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30歲後的學習力 |5個支持你持續學習的心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剛又長了一歲,來到30+1歲,依然不斷思索“成長”這個詞彙的年紀。就來記錄一下自己持續“長大”的秘訣。
記錄自己的轉折與成長是很有趣的。成長的成果不會立刻顯化,但如果你跟我一樣希望有意識的感受,選擇去記錄每天的狀態會是很好的方式。

大概就是知道植物天天都會長大那麼一點點,但每天跟大腦相處的你,一定不會發現不同《原子習慣》。就像我們每天都跟自己的大腦、身體相處,沒有每天觀察它,了解它的去向,會不知道它走去哪了。

千萬不能過很久才做個三年度的檢視,它們很有可能停滯或後退,何況我們沒那麼多個年,觀察自己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很羨慕別人為什麼總是動力滿滿,這裡我想分享幾個自己的學習心態,讓我們在這條路上有更多夥伴。

/ / 以下進入正題 / /


五個關於成年後學習的驅動力

01 有關成長,是一輩子都能享有的愉悅感

人類整體一直在進步,但個體呢,如果個體不進步哪來的全體進步呢?也許這跟集體潛意識有點關係,你可以想像,在有選擇的情況下,我們永遠都會選擇「更好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可以持續讓經濟成長。
不管過去到現在人們都對於30歲有屬於自己的成功標籤詮釋,而大部分都有相似之處。很多人可能也覺得這個年紀就是一個決勝點吧,如果自己還不是個咖,可能就會自嘲自己是個魯蛇。

千萬不要這麼想!

我很喜歡《Mindset》裡頭的一句話:
成功就是發展自己
你隨時可以定義「成功」對你個人的意義,不需要被別人定義,但你必須試著去定義它,這是一個不容易的過程,參考人永遠比自己下決定還簡單。

你可以決定自己的「成功」是熟悉全台灣的鄉鎮,並且記錄它讓更多人知道。你也可以認為成功是煮得一手好菜,甚至讓自己有額外收入。也能像我一樣覺得成功就是發展自己的潛能。

試著去體驗你的成功過程。不要立刻將成功與金錢或是地位的結果放在一起,你一定知道成功不代表數字的成長,想想比這個更有創意的答案吧,它會讓你一生都不會再覺得無聊,因為總有新的計劃要進行!

02 最佳學習歲數可能接近三十歲!

已經有很多腦科學家指出,人是會不斷進步的,只要你具有成長心態《心態致勝Mindset》,而且不一定是越年輕越好,這點不只是在學習力或是大腦的判斷力。
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在我們目前所認知的青春期到成人之間,還缺少了一個階段。在十八到二十五歲之間,多數人還不能算是完全的成年人,而是處於波動不定的後青春期。這個年齡層的前額葉皮質(處理計畫、組織、解決問題)最晚才發展完全,時間通常落在二十五歲或是更晚。

大量的突觸修剪也發生在這段期間,身經訊號得以更有效率地傳導(你的大腦才會傳導的更快,將所有過往經驗組織起來),前額葉皮質在這段期間會提升跟其他腦區,尤其是情緒與衝動相關的腦區-溝通的能力,整個腦部變得更能執行例如規劃和解決問題等複雜的認知程序。
也就是說其實你的大腦在你畢業工作後還不斷的在成熟成長階段,因此不要放棄得太早以為很多事情都已經「定型」了。

03 不要被少數「神童」給影響,成為你的障礙物

也許我們常常在社群媒體上看到很多人『成功』、『年輕有為』的案例,那些你覺得你永遠都比別人晚一步,或是輸在起跑點上的人。

但其實這些人也只是世界上萬分之一甚至更少的人。年輕時能夠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當然很好,但其實有更多中年轉職或是晚年成功的案例非常稀有的被報導出來。就算報導出超過你想想的年紀成功者,你也會覺得,“這個年紀”不意外。

更別說資訊那麼多,我們“被選擇”自己想看的,聳動的稀有的耀眼的資訊。
我們常常望塵莫及「不可觸及的人」又覺得身邊厲害的人「擁有許多資源」,光是這兩件事情,如果永遠只這樣思考,我們永遠都不能往前,因為永遠都有藉口給自己。

04 大人的教育比小孩還困難,但更具有轉舵能力

我非常喜歡的一位天使創投主辦人兼現代哲學家 Naval Ravikan曾分享,小孩是學習機器,未來的小孩我們不用擔心他們,只要把對的教材給他們他們自然會學習。但是大人教育反而是值得深思的,一旦大人轉念,擁有的力量將更實際更具有方向感。
時光無法倒退,在你經歷過更多,更加了解自己的喜歡的項目,你可以變得更專注、更有方向感的去達成個人目標。我們很幸運,在這個年代的學習,幾乎是不用付成本的,打開網路的世界各種免費的系統教學,不要擔心自己不是小孩,當你意識到自己“要成長”,你已經開始握到人生的方向盤。
Naval Ravikant 上 Joe Rogan的Podcast

