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書摘】書名:如何改變一個人:華頓商學院教你消除抗拒心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

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

所以這本書的建議是不要硬幹!而是採用「降低門檻」、「移除障礙」兩種主軸,但要如何達「降低門檻」、「移除障礙」呢?這本書最主要的特色是提出這項觀點:找出「催化劑」。

催化之目的就是潤滑硬隔閡,移除通往改變的障礙,來化解人的改變僵固性。



書名:如何改變一個人:華頓商學院教你消除抗拒心理

作者:John Berger 約拿 博格

出版社:時報文化 2021/6/25



首先說明人類到底為什麼很難改變呢?那有有哪些障礙呢?

一 抗拒心理。敝帚自珍效應、人們會害怕改變的不確定性,存在認知差距:即所謂「認知距離」,換言之,若新資訊落在當事人的接受區,他才會聽的進去,若落在拒絕區,不論聽到什麼,就會無法接受。


二 有現況同溫層考量,改變是種疏離。為什麼信者恆信,不信者不恆信?人們本質上均存在同溫層效應,人們會傾向於尋找與吸收符合原有觀點的資訊,這叫做「確認偏差(Confirmation Bias)」。所以說服者要暫時進入對方同溫層,以對方的立場觀點,說明他存於現況的問題點。


本書作者建議要善用「催化劑」,不是要強力促銷自己的想法,反而如何促使對方說服對方,要留給對方「空間」。有哪些「催化劑」做法呢?


作者提出四個關鍵詞:

一 提供選單:與其試圖說服別人放棄,不如換個方法去「改變參照點」。例如

某部門績效很差,理性做法應當裁撤,但慣性使然,沒有願意去動手,但如果由新執行長上任後自然就可以解決。

二 循循善誘:例如要求別人戒煙,如果一直強調抽煙不好,效果有限;不如讓抽煙的人去參加某種活動可能更有效果。

三 突顯差距:例如要表達出改變的好處是壞處的很多倍(明顯差距),要描繪不改變的成本很大。

四 從理解著手:有三個步驟,(1)先蒐集資訊:「策略性同理心(Tactical

E mpathy)」,了解問題本質 (2)了解問題的根本性質。 (3)讓人們覺得攻變的好處明顯優於維持現狀,將權衡取捨之決定擲給對方。


所以呢,言簡意賅的表達就是可以採取二種方法:

讓維持現狀不願改變的成本浮出現,慢慢地有步調地強調它,讓對方有壓力。減少彼此間歧見的距離,說服者應該去爭取空間的中間派,想辦法去尋找行為痕跡(),找出意見矛盾之線索。例如從幫小忙開始佈建。

可採破斧沈舟法,強烈突顯不改變下的隱形壞處。定錨於對方觀點,找出彼此共通點路,讓對方從自己的經驗找出共鳴點,且不排除地引發爭議議題處開始談,想辦法拉近彼此距離貼近的面向。

