?還是只剩半杯?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前都勸導所有人要看相光明面,看看我們手中還剩下的,人生多風光明媚,但這樣反而會坐吃山空,半杯水終究會喝光的,所以今天來分享三步驟邁向成功的另類思考法。
Thumbnail
許多人每年一定都有做年度計畫的習慣,不管是個人職涯、旅遊、學習、健康等方向,好像總要列出目標,今年才會過的更有方向,但是難的是,到了年末,這些計畫能執行的比例是多少呢? 被年度計畫綁架是許多人困擾的課題,因此今天要來推薦大家一本書,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拋棄完美主義,用對的方式改進任務清單的重要性。文章提出了接受不完美、設定合理的目標、優先排序任務和持續反思與調整的方法,並強調了這些方法對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們常想做出某種改變但未必能達成,多半會認為改變非常困難,但行為科學家告訴我們:問題在於是否用對方法。《達標》作者艾雅雷費雪巴赫研究「目標心理學」長達20年以上時間。她認為要成功地引導與駕馭自己,第一步是「選一個目標」,因為正確的目標就如同影響力強大的咒語一般,能讓人不顧代價盡全力朝目標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有相當多人雖然有夢想及目標,卻沒有採取任何實現所需的行動,只是期待成果 「我想要說得一口流利英文」,卻沒有在接觸英文。 「我想鍛鍊身體變得更健康」,過了好多年還在找健身房。 「我想要利用興趣創業」,有這種想法卻連查資料都懶惰。
Thumbnail
本文探討瞭如何找到真正的動機以達成目標和成就,並提供了針對缺乏動機和方法的建議,鼓勵讀者拋開完美主義,為自己設定目標並付諸實踐。
Thumbnail
衝破慣性介紹 歲末年終寫下的「新年新希望」,一不留神就又變成隔年的希望了嗎? 在嶄新行事曆中填滿的新計畫,經常列出的多、完成的少嗎? 為什麼明明許下了目標,失敗率卻總是高得驚人? 你或許落入了「知易行難」、「凡事只有3分鐘熱度」的陷阱之中…… 學習新知,是改變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