05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不同,與年紀無關

三十後,我們得知道自己仍擁有力量。也許不像十幾二十的那種由幻想所生,通往主流文化所定義的某種成功的力量。

大器晚成的人擁有的是另一種力量,那是擁抱人生真實的模樣,擁抱失敗跟起伏。

我們每個人都有很不同、很個人的旅程。不執著社會僵硬的進度表是一種解脫,會換來更能自由開展的真實職涯與人生。當我們面對遲來的挑戰時,永遠不追到優勢為何。失敗旁邊往往有得來不易的突破,艱辛的盡頭是嶄新的起點,柳暗花明後會又有一村。《大器可以晚成》

06 加映:個人的卡關時的心得

學習沒有持久力怎麼辦,以下是我自己有實行的淺見,也分享給你

1. 持續記錄自己的學習筆記,用雲端、筆記本、部落格都可以,但是不要散落在各個地方,你可以運用這種方式來觀察自己的成長,寫什麼都沒關係,相信碎石子與時間的力量,只要記錄超過一週,你再回去翻閱自己的筆記,你會有驚喜的。
2. 找到學習夥伴。幸運的話,有一位能一起學習的人生伴侶是最好。
但我覺得也能主動的去尋找興趣相關的人,交會不同的心得火花,也能認識更多不同價值觀的人。我自己是會主動找朋友聊天,甚至是朋友的朋友我都會願意去認識,找到一群志趣相合的人,你的學習力更能穩定發展。
3. 學習,每件事情都不要立刻跟金錢想在一起,但也不必侷限,物質本來就是來幫助我們過更好的精神層面的生活。首先當然是生存,要先活下來,再來我們必須先滿足自己精神層次,物質也許自然而然就會靠近我們。

此文章參考讀物如下,這2本我都非常推薦,未來也會以專文分享!

|主要讀物:
・Mindset 心態致勝 - Carol S. Dweck (購買連結)
・Late Bloomer 大器晚成 - Rich Karlgaard
(購買連結)

