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信誓旦旦立下的目標總是不了了之嗎?教你如何克服絆住自己的心魔-《完成- 把不了了之的待辦目標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每年的新年新希望、起心動念而興致勃勃開始的新計畫、覺得想要改變生活而展開的行動…但最後,似乎都虎頭蛇尾收場。《完成 把不了了之的待辦目標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這本書要談的是如何改善我們「總是沒辦法完成自己訂的目標」這件事。

不只是你,大部分人都苦於沒辦法完成

根據調查顯示,92%的人所設定的新年新希望並不會被完成,而是默默的在某一天就被放棄。也許你會認為這是因為缺乏毅力或不夠投入所造成,但本書作者設計了一個「30天目標達成」的線上課程,從860 多位實際進行的參與者發現:真正從中作梗的原因是「完美主義」心態(是,我知道你不是處女座,但你還是受完美主義心態影響)。

在「30天目標達成」的實作參與者結果中,你猜中輟率最高是在哪一天?答案是第二天。只要在一開始沒有順利進行,許多人就連繼續試的念頭都沒有了。

「完美主義」心理阻礙我們完成

《完成》作者發現許多人放棄的原因只是因為連續紀錄因某事中斷,覺得過程不完美了,就全盤放棄

「完美主義」心態告訴你我的第一個謊言是:如果事情不完美,就放棄吧。但事實上,本來事情就有很大機率並不完美,而通常我們都希望自己的成果拿到A,而不是B+或C。甚至因為這種心理,很多人不願意開始新的目標,因為什麼都不做就不會失敗。另一個調查顯示:有97%的人會「拒絕寫下某個想法,只因為覺得自己“想的還不夠好”」,即便只是寫給自己看的。

從一個習慣立新志向不斷開始的人,到變成有恆心持續完成目標的人,要培養的是對不完美的忍受力。所以,當事情「不再完美的第一天」很重要,因為那是讓我們練習「不完美的往前進」這個好習慣的分界線。

完美主義的相對並不是「失敗」,而是「完成」。而當立下目標時,等於自己對自己許下的一個承諾,沒有完成目標,絕對沒有完美可言。放棄並不是一種避免不完美的方式,只是自欺欺人。

完美主義的第二個謊言:目標訂得高才有意義

通常,在訂目標時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 自欺欺人地把目標訂太高,認為那才值得一提,而對小幅度的成果不滿意,這是完美主義習慣影響你我的另一種手法。但過於理想化的目標會讓人因為無法實現而沮喪,最後還是放棄。
  • 對時間過度樂觀:人們經常受「規劃謬誤 Planning fallacy」影響:在預估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完成未來的某個任務時,表現出過於樂觀的偏見,因而低估了所需時間。這樣的經驗相信你我都不陌生。
  • 讓「特大號目標」摧毀既有的行動與成果:為了要進行過於樂觀的計畫,有可能排擠了原本投注在其他事情的時間與精力,到最後除了新計畫放棄,連既有的計畫可能也被波及而受影響。

把目標砍半,成果更有可能超乎預期

針對上述問題,作者給的建議是:把目標砍半。實際達成的成果會讓你想再繼續下去,最後達成很棒的結果。人生裡的目標通常不是短跑衝刺,而是馬拉松。真正的選擇並不是:1. 完美達成有挑戰的目標 或 2. 完成一半目標,而是 1. 因為目標太大而放棄 跟 2. 把目標砍半而切實完成。

有些目標的成果無法砍半(例如業績、一本書的內容量)時,那就要把計畫的時程拉長一倍。

根據針對「30天目標達成」的學員進行的研究,把目標砍半,成功完成的比率會提高到63%。相較於放棄,看起來是一個值得嘗試的做法。

有捨才有得,優先順序很重要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但我們從來不願意承認:要做好一件事,就可能要犧牲另一件事。這也是完美主義在影響我們的另一種方式。

我們有兩個選擇:

  1. 嘗試做超過我們時間與能力所能負擔的事,然後放棄 以及
  2. 選擇捨棄某些事,並且集中火力完成最重要的目標。

不要嘗試在已經很滿的行程裡再塞一件事,因為如果過程中有意外,所有的事都會被打亂,讓我們有可能因而全盤放棄,不只是那些不堪負荷的部分,而是全部!這樣的影響相當嚴重。

比較好的做法是,事先選好,決定當時間不夠時,你會「放棄哪些在當時比較不重要的事」,對「愧疚我沒有辦法做好所有事」的念頭說不。這是一種「策略性的不稱職」,承認自己在人生的這個階段,某些事就是會被擱置。

有些事情會拖延我們,讓我們沒有進度。作者認為,以下事情應該是你優先擱置的:

  • 追劇,特別是因為要跟上身旁話題的那種
  • Instagram等即時動態
  • 看e-mail:只有10%的mail需要回覆,其中只有少數的mail需要在24~48小時內回覆。
  • 做像是修剪草坪之類對生活影響不大的事

要做到上述,必須要有不討好人的勇氣,要適時說不,不需要多作解釋,不需要找理由辯解,甚至不要道歉,在你必須要優先把時間放在其他事情上時,就說不。而如果有人會因為你說不而生氣,也許就證明你應該對他說不。

而對於「不能說不的事」,就想辦法簡化,做到「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程度。

幫目標增添動機與樂趣

之所以我們會刻意訂出自己不喜歡去做的目標,原因有二:

  • 我們潛意識覺得目標非得辛苦、悲慘不可。
  • 完美主義心態告訴我們,好玩的事不算數。

「完美主義」心態認為事情越難、越苦,就越有價值。所以讓你開心樂在其中的事情就算不上是有價值的目標。但,缺乏樂趣的目標不會成功。

樂趣,可以同時滿足成功的目標設定裡兩項原則:1. 滿足感 與 2. 表現成功率。另外,我們需要先了解自己的動機通常受什麼因素所激發:

  • 獎勵型動機:會追求完成特定之目標時所產生的報酬,正向結果是其驅動力。
  • 恐懼型動機:動力來自於「害怕因為不行動而發生的後果」他們不是努力去追求成果,而是努力消除恐懼。

因此,要找到自己專屬的動力,如果“害怕錯過截止期限”是你的動力,那麼就在計畫中加上N 個小的段落截止期限。如果“被別人認可”的獎勵心態是你的動機,就每週做進度報告寄給老闆(以及等他的誇獎)。

對自己產生有效動機的誘因也許有點古怪:例如到某家餐廳來一頓有點奢侈的大餐、點一支有點昂貴的香氛蠟燭、享受按摩服務、租最好的車出差,諸如此類,只要有效,不妨就這麼做。而如果你的動力來自於恐懼,就設計一個“如果沒有達成目標時自己最不想發生的情境:例如先簽好一張支票交給朋友,如果你沒有完成目標他就幫你捐給你最討厭的政治人物這類的。

想辦法為自己的目標增添一些樂趣,不管是透過獎勵或是避免恐懼的形式,越有可能成功。

避開影響你達成目標的陷阱

「分心」也是讓你我放棄目標的最大陷阱之一,通常會有這兩種類型:

  • 藏身處:在目標以外,你花時間專心從事的其他活動,像是逃避到另一件要花時間的任務,或是瞎忙。一但看出藏身處,必須把時間挪回跟目標有關的行動
  • 冠冕堂皇的阻礙:像是「堅持沒有必然性的步驟順序」(等到「OO」,我才能「XX」)和「擔心衍生不好的副作用」(如果我完成「OO」,就可能發生「XX」)

完美主義者總是把事情變得更困難,更複雜,完成目標的人會把事情變得更容易,更簡單

下次為目標努力時,可以問自己:事情可以更容易嗎?事情可以更簡單嗎?避開影響自己完成目標的障礙。

小心絆住自己行動的潛規則

有時候我們會有些絆住我們自己的潛規則而不自知,要發現它們,必須問自己四個問題:

  • 我真的喜歡、在乎______嗎?有時候我們會讓自己卡在根本不需要堅持的情境裡。
  • 我真正的目標是什麼?確定你之前一直追求的事真的是你想抓住的。
  • 我使用的方法合乎我的本性嗎?不是只有一種方法可以達成你的目標,挑你喜歡的方式去做。
  • 該放棄了嗎?別被「贏家永不放棄」的規則所迷惑,經過嘗試,以及真心面對自己的答案。

要摧毀絆住自己的潛規則,需要問自己:

  • 這條規則真正的意思是什麼?例如:覺得完成目標只能單打獨鬥,問自己理由是什麼。
  • 問自己「誰說的?」也許只是因為某件不愉快的往事的影響而已。
  • 用理性的頭腦與感性的心,幫自己把舊規則劃掉,寫下新的規則。

嘗試用數據來增加成功機會

目標的進度有數據可以評量嗎?因為憑感覺與印象通常會失準。而當事情進展不順利的時候,透過分析進度的數據,可以幫助自己確定現在的位置與速度,作出適當的調整。由實際的進度與結果的反饋,面對其間的問題,而非否認或否定自己,而是看到自己已經為完成目標走了多遠。

當有數據可以回顧時,可以從過往的情境與經驗裡找到讓進展順利的原則,進而設法複製當時的做法。

而在進度不如預期時,透過數據,你也可以調整以下三件事:

  • 目標
  • 時程表
  • 行動

終於快達標了嗎?你還得小心

有時候就在最後階段我們還是有可能會放棄,也許很不可思議,但原因可能是—

完成目標前的三種恐懼:

  • 恐懼即將發生的事,例如受到批評
  • 恐懼事情不夠完美
  • 恐懼要面對「接下來呢?」的陌生挑戰

或者,因為沒有完成目標的「安全感」迷思:

  • 至少不會發生意外的情況
  • 因為“犧牲自己成全他人”而獲得的評價
  • 降低其他人對自己的期待,避免壓力

會不會覺得上述心理有點荒謬呢?但這是「完美主義」心態在最後可能會得逞的最後機會,必須要當心。

《完成 把不了了之的待辦目標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提醒讀者:多數人花了大半輩子想像與做夢,開始做一些事的確很有趣,但是真正的未來是屬於「能把事情完成,獲得成果」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與老查一起讀商業好書
36.9K會員
204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2025/04/21
你我都經歷了一番努力才到達中年階段的,有些人轉換過不同的工作逐步探索,有些人則在一個領域堅持,深耕努力,都到達了人生中相對寬裕、平順的時期。這種「漸入佳境」的感受,讓我們誤以為這就接近終點了。 接下來20年,以一個「更厲害的自己」,具備主動意識的規劃,你是不是覺得比起年輕的自己,更有把握一些呢?
Thumbnail
2025/04/21
你我都經歷了一番努力才到達中年階段的,有些人轉換過不同的工作逐步探索,有些人則在一個領域堅持,深耕努力,都到達了人生中相對寬裕、平順的時期。這種「漸入佳境」的感受,讓我們誤以為這就接近終點了。 接下來20年,以一個「更厲害的自己」,具備主動意識的規劃,你是不是覺得比起年輕的自己,更有把握一些呢?
Thumbnail
2025/04/16
也許你會奇怪,不是已經有「負責」Responsibility 了,為什麼又要談「當責」Accountability 呢?而當責和負責又有什麼不同呢?如果為「當責」下個定義:對承諾說到做到,並且為最終成果負起完全責任。即便在過程中有出乎意料、超出自己掌控的因素發生,仍然積極構思因應,致力於交出成果。
Thumbnail
2025/04/16
也許你會奇怪,不是已經有「負責」Responsibility 了,為什麼又要談「當責」Accountability 呢?而當責和負責又有什麼不同呢?如果為「當責」下個定義:對承諾說到做到,並且為最終成果負起完全責任。即便在過程中有出乎意料、超出自己掌控的因素發生,仍然積極構思因應,致力於交出成果。
Thumbnail
2025/04/07
中年危機的產生,來自於這樣的發現——我們總覺得自己有無限的可能,覺得只要肯努力,就能突破極限,成為更好的自己。當步入中年,這種信念終於開始動搖 當我們願意放下「我能夠一直努力下去」的執念,真正接受人生的變化時,就能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新道路。中年危機並非必然,反而是一個讓我們重新調整人生方向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4/07
中年危機的產生,來自於這樣的發現——我們總覺得自己有無限的可能,覺得只要肯努力,就能突破極限,成為更好的自己。當步入中年,這種信念終於開始動搖 當我們願意放下「我能夠一直努力下去」的執念,真正接受人生的變化時,就能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新道路。中年危機並非必然,反而是一個讓我們重新調整人生方向的機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是一本告訴讀者在開始做一件事、或是開始一個目標時,如何去幫助自己完成目標的觀念。 裡面最大幅度被提到的,是作者認為最可怕的心魔:「完美主義」,完美主義會給我們很多錯誤的想法,阻礙我們完成目標。 我會在這裡分享我閱讀後的心得、以及閱讀摘要筆記
Thumbnail
這是一本告訴讀者在開始做一件事、或是開始一個目標時,如何去幫助自己完成目標的觀念。 裡面最大幅度被提到的,是作者認為最可怕的心魔:「完美主義」,完美主義會給我們很多錯誤的想法,阻礙我們完成目標。 我會在這裡分享我閱讀後的心得、以及閱讀摘要筆記
Thumbnail
想終結拖延症?這篇文章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Thumbnail
想終結拖延症?這篇文章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都有拖延症,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遲遲沒辦法下手,所以計畫永遠都不會去執行。再來就是,上班的時候遇到某些覺得很困難,無法順利執行下去的時候就會把他擺在一邊,最後就是被主管念的份而已。 我自己在擺脫拖延症的時候,確實有用一些方法,因為人的惰性是不能夠完全去除的,你只能想辦法去忽略他。其實忽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都有拖延症,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遲遲沒辦法下手,所以計畫永遠都不會去執行。再來就是,上班的時候遇到某些覺得很困難,無法順利執行下去的時候就會把他擺在一邊,最後就是被主管念的份而已。 我自己在擺脫拖延症的時候,確實有用一些方法,因為人的惰性是不能夠完全去除的,你只能想辦法去忽略他。其實忽
Thumbnail
