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07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與孩子的情緒對焦》第一章:平和的父母養育出快樂的孩子

俗語說:養育孩子是世界上最艱難的工作。但為什麼會這麼困難?每次我問臺下觀眾這個問題,父母們通常會說出兩個理由:一、因為風險很高;二、因為沒有明確的答案告訴我們該怎麼做才對。
其中一個答案是對的,另一個答案則不怎麼對。風險當然很高。但我們的確知道很多方式可以養育出快樂、負責、貼心、自律又情緒健康的孩子。許多深具價值的研究都在探討這最重要的課題,而且研究結果非常合情合理,相信各位父母知道了一定很開心。許多研究均指出,用溫暖、尊重的同理態度,回應個別孩子獨特的需求,限制範圍但全心支持,有計畫、有結構地教導孩子的情緒,便能造就卓越的孩子。合情合理,但很困難。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困難的部分在於我們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觸發點,才能在某些時候實現這種理想的狀況。
儘管不同的孩子會帶來不同的挑戰,如果想要成功地教養孩子,父母也必須對自己下功夫。觸發親子之間權力爭奪的憤怒與焦慮,並非由孩子引起,而是來自於我們自身的恐懼與懷疑。自身的童年經驗,自身的早期創傷,不管是大是小,都構成我們人格的一部分。不僅如此,這些部分會在我們煩躁時接管一切。因此,如果心中升起了憤怒或恐懼,就要知道這幾乎總是某件小時候發生的壞事造成我們的反應。孩子總是有辦法觸發我們童年時經歷過的不快樂。想維持身為父母的平和理智,唯一的方法就是隨時注意不要讓過去的感受引發新的問題。
事實上,我們最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子,就必須回到自己的內在工作。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快樂的人,人際順遂、戀愛亨通。如果我們能夠反思自己童年的人際關係,幫助自己成長,就可以提供給孩子—你一定可以提供給自己的孩子的—穩固的連結,成為未來人生中忠誠關係的基礎。孩子的未來我們無法控制,但卻能夠盡量讓他懂得和會好好對待自己的人做朋友,幫助他找到人生中深刻的意義。
我們也希望教養出可以管控自己行為的孩子,不只是因為這樣比較好相處,也因為這是身為父母的責任。我們同樣知道如何教養出這樣的孩子。在我們穩定自己情緒的同時,孩子也學習到如何穩定他們的情緒,進而能夠規範自己的行為。當然前提是親子之間的連結要夠強,讓他們願意這麼做。
最後,我們希望孩子能夠成功。不見得是達到現在社會所謂的成就,獲得現代社會肯定的回報,而是能夠持續不斷地探索、磨練、發揮他們獨特的天賦。我們也知道如何幫助孩子做到這點。絕大部分的狀況是要控制父母自身的焦慮,讓孩子能夠發自內心地自由去探索,培養出自信與韌性。
有些孩子天生脾氣就比較差。面對這樣的孩子,身為父母的內在工作就更加重要。但不管孩子的本性如何,父母回應孩子的方式會形塑他的人格與能力,對他的人生造成絕大的影響。孩子會讓我們歡喜又痛苦,驚嘆又惱怒。真的,你的孩子會在意外的情況下讓你獲得成長。如果能夠覺察到自己被激怒,在動手之前讓自己回復平衡狀態,如果能夠安撫自己的焦慮,如果能夠反思自己的過往經驗並與之和解,就能夠教養出在各個方面都能成功、愉悅而情緒健康的孩子。而你就變成了平和的父母,養育出快樂的孩子。
身為父母的首要責任
正念:讓情緒浮現而過,但不隨之起舞。──科學醫藥記者班尼迪克‧凱利(Benedict Carey)
正念:不要打人巴掌。──知名靜心導師雪倫‧薩爾斯貝(Sharon Salzberg),引用自一名11歲孩子
你的孩子的確就是會像個孩子一樣,還在學習的過程中,他的優先順序與你不同,也無法控管自己的情緒或行為。幼稚的行為絕對會不時出現,惹得你大發雷霆。問題在於這時候我們也開始變得像個孩子一樣。如果希望孩子從中學習怎麼做的話,有人必須表現得像個成年人!如果,我們能夠保持正念,也就是覺察自己的情緒,讓情緒過去而不隨之起舞,這樣就是在導正自己的情緒管理,而孩子則可以透過我們的行為從中學習。
航空公司告訴我們,遇到緊急狀況時,要先幫自己戴上氧氣面罩,這是有理由的。小孩拉不到那些面罩,想要正確使用也可能需要人幫忙。如果我們自己先倒了,孩子救不了我們,也無法自救。所以即使我們願意犧牲自己拯救孩子,先戴上面罩是我們的責任。