如果你喜歡我的推薦,也喜歡這本書,可以點擊博客來推薦連結購買唷!
我將收到你的2%回饋金,作為我寫作的小小鼓勵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9會員
74內容數
出社會後,跟書越來越有交集,熱愛埋沒在書海裡,跟書越靠近越覺得心很平靜,似乎稍微跟世界接軌,從外往內,希望能寫更多心得分享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是凱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這本書的第三篇心得,我卻想回過頭討論開始我覺得最不需要交代的,因為我認為討論感受與需求是我當下最有感的話題。 在我練習「說出感受」、「提出需求」的過程中,我發現原來到頭來的源頭最為重要。 複習四大步驟: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觀察,具體的表達客觀事實。 客觀,是做得到的嗎? 可以。觀察就是,
說完感受後,下一步是理解需要。 你感到滿腹委屈,是因為想要被尊重嗎? 你覺得生悶氣,是因為想被另一半關心嗎? 你很難過,是因為你覺得自己不被需要嗎? 你咆哮怒吼,是因為你覺得自己的意見沒有被重視嗎? 負面能量的提高,伴隨著我們對內在其實有個空間沒被填滿的提醒。
說出心裡話,對你來說,是困難的嗎? 仔細回想,我好像也不常表達出自己的純粹感性的那面,在面對人際最需要的感性交流,往往我們選擇了純理性分析,導致雙方有了分界,如果沒人讓步,就會導致我們的裂痕。 說出感受,是要請你對當下的客觀事實,表達出你的感覺,不帶著批評、責備,純粹說出你可能有點失落、受傷、感
看見一個人進入心流的感覺 就像看見早晨的第一束光 溫暖潔淨明亮 能看得好久 也會嚮往自己擁有那道光 迷戀那種專注到忘記時間的心流感 不會被外物給吸引打擾 從複雜性中得到成就感 這種成就感不來自把事情做完的成就 而是在執行的過程 人是追求複雜性的靈長類 我們喜新厭舊,我們追求刺激,我們性喜挑戰 因為追
最近出版社很流行,斜槓的話題,我覺得斜槓除了延伸自己不同的可能性以及創造額外收入以外,這類型書籍這麼紅,很有可能有另一個原因,對現在的不滿。想要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對於追求適合自己的,想要的,我們是多麼的飢渴。 但我發現有一群進入”心流”的人,並不會一直思考,這件事情。
此書推薦給所有現在或過去罹患憂鬱症或擁有憂鬱症朋友家人的人。 作者是曾罹患憂鬱症的大學生,大約從高二確診憂鬱症,因為生在病中的泥沼,在許多因緣下大二時轉系進入心理學系,用心理學的知識來認識憂鬱症,並且緩緩地與之相處,把心理狀況、自己的私密日記、家人的無知或無法同理等真實情況完整公開,讓更多人能“進入
這是這本書的第三篇心得,我卻想回過頭討論開始我覺得最不需要交代的,因為我認為討論感受與需求是我當下最有感的話題。 在我練習「說出感受」、「提出需求」的過程中,我發現原來到頭來的源頭最為重要。 複習四大步驟: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觀察,具體的表達客觀事實。 客觀,是做得到的嗎? 可以。觀察就是,
說完感受後,下一步是理解需要。 你感到滿腹委屈,是因為想要被尊重嗎? 你覺得生悶氣,是因為想被另一半關心嗎? 你很難過,是因為你覺得自己不被需要嗎? 你咆哮怒吼,是因為你覺得自己的意見沒有被重視嗎? 負面能量的提高,伴隨著我們對內在其實有個空間沒被填滿的提醒。
說出心裡話,對你來說,是困難的嗎? 仔細回想,我好像也不常表達出自己的純粹感性的那面,在面對人際最需要的感性交流,往往我們選擇了純理性分析,導致雙方有了分界,如果沒人讓步,就會導致我們的裂痕。 說出感受,是要請你對當下的客觀事實,表達出你的感覺,不帶著批評、責備,純粹說出你可能有點失落、受傷、感
看見一個人進入心流的感覺 就像看見早晨的第一束光 溫暖潔淨明亮 能看得好久 也會嚮往自己擁有那道光 迷戀那種專注到忘記時間的心流感 不會被外物給吸引打擾 從複雜性中得到成就感 這種成就感不來自把事情做完的成就 而是在執行的過程 人是追求複雜性的靈長類 我們喜新厭舊,我們追求刺激,我們性喜挑戰 因為追
最近出版社很流行,斜槓的話題,我覺得斜槓除了延伸自己不同的可能性以及創造額外收入以外,這類型書籍這麼紅,很有可能有另一個原因,對現在的不滿。想要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對於追求適合自己的,想要的,我們是多麼的飢渴。 但我發現有一群進入”心流”的人,並不會一直思考,這件事情。
此書推薦給所有現在或過去罹患憂鬱症或擁有憂鬱症朋友家人的人。 作者是曾罹患憂鬱症的大學生,大約從高二確診憂鬱症,因為生在病中的泥沼,在許多因緣下大二時轉系進入心理學系,用心理學的知識來認識憂鬱症,並且緩緩地與之相處,把心理狀況、自己的私密日記、家人的無知或無法同理等真實情況完整公開,讓更多人能“進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知道,30歲之後,其實是大腦學習新事物的絕佳時機嗎? 常聽到人家說「年紀大了,感覺越來越難學新東西」,其實是因為我們對大腦的特性並不熟悉,以錯誤的方式使用大腦的關係。作者運用在腦科學研究多年的經驗,以簡單易懂的說明,帶讀者認識大腦的特性,並告訴你如何善用這些特性,用對方法來學習!
Thumbnail