raw-image


raw-image




我本身在投資行為上,有理論基礎及多年的實務經驗。雖然讀過的財經書籍至少有二百本以上,但仍然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風險永遠是投資人首要考慮的因素。希望彼此有緣的人,在投資之路上能夠得到應有的報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說科技是一把鋒利的寶劍,這些武林高手們,不斷精進寶劍鍛造技術,讓他更鋒利,也許俠之大者有江湖道義之感,想維護江湖平靜,不認為寶劍會隨易出鞘?但難保它不會傷及無辜! 我認為可以引用經濟學有名的理論「外部性」就是指這個現象;或者金融學上有名的理論提到「代理問題」也直指少數決策者自利本性的現象。
可以自由自在的想做任何事,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不想去哪裡就不必一定要去那裡。 要不要設鬧鐘,看自己的想要,而非必要。 花錢不需要考慮東考慮西。 不必再為五斗米折腰。
蘇軾《蝶恋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鼓起勇氣想告訴你 我.... ,但我不敢直視你,莫名的擔心! 就是怕妳看穿我的心。 你眼睛總是睜著大大的! 那對清瞮的眼眸看著我。那眼神似彎彎的,彷彿笑著我~傻B。 唉!你的笑靨,總是我的羞澀。
今天外面街景寧靜異常。冷冷清清的街道,吹來陣陣寒風襲臉,這景象很少見,著實令人發毛。  眺望著我們社區棟棟大樓,東一塊、西一塊,像馬賽克的住戶窗口散發著溫暖黃光。平時這時候,大樓常是烏鴉鴉一片,分不清楚樓層,哀傷地等著主人在家
書名  謝謝你遲到了- 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的繁榮指引 Thank You For Being Late: An Optimist’s Guide to Thriving in the Age of Accelerations 作者  Thomas L. Fridman  出版: 遠見天下
如果說科技是一把鋒利的寶劍,這些武林高手們,不斷精進寶劍鍛造技術,讓他更鋒利,也許俠之大者有江湖道義之感,想維護江湖平靜,不認為寶劍會隨易出鞘?但難保它不會傷及無辜! 我認為可以引用經濟學有名的理論「外部性」就是指這個現象;或者金融學上有名的理論提到「代理問題」也直指少數決策者自利本性的現象。
可以自由自在的想做任何事,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不想去哪裡就不必一定要去那裡。 要不要設鬧鐘,看自己的想要,而非必要。 花錢不需要考慮東考慮西。 不必再為五斗米折腰。
蘇軾《蝶恋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鼓起勇氣想告訴你 我.... ,但我不敢直視你,莫名的擔心! 就是怕妳看穿我的心。 你眼睛總是睜著大大的! 那對清瞮的眼眸看著我。那眼神似彎彎的,彷彿笑著我~傻B。 唉!你的笑靨,總是我的羞澀。
今天外面街景寧靜異常。冷冷清清的街道,吹來陣陣寒風襲臉,這景象很少見,著實令人發毛。  眺望著我們社區棟棟大樓,東一塊、西一塊,像馬賽克的住戶窗口散發著溫暖黃光。平時這時候,大樓常是烏鴉鴉一片,分不清楚樓層,哀傷地等著主人在家
書名  謝謝你遲到了- 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的繁榮指引 Thank You For Being Late: An Optimist’s Guide to Thriving in the Age of Accelerations 作者  Thomas L. Fridman  出版: 遠見天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瞭如何破除限制性信念,以提升顯化成功的機會。透過反推練習、自我肯定以及接納不安等方法,讀者將學會如何辨認和改變負面信念,從而擺脫舊有的觀念限制。無論是從原生家庭的影響,還是對成功的自我懷疑,這些方法提供了具體的實踐步驟來促進自我的成長與自由。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Thumbnail
★改變之所以困難,不是因為懶惰或缺乏毅力, 而是缺乏明確的指令、鮮明的情感,還有對的環境。
改變他人需要戰勝固執與自負,唯有放下身段,聆聽他人的忠告,方能真正進步成長。
Thumbnail
學會「被拒絕」是人生前三重要的課題之一,能省下大量用來憤怒、難以專心甚至是報復的時間,將挫折視為無物,心理素質變得超強。
Thumbnail
《如何讓人改變想法》這本書的主題是探討人們如何有效地影響他人,讓他們改變想法、觀點或行為。作者提供了一系列心理學、溝通技巧和策略,讓讀者能夠更加有把握地影響他人,達到自己的目標。閱讀《如何讓人改變想法》,我深深體會到影響他人的能力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項必備的社交技能。
Thumbnail
學習說不可以適時保護自己的能量,不是絕情的拒絕,而是用婉轉禮貌的方式拒絕,這更能為自己劃清自己的底線。學會說不,是一種善待自己的方式之一,對於他人的請求來者不拒,覺得請你幫忙一定會幫,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學會說不,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吧~
「在當今社會,人常常因為各種壓力或期望,而迫使自己做出違背內心的決定。」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為什麼我們不應該為了迎合他人而委屈自己,以及為自己學會說「不」的重要性。 為什麼我們需要學會說「不」?因為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當我們想要嘗試滿足每一個人的期望時,往往會因為違背自己的真實心意,而
Thumbnail
這本書寫了不少方面,感動他人、說服人以及改變他人的原則 感動他人的原則 1.不要批評也不要責難,更不要抱怨。 2.滿足他人的「重要感」,用真誠的讚美,來鼓舞他人 3.置身於他人立場,刺激他人強烈的需求 4.給予對方真誠的關心 5.讓對方感到高貴重要,並且要有誠意 說服人的方法 1.表示尊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瞭如何破除限制性信念,以提升顯化成功的機會。透過反推練習、自我肯定以及接納不安等方法,讀者將學會如何辨認和改變負面信念,從而擺脫舊有的觀念限制。無論是從原生家庭的影響,還是對成功的自我懷疑,這些方法提供了具體的實踐步驟來促進自我的成長與自由。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Thumbnail
★改變之所以困難,不是因為懶惰或缺乏毅力, 而是缺乏明確的指令、鮮明的情感,還有對的環境。
改變他人需要戰勝固執與自負,唯有放下身段,聆聽他人的忠告,方能真正進步成長。
Thumbnail
學會「被拒絕」是人生前三重要的課題之一,能省下大量用來憤怒、難以專心甚至是報復的時間,將挫折視為無物,心理素質變得超強。
Thumbnail
《如何讓人改變想法》這本書的主題是探討人們如何有效地影響他人,讓他們改變想法、觀點或行為。作者提供了一系列心理學、溝通技巧和策略,讓讀者能夠更加有把握地影響他人,達到自己的目標。閱讀《如何讓人改變想法》,我深深體會到影響他人的能力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項必備的社交技能。
Thumbnail
學習說不可以適時保護自己的能量,不是絕情的拒絕,而是用婉轉禮貌的方式拒絕,這更能為自己劃清自己的底線。學會說不,是一種善待自己的方式之一,對於他人的請求來者不拒,覺得請你幫忙一定會幫,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學會說不,找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吧~
「在當今社會,人常常因為各種壓力或期望,而迫使自己做出違背內心的決定。」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為什麼我們不應該為了迎合他人而委屈自己,以及為自己學會說「不」的重要性。 為什麼我們需要學會說「不」?因為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當我們想要嘗試滿足每一個人的期望時,往往會因為違背自己的真實心意,而
Thumbnail
這本書寫了不少方面,感動他人、說服人以及改變他人的原則 感動他人的原則 1.不要批評也不要責難,更不要抱怨。 2.滿足他人的「重要感」,用真誠的讚美,來鼓舞他人 3.置身於他人立場,刺激他人強烈的需求 4.給予對方真誠的關心 5.讓對方感到高貴重要,並且要有誠意 說服人的方法 1.表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