孩子也無法自己控管憤怒的情緒。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從煩亂的嫉妒中走出來,所以忍不住想痛揍妹妹。他們需要我們的協助,處理父母可能不愛自己的恐懼,因為他們有時候就是表現得不夠好。孩子知道如果自己夠好,就不會想打妹妹,或是偷吃糖果,或是賴在地上尖叫。但他們就是沒辦法,不管多努力嘗試都沒用。(這就像大人也會忍不住多吃一塊蛋糕。)
就和戴氧氣面罩的狀況一樣,協助孩子處理情緒是你的工作,這樣他的行為也會因此改善。不幸的是,如果你的壓力過大、精疲力竭,或是彈盡援絕,就會像在飛機上昏倒一樣,無法給予孩子任何具有建設性的協助。
這就是為什麼教養的第一要務,是對自身的內在狀態保持正念。正念的相反就是「發脾氣」。別搞錯我的意思,正念不代表你不能感到生氣。保持正念,是去覺察自己的感覺,但不隨之起舞。憤怒是在任何關係裡都會產生的情緒,但是放任自己生氣,不管是用言語或行為,都會讓我們的教養打折扣。
情緒的用處,就像儀表板上的指示燈一樣。如果看到車子的儀表板閃了紅燈,我們不會裝作沒看到,或是扯掉紅燈的電線,對吧?我們會檢查這個訊號,然後進行處理,譬如開去保養廠換機油。人類情緒的挑戰,在於我們常常在產生感覺時不知道怎麼處理,通常會本能地用以下三種方法回應所有「負面」的情緒(也就是心理層面閃了一整天的紅燈):戰鬥、逃跑、僵住不動。
這三種策略可以應用在大部分的緊急狀態。但教養,雖然會有恐懼的狀況,通常不會是緊急狀態。在教養與日常生活中,多半時候對於煩躁情緒最好的處理方法,是去反映,而不是反應。換言之,在被激怒時,先停下來。
我們一定會有被戰鬥或逃跑荷爾蒙綁架的時候,但如果能訓練自己覺察到什麼時候就要爆炸,便有機會讓自己回到穩定的狀態。內在的平和會讓我們的行為充滿智慧與愛。
但如果就是做不到呢?要是孩子的行為讓我們快要瘋掉,所有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方法都不管用時,該怎麼辦?
打破循環:療癒自己的傷口
如果無法反思與反映,就常常會重蹈覆轍……研究清楚地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去處理並理解這些經驗,孩子和我們之間的依附關係,會受到我們童年經驗的影響。──精神醫學臨床教授丹尼爾‧席格(Dan Siegel)
知名心理學家溫尼考特(D.W. Winnicott)對於父母與孩子進行了許多精準的觀察。我最喜歡的一項是:孩子不需要父母完美無缺。父母須做的只是避免傷害孩子,並給予父母原本就應該做到的「一般的付出」。
不幸的是,事情不像聽起來那麼容易。首先,付出沒有什麼所謂的一般。父母認知到的付出,是半夜兩點抱著一個不停尖叫的中耳炎寶寶,在家裡來來回回走來走去。付出是在工作了一整天後,勉強自己到廚房幫孩子準備晚餐,但心裡真正的希望是縮在沙發上放空。付出是在寒冷的夜裡脫下外套,蓋到在車子後座熟睡的孩子身上。這種一般的付出其實是一種濃烈的愛,讓人類歷史上所有的父母義無反顧地橫擋在危險與孩子之間,不管面對的是掉下來的玻璃,還是攻打過來的敵軍。
但即使我們表達了付出的意願,將孩子擺在第一,要成為「夠好」的父母依舊不容易。即使是為了子女犧牲奉獻的父母,也常常在不經意之中傷害或烙印了孩子。這其中包含了深愛子女,願意在必要時候悲壯地捨棄一切、自我犧牲的父母。為什麼我們的意圖與行為之間有著鴻溝?原因在於,雖然我們絕對不會有意識地傷害孩子,但就像所有的人際關係一樣,大多數的教養行為是出於我們的意識覺察之外。
真相是,我們所有人實際上都受過童年創傷,如果不去療癒處理,這些傷口會阻礙我們用內心真正希望的方式去教養孩子。如果小時候曾經在某方面受過傷害,這個部分會讓你在成為父母之後變成悲傷的源頭,然後同樣去傷害你的孩子。
我們可以想到各式各樣的例子:無意識地將自己父親批判子女的那一套,用在自己兒子身上的爸爸;因為忍受不了孩子對自己生氣,而無法對子女行為設限的媽媽,最後教養出自我中心、毫無耐性的小孩;懷疑自己無法對寶寶產生興趣(愛孩子),而過度投入於長時間工作的父母。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重點就是有意識地去檢查自己的傷疤,有些可能還好,有些比較嚴重,這樣才不會在我們的孩子身上造成新的傷口。
好消息是,父母這個身分給了我們一張地圖去找到這些疤痕,也給了我們機會去深入挖掘並療癒自己。孩子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能力,指出我們受傷的地方,引發我們的恐懼與憤怒。孩子比任何偉大的靜心導師或治療師都厲害,讓我們擁有最佳成長與療癒的機會。許多父母會說愛孩子轉化了他們:讓他們變得更有耐心、更具同理心,也更無私。我們對於形塑自己早期心理發展的課題總是特別敏感,但在療癒這些舊傷之後,我們的行為就不再受這些創傷影響,同時發現這些疤痕會提醒我們、鼓勵我們,讓我們變成更好的父母。
那麼,該如何療癒自己的童年創傷,變成你想讓孩子擁有的那種父母呢?