- 大腦全盛期在45到50多歲,並持續成長至生命終點。 - 提升腦力關鍵在於腦細胞間的團隊合作,而非單純數量。 - 持續性學習比密集學習更有效:每天10分鐘,連續12天優於一次2小時。 - 設定截止期限能促使大腦主動運作,提高學習效率。 - 工作結束後是學習新事物的好時機,應選擇使用不同腦區的活動。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人生是一場成長的旅程,從無知到懂事,從純真到成熟,每一步都是轉變和收穫。這篇文章探討了成長的過程,以及那些塑造了我們的挑戰和經歷,以及學會珍惜和感恩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你是否曾為保持青春而竭盡全力,卻忘了我們頭頂上那顆寶藏? 在這個追求外表年輕的時代,我們經常談論如何保持皮膚的彈性與身體的活力,但似乎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我們的大腦也需要被呵護和鍛煉。 事實上,不論年齡如何,我們的大腦都具有驚人的成長和學習能力,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打破年齡界限,釋放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而我的經歷令我成長,你的父母、你的寵物、每一個遇到的人、每一份工作、每一個上司等等等等,都可以是你的成長對象。但到底什麼是成長? 我們已經一天一天地長大,那不就是成長中? 事實並不如此的,有很多人在年齡上,已經是中年甚至老年,但他們的行為、思想仍停留在小朋友階段,不是說他們的
Thumbnail
小時候剛出生,對任何事物都充滿著好奇,每天都有嶄新的事物可以學習,時間過得相當充實,同時體感時間相對的慢了不少。此時擁有著相對健康的身體,以及靈活吸收知識的頭腦,甚至是龐大的野心與夢想,但可能礙於普通人家庭,缺少了錢財,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有著家人的陪伴,但想要過自己想要自由的生活。 長大後,鑽研了
Thumbnail
讀完之後,或許你會發現自己原本就是這樣在使用大腦,或許你會期待,自己過往覺得是弱項的方面,可以透過有意識地激發啟動相應的腦區,而開出一條康莊大道。
Thumbnail
原來我們很多成年人一直都用錯方法學習了! 多數人都會有以下的迷思:人上了年紀之後記性不好,所以學習也會沒效率。但是我們人的大腦在30歲之後,要用的是不同的「大人式學習法」。邁入中年之後,大腦在理解、判斷等能力會達到巔峰,此刻不再是依賴青少年時期的「學生腦」,而是要轉為運用「大人腦」。
Thumbnail
每個人生來都對學習充滿熱情,好奇心驅使我們去探索新事物。你還記得小時候對世界的那種好奇和興奮嗎?但有時候,隨著我們長大,那種學習的火花好像慢慢消失了。這常常是因為我們陷入了一種「固定型思維」。這種思維讓我們覺得能力是天生的,改變不了,遇到困難就容易氣餒,甚至放棄。
Thumbnail
你知道,30歲之後,其實是大腦學習新事物的絕佳時機嗎? 常聽到人家說「年紀大了,感覺越來越難學新東西」,其實是因為我們對大腦的特性並不熟悉,以錯誤的方式使用大腦的關係。作者運用在腦科學研究多年的經驗,以簡單易懂的說明,帶讀者認識大腦的特性,並告訴你如何善用這些特性,用對方法來學習!
Thumbnail
- 大腦全盛期在45到50多歲,並持續成長至生命終點。 - 提升腦力關鍵在於腦細胞間的團隊合作,而非單純數量。 - 持續性學習比密集學習更有效:每天10分鐘,連續12天優於一次2小時。 - 設定截止期限能促使大腦主動運作,提高學習效率。 - 工作結束後是學習新事物的好時機,應選擇使用不同腦區的活動。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人生是一場成長的旅程,從無知到懂事,從純真到成熟,每一步都是轉變和收穫。這篇文章探討了成長的過程,以及那些塑造了我們的挑戰和經歷,以及學會珍惜和感恩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你是否曾為保持青春而竭盡全力,卻忘了我們頭頂上那顆寶藏? 在這個追求外表年輕的時代,我們經常談論如何保持皮膚的彈性與身體的活力,但似乎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我們的大腦也需要被呵護和鍛煉。 事實上,不論年齡如何,我們的大腦都具有驚人的成長和學習能力,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打破年齡界限,釋放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而我的經歷令我成長,你的父母、你的寵物、每一個遇到的人、每一份工作、每一個上司等等等等,都可以是你的成長對象。但到底什麼是成長? 我們已經一天一天地長大,那不就是成長中? 事實並不如此的,有很多人在年齡上,已經是中年甚至老年,但他們的行為、思想仍停留在小朋友階段,不是說他們的
Thumbnail
小時候剛出生,對任何事物都充滿著好奇,每天都有嶄新的事物可以學習,時間過得相當充實,同時體感時間相對的慢了不少。此時擁有著相對健康的身體,以及靈活吸收知識的頭腦,甚至是龐大的野心與夢想,但可能礙於普通人家庭,缺少了錢財,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有著家人的陪伴,但想要過自己想要自由的生活。 長大後,鑽研了
Thumbnail
讀完之後,或許你會發現自己原本就是這樣在使用大腦,或許你會期待,自己過往覺得是弱項的方面,可以透過有意識地激發啟動相應的腦區,而開出一條康莊大道。
Thumbnail
原來我們很多成年人一直都用錯方法學習了! 多數人都會有以下的迷思:人上了年紀之後記性不好,所以學習也會沒效率。但是我們人的大腦在30歲之後,要用的是不同的「大人式學習法」。邁入中年之後,大腦在理解、判斷等能力會達到巔峰,此刻不再是依賴青少年時期的「學生腦」,而是要轉為運用「大人腦」。
Thumbnail
每個人生來都對學習充滿熱情,好奇心驅使我們去探索新事物。你還記得小時候對世界的那種好奇和興奮嗎?但有時候,隨著我們長大,那種學習的火花好像慢慢消失了。這常常是因為我們陷入了一種「固定型思維」。這種思維讓我們覺得能力是天生的,改變不了,遇到困難就容易氣餒,甚至放棄。