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模式
含有「行為模式」共 3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鄭立的方格子
2025/10/21
[社會觀測#870] 你的消費者孤寒你的收入就低
物價就是薪水,薪水就是物價,薪水高物價就高,物價高薪水才能高。所以幾乎高薪的地方,例如香港,物價都會水漲船高;而幾乎所有物價低的地方,平均薪水都會低。 所有薪水都是間接來自消費者的,如果你直接拿二千元給水電師父幫你修水喉,他就得到二千元,你就花了二千元;如果你肯出到三千元,你就幫水電師父加薪了。這
#
生命意義
#
資訊環境
#
科學習慣
3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10/18
你不想面對的課題,最後都會變成你的考題
很多時候,我們逃避的不是問題,而是那份「不想失敗」的恐懼。 課題不會消失,只會換個樣子回來。 當你願意停下逃避、承認不安,那一刻起,它就不再是考題,而是教材。
#
課題分離
#
逃避心理
#
職場成長
4
2
普普文創
6 天前
2
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對人的溝通,比較困難,難在你說服不了對方,無法讓對方信服。怎麼做?用心。最起碼不要讓對方討厭你,或是超越對方,讓對方的討厭無傷於你。
2
一手算帳,一手算狗毛
2025/10/03
「相見恨晚!」幫你省下的錢,遠比想像中多!
普羅加斯(PROGAS)是一種科學的人格特質測評工具,主要用於幫助個人和企業快速、有效地了解行為模式和人際互動風格。
#
普羅加斯
#
PROGAS
#
科學
5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10/02
決心沒用,為什麼還是會打開零食櫃?
很多改變不是「我想要」就能做到,因為行動大多來自前意識的自動反應。減肥想少吃宵夜,卻還是手伸向零食,就是舊習慣在作祟。要改變,就要先更新前意識的「快取記憶」,透過環境設計與反覆練習,讓新的行為成為自然反應。
#
前意識改變
#
行動改變
#
習慣養成
1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09/26
為何你能看清別人,卻無法看清自己?──注意力盲視
看見別人的問題容易,看見自己的問題卻難。不是因為你不夠聰明,而是因為注意力太忙:往外看習慣僵固,內心資源又有限。解方很務實:行動時專心做事,結束後再刻意檢視。最笨的方法往往最有效,比如錄下來、回放一次,你會發現答案其實一直都在。
#
看不見自己
#
注意力偏差
#
盲點
1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08/27
職場自我轉念:用 LIFT 四步驟,把挫折變成成長動力
那句「我不行」,真的等於事實嗎? 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語言把它放大。「永遠、一定、沒救了」這些話,只會讓自己掉進陷阱。試著用 LIFT:Label 辨識、Interpret 解讀、Face 承擔、Transform 轉化。下一次遇到挑戰,換句話,你就換一種命運。
#
職場自我轉念
#
語言重構
#
挫折成長
3
留言
舒嫚的沙龍
2025/08/17
遇到壞人就退縮!最欺善怕惡的「5星座」
有些星座天生善良、溫和,面對壞人時往往不擅長反抗,選擇退縮或妥協,因而成為最容易被欺負的對象。他們為了避免衝突或保持和諧,往往壓抑自我、忍讓對方,使得壞人更加得寸進尺。以下是「遇到壞人就退縮,最容易被欺負」的星座TOP5,看看哪些星座因過度體諒、害怕衝突而容易成為他人眼中的「好欺負」的對象。
#
欺善怕惡
#
星座
#
妥協
9
6
林燃(創作小說家)
2025/08/18
1
恩恩~~很好 沒有我!我家一個都沒上
1
舒嫚
發文者
2025/08/20
1
林燃(創作小說家) 這樣好啊
1
刻意微挑戰
2025/08/06
為什麼我總是失望?——六種FUTURE期待的盲點,正在悄悄困住你
🌧️「我真的不懂,我已經那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是不被看見?」 我們都以為期待會帶來希望,卻沒發現它有時也會變成壓力。 太遠、太模糊、太理想…六種期待錯位,正在慢慢偷走你的自信與努力。 這篇文章幫你把話說清楚、盲點看見,讓你重新找回期待的力量。
#
本能期待
#
心理盲點
#
自我覺察
1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06/24
路在外,坎在心裡
有些人不是不努力,只是心裡有太多責怪的聲音。責怪自己不夠好,責怪他人不夠理解。真正讓人卡住的,不是能力差,而是那條藏在心裡的坎。看見那些沒說出口的對話,才是打開成長的第一步。
#
自責
#
責備
#
成長困境
1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05/26
真正拉開差距的,不是努力,而是主觀經驗
我們常以為,成就差距來自努力或能力,但其實,真正影響一個人表現的,是他怎麼經歷那些事。有些人明明很認真,卻因為一次失敗就不敢再嘗試;有些人做得很好,卻總覺得自己不夠好。那些沒被理解的經驗,就像打結的線,讓人一直卡著。改變的起點,不是更努力,而是有人看見:你到底是怎麼走到這裡的。
#
主觀經驗
#
成長差距
#
職場表現
4
1
細枝小葉的阿祥_Sean
2025/05/26
1
感謝分享,原來我們停下來,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曾經的經驗讓我們悄悄收手了。努力之前,或許更需要一次被理解的對話。謝謝這篇提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