消極心態的根本原因在於對「完美」的誤解,他不知道或不承認根本沒有「完美」的事。 我們說一個人追求完美,通常在說這個人求好心切,或是做事標準很高,是對一個人的正面的價值評價。不過,也有人會被說成「太完美主義了」,這時候通常在說他做不好、做太慢,或是不敢做,拖拖拉拉的。為什麼同樣追求「完美」,會是兩種截
Thumbnail
消極心態的根本原因在於對「完美」的誤解,他不知道或不承認根本沒有「完美」的事。 我們說一個人追求完美,通常在說這個人求好心切,或是做事標準很高,是對一個人的正面的價值評價。不過,也有人會被說成「太完美主義了」,這時候通常在說他做不好、做太慢,或是不敢做,拖拖拉拉的。為什麼同樣追求「完美」,會是兩種截
Thumbnail
無論是哪一年,通常到,通年底的時刻,都會出現「年度回顧」。而在而每一年的年初就會出現「新年新希望」。然而你真的檢視過,去年到底完成了多少年度目標呢?或是有達成60%呢?甚至會不會達成率更低呢? 經過這兩個處理之後,會讓目標的達成率更高,而且可以避免接下來這樣的情況。
Thumbnail
無論是哪一年,通常到,通年底的時刻,都會出現「年度回顧」。而在而每一年的年初就會出現「新年新希望」。然而你真的檢視過,去年到底完成了多少年度目標呢?或是有達成60%呢?甚至會不會達成率更低呢? 經過這兩個處理之後,會讓目標的達成率更高,而且可以避免接下來這樣的情況。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會在一月設定年度目標,無論是在工作上的表現、收入的成長、想讀的書、減重的方向等等。 今天剛好是六月中,距離今年也過快一半!那麼,我們在年初設定的目標完成一半了嗎? 根據我詢問身邊的朋友,真正做到一半的,可能不到10%吧!那麼你呢?是屬於10%的人,還是另外連一半都不到,甚至忘記目標的90%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會在一月設定年度目標,無論是在工作上的表現、收入的成長、想讀的書、減重的方向等等。 今天剛好是六月中,距離今年也過快一半!那麼,我們在年初設定的目標完成一半了嗎? 根據我詢問身邊的朋友,真正做到一半的,可能不到10%吧!那麼你呢?是屬於10%的人,還是另外連一半都不到,甚至忘記目標的90%
Thumbnail
每年的新年新希望、起心動念而興致勃勃開始的新計畫、覺得想要改變生活而展開的行動…但最後,似乎都虎頭蛇尾收場。不只是你,根據調查顯示,92%的人所設定的「新年新希望」都會半途而廢,而《完成 把不了了之的待辦目標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這本書要談的是如何改善我們「總是沒辦法完成自己訂的目標」這個問題。
Thumbnail
每年的新年新希望、起心動念而興致勃勃開始的新計畫、覺得想要改變生活而展開的行動…但最後,似乎都虎頭蛇尾收場。不只是你,根據調查顯示,92%的人所設定的「新年新希望」都會半途而廢,而《完成 把不了了之的待辦目標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這本書要談的是如何改善我們「總是沒辦法完成自己訂的目標」這個問題。
Thumbnail
如果說這本書是完美主義的救星,再同意不過了。 如果說這本書能檢視你是不是完美主義者,也絕對適合。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會幫助你突破許多心理障礙,抓出你無法完成一件事、達成目標的盲點。
Thumbnail
如果說這本書是完美主義的救星,再同意不過了。 如果說這本書能檢視你是不是完美主義者,也絕對適合。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會幫助你突破許多心理障礙,抓出你無法完成一件事、達成目標的盲點。
Thumbnail
開始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 要完成目標,更努力並不是答案。丟掉綁手綁腳的完美主義,成效才會大。 我們常常把目標訂得太樂觀,樂觀到愚蠢的地步。實踐目標是馬拉松,不是短跑。 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未來是屬於完成者的!
Thumbnail
開始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 要完成目標,更努力並不是答案。丟掉綁手綁腳的完美主義,成效才會大。 我們常常把目標訂得太樂觀,樂觀到愚蠢的地步。實踐目標是馬拉松,不是短跑。 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未來是屬於完成者的!
Thumbnail
敗在『完美主義』 你會不會常常為了追求一件事的完美,耗費了時間和精力下去,卻導致許多其他的工作行程延後?又或者是在執行一個計畫之前,在準備上花了許久的時間,只因為一直覺得哪裡還不夠好,所以遲遲沒有行動呢? 如果你有許多上述的經驗,這篇文章將會告訴你,你所想要擁有的機會,從來都不屬於準備好的人
Thumbnail
敗在『完美主義』 你會不會常常為了追求一件事的完美,耗費了時間和精力下去,卻導致許多其他的工作行程延後?又或者是在執行一個計畫之前,在準備上花了許久的時間,只因為一直覺得哪裡還不夠好,所以遲遲沒有行動呢? 如果你有許多上述的經驗,這篇文章將會告訴你,你所想要擁有的機會,從來都不屬於準備好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