有意識地教養。如果我們多加留意,就會發現孩子會在什麼時候惹怒我們。不是說孩子的行為不像個孩子,他們永遠都是孩子。在這樣的年齡是正常的。但對某些父母來說很困擾的狀況,另一些父母則是可以用冷靜、溫暖和幽默的態度應對,讓孩子想要守規矩。我們被「激怒」的時候,就是被某些需要療癒的事情絆倒了。真的。只要孩子激怒了你,就是在提醒你看看自己小時候那個沒有處理完畢的課題。
打破循環,啟動內在的暫停鍵。你不須在孩子身上重演歷史,就算已經走錯了路,現在就停下來。深呼吸,按下暫停鍵,告訴自己除非現在選擇走另一條路,不然就會發生糟糕的狀況。閉上嘴巴,就算話已經講了一半。不要覺得不好意思;你正在形塑良好的怒氣管理機制。真的發起脾氣來,才要覺得不好意思。
了解情緒如何運作。憤怒這個訊息,是告訴我們生活中有些事情行不通。問題在於憤怒也是一種對自己沒有幫助的生理狀態,會讓我們無法找出最好的解決方式。當陷入讓我們「生氣」的化學反應時,就會做出與說出一些平常絕對不會想做與說的事。身體和情緒處於戰鬥或逃跑模式下,孩子就會看起來像敵人。吸口氣,等自己冷靜下來,再去做決定或動作。
對自己的「故事」按下重置鍵。如果你的童年很痛苦,其實無法改變。但是可以改變童年讓我們背負著的東西,也就是「故事」。透過反映與感受那種痛苦,還有從新的角度去思考,就能做到。如果你的父親拋棄了家庭,而你因此認為自己不夠好,那麼現在應該要修正這種想法,從成人的角度去理解,你已經做得夠多,父親的離開不是因為你的緣故。如果你的母親打了你,而你因此認為自己是個壞孩子,那麼比較正確的解讀應該是,其實你的母親非常害怕,所以打了世界上最善良、最可愛的孩子。你和其他小孩一樣,用自己僅知的方式尋求愛與注意。接受並重新書寫自己的故事可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我們可以從中獲得解放。這也是唯一的方法,讓你成為希望孩子獲得的平和父母。
紓壓。在我們精疲力竭時,會更無法變成我們想要成為的父母。培養一些習慣,幫助自己紓壓:固定的運動、瑜伽、熱水澡、靜心冥想。找不到時間嗎?全家一起做吧。放音樂一起跳舞,出去散步。週五晚上唸故事給孩子聽,讓他們早早上床,換來一個安靜放鬆的晚上,好好補眠。將放慢速度擺在第一順位,就可以找出時間來。
在處理舊課題時尋求支持。每一位父母都需要支持,並得到機會聊聊自己艱難的教養工作。有時候我們可以輕鬆地和朋友或親人吐露。有時候較為正式的「傾聽夥伴」關係會成為我們的救生筏,像是威普菲勒(Patty Wipfler)創辦的「手牽手教養」(Hand in Hand Parenting),就提供了家長互相傾聽支持的機會。你也許會想加入某個教養支持團體或社群。如果覺得卡住了,尋求諮商師的協助,讓自己的生活能夠較為平順快樂地繼續向前。求助並不可恥;傷害了孩子的身體或心理因而失職才可恥。如果覺得自己需要協助,不要遲疑,現在就說出來。
沒有完美的父母,因為人類本來就不完美。不管我們怎麼修復自己,總是會有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的時候。但只要有所覺察,按下內在的暫停按鈕,處理自己的壓力,就會變得較為平和。這樣也會讓孩子獲得更多的快樂。
溫尼考特說得對,孩子不須我們完美無缺。他們需要的是願意成長修復的父母,並在心腸想要硬起來時,懂得開放柔軟下來。
文:蘿拉.馬克罕博士(Dr. Laura Markham)
★超人氣教養專家、心理學博士蘿拉‧馬克罕,透過「情緒對焦」拯救無數抓狂父母的育兒指南 ★如何與孩子的情緒對焦?三大核心概念:1.自我調整、2.培育連結、3.教導而非控制 做法具體有效:0-9歲孩童全教養 x 狀況題 x 行動指南,一本立即上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