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模式

含有「行為模式」共 2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篇文章延續前篇探討外部環境對企業人力資源影響的系列,聚焦企業內部的組織文化如何影響人力資源管理與整體競爭力。) 在一個成功的企業中,除了明確的制度規範與高效的流程外,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往往是那股「看不見的力量」——組織文化。
Thumbnail
晴山-avatar-img
2025/03/25
剛好聽到阿母在聽的歌名,還蠻貼切的。 老師下音樂『無緣的人』
總是想改變,卻改不掉?你可能不是「做不到」,而是被「慣性模式」牽著走!這篇文章教你如何拆解慣性回路,找出影響你選擇的觸發點,並透過簡單可執行的微調方式,慢慢打破舊模式。與其逼自己大轉變,不如試試「小改變」,從一個不同的選擇開始,讓行動自由回到自己手中!
Thumbnail
是不是常常覺得自己「明知道不該這樣,卻還是忍不住」?拖延、焦慮、過度防衛、害怕改變……這些其實不是個性問題,而是「慣性我」在作祟!這篇文章從情緒、人際、過去經驗、未來願景四個角度,帶你看見自己的慣性反應,並教你如何跳脫舊有模式,找回行動自由。當你意識到,你的選擇不必永遠被習慣牽著走,改變也就開始了!
Thumbnail
拖延症,這個潛藏在我們心中的時間小偷,悄無聲息地偷走我們的時間、精力和效率。 我們將深入探討拖延症的成因,包括情緒、認知和行為模式等多重因素。 我們將分析拖延症的不同類型,以及與人格特質、文化環境和生理機制的關聯。 最後,我們將提供一系列實用的策略,幫助我們戰勝拖延症!
Thumbnail
我們常常掉進反思的四個陷阱:1. 嚴厲自責(覺得自己不夠好)2. 找理由開脫(不願承擔錯誤)3. 抱怨世界不公平(覺得自己是受害者)4. 乾脆不想(選擇逃避)。真正的反思,不是評判自己,而是理解自己——看看自己的選擇、行為背後的原因,然後找到更好的做法。當你懂得用理解取代責備,反思才真的能讓你變強。
Thumbnail
src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4/11/15
要照自己的SOP來,這樣最保險。
溫柔時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18
深邃月光 沒錯,的確如此
本篇探討了一個虛構的未來世界「環境之域」,在這裡,人類理解到生活環境對個人命運的深遠影響。心理學研究員米娜協助年輕人雷夫重新審視其行為模式,並發現環境所帶來的影響。透過多樣的社會實驗,雷夫認識到成功與失敗不僅取決於個人努力,而是環境的反應。文章鼓勵讀者換位思考,理解和改善身邊的環境,以促進自我成長。
Thumbnail
大腦的可塑性使得我們能夠重新連結神經路徑,並打破過去的行為模式。視覺化訓練讓我們提前模擬成功的情境,減少面對挑戰時的恐懼感。文章還介紹了如何將視覺化與「行動板」相結合,將抽象的目標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步驟,從而一步步接近成功。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