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積極」作為工具而言

    來源:網路
    來源:網路
    人的積極性是一個價值符號。積極性愈高,受到社會的認可程度愈高。於是我們每個人都被如此教導,也如此評價自己與他人。
    但是,積極性在我看來,是把雙面刃。在面對這個概念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兩點:
    首先,別把積極性,無限上綱為「強求」。簡單說,就是要「尊重客觀的環境條件限制」,不要覺得任何事情都能夠透過努力來達成目標,當追求超過了環境限制的那條邊界,這個觀念就很容易開始扭曲,造成危險。如果說我們在製造物品的時候,都會反覆考慮材質的特性,並且找出材料負荷的臨界點,這就表示「尊重限制」才是符合現實的做法。
    至於那些常常被拿出來當成激勵人心的奇蹟案例,如果仔細看,會發現當中存有很多偶然,是那種剛好落在限制條件邊界內的巧合,當中只要有一個環節超出邊界,那場奇蹟便不再是奇蹟,而且偶然是無法複製的,一切都是隨機發生,至於故事把一切說成全是精心安排的結果,也是因為主角與說故事的人所刻意營造的。
    再者,別把積極性,用來「改造他人」。上面說的觀念,主要在講事情與物體的「環境限制」條件,這部分相對容易理解,也不易產生過深的迷思與執念;但是當遇到了「人」,很多人的理性便常常消失無蹤。特別是當遇到與我們關係親密的人,以及利益相關的人,就非常容易掉進這種思考模式。多數人總認為,只要有好的方法跟經驗,投入時間與心血,總有一天可以將對方給「教會」的,但很多人的痛苦,也源自於此。
    如果可以尊重每個人的特質,整個故事便會截然不同。溝通與交流不再是單向的強迫,取而代之的是更深刻的了解,在了解到對象並不跟自己的目標一致,便會轉為另尋他人,而不是互相指責,甚至勢成水火。
    而對於親密關係來說,如果體認到對方無法溝通時,也千萬不要強求改變。可以試著保持距離,也可以用一種理解的態度陪伴對方,不去評斷對方的作為,只是靜靜地看著,並且在自己也認可的事項上面,偶爾幫幫對方的忙。有趣的是,當對方不再頻繁地感受到被要求改變以後,會更容易傾聽我們的觀念,就算對方還是不能認同自己的這一套,但作為禮尚往來,他們可能會開始跟自己一樣,採取那種「理解且偶爾幫忙」的態度。
    總之,積極性拿來當成自己做事情的工具時,會是個挺好用的工具,前提是能夠瞭解「限制邊界」在哪;但它不應該被拿來當成改造世界的行動準則。因為後者在外人看起來到底有多荒謬,相信現在一定很清楚了,不是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