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7/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的複雜特性

    人就像天氣,陰晴不定   圖片:來源
    人就像天氣,陰晴不定 圖片:來源
    每個人都應該是很複雜的。所謂複雜,並不是有所隱瞞,在這裡我指的是,人的情緒以及行為
    像我就是多變的。我可能突然很想要跟大家一起嬉鬧、閒聊,但半天過後的我,卻會選擇一個人坐在書桌前面,誰都不想搭理。
    我本來以為,這是不是代表自己的個性不夠成熟,所以才會老是飄來飄去,但最近看了一些書籍跟影片以後,我才發現,這就是我的自然狀態。我一直試圖幫自己定義出一個框架,但是沒想到,一直找不到框架的我,竟早早地就有了答案。
    現在,我不會說我是什麼樣的人,取而代之的,是我會說「這件事情我常常做、我沒有做那件事情的習慣⋯」等等,因為我已經瞭解,並不是以我做的事情去定義我這個人,之所以會選擇去做某些事情,通常僅僅只是當下想試試看,所以就去做了,而對於不做什麼事情的道理,也是一樣的。
    其實這種個體的不確定性,在一般的朋友交往,以及工作上的關係來看,大家的包容程度普遍都不低,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些關係所衍伸出來的要求與期待,大多是有限度的。所以當朋友與同事突然反差很大地做出改變的時候,我們雖然不一定可以即時理解,但也能夠合理化這樣的落差。
    但是,如果發生在較親密的關係上,例如家人、愛情,這時候,人的複雜,是不是就會傷害到關係呢?
    坦白說,我覺得會。因為在這些關係裡面,彼此的期待與要求都不同於一般的外人,所以當那些代表著親密與依戀的行為,突然變得前後不一致的時候,期待的那一方就會感到錯愕、不安,可是我們自己想一想,有多少次的不想多說什麼,只是因為不想長篇大論地敷衍呢?
    那是不是就表示,為了跟親密的人可以維持這樣緊密的關聯,我們就要壓抑本身的複雜性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我覺得比較像是一種試煉吧。
    如果認為,自己的存在還是不能夠被任何關係所壓抑,那麼,就勇敢選擇保留複雜性吧。但於此同時,自己也要思考,如何溝通出一套默契與相處方式,幫助對方理解自己,也讓對方能夠安心。當然,溝通是雙向的,如果遇到拒絕溝通的對象,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距離,哪怕對方是你的至親,或者是伴侶。
    這個社會,為了維持體面,已經壓抑了太多的靈魂與自由了。
    我是個重視家庭的人,但我不能接受被家庭關係勒索的人生。如果我會因為害怕自己的複雜性傷害到親密的人,而主動尋求溝通,反觀那些拒絕溝通對話的人,是不是比想維持自我的本身,還要自私?
    衝動是魔鬼。所以我們必須要懷抱著耐心,應對週遭的事物。但是耐心並非自我壓抑,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忍耐著,以及願意給予這段關係多少次的機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