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橙哥,一開始與你認識之前,我還真覺得你是個嚴肅的人,不苟言笑凡事都很認真的感覺。但認識久了之後,發現你是一個大心暖男,貼心又細心…!」 以上這些話語,時常來自於我的同事、客戶、學生以及朋友,在初步認識時,對我的第一印象,以及標籤。或許認為我是一個嚴肅的人,是因為我個人也習慣把手環抱,因為多數這樣的肢體語言判斷,容易造成對方誤以為,我們對他的不喜歡與排斥。其實這是大大的錯誤呢...!

照片來自於ETtoday 新聞雲(示意圖/由記者李佳蓉攝)

第一印象會決定對方是否願意與你深度互動
後來自己做了研究、研讀了心理,甚至也了解相關如7/38/55定律、換位思考、肢體語言、語言結構學…等,要打好他人對我們的第一印象,我認為基本上要符合以下四個要素:
一、外表打理:人要衣裝、佛要金裝,在適當的場合穿著適當的服儀,此議題又更加延伸:搭配學、色彩學、身體頭身比例規劃…等,我認為最基本的方向是乾淨與整齊,因適當的場合,穿著適當的服飾。
二、外在談吐:說話的部份,建議事實描述與感性的形容詞字彙相互搭配,其中,配合對方的講話速度、頻率、高低來選擇相似的溝通方式,另外也避免一開始的時候,就完全袒露內心的秘密給對方,這反而會增加對方的壓力。
三、內在心態:上一篇有提到意識同步(https://reurl.cc/R45dZ6),你的心態的決定,會影響對方與你互動的意願。建議,在與對方互動時,抱持開放的心態,避免先入為主的認為對方就是很難聊,或著自己就是不擅長聊天的人。
四、行為舉止:肢體語言,非語言的互動影響性,是非常大的一個學問,尤其是在人與人之間互動上,一言一行,都容易被對方給記得。而肢體語言的使用,使用得當的話,其實對方對你的印象會更加深刻!未來會針對肢體語言這篇來做分享!
以上四點,是第一印象中,最為重要的四個要素!或許有人會說,以上四點我都知道阿。感覺沒有什麼稀奇的呢!的確,上述四點時常是我們的在人際關係當中,對方願意與你做出基本互動的基本要素,然則,多數人在以上四點中,有無做出在當下適當的互動方式,又是另外一回事。好好帶給對方正向的第一印象為初步的關鍵,並不是上述四點都要做的近乎完人!

因時、地與人選擇當下做適合的互動方式
而是你在當下,做出最符合當時後的互動情境、腳色定位、你的期許與本次會面的目的。當然,你也可以隨著感覺走,畢竟人與人互動中,沒有一套完美套用到所有人身上的方程式。但若能再與對方互動之前,將上述四點第一印象的主要因子,做一個回顧的話,至少第一印象並不會帶給對方太多負面感受,進而在未來還要花費加倍的時間重新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